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14届中国心律学论坛
第14届中国心律学论坛

第14届中国心律学论坛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昆明
  • 出版时间: 2009-05-21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会议文集:第14届中国心律学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109条结果
  • 摘要:冠状动脉左主干(简称左主干)病变危险程度大、死亡率高,曾被誉为"寡妇工厂"。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日益普及,对左主干病变的心电图改变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简述了心电图与冠状动脉解剖的相关内容,介绍了左主干闭塞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及左主干病变引起心肌缺血心电图特点。
  • 摘要:临床心电图中的QRS波是心室除极波,其时限反映了心室激动时间,时限增宽时是心室内或心室间传导延迟的简单明了的指标,其重复性好,变异系统<5%。本文提出可能与心脏性相关的另一个心电学指标:QRS波的时限变短,即心室内除极速度增加时,是否可预测心脏性猝死。
  • 摘要: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俗称傻瓜除颤器,类似“傻瓜”照相机,于1979年初应用于临床。应用AED使在SCD发生现场早期电除颤成为可能。其最大特点是无需使用者具备高水平判读心电图的能力,内安装操作指南录音,只要接通电源,按动放电按钮,即可完成心电图自动分析、除颤。本文分析了早期电除颤的益处,简述了对公众进行AED培训的情况,并对我国心脏性猝死和AED应用现状加以说明。
  • 摘要:顽固性心室颤动是指经3次以上电击不能复律或复律后窦性心律难以维持的室颤。它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也是心脏急救尤其是院前心脏急救工作中最为严峻的挑战。心脏疾病终晚期、心肌严重受损、心脏扩大和复苏不当(包括复苏不及时、电击之外其他复苏环节未达成目的)等是其主要成因。复苏成功率低、即使复苏成功住院死亡率也较高是其主要临床特征。本文对顽固性心室颤动进行综述,指出顽固性室颤的特征为对电击治疗反应不良、复苏率低、死亡率高,但可为胺碘酮等所改善,是有别于交感风暴的概念。相关研究较少且多为单中心研究,深入认知有待更多的研究。
  • 摘要:在ICD置入术中,医生往往需要诱发心室颤动(简称室颤),以确保置入的装置能够可靠地检测到室颤的发生并能成功除颤,这是因为在ICD应用初期,ICD自动除颤失败的情况相对多见,接受ICD治疗的为有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或室颤的猝死高危患者,而且当时治疗室速或室颤的程序仅有电击。如今,随着ICD技术的提高,已鲜有除颤失败发生。ICD的受众也开始扩大,ICD已被用于进行一级预防的患者猝死危险相对较低。本文介绍了ICD置入术中测试的概况,分析了ICD置入术中除颤阈值测试对除颤成功率的影响,提出ICD置入过程中进行除颤阈值测试的风险,并就ICD系统的技术进步加以阐述。
  • 摘要:生理性起搏是指人工心脏起搏器在保证患者基本心率的同时,尽可能近似地模拟心脏窦房结和房室结、希氏束的传导功能,从而获得各心腔之间最好的同步性,使起搏节律及血流动力学效果最大限度地接近心脏的生理状态。本文介绍了生理性起搏器的类型,对频率适应性起搏进行了简述,并对起搏电极的位置、生理性起搏的临床研究等加以说明。
  • 摘要:本文介绍了频率自适应心脏起搏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体动型频率自适应起搏器体外运动试验进行简述,并对从单一传感器提取多生理参数实现组合心率控制的方法进行探讨。指出如果这种方法应用到频率适应起搏器心率调控中,既可以节省硬件开销,同时由于反映生理特性变化参数的加入,起搏器的频率控制将更符合正常人生理性起搏的需要。
  • 摘要:开启室率稳定功能对缓解患者在发生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时的心悸症状是有利的,是现代心脏起搏器日益追求“生理性”、“舒适性”的一种努力尝试。本文指出心室率不规整是心房颤动患者出现症状的重要原因,分析了心脏起搏使房颤心室率规整的机理,并介绍了起搏器稳定室率起搏程序的分类。
  • 摘要:心电图的房室同步与房室分离是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经典概念,主要涉及心房(P波)和心室(QRS波)电活动的同步或分离。但是,心脏的电活动与机械活动前后依次发生,密切耦联而不可分割。此外,心脏在人体的泵功能最终体现在机械做功,因此,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洞察两者实质性的内在关系十分重要。现代心脏病学已将房室同步与分离的概念从心脏电功能扩展到心脏机械功能的范畴,这使临床及心电学医生通过分析心电图,进而能深入评估各种心律失常对心脏机械功能的影响。本文从心脏电和机械功能两个方面阐述房室同步、房室分离及同步不良等问题。
  • 摘要:心脏同步是保障良好心功能的重要因素,包括房室同步和心室同步,但以房室同步更重要,相关的研究更多。房室同步的心电图表现为心房P波与心室QRS波之间保持着良好的1:1传导关系及适宜的传导间期,房室之间这种电功能的良好同步性能转化为机械功能的良好同步性,最终将能充分发挥心房在心室舒张期的机械性辅助泵作用。临床常根据PR间期(房室间期)判断房室的同步性。心脏实际存在着右心的房室间期及同步和左心的房室间期及同步,而左房和左室的同步性是重中之重,其决定着心脏最重要的功能。本文重点讨论左房室间期及其同步性这一容易被临床医生忽视的问题。
  • 摘要: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难治性心力衰竭,通过现有的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包括INSYNC、MLJSTIC、PATH-CHF-I、VENTAK-CHFMIRACLECOMPANION CARE-HF等)的结果表明,CRT恢复了心脏的电机械同步,改善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阻止了心力衰竭的发展,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但仍有近1/3的患者对CRT治疗不理想,这主要与AV间期不理想、心室内传导延迟或VV间期不理想、左心室电极位置不理想、合并其他心律失常、不存在心室机械收缩不同步、未继续最优化的药物治疗配合等有关。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否获得理想左室电极导线位置,如果没有到达理想的部位,理想的AV、VV间期的调控则很难实现。但在临床实践中,左室电极导线能否成功置入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左室电极导线置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困难及解决策略。
  • 摘要: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全球两大流行性心血管疾病,两者常并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往往非常高,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房颤与心衰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心脏再同步治疗。目前主要通过房室结导管消融来实现心室率控制,长期疗效与窦性心律相当,是一项有效的治疗策略。通过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恢复窦性心律,再行心脏再同步治疗,理论上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案,有待于更多临床研究证实。
  • 摘要:目前,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成为伴有QRS波增宽的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CRT通过恢复心室收缩同步性,不仅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症状,逆转心室重构,还能有效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和死亡率。然而,欧洲和美国最新公布的CRT指南都强调心力衰竭患者为窦性心律和QRS波增宽(>120ms),对于合并慢性心房颤动、窄QRS波以及右束支阻滞(RBBB)的心力衰竭患者,CRT的应用尚存一些争议,笔者结合已发表的一些相关研究对上述心力衰竭情况进行讨论。
  • 摘要: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影响其病程及治疗的因素很多,这使不少心衰患者病情的加重十分隐袭,当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和体征时,心衰已经较重,治疗最佳时机被延误,有时病情恶化已不可逆转,给患者带来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影响。因此,临床迫切需要一种心衰的监测技术,能在心衰加重的症状与体征出现前就报警,提醒患者及时请医生调整治疗,把心衰的恶化阻止在萌芽状态中。目前临床应用的心力衰竭监测与预警技术又称OptiVol技术,本文介绍了其技术与方法、技术原理与机制。并对其循证医学及临床应用进行简述,指出OptiVol技术是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潜在恶化时诊断与预报敏感而可靠的技术,其监测与报警的方法学稳定而可靠。
