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传统
司法传统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65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394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社会变迁、刑法发展与立法模式变革”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史学——第三届近代中国与世界暨纪念近代史所成立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司法传统的相关文献由64位作者贡献,包括崔永东、陈景良、刘树德等。
司法传统
-研究学者
- 崔永东
- 陈景良
- 刘树德
- 吴钩
- 沈玮玮
- 胡永恒
- 余寅同
- 倪正茂
- 刘庭梅
- 刘惠君
- 刘振宇
- 刘艳荣
- 劉樹德
- 吕芳
- 吴智水
- 姚晨奕
- 孙若丰
- 小潭
- 张彬
- 张明
- 张正印
- 张焰武
- 徐小飞
- 曹志勋
- 朱燕萍
- 朱高林
- 李京霖
- 杨倩
- 杨建军
- 杨建民
- 漆世贵
- 潘怀平
- 王子今
- 王聪12
- 罗威
- 罗灿
- 肖周录
- 肖永亮
- 胡佳佳
- 胡夏冰
- 胡旭晟
- 胡蓉
- 董小红
- 董节英
- 蒋楠楠
- 蔡琳
- 赵晓耕
- 郭亮
- 郭玉昆
- 郭雅娜
-
-
-
-
摘要:
张仁善,1964年生,江苏东台人,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法律评论》主编。现任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江苏省法学会法律史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联合学术委员会(JAC)委员,南京大学法学院司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法学院分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制史、法律社会史、司法传统与司法现代化等。
-
-
-
-
摘要: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这个新生的红色政权在艰苦卓绝的战争条件下,领导人民有效地开展了苏维埃政权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执政经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其中,以成立临时最高法庭和设立最高法院为标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彻底摧毁旧法体系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了司法审判工作,进行了人民司法的伟大实践,形成了一系列优良的司法传统。
-
-
肖周录;
陈泽
-
-
摘要:
陕甘宁边区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特殊历史阶段。彼时,边区虽然处在革命战争年代,但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法治思维已经初步形成。在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在司法建设方面也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形成了以“马锡五审判方式”为典型代表的人民司法优良传统。
-
-
-
-
-
张彬
-
-
摘要: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公平正义”是当前司法改革理念,围绕这一理念,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总体框架和重要部署,并进行了多方试点,但效果不佳.结合历次中国司法改革工作,会发现,司法改革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为此,我们不得不反思,究竟怎么样的司法改革才被中国所需,才被中国人民所需.对这一问题,唯有深入认识中国实际,认识中国社会,认识中国人民,方可找到良方秘钥.而深入了解中国司法传统和传统司法,会发现,中国的司法其实是一种情理司法,是一种人民司法,是一种能动司法.
-
-
-
张明
-
-
摘要:
近几年以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已经得到了高度的重视,随着党和国家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倡、相关学术界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深入研究以及社会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广泛关注,使得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已经成为了法律界的热点话题。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司法传统的影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适用已经在立法空间上产生了不合理的挤占。在当下构建法制社会的过程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该在严格遵守法律的基础上,坚持以政策为导向。因此,本文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律适用展开了分析与讨论,仅供业内人士的参考。
-
-
刘树德;
罗灿
-
-
摘要:
刑事法庭布局及席位设置关涉当事人的心理、诉讼参与人的尊严和诉讼机能的发挥。刑事法庭布局既要保证被告人的权利,又要保障法庭安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刑事法庭设置都是根据其诉讼模式、司法传统等因素来具体确定。我国刑事法庭布局的目标,要既能体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精神,符合控辩平等原则,又不需要对现有布局进行大调整,以符合节约资源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