合作研发
合作研发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422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管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512篇;相关期刊275种,包括上海管理科学、运筹与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3年第十届中国技术管理(MOT)学术年会、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北京市第十九次统计科学讨论会 等;合作研发的相关文献由452位作者贡献,包括伍浩松、孟卫东、李晨曦等。
合作研发
-研究学者
- 伍浩松
- 孟卫东
- 李晨曦
- 黄瑞华
- 戴定
- 晋盛武
- 汤建影
- 何瑞卿
- 张立
- 彭展声
- 杨晶
- 王兴春
- 糜仲春
- 蔡利民
- 赵世海
- 马亮
- 马志强
- 于飞
- 代建生
- 傅建华
- 刘敬伟
- 刘春阁
- 刘森
- 原毅军
- 吴宁
- 孙利辉
- 孙彩虹
- 孙鹏
- 孟雨晨
- 幸昆仑
- 廖貅武
- 张浩辰
- 张焰
- 张莉
- 戴菊贵
- 李华
- 李宇雨
- 李家青
- 李慧(编译)
- 李瑞媛
- 李颖涵
- 杨海涛
- 杨金玉
- 杨飞
- 柳燕
- 梁慈宁
- 毛海涛
- 洪必纲
- 王勤
- 王卫红
-
-
-
李晨曦;
王兴春
-
-
摘要:
【美国泰拉能源公司网站2022年1月31日报道】美国泰拉能源公司(Terra Power)2022年1月31日宣布,已与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JAEA)、三菱重工公司(MHI)和三菱快堆系统公司(MFBR)签署谅解备忘录,未来将共享与先进钠冷快堆技术相关的数据和资源。泰拉能源公司2021年11月宣布,将在怀俄明州凯默勒建设首座“Natrium反应堆-储能系统”示范电厂。Natrium系统由泰拉和通用电气-日立核能公司(GEH)合作研发。
-
-
朱燕
-
-
摘要:
日前,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所、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南通省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4UM-120A电动叶菜收割机成功出口意大利,该产品已经过欧盟CE认证机构检测,获得了欧盟认证机构颁发的CE证书。今年春节期间,意大利客户表达了对中国产品的认可,后续追加的蔬菜播种机订单也已经发货。
-
-
-
-
摘要:
记者2022年3月29日从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与庆阳石化合作研发的医用防护型抗菌聚丙烯纤维料QY40S在长效抗菌性能评价中表现优异,首次工业产品放置90天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不低于99%。该产品的成功开发标志着中国石油在医用聚烯烃领域再添重磅产品,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聚烯烃产业的竞争力。
-
-
-
-
摘要:
盐城金洋水产原种场是专业从事红海蜇保种和人工繁殖的江苏省省级水产原种场,也是全国唯一的海蜇原种场,2014年被盐城市科技局评定为"盐城市红海蜇苗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年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合作研发的海蜇轮放轮捕高效养殖技术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
-
-
孙昌庆;
廖瑞华
-
-
摘要:
大型合作研发项目进度滞后问题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工期压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在论述大型研发项目工期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分析工期压缩过程中主持单位及合作单位收益的基础上,通过对合作单位和主持单位的收益表达式进行最优化求解,得到了双方博弈的均衡点。讨论了工期压缩的条件,并提出了工期压缩的相关策略。
-
-
无
-
-
摘要:
核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利用核裂变能进行发电。在全国积极推进“双碳战略”背景下,核电备受瞩目,发展前景广阔。核岛是核电站安全壳内的核反应堆及与反应堆有关的各个系统的统称,包括反应堆厂房、核燃料厂房、控制辅助厂房、电气厂房等。核岛用润滑脂广泛应用于核岛内泵、风机、阀门等关键设备轴承上,主要起到润滑、防护和密封的作用,是保障核电站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的关键材料。
-
-
尚蛟;
张隽祎
-
-
摘要:
汽车代工模式与数年前有所不同。企业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或股权合作与其他企业合作研发,或相关企业同时参与整车制造,或进入零部件供应链体系的情况越来越多。车企开放相关平台已成为一种创新发展模式。近日,有消息称,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和蔚来创始人李斌在江淮工厂进行交流,有网友猜测比亚迪和蔚来是否要开展合作,代工蔚来相关产品?