  •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房颤)的出现使其心功能显著恶化,而当房颤及时控制后,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提示快速的心律失常是导致心力衰竭加重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我们有时还可能遇到一些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而伴有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当针对房颤进行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结构改变可以获得显著改善,甚至恢复正常。这类患者心功能和结构的改变与其心动过速明显相关,实际上是一种快速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肌病。本文介绍了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分析其发生机制,并简述了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的相关内容。
  • 摘要:心脏性猝死是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导致心脏性猝死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通常起源于梗死瘢痕区的边缘。对于心肌梗死的这些危险人群,主要的治疗就是置入ICD或和导管消融术。2006年11月Sasano等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报道了分子消融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实验研究,这项工作打破了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传统的治疗观念,从分子水平敲开了室性心动过速治疗的大门,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本文对心律失常分子治疗进行概述,介绍了室速分子消融的方法及评价,并分析其机制。
  • 摘要:与不应期的概念相同,折返是临床心电图学,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的最基本概念,绝大多数的心电学法则都与折返相关,几乎所有种类的心律失常都存在折返机制。本文介绍了折返的研究简史,简述了折返的定义、基本条件、分类等内容,并就解剖决定性和功能决定性折返进行了具体论述。
  • 摘要:不适宜窦性心动过速(inappropriate sinustachycardia,IST,)又称为慢性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chronic non-paroxysmal sinus tachycardia)或永久性窦性心动过速(permanent sinustachycardia),是P波形态与正常窦性心律相同,以休息状态下心率增快或在极轻用力时,心率不成比例增快为特征的一种非阵发性快速心律失常。本文介绍了不适宜性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
  • 摘要:已有大量的资料证实,自主神经参与了人体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近年来发现,随着心肌缺血、损伤、坏死和重构,心脏同一区域的自主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坏死和重构。心脏交感神经出现形态学和功能学两种类型的重构也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重要关系。本文介绍了心脏自主神经的相关内容,简述了心脏交感神经的形态学重构及功能重构。
  • 摘要:房颤导管消融过程中或消融后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机制包括局灶房性心动过速、微折返和大折返)是房颤导管消融术常见的现象。其意义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增加恢复窦性心律的难度,另一方面是慢性房颤转变为稳定窦性心律的过程,有研究表明慢性房颤消融时这种规律心动过速发生率高达50%-75%,正确诊断和处理对于提高房颤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的发生时间,分析了房颤导管消融相关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的机制,提出处理策略。并对如何减少房颤导管消融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的发生率进行了讨论。
  • 摘要:随着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plantablecardioventer defibrilator,ICD)的临床疗效,全世界已置入了数以百万计的ICD。全面掌握ICD的基本功能、ICD的程控以及一般的临床管理方案,对于心脏电生理学家和关心ICD患者的医疗人员都是很重要的。本文介绍了ICD的一般概述,分析了ICD患者围手术期的程控与管理,并简述了环境对ICD患者影响。
  • 摘要:本文对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death,SCD)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的干预策略进行了简述,主要从心脏骤停幸存者、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有室性心动过速病史患者、左室心肌肥厚及肥厚型心肌病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了更科学地预防与治疗SCD,目前需要一种更理想的危险分层方案,以精确筛选出需要ICD治疗的高危患者以及最佳的置入时间。
  • 摘要:研究右室流出道和左心室乳头肌在心室颤动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明确心室颤动的发生机制、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尤其是导管消融治疗心室颤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右室流出道和左室乳头肌的组织学特点与电生理学特点。
  • 摘要:自1958年人工心脏起搏器问世后,其各种功能都有了瞩目的发展,然而掣肘起搏器应用的并发症却仍然较多,经静脉置入式电极导线带来的问题是其主要原因。即使在追求心室再同步化治疗的时代,经静脉置入式电极的局限性仍不可避免,因此人们一直在为探寻无电极导线起搏技术的开发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至今这一技术已初露曙光。本文介绍了有关无导线心脏起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对其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进行了论述。
  • 摘要:不同类型双腔起搏器各计时间期的定义与名称基本相同,但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起搏器计时系统的特征及类型可以不同,进而对感知的自主心室除极的QRS波反应方式不同,在起搏心电图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常引起临床及心电图医生的困惑与不解。因此,需要对各类型计时系统的特征做进一步了解。本文介绍了以心室为基础的计时系统及以心房为基础的计时系统,并对双腔起搏器(DDD)不同类型计时系统的临床意义加以阐述。
  • 摘要:国内外的学者认为利用基因和细胞构建生物学起搏可能会成为心脏起搏器最为理想的替代方法。本文介绍了HCN通道及特性,对HCN通道在心脏的分布进行了简述,并对分析HCN2敲除鼠、HCN4敲除鼠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并就HCN与生物起搏进行了论述。
  • 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至今仍是困扰人类健康的一个难题。随着膜片钳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对房颤的认识已提高到离子通道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编码的分子水平。随着新的离子通道的发现,治疗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的新靶点正在被提出,延迟整流钾通道(IK)电流是心房肌细胞复极的主要离子流,早先发现IK的快速激活成分(IKr)和缓慢激活成分(IKs)是动作电位3相复极时的重要离子流,较晚发现的第三种成分即超快速激活的延迟整流钾通道(IKur)电流主要在动作电位2相复极中起作用,且已证实人类心脏的IKur通道仅存在于心房肌,心室肌中不存在。因其具有心房特异性,理论上认为作用于IKur的药物可能选择性作用于人体心房肌而基本不影响心室功能,近些年IKur通道已成为房颤药物治疗的新靶点。本文主要阐述人体和几种常见动物心房肌细胞膜IKur的共性、差异以及现有研究中的争议和悬疑问题。
