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一带一路”与中亚国际论坛
“一带一路”与中亚国际论坛

“一带一路”与中亚国际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6-11-23

主办单位:中国社科院;上海大学

会议文集:“一带一路”与中亚国际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42条结果
  • 摘要:“一带一路”这个倡议并不仅仅对中亚的基础设施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高加索以及欧洲国家的整个互联互通也都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指出要把整个中亚的发展和各个国家的本国发展结合起来,必须要推动各种交通运输走廊的建设,政府和私营部门都要共同努力,要支持多种运输方式的联运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充分的发挥交通走廊的潜力,深挖潜力,保证交通基础设施和走廊的安全,要注意进一步的挖掘潜力。接下来我想请大家注意几点,首先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中,来自政府的投资超过65%,所以因为整个投资的总量太大,很多的基础设施项目在目前还不能带来收益,所以在吸引私营的资本参与的时候,要注意国家资本和私营资本之间的一个平衡。私营投资在目前整个中亚基础设施当中占35%,而公私合营的形式目前在基础设施投资的总额当中大约占8%,在交通领域大部分已经签署的公司合营的这种合同性质都是属于借款协议,比如说公路借款协议,在长期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收益,比如说投资回报率达到10%~17%。但是在公私合营这方面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 摘要:哈萨克斯坦是整个欧亚大陆陆路交通的一个中心,这不仅是个人的一个评价,也是各国学者的一个共识.哈萨克斯坦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战略要地,在俄罗斯和中国之间,所有欧亚陆路之间的交通要道都通过哈萨克斯坦.应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带给中亚巨大的发展机遇。比如第四条土库曼斯坦到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和中国过境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最终到中西亚的铁路运输,对中亚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其实这种互利的经济合作,应该是中国和中亚之间应该继续坚持的,认为应该坚持经济互利和务实的这样一个原则,这样能够共同克服一切的矛盾和困难。最终,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该继续的扩大,也为欧亚国家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 摘要:中亚位于阿富汗毒品流向俄罗斯、欧洲的"北方通道"之上,这是阿富汗毒品外流的主要渠道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中亚国家深受阿富汗毒品的危害,涉毒犯罪众多,特别是毒品犯罪政治化现象的存在对中亚国家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形成了直接威胁.近年来中亚各国并未缓和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从禁毒法律法规体系、缉毒能力、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强化建设。值得注意的是中亚国家十分重视减少需求、降低危害工作,对国际合作的重视程度也很高,多管齐下的禁毒举措已取得一定成效。
  • 摘要:21世纪国际组织在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被看重。上合组织地区反恐合作效率要比中国和五国的双边国家合作效果更好,也更符合世界向更多边的合作发展关系的趋势,边越多,效益应该不断增大。用多边主义的方式实现国家的利益成为当代主权国家重要的外交模式。维护中亚地区及周边地带的安全稳定的任务依然是艰巨的,该组织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应更加务实,着手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解决治安冲突的具体对策,建立科学的有效的危机管理的机制,以应对复杂的安全形势的挑战。
  • 摘要:笔者将主要依据乌兹别克斯坦的情况,在最近几年,中国在海外投资的金额正在迅速的增长,在整个经济增速放缓的大形势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力.在2015年中国对海外非经济项目的直接投资达到了1200亿美元,其中150亿美元投向了周边国家,比2014年同比增长18.2%,据预测今年中国对海外的直接投资将要同比增长10%.看到“一带一路”的这种合作的模式是对所有参与各方来说是共赢的,认为“一带一路”是世界新经济秩序的起点,像亚投行能够使亚洲快速发展的经济体,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创造平等的条件。“一带一路”包括亚投行融资机构的发展会使传统的这种国际金融机构像世界银行等,还有世贸组织它的作用可能会在未来会有所削弱。所以“一带一路”它的主要的原则是平等的和共赢的。
  • 摘要:发展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合作的核心思想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业已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务实合作,就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履行所承担的国际义务,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社会经济发展的机会."一带一路"沿线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积极响应中国领导人的倡议,就是因为这个倡议高度契合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权"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倡议充分考虑和尊重各国的发展现实,与沿线各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重点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倡议旨在实现互利共赢的包容性发展,以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其目的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是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的新贡献。
