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的目的是强调工程教育中伦理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如何用一种自然的方式把它引入到主流的高等教育中,使之与丰富工程核心意义的教学目标相结合.大家都认同实践工程师应该是有道德的,应该是一个好的工作伙伴,并且应该为了公众的利益而作出职业判断.但是,这些道德要求还远没有满足一名工程师处于特定工程情形下的伦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希望通过一系列最近发生的特殊实例来加以论述.首先简要地指出四个工程师之间存在的争论,接着详细地讲述三个直接涉及到工程师行为的历史案例,最后我将讨论一些近期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工程伦理学和创新的历史"包括了四个涉及职业争论的案例.在每个争论中,双方就谁发明了电报机、收音机、汽车和飞机产生争论.每个争论中确认伦理的和非伦理的行为或含糊的伦理行为是可能的,这些是课堂讨论的基础.第二部分"危机和工程师",前两个历史案例涉及到荷兰的水坝系统,它们都是工程师行为的结果.第三个案例讲述了一位美国工程师就排水管道的违法使用问题将他的行政上司,一个大城市的市长,告上了法庭.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这些工程师面临的挑战所要求的是对伦理行为的承诺,这种承诺是工程学所特有的,并且对于工程学学生是有教育意义的.最后,在"教授与比较批评分析"这一部分中的案例说明了,结构设计中工程师的行为以及教授是如何对看似浪费的设计做出公开评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