  • 摘要:钙离子是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细胞信使。过去的20多年,众多研究者在肌肉细胞、神经细胞、卵细胞等可兴奋和非可兴奋细胞中对微区域钙信号进行了大量研究,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探测到钙信号的基本单元一"钙火花"(calcium sparks)及其相关钙信号事件,它们揭示了钙信号局部控制的新机制,以及细胞内精细的钙信号结构体系。这一工作首开先河,将钙信号原理的单一性与其调控和功能的复杂性统一了起来。在后来对心律失常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同样发现心肌细胞内的钙火花、钙波、及钙瞬变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主要阐述心脏钙火花的形成机制、形态、激活、终止等内容,并对其与钙波、心律失常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 摘要:心室肌M细胞以其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duration,APD)较长的特点,使不同层面的心室肌细胞间表现出电生理学的异质性(electrophysiological heterogeneity),并能形成心律失常发生的基质。该异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transmural dispersion ofrepolarization,TDR),其反映了心室肌细胞复极的不均一性。目前心肌M细胞电生理学特性和致心律失常作用与离子通道病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M细胞的基本概念、组织形态、生理特点等内容,分析了M细胞与心电图、心律失常的关系。
  • 摘要:心肌细胞和心肌组织的兴奋性是其四大生理学特征之一,这是指心肌细胞或组织对邻近细胞及组织传导来的兴奋或外来的刺激能够发生反应而激动的特性。一旦心肌细胞或组织发生激动反应,则立即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完全或部分地丧失兴奋性,这一特性称为不应性或乏兴奋性,激动后不应性所持续的时间称为不应期。本文介绍了不应期的分类和影响因素,对在总不应期的时间段内或后出现的易损期与超常期进行了简述。指出不应期的概念是临床心电图学的基石之一,是分析和诊断心律失常心电图的重要基础。
  • 摘要: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紊乱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有很多病因,发生机制和触发因素等。业已确定,机械电反馈作用的异常增强是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个独立机制,相应之下,机械性心律失常这一新概念应运而生。本文就该问题做专题阐述。指出心脏机械电反馈机制在心律失常发生与治疗中的作用已受到重视,有时其独立起到对心脏电活动的调整作用,有时与自主神经的调整作用混合存在。体表心电图不能反映体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因而不能明确诊断哪些心律失常与该变化相关,属于机械性心律失常。当今,机械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刚刚起步,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迫在眉睫。
  • 摘要: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检测技术是德国慕尼黑心脏中心GeorgSchmidt教授近年发现并提出的一种检测自主神经张力的新技术。Schmidt教授也是窦性心率震荡(Heart:Rate Turbulence,HRT)技术的发现与提出者,这些成就使其迅速成为一位国际心电学领域脱颖而出的著名学者。本文介绍了心率减速力的概念与定义、检测方法与技术等内容,对心率减速力的测试机理进行讨论,并对心率减速力检测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说明。
  • 摘要: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新模式,包括更有效的溶栓治疗和更早期的冠脉介入治疗,使患者急性期的死亡率大为下降,临床病程及预后显著改善。碎裂QRS波是心电图领域又一个等位性Q波样改变,其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碎裂QRS波的定义及心电图特征,对碎裂QRS波的诊断与发生机制进行讨论,指出碎裂QRS波重要的临床意义主要是提高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心肌梗死高危患者的预警作用。
  • 摘要:室性心律失常风暴(ventricular arrhythmia storms)系指24小时内自主性发生>12次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需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治疗的症状群,简称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由于死亡率高(约28.6%)、处理棘手和预后恶劣,近年备受临床关注。本文分析了室性心律失常风暴的常见病因和诱因,介绍了室性心律失常风暴的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并对室性心律失常风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急诊治疗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 摘要:房性心动过速是指起源于心房但心房节律规整的心动过速,按照欧洲心脏病学会和北美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对其发生机制和解剖定位的分类,进一步分为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和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可能是自律性、触发和微折返机制所引起。通过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的分析,大致可以定位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从而对导管消融时术前准备和靶点的快速标测均有一定的帮助。本文阐述根据P波形态定位房速性心动过速起源的流程。
  • 摘要:aVR导联是心电图(ECG)六轴系统中唯一位于右上象限的导联,这一导联的设置在心电图设计之初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现代心电学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于左胸导联,aVR导联的作用被逐渐忽略,许多心电学工作者认为aVR导联仅是Ⅰ、Ⅱ导联平均值的翻转,它所提供的心电信息已经包含在Ⅰ、Ⅱ导联中,"标准12导联ECG"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11导联ECG"。但实际上aVR导联却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它反映了心脏右上部的心电活动。近年来研究发现,aVR导联在窦性心律的判定、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预激的旁路定位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测等多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就有关aVR导联在心律失常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摘要:20世纪90年代随着导管消融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在旁路患者中尤其是在后间隔旁路及左室后旁路中,一部分患者在心内膜消融极难成功,而在位于心外膜的冠状静脉窦中可成功消融旁路,人们称这些旁路为心外膜旁路。心外膜旁路与普通旁路不同,是冠状静脉窦参与的旁路。本文介绍了心内膜及心外膜旁路的解剖情况,简述了心外膜旁路的诊断、标测及消融等内容。
  • 摘要: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一方面通过改变心肌的不应期(变时)、传导速度(变速)、收缩力(变力),调节心脏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舒缩性;另一方面通过改变冠状动、静脉的口径,调节心肌血流量(变流)和营养供应,对维系心脏正常的结构、节律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自主神经病变或张力失衡,引发多种疾病,临床上常见迷走神经张力病理性增高导致的窦房结功能异常、房室传导障碍和血管迷走性晕厥。此类患者尽管心脏的结构与功能正常,但常有心悸、乏力、胸闷、气短、头晕与晕厥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介绍选择性消融窦房结与房室结周围神经,用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方法与初步经验。
  • 摘要:从1896年Engelmann提出的心房颤动(房颤)局灶起源学说到后来Lewis的单环折返学说、Moe的微折返学说以及Allessie等应用多极标测进行大量研究后证实多子波折返学说是促进房颤发生的原因,关于房颤机制的研究和争论持续了接近两个世纪。近10余年来Haissaguerre、Jais等经过大量研究以及通过导管消融治疗房颤证实了肺静脉口在房颤触发机制中重要地位,而Nademanee等针对复杂心房碎裂电位(CFAE),消融治疗房颤也有很高的成功率,提示病变的心房肌是房颤维持的必要基质。本文介绍了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进展,简述了房颤的药物治疗、抗凝治疗等内容。