  • 摘要:现在谈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的关系时,往往就联系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为主导的区域一体化的制度性安排.“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衡量中俄两国战略对接的水平之一。中俄两国的政治合作无可非议已经达到历史的高点。正是因为中俄两国在地缘政治利益上的高度关联,在国际事务上具有广泛的共同点,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从而推动了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所以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俄两国的政治合作水平和中俄两国政府的意愿和决心。正因为如此,“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才有今天的发展。中国倡导“合作、互利、共赢”,在合作过程中除了“互利”,应该把“共赢”放到应有的地位。对俄罗斯目前希望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有助于实现本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和有助于俄罗斯进口替代项目的推进,应该予以考虑和重视。经济合作过程实际上是增进国与国之间互信的过程。
  • 摘要:中国和中亚国家都要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要符合本国的利益,符合本国发展纲要和远景目标,因此中亚各国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期待也并不相同,正是如此我把中亚叫作丝绸之路上丰富多彩的“马赛克”,因为在各个方面可以说这些国家都有一些差异。毫无疑问所有的国家都会独立的确定和中国发展关系的优先方向,也会对此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尤其是看到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提出了很具体的建议,像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更加倾向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哈萨克斯坦更加希望和中国,不仅在交通运输和交通服务方面开展合作,而且在实体经济方面有更多的合作。土库曼斯坦目前也了解本国禀赋的限制,所以在开发中国市场方面,目前还满足于作为一个能源的输出者这样一个地位。而乌兹别克斯坦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大力发展乌兹别克斯坦的实体经济,因为看到目前中国参与建设的吉扎克、安格连、纳沃伊自由工业区发展都非常迅速。必须注意到中亚地区存在各种各样多变的一体化机制,比如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是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员国,未来塔吉克斯坦也有望加入这一组织。而且上述三个国家也都是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成员。
  • 摘要:从"一带一路"视角下,审视中亚各国25年来的国家治理与发展实践,土库曼斯坦的国家治理与发展模式不能不引起重视,土库曼斯坦走过的发展道路是成功的,其为世界中小国家发展提供了参考与借鉴模式,土库曼斯坦国家治理与发展的成功,不是孤立的结果,除了土库曼斯坦内部良好因素外,外因也是一种关键因素。尽管土库曼斯坦没有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但其中立的外交思想,“邻居家的碗”这种民族传统,是与上海合作组织的主张和平与稳定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已将土库曼斯坦“合围”,已经在土库曼斯坦周边为其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火墙”,上海合作组织对土库曼斯坦发展而言是一种积极因素,土库曼斯坦的成功发展离不开欧亚各国的合作与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欧亚大陆的推进,必须应以其当初制定时所依赖的现实条件与物质基础为基础,应兼顾到中亚国家的现实需求,应尊重中亚国家所选择的发展道路。欧亚大陆各国人民齐心合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之时,必将是古丝绸之路上过去的繁荣景象在欧亚大陆再现之时。
  • 摘要:在上海合作组织2025年发展战略中,对安全问题也有非常明确的一些表述,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也是在全球层面的有关安全和发展问题的一个关键的纲领。在接下来,在今后发展中国家的安全需求,尤其对发展和安全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因此笔者认为,必须要指出的是,总体上共同的利益,就是人类的安全和人类的发展成为一个核心话题。确保国家、个人安全和人的发展,这是当前还有保障人权都是非常关键的一些理念,或者说它是一种纲要,对于整个欧亚地区都是很重要的。为了在安全发展问题上形成一个更加具有共性的方式方法,对上合组织来说,对各欧亚地区的其他国际组织来说,不能不指出“一带一路”是非常重要的。“一带一路”既对发展议程赋予新的内容,也对它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当谈到共建“一带一路”的时候,已经就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发展工具,例如亚投行、上合发展基金。上合组织成员国多年以来也有本国的发展机制,像上合组织发展银行等一些自身的机制。上合组织成员国也在致力于建立一些新型的发展工具,这种共识,在整个上合组织的经营活动中也有所体现。上合组织最后一次,在去年的(乌法)峰会,在今年的(塔什干)峰会上都看到土合组织成员国的元首都强调上合发展银行可以成为协调现有的一些融资机制这样一个总的上合组织的融资平台。比如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乌法发言中就指出,他号召各国要同时在上合空间改善投资环境,要求各国作出协调的努力。上合组织成员国落实的各种各样合作项目,包括“一带一路”,它都需要谋求这种超国家的融资机制和融资平台的支持。也非常了解上合组织成员国中也有这种现实的需求,希望能够加快建设上合发展银行。
  • 摘要:2016年中亚发生了一系列安全事件,安全形势有所恶化.国内学界对于中亚安全形势的主流判断是,形势基本稳定,总体可控,不确定性增多.上合组织的安全合作手段包括举行军事演习、执法安全合作、信息情报交流等还远不能满足维护地区稳定和安全的需要。上合组织需要加强新老成员国之间的沟通,在深化安全合作问题上找到新的共识。如果上合组织不能有效地应对中亚和南亚地区出现的新安全威胁,有效地打击三股势力,那么将影响到该组织的威信。随着成员国数量的增加,成员国之间关系网络将更加密集,彼此关系将错综复杂。由于上合组织推行协商一致的原则,决策困难的问题可能更加突出。上合组织需要制定灵活的小多边合作机制,允许部分成员国在不违反上海精神的前提下开展小多边合作。中亚成员国领导人更换和政治体制变化以及大国政策调整,所有这些要求上合组织与时俱进,不断提出符合各方需求的合作点,落实已经达成的合作项目,以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否则,上合组织将走向论坛化。
