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位刀片
可转位刀片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498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1202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中国钨业、金属加工:冷加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第九次全国硬质合金学术会议、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等;可转位刀片的相关文献由53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社权、姚斌、李屏等。
可转位刀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202篇
占比:98.77%
总计:21467篇
可转位刀片
-研究学者
- 王社权
- 姚斌
- 李屏
- 龙腾
- 宋吉
- 张颖
- 李明
- 李凌祥
- 田新诚
- 吴其山
- 施毅
- 刘敏
- 陈培强
- 高江雄
- 姚博世
- 姜涛
- 李树强
- 袁美和
- 谭文清
- 邹建平
- 吴建强
- 张宁
- 王佳
- 王坤良
- 王清
- 肖旭凯
- 肖贤辉
- 范晓海
- 蒋志浩
- 裴忠
- 邹伟杰
- 顾亦涛
- 何耿煌
- 宋明祥
- 杨明星
- 王利钧
- 王浩旗
- 石东平
- 程华
- 谢清亮
- 赵仲琪
- 郑清
- 陈胜男
- 马晓魁
- 鲁新中
- 黎丽花
- 孙维方
- 拉尔斯-奥拉·汉松
- 朱健
- 李菊丽
-
-
-
-
摘要:
泰珂洛公司推出的用于内径槽加工的AddInternalCut高精度可转位工具系统,该系统采用革命性的四切削刃刀片,可用于直径小至10.5 mm的内孔槽加工。使用可转位刀片进行内孔切槽会受其孔直径的限制;因此,传统的小孔内孔切槽刀片只能有一个或最多两个刃口。
-
-
周波;
宋斌;
卢威;
邵伟芹
-
-
摘要:
简述了可转位数控车刀片的失效形貌,分析了可转位数控车刀片的失效机理,进而总结分析了切削参数、切削温度、切削力、涂层材料、被加工材料等因素对可转位数控车刀片的失效影响,最后提出了延长可转位车刀片使用寿命的对策。
-
-
袁礼彬
-
-
摘要:
在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刃口部分的宏观和微观几何结构对提高工件加工精度、提升切削效率以及完善延长刀具寿命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数控车刀相对于传统刀具,基本是以可转位刀片为主体的可拆卸结构,在设计可转位车刀时,应对被加工件的材料属性、切削技术条件以及工件几何精度等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在刀片的宏观和微观结构以及刀杆本身几何外形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高性能数控刀具的结构设计奠定基础。通过对现代数控可转位刀片及刀杆几何结构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提出了高性能可转位刀具结构的工程设计方法,可为现代数控刀具的创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
-
-
-
-
摘要:
瓦尔特新槽刀系统瓦尔特凭借切槽刀杆G3051-P及新型MX22-2L/R可转位刀片推出一款专用于沿单侧高台阶切槽的新槽刀系统。这种新的切槽和切断刀片为倾斜安装设计(左手型和右手型),其刀片安装位置倾斜3毅,使刀片可以沿着高台阶进行切深槽而不会发生干涉。切槽刀杆的刀方为12~25mm,采用瓦尔特精密内冷设计。精密磨削的四刃可转位刀片带有新的GD8槽型或VG8槽型。
-
-
-
郑清;
姚斌;
蔡思捷;
冯伟
-
-
摘要:
为了分析硬质合金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提高可转位刀片周边刃磨质量,文章提出一种结合简化砂轮表面形貌的磨削力计算模型.该建模方法结合实际工艺参数,计算各磨粒轨迹互相干涉下的实际切深,基于硬质合金微观磨削力模型,计算刀片磨削时所受磨削力大小.与现有的端面磨建模方法不同在于不需要实验辩识有效磨粒数便可对周边刃磨磨削力进行预测,预测步骤更加简单方便.通过实验对文中提出的建模方法进行验证,磨削力预测误差在10%以内,模型精确有效.
-
-
-
-
-
摘要:
凭借可转位刀片浅孔钻D4120,瓦尔特在市场上奠定了其灵活的多面手地位。现在,瓦尔特完备了D4120钻头产品系列:位于德国图宾根的工厂,可提供宽阔的直径范围13.5~59mm,长径比规格有:2、3、4和5×D。专门开发的外刀片和中心刀片,可确保最佳的平衡切削力。钻头顶部的中心刀片稍大于外刀片,并带有刀尖保护倒角。除了更高的工艺可靠性外,这也有助于提高孔加工精度并降低孔加工噪音。
-
-
-
-
摘要:
瓦尔特推出的“MU5槽型”全新双面车削加工用可转位刀片,不仅能够控制铁屑流向,而且刀具寿命得到保障。其用途广泛,既可用于汽车批量生产零部件中的钢锻件加工,也可用于不锈钢材料的工件加工。汽车零部件的车削加工过程中,铁屑的流向控制是关系到加工工艺能否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而刀片寿命则直接关系到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而这两点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刀片的槽型设计和涂层工艺上。
-
-
-
石增敏;
郑勇;
游敏;
丰平;
刘文俊
- 《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利用真空烧结工艺和表面氮化处理工艺,制备了纳米复合Ti(C,N)基金属陶瓷可转位刀片和功能梯度Ti(C,N)基金属陶瓷可转位刀片,详细研究了氮化处理对自制金属陶瓷刀具磨损形态和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刀片氮化处理前后的磨损形态有较大不同,显示了氮化处理后,刀片表面硬度的提高和表面层合金元素的变化,使得刀片的磨损机理和切削性能发生较大变化。氮化处理刀片切削正火态45#钢、铸铁和奥氏体不锈钢时表现出较优的耐磨性。
-
-
刘昌斌;
尹飞;
李昆吾
- 《第九次全国硬质合金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抗弯和切削试验对基体不同梯度结构的硬质合金涂层前后的组织特征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基体表层韧性层厚度的增加,PS21试样条涂层前后的抗弯强度相应增加,在达到201μm以上时,增加不明显,CVD涂层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的抗冲击性能也有相应规律,而耐磨性则基本上保持一致。
-
-
-
-
-
-
-
-
- 瓦尔特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3-12-18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开槽或切断的可转位切削刀片(10),包括具有平行的两个主表面(2a,b)和周表面(16a-d)的板状主体,所述周表面(16a-d)连接所述两个主表面,并且包括相对于彼此成角度的多个部分,其中,横向于所述主表面(4a-d)延伸的四个切削刃(4a-d)在所述周表面(16a-d)的相对于彼此成角度的部分的过渡部处被设置在所述周表面(16a-d)上,并且其中,在所述主表面的平面图中,所述切削刃的位置限定四边形。为了提供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以及相关联的可转位切削刀片架,其中,能够通过更有利的杠杆作用来固定,并且此外允许永久地更精确地定位所述切削刃,根据本发明,建议所述四边形总是具有两个短边和两个长边(13,14),并且所述切削刃(4a-d)在所述四边形的相邻角部处总是沿周向方向上的相反方向取向,并且在所述四边形的对角相对的角部处总是沿相同的方向取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