  • 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导管消融治疗是近10年来心律失常领域最具突破意义的进展之一。纵观近年来有关房颤机制和消融策略的研究,迷走神经系统在房颤发生和维持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心房去迷走神经化(atrialvagal denervation)治疗颇受瞩目。目前的观点认为,支配心房的迷走神经过度兴奋与相当一部分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由于支配心房的迷走神经丛主要位于心房外膜的4组脂肪垫中,因此,通过导管消融或者外科手术的方法毁损这些脂肪垫,可能具有治疗房颤的作用。rn 目前,这一推测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的证实。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心房脂肪垫是位于心外膜的结构,与食管等结构毗邻,而且还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通过消融心房脂肪垫治疗房颤亦可能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主要就心房脂肪垫消融的利与弊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的研究,探讨一种实现利弊平衡的消融方法。
  • 摘要: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是近10年来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根据2006年房颤治疗指南,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应用一种药物治疗无效时,即可选择导管消融,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核心技术是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本文介绍了目前主要的消融策略,并对慢性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指出目前针对慢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在有经验的中心应积极探讨和评价慢性房颤的合理导管消融治疗策略。
  • 摘要: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病因和发生机制一直是心血管研究的热点。近来的研究表明心房的心肌纤维化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现对其进行综述。心肌纤维化无论是作为房颤的始动因素或是继发原因,在房颤的发生和发展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阐明心房纤维化和房颤的联系,不仅为房颤机制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同时为房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 摘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fightventf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是以右心室(fight ventricle,RV)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被脂肪和纤维组织替代而继发室性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严重者可发生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及心力衰竭。本文从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组织学等方面对ARVC进行了简述,介绍了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危险评估等内容。
  • 摘要:本文对心房颤动的遗传学进展做一综述,离子通道、细胞的信号转导和神经体液因素在房颤的发生发展和维持方面起重要作用。家族性房颤的基因突变和非家族性房颤的基因变异(SNPs),都是通过影响了离子通道和神经体液因素参与的细胞信号转导引起房颤。房颤的遗传学研究,特别是非离子通道基因的研究进展,为房颤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摘要:应用药物仍是心律失常的基本治疗。本文对药物用于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治疗进行简述,提出药物选用重在安全性,药物应用重在心律失常急性发作时纠治,远期防治少依赖药物,重在上游治疗。可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重在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治疗;重在用药的安全性,在安全的基础上选用有效药物;重在中止心律失常的急性发作,远期防治少依赖药物;远期防治重在病因治疗和抗心肌重构。
  • 摘要:大量临床证据表明心率是心血管疾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减慢心率可降低冠脉事件、减少猝死、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目前常用的减慢心率的药物主要是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由于这些药物的负性肌力作用和心脏外副作用,一些患者不能耐受。伊伐布雷定是特异性的If通道阻滞剂,因其独特的电生理学作用机制,使其在减慢心率的同时,不影响心内传导、心肌收缩力及心室复极,不良反应少,目前已作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对症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本文介绍了If离子流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电生理作用及心脏保护作用,并对离子流抑制剂临床应用的评价进行了简述。
  • 摘要:由于目前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问题较多,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因此人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和研发新的抗房颤药物,包括改进现有药物(主要兴趣是新Ⅲ类药物),和针对新靶点的新药研发(主要研究集中在阻断钾通道),同时也在对一些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房颤的可能作用进行了研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本文结合文献简要讨论了胺碘酮的衍生物、其他传统的Ⅲ类药物、心房复极延迟剂、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
  •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常见心脏病,调查发现我国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19%。引起心衰的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泵衰竭(46%)、心律失常(13%)、猝死(13%)等,而大部分心脏性猝死则由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引起。因此,心律失常的预防和合理治疗是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内容。心力衰竭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的目的是减少心律失常引起的死亡,控制与减轻心律失常引起的症状,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本文介绍了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简述了心衰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的循证医学。
  • 摘要:在服用治疗量或亚治疗量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治疗过程中,引起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称为AADs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自从1989年心律失常抑制实验(CAST)结果公布后,AADs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被认为是AADs引起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因而受到广泛重视。本文介绍了Ⅰ类AADs及Ⅲ类AADs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 摘要:2008年美国AHA/ACC/HRS三大学会的"无创技术对心脏性猝死(SCD)危险分层的专家共识"(专家共识)已在网上发表,该共识将在9月《Circulation》和10月的《HeartRhlytham》两个杂志正式发表。本文介绍了专家共识出台的背景资料、相关概念及评价范围,提出对SCD危险分层的总体看法,并简述了对危险分层的各种无创技术的评价。