  • 摘要:上海合作组织的原则就是上海精神,上海精神始终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关系发展的基础,中乌和平友好发展协会也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建议进一步打造对话和交流的平台,尤其是在人文领域,比如说可以是定期的论坛,或者是俱乐部,也可以邀请上合组织观察员国共同参与,也可以发行一些出版物,比如像目前中乌两国在联合考古,研究中亚历史方面也开展了很多合作项目,这个问题接下来要进一步的深化,还要确定一些新的合作方向。认为最好可以成立这样一个上合论坛—上合人文论坛,也要支持上合组织框架内各种各样学术的交流和活动。
  • 摘要:"一带一路"概念的推出,给人们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视域,不仅突破了"中心一边缘"的叙事模式,而且将中国放在世界框架中,这就需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面对的是一个多样性的环境,要进行"一带一路"建设,首先要去了解、理解多元文化如何共生共荣.从现实意义上看,首先,遍及世界各地的少数民族海外华人,事实上扮演着传播与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角色,而世界也因为少数民族海外华人,更多地认识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中华文化的多元色彩,各民族共创中华的事实,是中国历史上“和而不同”思想带给世界的贡献。它彰显了文化的开放性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价值,而这种价值正是我们当今倡导文化多样性及建设和谐社会中所应极力倡导的。其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加强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实现“民心相通”。而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海外华人将以其自身的“文化优势”(如语言、宗教信仰等方面)在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往中作出独特贡献。积极评价、彰显/这种贡献,可以增强少数民族的自豪感,体现他们在人类进步中的全球性影响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再次,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的自身特点和先天优势可以帮助实现“一带一路”核心区的精准对接,这也会为我国少数民族特别是边疆地区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这对于中华各民族齐心协力共筑“中国梦”、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随着上海合作组织不断扩员,也就是这个地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成员国也会越来越多。具有能源实力的国家不只是要具有很大的资源的储藏性,还必须是有很强的资源开发的能力和能源运用和消费的技术水平,还必须有丰厚的投资能源基础建设的资金,最重要的是,它具有一种比较超前领先于传统的能源安全观的一种认知。中国有非常巨大的、优质的能源产能的存量,优质的能源技术的存量,以及优质的能源产品的存量,它可以通过跟这些国家的合作互相投资,把这些优势或者技术迁徙到这些国家和地区。中国其实也是通过大量的国际合作才慢慢发展起来自己的科技水平,和能源的产能这种建设。所以从这个地区的实践,说明中国今后也将越来越发挥它的作用和引领作用,或者叫作主动性,它可以采取较为主动性的去跟别国共同繁荣。
  • 摘要:2015年世界和地区形势复杂多变,一些地区动荡不安,但中亚地区总体上一直保持和平与稳定状态.这与周边阿富汗、西亚、北非持续不断的战乱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显示了中亚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具有比较强大执政能力,在国家发展方面选择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并且得到了各国人民大众的支持和拥护.2013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得到中亚国家积极响应。之后,随着一大批合作项目立项和开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人具体实施阶段。从2015年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关系剧烈变化与调整,影响中亚经济形势的外部因素日益增多,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也受到一定影响。2015年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自贸区问题出现了新的情况和转机。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各国经济普遍遇到很大困难。欧亚经济联盟正常运转也遇到很多障碍,中亚国家对外政策出现一些调整。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一些国家开始重视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建立自贸区问题。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上合组织成员国应该积极就此问题进行认真讨论。自贸区越早建立,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就会越早获益。
  • 摘要:自成立之日起,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即试图保持其在政治军事领域与经济贸易领域相互合作的平衡.在上合组织运作之初,成员国主要将力量集中在政治军事管理方面;当前,上合组织成员国在经济、贸易和金融方面的互助合作问题则最为迫切.成员国将积极开展有关借助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及银联体之力实施共同的经济、基础设施及投资项目。他们指出引入观察员国及对话伙伴国政府机构及企业界的合理性,同时也指出启动公私合营伙伴关系机制的合理性。很可能,上合组织责任范围内未来的区域安全将由俄罗斯和中国在该组织中“角色划分”的战略平衡:在上合组织的框架下,俄罗斯将特别关注安全问题,而中国则将注意力首先集中在经济发展、贸易及相互投资问题上。这样的一个战略互补会巩固上合组织中长期发展的潜力和稳定性。
  • 摘要:近年来,塔中两国经济合作关系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方关注公路、水电站、输电线路建设的大中型项目。而这是因为中国打算与塔吉克斯坦在能源领域进行长期合作。总体上,可断定:塔中经贸关系会呈现动态、积极的发展态势。塔中两国具有加强合作的潜力。新世纪塔中两国问题的一致性促进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的发展。塔吉克斯坦科学院积极与中国科学院也积极开展合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签订了4项政府间协定、6项科学院间协定、8项机构间协定。两国的学者在地质学,地震学,植物学,水力资源,水资源问题,创新技术,人文科学(其中包括哲学、法学、法律哲学、政治学)等各个领域开展密切的合作。塔吉克斯坦科学院的科学研究所与众多中国科学机构进行合作,其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亚科技、经济信息中心,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部,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地球遥感探测中心,中国科学院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中国新疆地质局,中国气象局下属沙漠气象研究所。