-
-
刘敬伟;
黄成节;
蒲勇健
-
-
摘要:
合作研发是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合作研发的合作模式上,双方能否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是合作研发成败的关键。在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的前提下,以演化稳定策略和复制动态方程为建模基础,构建合作研发策略选择问题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合作双方决策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数值模拟与仿真分析,为合作研发决策提供参考。研究表明:为促使合作双方的策略选择趋于最优稳定策略,须加大对合作研发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惩罚力度,降低机会主义行为所产生的收益,同时,双方应努力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合作收益。
-
-
梁鹏锋;
郑文丽;
马心雨;
刘凯月
-
-
摘要:
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都是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重要途径,在“碳达峰”资源结构调整时代,选择合适的研发模式对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十分重要。本文以CSMAR及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中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取多元回归模型,探讨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自主研发比合作研发更有利于企业绿色创新,同时采用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会抑制对方对绿色创新的影响。
-
-
熊麟;
鲁若愚
- 《2013年第十届中国技术管理(MOT)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文中通过建立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供应商参与合作研发的三种模式:非联盟研发模式、协作研发模式、共谋研发模式.对三种模式的定量分析得出(1)协作模式下,供应商和生产商的总利润、研发投入、社会福利以及消费者剩余都高于非联盟模式,但是生产商所获得的利润少于非联盟研发模式.(2)在共谋研发模式下,供应商和生产商的研发投入以及创造出的社会福利和消费者剩余都高于另外两种模式,当生产商与供应商的研发投入比为1∶2时,生产商和供应商都能获得超过另两种模式的利润.同时指出各种合作研发模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认为一种模式一定优于其他模式,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研发模式.
-
-
王文静
- 《北京市第十九次统计科学讨论会》
-
摘要:
产学合作是开放式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其积累的知识存量将有效促进企业、区域创新、助力经济增长.本文根据产学合作方式将我国产学合作知识存量积累过程区分为技术转让与合作研发两类,并分别合理测算了2005-2015年各年的技术转让知识资本与合作研发知识资本投资.在此基础上,利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产学合作知识资本存量.结果显示,我国产学合作知识资本投资中合作研发形式占比较大;产学合作知识存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15年达到404亿元,近十年来平均增长率约为11%,与学界测算的相同时段全国R&D资本存量平均增长率12.47%相差不大.在总量上,产学合作知识存量约占全国R&D资本存量的1.2%.
-
-
- 《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
| 2008年
-
摘要:
由竞争对手组建的竞争性战略联盟,正逐渐成为联盟理论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同一区域内、不对称的二企业竞争性战略联盟为研究对象,针对新产品研发和销售两阶段,对比分析了不合作与结成竞争性联盟共同研发并在新市场中联合销售新产品这两种模式下的均衡研发投入和均衡利润,得出了二企业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共赢区间.研究结论有助于我国企业借助竞争合作关系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
-
- 《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
| 2008年
-
摘要:
由竞争对手组建的竞争性战略联盟,正逐渐成为联盟理论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同一区域内、不对称的二企业竞争性战略联盟为研究对象,针对新产品研发和销售两阶段,对比分析了不合作与结成竞争性联盟共同研发并在新市场中联合销售新产品这两种模式下的均衡研发投入和均衡利润,得出了二企业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共赢区间.研究结论有助于我国企业借助竞争合作关系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
-
- 《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
| 2008年
-
摘要:
由竞争对手组建的竞争性战略联盟,正逐渐成为联盟理论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同一区域内、不对称的二企业竞争性战略联盟为研究对象,针对新产品研发和销售两阶段,对比分析了不合作与结成竞争性联盟共同研发并在新市场中联合销售新产品这两种模式下的均衡研发投入和均衡利润,得出了二企业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共赢区间.研究结论有助于我国企业借助竞争合作关系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
-
- 《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
| 2008年
-
摘要:
由竞争对手组建的竞争性战略联盟,正逐渐成为联盟理论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同一区域内、不对称的二企业竞争性战略联盟为研究对象,针对新产品研发和销售两阶段,对比分析了不合作与结成竞争性联盟共同研发并在新市场中联合销售新产品这两种模式下的均衡研发投入和均衡利润,得出了二企业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共赢区间.研究结论有助于我国企业借助竞争合作关系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
-
- 《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
| 2008年
-
摘要:
由竞争对手组建的竞争性战略联盟,正逐渐成为联盟理论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同一区域内、不对称的二企业竞争性战略联盟为研究对象,针对新产品研发和销售两阶段,对比分析了不合作与结成竞争性联盟共同研发并在新市场中联合销售新产品这两种模式下的均衡研发投入和均衡利润,得出了二企业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共赢区间.研究结论有助于我国企业借助竞争合作关系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
-
- 《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
| 2008年
-
摘要:
由竞争对手组建的竞争性战略联盟,正逐渐成为联盟理论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同一区域内、不对称的二企业竞争性战略联盟为研究对象,针对新产品研发和销售两阶段,对比分析了不合作与结成竞争性联盟共同研发并在新市场中联合销售新产品这两种模式下的均衡研发投入和均衡利润,得出了二企业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共赢区间.研究结论有助于我国企业借助竞争合作关系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