  • 摘要:早期复极变异(early repolarization variant,ERPV)系指外观健康和无症状人群出现ST段抬高的心电现象,其包括正常心电图变异,又与某些心脏疾患相关,故早期复极变异的临床意义、发生机制、与众多的ST段抬高心电图的鉴别诊断在近年来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早期复极变异的发生率和流行病学,简述了其心电图特点和类型,并对其发生机制进行分析,提出早期复极变异的临床意义。
  • 摘要: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受到各种应激原刺激时,出现的以交感神经兴奋和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为主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机能和代谢的改变。当应激达到一定强度或个体对应激耐受不良时,机体的稳态受损,从而出现各种病理生理反应。大量研究表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心脏节律的稳态同样受到巨大冲击,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增加,甚至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本文介绍了应激性心律失常的定义、流行病学、种类和危险评估,分析了应激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并提出其防制措施。
  • 摘要: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突然死亡,ACC/AHA/ESC 2006指南定义为"死于不可预知的循环骤停,往往由于心律失常所致,症状发作1小时内死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 OSAHS)是最为常见的睡眠相关呼吸异常,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对OSAHS与心脏性猝死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OSAHS引起心脏性猝死的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 摘要:心脏性猝死(SCD)是指心脏疾病引起的,从初始症状开始1小时内的死亡,其实质是多数情况下发生了恶性心律失常。SCD最常见原因为冠心病引起的缺血性心肌病和非缺血性心肌病,其他原因包括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全/心肌病(arrhythmogenicf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cardiomyopathy,ARVD,/C)和心脏离子通道疾病。SCD一级预防的关键是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恰当的危险评估,目前SCD一级预防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置入为主要措施,本文阐述了ICD在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中的作用。
  • 摘要:《2008年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心衰指南》)已于2008年9月发表。《心衰指南》中涉及心脏的器械治疗,其内容包括:心力衰竭本身的器械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或预防心脏猝死的器械治疗。笔者就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或预防心脏猝死的器械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或预防猝死的同步器械治疗等内容进行了解读。
  • 摘要:静息心率是冠心病的预测因子和可能的治疗靶点,尚未被广泛认同。最近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在有或没有心血管疾病的男女人群中,静息心率是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临床实践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其他降低心率的药物获益的重要机制之一是降低静息心率。病理生理学研究亦表明相对高的静息心率可以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左心功能的恶化。研究发现静息心率超过60bpm,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将会随着心率的增快而持续性增加。尽管对于个体很难定义最佳静息心率,实质上理想的静息心率要远低于传统意义上的心动过速(≥100bpm)。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将来心血管指南中应该考虑到静息心率对心血管事件的潜在预测价值,并将调节静息心率纳入治疗规范。本文的目的是回顾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系及其病理生理学基础,探讨通过调节静息心率来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可能性。
  • 摘要:运动员通常被认为是最健康的群体,当发生运动员猝死时,尤其发生在公开竞赛场合,往往引起轰动的社会反响和情感震动,这种猝死多数是由于发生了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运动员可能有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或先天异常,对于这些敏感人群,高强度体育活动可能触发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另一方面,有先天性心脏病和有心脏矫正术病史的患者不适当的运动可能造成疾病加重,甚至促发猝死。本文简述了运动员心脏的适应性改变,介绍了运动相关心律失常和猝死,并对运动相关猝死提出预防措施。
  • 摘要:低血钾症是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或原发性心电疾病等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已存在异常的情况下,伴发低血钾症使患者更容易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本文介绍了参与心室肌细胞电活动的钾电流,分析了低血钾症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提出防治低血钾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措施。
  • 摘要:心脏性猝死(SCD)迄今仍是威胁人类的重大健康问题,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SCD最常见的原因。T波电交替(TWA)是识别心肌梗死后和缺血或非缺血心肌病发生SCD高危患者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最新研究,阐述了TWA对冠心病猝死、非缺血性心肌病猝死、肥厚性心肌病猝死的预警价值。
  • 摘要:ICD的无痛性治疗又称ATP治疗,其通过ICD发放抗心动过速的快速起搏,即发放比心动过速心率更快的短阵快速起搏终止室速(包括快室速)的方法,是现代ICD终止室速的最重要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的基本程序与分类,简述了ATP终止室速的机制,分析了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终止室速的有效性。最后对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的优越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 摘要:近十余年,ICD的置入量明显增加,除常规用于二级预防外,对于猝死的高危患者ICD已成为一级预防的首选方法,主要用于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功能衰竭的患者。随着应用的日趋广泛,有关ICD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ICD的误治疗。因其不仅常见,而且直接影响患者对置入装置的依从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降低生存率,因此预防ICD的误治疗已成为ICD术后管理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ICD误治疗的定义,分析了误治疗的发生率,并对ICD误治疗的处理进行了具体简述。