  •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体系变化趋势,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地区的战略举措.它体现了中国主张的亲、诚、惠、容的睦邻政策以及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新理念,揭示了中国促进地区和平发展,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新思路.这一战略构想为复兴古老丝路文明,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文化交往开启了新的历程,将对地区稳定与繁荣以及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中亚地区稳定基石,上海合作组织对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极为重要作用。发挥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机制作用,加强与地区国际机构安全协作,建立稳定而灵活的机制,促进阿富汗政治进程协商解决。特别要加强中亚各国同阿富汗北部省份的经济、文化合作,建起连通阿富汗和中亚国家的道路和桥梁,为阿富汗北部发展创造条件。面对各种地区新安全威胁,加强上合组织和集安组织之间的相关协作十分必要,共同承担维稳使命,联合打击三股势力,包括打击毒品走私、非法移民和有组织犯罪等,通过加强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增强反恐中心相互合作,对各种安全威胁形成有效的遏止力与打击力,为维护整个地区安全发挥有效作用。
  • 摘要: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中,哈萨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颗明珠.哈萨克斯坦独立24年来,积极参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制定了涉及基础设施、工业、能源、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规划.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中哈之间的产能合作、科技合作、融资合作和企业合作有了更多的空间与机遇,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作的基础条件看,拥有比较完备的硬件、资金保障。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不仅拥有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个铁路口岸,位于新疆的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的两个能源管道,以及2个航空口岸(乌鲁木齐和喀什)和14个陆路口岸,在2004年签署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建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框架协议》下,主要口岸已经实施了精简流程的通关程序;在资金方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已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的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大大增加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效应。
  • 摘要: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经济合作;短期来看,我国需要以“市场力量”和“政府间项目合作制”为主要手段,辅以“单边自由化”模式,稳步推进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从长期来看,政府主导的地区主义进程将成为中国与中亚各国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必然模式。推进企业等市场主体和次区域经济的合作。以新疆为中国与中亚经贸关系的“桥头堡”,秉承互利共赢的理念,加强开放合作软环境建设,让中亚国家切实感受到自由贸易带来的实惠。着力改善区域发展环境,积极推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大通道建设,全面提升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强中国与中亚的经贸,在政府层面,将传统的FTA协定一揽子框架协议碎片化为一系列的项目协定或者产业协议。
  • 摘要: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期间,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并倡议中亚各国与中国合作来共同建设.即从中国开始沿着古丝绸之路沿途的国家和地区,横跨亚欧大陆,建设一个以丰厚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区域.由于中东局势不稳,中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则显得尤为重要.同年,习主席又提出了"五通"战略,即政治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希望通过"五通"战略,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又快又好的建设.基于这样的背景,作者认为以“五通”政策作为切入点,来分析“丝路带”建设在中亚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很有必要。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放在政治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这五个维度上,进而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中亚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出要多边思维处理大国关系,多边合作处理中亚关系,深化经济合作领域,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便利化,开展文化合作,推动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寻求国际合作,打击民族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一个更好、更稳定的环境。
  • 摘要:中亚地区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不仅是中亚各国要承担的,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也完全符合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等各方利益。目前世界新旧秩序正处于转换期,域外大国应该携手共同应对宗教极端思想和恐怖主义的挑战,维护中亚的安全与稳定,共同支持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域外大国在中亚应该杜绝两种思维,大国要改变对中亚地区保持“控制、主导”的思维。世界在走向多极化,域外大国应与中亚各国共同谋求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应强调互利共赢。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热烈回应。各方应共同维护中亚地区的安全稳定。在新旧秩序转换之际,面对共同的威胁与挑战,域内外大国、中亚地区各国应抓住目前的机遇,尝试摒弃消极的对抗思维,倡导合作理念,共同维护中亚地区的安全稳定与社会经济发展。
  •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用意在于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国是倡议者,沿线国家共同参与,倡议的终极目的不只是互利共赢,而要造福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民众。那么,为什么国际社会或沿线国家还不能理解,甚至还会误读,主要原因在于不会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因为在对外交流或宣传时,习惯于用中式的思维方式、中式的表达方式表达想法,而不知对象国民众却以他们的思维方式、理解方式解读中式的表达,这就是产生误读的根源所在,民心相通在于有效的跨文化沟通,而认识差异、相互尊重、学会包容、求同存异则是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在中亚国家顺利实施:中国留学生和中亚留学生是公共外交的主要参与者,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他们需要了解和接受跨文化教育,需要学会理解异文化、尊重文化差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公共外交使者。中国和中亚国家跨文化学者应加强合作,开展跨文化学术研讨,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实施中的跨文化障碍,向政府、企业和媒体提供跨文化咨询服务,消除跨文化障碍,为“一带一路”实施保驾护航。
  • 摘要:"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实现与沿途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宏大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构想提出3年来,在"五通""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指导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发展战略、项目规划的对接进展顺畅,合作成效初步显现.为了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中国与中亚国家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对共建"一带一路"重大价值的认知,深入分析合作实践中新发掘出的潜力、新发现的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谋划有效实施路径,从而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亚繁荣稳定的愿景落到实处.
  • 摘要:当前,中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一系列变化,虽然基本上延续了过去总体稳定的态势,但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引发了政局波动和社会矛盾,内外的挑战相互交织,未来中亚五国可能面临新的政治和安全风险.总的来说,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外部的地缘政治环境有所改善,大国博弈的烈度下降,但经济环境持续恶化.从政治领域来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亚国家可以保持基本稳定的局面,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动荡。可以说,由于重视政治转型符合本国的实际,不屈从外来压力,关注社会和族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中亚国家不会“中东化”甚至是“阿富汗化”。但政局的发展也将伴随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吉尔吉斯斯坦执政联盟解体和全民公决,可能预示新一轮政治对抗的升级,为了在未来的总统选举前占据有利位置,各种力量都虎视眈眈。乌兹别克斯坦新政权也进入一个比较艰难的磨合期;而塔吉克斯坦则面临更大的内外压力;哈萨克斯坦的社会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激化。从经济发展的前景看,要走出低谷还取决于结构调整和外部环境的改善。按照亚洲开发银行的估算,已经将中亚(含阿塞拜疆)经济发展预测进行了下调,在国际经济整体上依旧较为低迷的特殊情况下,中亚国家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被放大,财政领域的困难增多,外贸形势更加不乐观,2017年也不会有大的起色。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减少对能源和原料生产和出口的依赖。
  • 摘要:上合组织是一个具备开放性的组织,其扩员的大门一直都是敞开的。但从上合组织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对于扩员的准人门槛较高。迄今为止,上合组织成立已经巧年,而成员国数目没有增加一个。不过,从发展趋势来看,上合组织扩员几乎是不可逆的,这一情况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印、巴的加人而得以改变。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是新兴大国在权力转移进程中谋求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明证。一方面,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印度开始涉足中亚地区,扩大其影响力,增加其话语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与中、俄两个大国之间的联系,积极合作或是竞争博弈。就FTA战略而言,目前印度已与中国完成了联合可行性研究报告,而谈判迟迟没有启动;印度正与俄罗斯进行FTA谈判。而其下一步FTA战略的重点无疑就是中亚地区。印度在实施大国战略的过程中,以FTA为触角,因此其FTA战略也便具有了很浓重的政治意味。一旦印度加入上 合组织,随着其FTA战略在上合组织内部的扩展,“意大利面碗综合征”也将不可避免。而可以借鉴印度的FTA战略,尽快构建上合组织自贸区,以更高级别的自由贸易区取代成员国之间较低层次的双边FTA。