  • 摘要:肺静脉电隔离术对于阵发房颤患者的射频消融是关键性技术,但对于部分阵发和大部分持续房颤患者,在环肺静脉隔离的基础上可能还需要对房颤存在的基质进行改良,以进一步提高消融的成功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房颤时行碎裂心房电位(CFAE)消融在此方面可能有一定的效果。本文介绍了CFAE的特点、标测和消融。CFAE是房颤持续性基质的标志并可作为房颤消融的靶点。肺静脉电隔离术是驱除房颤发作的触发开关,而CFAE的消融即是消融了房颤存在的基础。对于慢性房颤在单纯肺静脉电隔离难以彻底根治的情况下,无论是单独CFAE消融还是环肺静脉隔离加CFAE消融,都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 摘要:心房顿抑是指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转为窦性心律后,心房机械功能暂时性失调。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因心律失常住院的患者中1/3是房颤患者。随着对恢复窦性心律重要性的认识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选择了复律治疗,特别是导管消融治疗,伴随而来的是复律后心房顿抑现象的发生。本文分析了心房顿抑的发生机制,介绍了心房顿抑的评价方法及防治。
  • 摘要:随着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工作的广泛开展,辐射防护也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至今为止,在重要的心脏病学会议上常常没有关于辐射防护的讨论。许多临床工作人员并未充分认识医疗辐射的风险,缺乏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这种情况也见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CT、ECT、PET等)中。本文介绍了放射防护的相关名词术语,简述了辐射来源及辐射风险。
  • 摘要:心脏起搏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成功应用于临床,它的应用不但给患者带来新生,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人工心脏起搏技术已成为心动过缓有效的治疗方法。双腔或单腔心室起搏通常采用右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ical,RVA)起搏,该部位电极导线定位容易且固定牢靠而得到长期广泛应用,但其严重的缺点是改变了正常心脏的激动顺序,导致心脏组织结构及电重构、心脏收缩功能下降,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本文阐述了正常心脏电激动的重要性,介绍了右室心尖部起搏的缺陷,分析了右室间隔部起搏防治血流动力学恶化的机制。并对右室间隔部起搏的部位选择及临床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 摘要:随着对右室心尖部起搏不良反应认识的深入及主动固定螺旋电极的应用,右室选择性部位起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并有望减少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的弊端。应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技术,将电极嵌入右室间隔部可以实现直接或接近希氏束起搏,从而获得接近生理状态的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室同步,改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本文介绍了直接希氏束起搏与希氏束旁起搏的基本概况,对希氏束和希氏束旁起搏技术的有效标准分别进行了简述。
  • 摘要:晚钠电流(INaL)的异常增强是钠通道活动异常引发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引起早发后除极(early afterdepolarzation EAD)。近年来通道病的研究进展很快,目前已经发现了4种类型的长QT综合征(LQTS)与INaL增强有关:LQT3、LQT9、LQT10和LQT12。虽然发生突变的基因不同,但INaL的增强为LQTS的共同特点。此外,疾病条件下的离子通道的重构中,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情况下,INaL的增强也是发生EAD而导致严重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因此,对INaL的电生理学特性及发生机制已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INaL的发生机制,简述了小窝蛋白与LQT9、Nav1.5β亚单位与LQT10、互养蛋白与LQT12的相关内容,并就毒物对INa失活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 摘要:心室颤动(室颤)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医学对于室颤的维持机制仍有争议。室颤也是冠心病、遗传性离子通道疾病、不明原因的特发性室颤等各种心脏疾病导致死亡的最后共同通路。尽管医学对于室颤的触发和维持机制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不懈研究,但由于这种心律失常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手段的局限性,尚未出现根本性的突破。正因为如此,目前临床对于室颤的治疗,除了被动除颤外,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十年来,随着电生理标测技术的进步和室颤激动特点研究的深入,对室颤机制的认识有了很大进展,针对室颤触发因素的导管消融治疗也初步应用于临床。本文介绍了室颤的发生机制及导管消融治疗的研究进展。
  • 摘要: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TdP)是一种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与药物致QT间期延长有关。它具有自限性,但也可演变为窜颤,这是许多心血管类或非心血管类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少见、但却非常严重的副作用,同时也是新药研发的一个主要障碍。笔者近年来采用冠状动脉灌注兔左心室楔型模型进行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并获得了多项有意义的结果。本文对冠状动脉灌注兔左心室楔型模型用于心电生理和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研究的发展史、方法学,以及作为一种有前景的临床前研究模型,预测和评估药物诱导TdP发生潜在危险性的优势及局限性进行详细介绍。
  • 摘要:心电学是心脏病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心脏的电活动。经典的12导联心电图通过体表12个位置检测电极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心电图机是记录心电活动的装置,内置的生物电放大器可以放大各种生物电信号,电流计根据心肌的除极、复极事件进行相应的移动从而描记出心电图。本文介绍了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心电图的应用、心电图在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心电图的应用等。
  • 摘要: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Te间期)是指心电图T波顶点至T波终末的时间间期,心脏电生理关于离子通道、心室跨壁离散度的研究揭示了Tp-Te间期的发生机制,心电图参数Tp-Te间期研究的最新进展显示了其对心律失常发生风险的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介绍了T波峰-末间期的概念和测量方法、T波形成的机制及T波峰-末间期的意义,并对其最新的临床研究做一论述。
  • 摘要: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折返环明确的大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希氏束(包括远端,中部乃至近端)、束支、浦肯野氏纤维系统和心室肌是折返环的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分类与发生基础,对其临床及心电图特征、电生理特点进行简述,分析了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依据、研究进展、鉴别诊断等内容。
  • 摘要:常规12导联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已久,根据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推测梗死相关动脉(IRA)的研究较多,但aVR导联的作用常被忽略。ST段压低是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不良的强烈指标,但这些研究中通常也不包括aVR导联。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术的逐渐普及,人们认识到aVR导联对于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有重要价值。本文阐述aVR导联在冠心病相关血管病变诊断中的现代观点。
  • 摘要:心肌病是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表现为进行性心室扩张或肥厚,最终导致心衰或心血管死亡。随着对心肌病分类的不断成熟,根据分子遗传学的特征,一些遗传性心律失常被归为心肌病分类中,人们对心肌病的各种特征性临床表现的认识更加深入,作为反映电功能障碍的重要检测手段-心肌病心电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心肌病心电图的特征,简述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电图诊断的新建议及应激性心肌病心电图的进展。