  •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俄罗斯经济产生"雪崩式"影响.它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俄罗斯需要新一轮的社会经济发展时期,这场危机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活力已消耗殆尽,在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组成的“三驾马车”,从经济和地缘政治角度看“三驾马车”这个平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其政治、上层建筑,主要是经济的、组织的和法律的一体化。将其变成一个友好的、有吸引力的、可持续的和横跨亚洲与欧洲的国际联盟。目前“三驾马车”建立在经济一体化基础上,还存在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分离。为克服这种分离,首先参与国的经济需要多样化和现代化。俄罗斯和其他的成员国需要一致深化改革,进一步统一监管制度,建立一体化的激励措施和基础设施。在未来俄罗斯修改“价格的整合”公式是必要的,应减少直接的整合成本、降低能源补贴和财政捐款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开发融资项目,包括从区域性金融机构,从产品进口、劳动力移民领域实施的合作计划和项目分红等。独联体一体化作为一个开放的模型,旨在创造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与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东盟和其他有关国家和组织共同的欧亚经济空间。
  • 摘要: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特别是在现在世界的发展方式发生了深深的改变.中亚国家和中国有多个世纪的交流,他们也有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文的合作.中国和中亚现在主要是以合作精神来支持稳定发展,这得到了国家高层的支持.乌兹别克斯坦珍惜和中国的友谊和传统,以及中国的合作.上合组织在电影、电视以及广播等方面,媒体合作领域方面也有各种各样的合作机制,出版5种语言的各种文化宣传物。笔者认为还必须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科技成果、信息数据库,这样一个统一数据库,大家都可以在其中查到一些相应的资料和信息。应该打造这样统一的信息领域和信息空间,让共同发展和文化繁荣成为非常现实的,可以实现的目标。文化始终是人的灵感,还有发展动力的来源,是一种创造力,也是一种至上的力量,能够使人更加的聪明、智慧,人类的世界就是文化的结果,文化的叠加,文化的交织,文化的交流,它的实质就是提升人的素质,上海组织的跨文化交流,也要在文化的背景下,在文化工具的支撑下,推动各国之间的全面合作。
  • 摘要:在上海合作组织覆盖的欧亚地区,跨国人口迁移现象一直存在,它并非是一个新兴的事物.本年度,在本地区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对区内跨国人口迁移赋予了新的意义.正是基于对安全的高度追求,俄罗斯的移民政策一直包含着一定的保守性。在移民管理的每个阶段,几乎每一次的积极治理的念头与政策草案,最后都以安全考虑而经历反转,变为紧缩控制。尽管近年来,可以清晰地看出,俄罗斯社会对于外来移民的观念已经发生积极性变化,移民管理的思想也在悄然转变,但是,保障国家安全依然是俄罗斯移民政策的最根本的目标和基本原则。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移民引进的目的是保障国家的人口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移民的数量和质量加以控制;首选是境外的俄罗斯族人,其次是独联体国家的移民,再次是有利于俄经济发展的投资者、企业家和技术工人。俄罗斯政府在本年度实行的新政恰恰成为上述理念与思想的政策反映。基于相似的政治文化与管理文化,部分中亚国家在管理移民时也多从安全考虑,因此,也采取了较为紧缩的移民政策。移民政策的主题是控制,而非治理。一味地控制移民进入本国,并不利于欧亚地区一体化的发展,也很伤害上合组织成员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本地区的移民治理理念应当以包容、开放为主,移民政策也应当以有效的国家治理为重。
  • 摘要: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和中亚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提出"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其中"道路联通"主要指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等硬件联通,规章制度、标准政策等软件联通及友好互信、人文交流的文化联通等.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已有上述六大合作平台,但其应有潜力尚未完全发挥。只有上合组织各成员国间加强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减少分歧,不断扩大共识,这六大金融合作平台的潜力将会使上合组织框架下的金融合作更有成效,使得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成果更加丰硕,从而为上合组织成员国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国家和民众带来更多的福社。
  • 摘要:近年来,阿富汗、中东地区及非洲一些国家极端恐怖势力的活动愈演愈烈.尤其是"伊斯兰国"组织占据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部分领土,在欧洲、美国等地进行暴恐活动,并扬言要在中亚"开辟第二战场".中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面对凶险的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极端宗教势力,中亚各国除了采取针对本国安全问题的举措外,还参加了在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打击三股势力和加强地区安全的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中亚地区的安全威胁仍然严峻,提出提高地区反恐机构的职能,上海合作组织仍应以中亚为重点,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的监控和利用,协调解决中亚各国之间的分歧与争端。
  • 摘要:"一带一盟"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对于中俄关系、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其他成员国关系的深化以及上合组织建设,对于亚欧地区地缘战略格局的调整以及新型国际秩序的构建,均有望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一带一盟"对接合作是亚欧国家的一件大事,要增强战略互信,消除战略疑虑,践行“合作共赢”理念,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发挥互补优势,相互弥补短板,重视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规避各种可能的风险,贯彻积极稳妥方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 摘要:中亚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鉴于互联互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地位,研究中亚地区交通一体化的现状与前景,使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亚各国交通政策相协调,是十分必要的.这也符合丝路基金的对接原则、效益原则、合作原则和开放原则,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提高效益、降低风险、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交通设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抓手,有基础,有前景,也有风险。既要以我为主,从我国战略布局和整体利益出发,也应考虑中亚各国交通政策和发展状况,与其规划和需求对接。将中亚交通一体化纳入欧亚经济一体化这盘更大的棋,使中亚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各国合作共赢,才能共同发展、共创未来。