  • 摘要:室颤发生时,由于心脏的电活动紊乱,丧失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血液循环停止,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损伤危害生命。除颤器释放的高能量电脉冲,可立即终止心脏不正常的电活动,恢复窦性心律。本文介绍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设计与动物实验的相关内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 摘要:在猝死肆无忌惮吞噬着人类生命,并逐年增加着对人体健康与生命威慑的当今,人类从未停止过与其顽强抗争。1980年,第一例ICD(全自动体内除颤器)置入人体,吹响了人类征服猝死的进军号,1999年,美国FDA批准了AED(公共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临床应用,这是人类征服猝死的又一里程碑。2002年,美国FDA又批准了WCD技术(全自动穿戴式除颤器)投入临床应用,显然,这是人类征服猝死的又一把利剑。本文介绍了穿戴式除颤器的构造与功能,简述了WCD的诊断与治疗,对其适应症进行了讨论,并对其疗效进行了评价。WCD技术不仅治疗的成功率高,误治疗率极低,又具有多项优势,因此,已成为医生与患者逐渐愿意选择的一项治疗。
  • 摘要:频率适应性起搏器(rate adaptive pacemaker)是指起搏频率能随人体的代谢活动而自动改变,以满足人体活动时的需求。在置入起搏器的患者中,大约有50%以上的患者对运动、情绪改变等不能作出正常的心率反应,即患者的心率不能随机体代谢活动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这种情况称为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chmnotropicincompetence),而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则适用于这类患者。本文对良好传感器需具备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说明,介绍了感知心肌阻抗的闭环式传感器的相关内容,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 摘要:双腔起搏器出厂房室间期(AVD)默认值感知的AVD为120-150ms,而起搏的AVD为150-180ms。但出厂值只是一个默认的参考值,其并非适用于每一个患者。本文介绍了理想的房室间期,简述了心脏超声优化房室间期及其优缺点,并就AVD的自动优化进行了论述。
  • 摘要:随着起搏器和埋藏式心脏起搏复律除颤器(ICD)等心脏置入装置(CID)的改进和置入技术的提高,心脏置入装置系统的应用范围在拓宽。本文介绍了心脏置入装置的治疗现状,分析了CID系统感染的发病机制,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进行了论述。
  • 摘要:大量研究表明,虽然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临床疗效显著,但仍有约30%的患者在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后症状、超声指标、心力衰竭住院率和死亡率等无明显改善,即所谓的"无反应"。有关无反应的研究,是目前CRT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但无反应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众多的影响因素,很难用单一的指标去衡量,本文就与CRT有效性相关的因素及进展作一阐述。
  • 摘要: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改善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及通过远期生物学效应逆转心室重构的事实已不容置疑。近期研究结果还显示CRT可增加心力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血清尿素氮水平,进而改善肾功能。总之,随着研究深入,CRT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但尚需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并不是所有患者在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后,都能达到较好的疗效。术后对CRT无应答的发生率仍高达20%-30%,从而限制了CRT的应用,导致对CRT无应答的原因很多。本文就目前影响CRT疗效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以对今后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 摘要: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死亡率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使CRT成为抗击CHF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高达30%的术后患者对CRT无应答。严格把握适应证、提高左室电极定位成功率和超声指导个体化的CRT优化等减少CRT无应答患者比例的有效措施成为国内外新的研究热点。笔者自2007年4月以来,针对7例超声指导下AV和VV间期优化仍疗效不佳的CRT患者,试行CRT起搏兼顾房室结(AVN)优先的"3腔4位点起搏",收到满意疗效。本文现对CRT房室结优先方法及疗效进行介绍,并对其必要性、可行性、适应人群等做一说明。
  •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常见的内科慢性疾病,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5年死亡率超过50%,约一半的患者死于心脏性猝死(SCD)。近10多年来大量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大大提升了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地位。CRT改善心功能Ⅲ-Ⅳ级、有QRS波增宽和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心衰患者的心室重构,减轻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全因死亡率,并可减少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但是心脏再同步治疗后仍有7.8%的患者死于SCD。因此联合CRT和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即CRT-D治疗成为心衰治疗方面的热门话题。本文简述了心衰的心脏性猝死危险,介绍了心衰的CRT及ICD治疗,并就其最佳治疗策略是CRT还是CRT-D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摘要:近年随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应用,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CHF仍然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单独左室起搏(左室起搏)可减少1个电极的置入,可以使用双腔甚至单腔(在房颤患者中)起搏器,费用减少,技术相对简化,手术相关风险降低,因此在一定患者群中,尤其在儿童和青年患者中,左室起搏已经被提出可作为双室起搏可能的替代方法之一。本文分析了左室起搏治疗心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左室起搏与双室起搏进行比较,指出随着左室电极置入技术的发展,今后左室起搏的研究可能会更加深入。循证医学的发展将会为左室起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更多的证据。
  • 摘要:对于肺静脉电隔离为基本策略的消融术来说,肺静脉电位作为消融的靶点指向,消融成功与终点标志,与复发和预后相关指标,因此肺静脉电位的标测、识别至关重要。本文简述了肺静脉电位的解剖与组织学基础,介绍了肺静脉电位的标测及肺静脉电隔离靶点、终点与肺静脉电位的标测等。
  • 摘要: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系统(简称HPS)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对明确室性心律失常的组织学起源、深入理解其机制和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其解剖与生理学基础进行简述,并对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系统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进行了介绍。
  • 摘要:Tako-Tsubo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TTC),也称应激性心肌病(Stress-Induced Cardiomyopathy,SID),依照其急性期独特的左心室造影表现(左室收缩末期底部圆隆、颈部狭小),形似日本渔民捕捉墨鱼的鱼篓而命名为Tako-Tsubo(墨鱼瓶)心肌病。本文介绍了严重心理应激触发TTC突然发作的内容,分析了中老年女性更易患病的原因,并对临床鉴别TTC与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进行了简述。