  • 摘要:"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欧亚空间内最可行的两个规划.并且,每个规划都有自身的概念基础,同时也有一系列的优缺点.若能考虑到上述情况,则不仅可对规划本身做出评价,而且可对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条件及产生的问题进行评估.中国不可能成为中亚经济体一体化的核心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两个原则上不相容、只存在竞争的规划。相反,“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一系列有别于“欧亚经济联盟”的、颇具吸引力的特点,而这恰恰是确定上述两个规划互补的基础。
  •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范畴和内涵都需要拓展.中国与俄罗斯同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区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有诸多的不同和相近之处,在未来的发展中也面临很多共同挑战需要共同应对,双方对接将可能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效果,前景看好.展望未来,在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框架内,两国在对接两个一体化进程中的共同努力,将成为未来几年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重要的新方向。中俄两国将采取一致行动,以确保整个欧亚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并在平等合作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为形成广泛的“大陆伙伴关系”、打造未来“共同经济空间”创造必要的先决条件。
  •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是中亚国家、俄罗斯及中国专家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两个规划的参与国具有共识:必须建立和加强对话,就经贸合作的关键参数达成妥协的解决方案,以保证各关系方的利益.然而,考虑到各国现有的政治、经济目标,外贸调节措施及国家经济竞争力、国际劳动分工个别领域中的差异,对接并不简单.在中亚顺利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重要前提是该区域的稳定发展及域内国家的内部政权稳定。除了现有的安全挑战和威胁外,“丝绸之路经济带”将面临如丝绸之路经济带安全主题政治化(包括进出设施项目通过及设置线路的安全)的问题。为完成这些任务并避免额外的风险,上合组织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加强与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及独联体、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亚信会议的合作。另外,中国后苏联空间的大多数邻国当前处于经济衰退的状态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个挑战。经济及投资活力下降,一些大型经济项目被暂停或是延迟到更长的期限,本币贬值等都对经贸关系带来负面影响。经济的负增长及停滞不前加剧了域内国家社会及社会政治的风险。
  • 摘要:2014年9月11日,中俄蒙三国元首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首次会晤,一致认为要从战略高度发展更加紧密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要把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进行对接,打造中俄蒙经济走廊.2015年3月,中国国务院授权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白皮书中指出,要"打造中俄蒙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推进构建北京一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这些文件的出台对中俄蒙三边关系有了全新定位,合作框架逐渐清晰.加强战略沟通。充分利用中蒙俄三国渐已形成的“元首会晤”机制,加强政治沟通和相互信任,排除干扰,强化双边关系和三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建立对接机制。以联合编制《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为契机,整合该地区现有的合作规划,相互促进,加快各自发展。加强人文合作。以文化为纽带,增进彼此了解,深化中俄蒙之间的友好交往。
  • 摘要:进入2016年,如果需要对中亚地区安全形势做一个总体评判的话,可以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挑战和威胁在增多"这样来概括.同时也可以看作中国学者总体上对现在中亚安全形势的一个普遍的认识,当然肯定也是有分歧的.这种判断不仅仅适用于政治和安全方面,实际上在经济形势方面也同样是这样.从大家对中亚经济形势的分析中,也都能够看到这样的一个结论,中亚国家在安全领域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各国政府有比较强的执政能力,是因为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中亚国家在国家治理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学习,比如说对宗教的有效管理,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特别是在立法方面更是如此,在面对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严重挑衅,中亚国家大都能及时出台相关法律进行限制和打击,出台的措施非常严厉而有效。而这些都值得中国同行学习和借鉴。
  • 摘要:由于世界油气价格大跌等因素影响,哈萨克斯坦经济将延续始于2014年的低速增长态势,前景不容乐观;乌兹别克斯坦因为相对较为自足的经济环境和较为健全的产业分工体系和多年布局,将持续稳健增长的态势;尽管土库曼斯坦开始步入个位数的相对低速增长阶段,其增速依然延续在世界经济增速排行榜上一直处于的领先地位;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经济自足性不够,仍旧会以依靠外来援助和贷款为主,前景堪忧,中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符合其与中国经济深度融合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合作,尤其是近年来,中国不仅是中国与中亚商品的运输大通道,近年来还逐渐成为中亚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方。在中亚地区,中国是土库曼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已成为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大、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投资来源国。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经济上更加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中国与中亚共建“一带一路”的思考:注重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相结合,从区域内和区域外构建区域安全的架构,建立不同层级合作保障机制,中国与中亚国家政府及各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及畅通的交流机制,以解决突发状况。将中国与中亚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将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乌兹别克斯坦的2015年发展规划、土库曼斯坦2030年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吉尔吉斯斯坦2013-2017年发展规划、塔吉克斯坦2000-2020年发展规划对接。更多关心民生,保障参与各方的利益与安全,构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机制,构建双边与多边合作并行、区域和次区域合作并重的合作体系,逐步推动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构建人文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多领域的合作;保障合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签证便利。
  • 摘要:作为冷战后欧亚大陆腹地创立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即将安全合作作为重点方向和立足之基,在新安全观指导下,逐步建立以多边合作应对传统安全挑战、寻求地区共同安全的新型区域治理机制,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在中亚地区共同推进和谐地区建设所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谋稳定、求发展、促民生成为当今本地区时代潮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国倡议得到地区国家热切回应,相关规划建设正进入务实合作新阶段.但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不解、中东乱局危机复杂持续、"伊斯兰国"威胁猖獗外溢和阿富汗重建局势艰难等国际和周边不利形势冲击以及中亚国家社会转型各种矛盾问题影响下,本地区安全稳定仍面临各种威胁和挑战.安全合作必将继续作为上海合作组织长期的发展方向与重要任务,其将为成员国带来更大的安全空间和发展机遇。包括中国在内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将以新安全观为指导,同有关国际各方共同致力于促进中亚及周边地区稳定和发展,让上海合作组织成为一个“团结更加巩固、合作更加紧密、行动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显著”的地区安全共同体,为中亚和谐地区的建设,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的顺利建设,为全球国际秩序与国际体系的转型完善,推动整个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稳定、包容发展,更好地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务实的建设性使命。
  • 摘要: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从目前来看,制度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展相对比较缓慢,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尚未形成一个涵盖主要成员的自贸区.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驱动力,一种是依托市场化进程,这个主要由跨国公司或者企业来推动,称之为是地区化;另一种是政府推动的制度性合作,称为地区主义,自贸区属于后一种。这个问题认为,市场化机制应该在上合组织区域框架下发挥主导力量,但是在关键的时间节点上,要重视制度性合作的重要作用。此外,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进程要依托“发展导向”和“规则导向”双轮驱动,前者可以借助于交通设施互通、金融合作等作为重点,而后者可以采用自贸区的方式。同时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应该注重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相融想通,这就是基本观点。
  •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概念提出已经有3年了,3年来无论是这个世界还是这个地区发生的变化是重大的.包括"一带一路"这个概念,它的认同和发展也和当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强调命运共同体理念,特别是全球化的动力把大大小小的经济体挤压到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特别是在欧亚地区。所以中国人古代爱说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现实。也是中国领导人倡导的“和而不同”,有差异,有分歧,这都没有关系。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是可以合作的,这个思路还是可以进一步发挥,进一步去解读。和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中亚地区已经出现了正式的国际法意义上的主权国家、政治主体,他们的积极作用,他们的主动性是历史上中亚民族和中亚地区所从来没有过的,必须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他们的利益。市场规律,市场的因素和市场的需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这个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