  • 摘要:运动性晕厥(exercise related syncope)是指无外伤的前提下,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患者因肌张力消失而跌倒,且能迅速恢复。运动性晕厥的危险性除晕厥本身外,由于在运动所处的特殊环境(如水下运动、滑雪)、极高的运动速度、极强的冲撞力,使晕厥的发生能给运动者及周围人造成巨大的伤害。本文介绍了运动性晕厥常见的类型,简述了临床评价内容,并对其预防和治疗情况进行了讨论。
  • 摘要:"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syndrome,POTS)是患者在直立位或直立倾斜的头10分钟内心率较前上升30bpm或升至120bpm以上,伴不能耐受直立体位,但不伴直立位低血压,甚至少数患者出现血压轻微上升。本文介绍了POTS的分类与临床特点,并对其评估与治疗情况进行了简述。
  • 摘要:近年来,随着先心病介入治疗器材的改进及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与安全性已得到认可。但随着经导管封堵治疗病例数的不断增加,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与心脏传导阻滞发生之间的相关性也日益受到关注。为探讨经导管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时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本文仅就室间隔缺损与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关系、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时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作简要阐述。
  • 摘要:磁导航技术(magnetic navigation techniques,MNT)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变换胸廓两侧磁体的相对位置,计算与改变包绕心脏球形磁场的综合向量,预设和调整体内磁性器件的弯曲、旋转和进退方向,实现了对介入器械的遥控操作。MNT是介入医学中独特的新方法,笔者介绍其操作原理与临床应用近况。
  • 摘要:ACC/AHA 2004的指南中明确提出心电图为决定治疗策略的关键,是唯一可以立刻决定治疗方案的诊断技术,是在数秒内追踪缺血进程“实时”变化唯一可用的工具;心电图包含有关罪犯动脉和阻塞位置的信息;心电图同样提供有关缺血程度和再灌注的信息。同时强调了AMI新的治疗方法,更突出心电图解读技能的重要性。本文介绍了对2007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的相关内容,提出要重视依据ST改变确定ST段抬高型心梗相关冠脉,并介绍了具体方法。
  • 摘要: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L)简称房扑,是相对常见的一种快速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及部分无心脏病患者。不典型房扑为非峡部依赖型房扑,虽然低位折返、双波折返和峡部内折返是三尖瓣环峡部依赖的,但也属于不典型房扑。本文介绍了不典型房扑的分类、诊断、消融等内容。
  • 摘要:心房颤动已经成为新世纪心血管领域中的一大流行疾病,房颤可由不同病因或相关危险因素引起,但在房颤形成过程中都有一重要环节参与,即心房重构;这可能是导致房颤发生、反复发作或慢性维持的重要机制。相关的病理生理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心房重构包括心房电重构及心房结构重构二类,重构的发生可导致自身促进房颤频发、持续或不易纠正。本文对房颤心房重构机制进行了探讨。
  • 摘要:近年来,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电生理学领域的热点。盐水灌注射频电能是目前房颤导管消融的主体能量方式,但冷冻、超声、激光、微波等能量方式也已先后应用于房颤的导管消融。本文介绍了冷冻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领域的应用。
  • 摘要:心房颤动(房颤)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曾被认为是两个新的流行病,由于有相似病因,加之互为因果,因此两者易于同时存在。房颤首次诊断时,26%患者曾伴有或并存有心力衰竭,16%患者将来会发展为心衰;而力衰竭首次诊断时,24%患者曾伴有或并存房颤,17%患者以后发展为房颤,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增加,合并房颤的比例也显著增加。经过近15年的发展,导管消融根治房颤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无论是阵发房颤或是慢性房颤,在经验丰富的中心均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累计成功率,根治房颤成为现实。合并心衰的房颤预后更差,更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疗,导管消融被作为重要选择。本文对心力衰竭患者房颤的导管消融情况进行概述。
  • 摘要: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该病可引起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以及脑卒中等血栓栓塞并发症和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疾病关系密切,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甚至致死。自1998年Haissaguerre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应用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房颤的成功经验以来,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进展迅速,已成为根治房颤的主要方法。这种心房解剖和电生理改变可对术后窦性心律下体表心电图的P波形态产生影响,有时可能对患者的远期预后和术后处理有所启示。本文介绍了窦性心律下心房内激动传导与P波的形成,分析了肺静脉隔离术对P波的影响、基质消融和线性消融对P波的影响。
  • 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早期认为房颤的发生机制是心房内存在多个微小的折返环,现已证实肺静脉口肌袖中的快速心房活动参与房颤的发生。而房颤的维持机制则与房颤发生后心房结构和电的重构有关。目前为止,房颤的发生及维持机制仍未完全明了。本文概述炎症反应与房颤发生及维持之间的关系,为房颤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病率的增加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有关资料显示肥胖是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房颤重要的临床相关因素。目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房颤的关系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关注房颤的同时应该提高对OSAHS的重视。本文介绍了OSAHS的定义和诊断,分析了OSAHS与房颤的关系,并简述了OSAHS伴房颤的治疗。房颤是临床最重要的心律失常综合征,目前的证据支持在房颤中OSAHS起到重要作用,在治疗房颤时应关注患者是否具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这对于房颤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均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对OSAHS治疗在改变房颤发生及其预后等方面的作用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 摘要: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往往由基因突变引起,这些异常基因主要是编码心脏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因而也被称为离子通道病,其他还包括编码细胞骨架蛋白、细胞间连接蛋白等的基因。基因诊断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技术方法,直接检测基因结构及其表达水平是否正常,从而对疾病做出诊断的方法。基因诊断的实现,可以为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分型提供一种重要方法,有助于在症状出现前做出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从而预防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基因诊断结果也是对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实现个体化药物治疗以及特异性基因治疗的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了心律失常与基因突变,分析了基因多态性对心律失常的影响,并对基因诊断的方法及应用进行了简述。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