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五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五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五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1-05-06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五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中医理论多认为肿瘤的形成由正气亏虚及痰、火、瘀阻滞而成,进而形成了相应的扶正培本、化痰散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中药抗肿瘤治则。而近来贺用和认为“内风暗旋、肝风内动”是恶性肿瘤机体所固有的一种病理特点,同时也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基本条件,则“风药抗肿瘤”正在逐渐形成一种新的中药抗肿瘤理论。所谓风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功能上有祛除、疏散外风或平熄、搜剔内风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病的一类药物,一般来说包括祛风解表药、平肝熄风药、祛风胜湿药。笔者根据相关报道对风药抗肿瘤的作用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
  • 摘要:目的:探讨龙力胶囊(Longli capsule,LLC)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以S180荷瘤小鼠为模型。实验分为荷瘤模型组、LLC组、CTX组、CTX+LLC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10 d。观察各组小鼠抑瘤率和毒性反应;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肿瘤质量、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分析LLC对CTX的增效减毒作用。结果:CTX+LLC组小鼠体质量增加量明显高于CTX单药组。CTX、LLC和CTX+LLC均可抑制S180荷瘤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抑瘤率分别为45.10%、36.12%和60.28%,LLC可明显增强CTX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P<0.05)。与CTX组比较,LLC组及LLC+CTX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脾指数、胸腺指数,以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均明显增高。结论:LLC对CTX具有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
  • 摘要:目的:了解≥70岁恶性肿瘤的疾病谱分布,为老年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70岁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对其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3748例患者,男性占74.60%,女性占25.40%:中位年龄73岁。汉族占79.12%,维吾尔族占12.86%,哈萨克族占3.42%。构成比位于前十位的依次为:支气管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头颈部癌、贲门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此十大恶性肿瘤占全部患者的73.29%,其中肺癌构成比达到20.59%,按系统来说消化系统肿瘤占到42.86%。汉族老年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支气管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食道癌;维吾尔族的构成比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支气管肺癌、头颈部癌、肝癌、胃癌、贲门癌;哈萨克族的构成比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食道癌、贲门癌、肝癌、胃癌、支气管肺癌。维吾尔族头颈部癌发病率相对较高;哈萨克族中食管癌位居第一。结论:在新疆地区,支气管肺癌和消化道肿瘤是当前≥70岁老年恶性肿瘤防治的重要任务;头颈部癌和哈萨克族食管癌的防治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 摘要: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妇科肿瘤的临床分布特点及手术治疗的相关情况。方法:对我院277例60岁以上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资料显示老年妇科肿瘤恶性肿瘤162例,以子宫内膜癌为主;良性肿瘤115例,以子宫平滑肌瘤为主。60.65%患者有术前合并症,以心血管疾病为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97%,经积极处理后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1、根据老年妇科肿瘤的临床分布特点早期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前妥善处理合并症,并积极处理术中、术后并发症,绝大多数老年妇科肿瘤患者能顺利完成预期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完善的术前准备比年龄更为重要。2、TCT和HPV对于宫颈癌的筛查在老年妇女中仍然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中31例宫颈癌患者TCT和HPV的确诊率(这里指检查阳性并术后确诊宫颈癌的比例)很高,分别为66.67%、100%。这两种术前筛查手段对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中统计得出31例宫颈癌中的这种术前筛查的实施率(低于35%)仍很低,临床医生应该加强对老年妇女的TCT筛查及HPV检查。3、由于现代生活水平上升,患者对麻醉舒适度的要求高,全麻的选用更趋广泛。本文277例合并高血压105例(占37.9%),全麻201例,其中2例全麻后术后麻醉未醒转昏迷状态,1例全麻术前合并高血压,术后心衰。28例硬脊联合麻醉均无麻醉后并发症。与全麻比较,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时更能够减少围手术期心肌的损害。4、临床上需注意鉴别妇科恶性肿瘤、腹膜恶性肿瘤、胃肠道恶性肿瘤,本文1例原发性腹膜浆液性腺癌Ⅲc期,以大量腹水、发现输卵管肿物为主诉,初步诊断为输卵管恶性肿瘤,行肿瘤减灭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结果提示原发性腹膜浆液性腺癌。1例小肠间质肿瘤亦在术前误诊为卵巢癌,由于鉴别困难,需完善术前肠道检查如胃肠镜、肠道钡剂造影等,减少误诊率。
  • 摘要:背景与目的:乳腺癌脑转移瘤较为常见,放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分析乳腺癌脑转移瘤放疗后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式和预后因素。方法:105例女性患者,年龄29-76岁,中位年龄49岁,回归分层分析(RPA)Ⅰ级13例,Ⅱ级67例,Ⅲ级25例。脑转移数目:单一病灶7例,2-4个病灶29例,大于4个病灶69例。治疗方式为:单纯全脑放疗72例,全脑放疗后三维或调强局部病灶加量2l例,单纯立体定向治疗6例,立体定向治疗后全脑放疗3例,手术后加全脑放疗3例。全脑放疗剂量为6MV-X,30-40Gy/10—20F/2—4W,局部加量6MV-X,10-24Gy/5-18F/1-2.5W,立体定向用伽马刀治疗,50%边缘剂量14-17Gy。放疗加化疗96例,未治疗9例。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别采用Log-rank法和Cox模型。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5月,出现脑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出现脑转移距离确诊乳腺癌的时间为0~211个月,中位时间为45.5月,1年,2年,3年O S分别为42.9%,22.9%,9.5%,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式(比值比=0.538,95%,CI:0.306%-0.968%,P=0.038)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因素,而年龄,KPS,RPA分级,脑转移数目,脑转移时间,治疗方式,颅外转移未控,放疗后化疗及ER、PR、Her-2受体表达对生存影响不大。结论:立体定向放疗、手术能改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
  • 摘要:目的:食管癌患者采用放疗联合泰欣生靶向治疗中,老年和中年组的比较。材料和方法: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07月,42例Ⅱ期到仅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Ⅳ期食管癌患者,接受适形放疗,同期每周一次200mg的泰欣生治疗。A组老年组(≥65岁)和B组中年组(<65岁)分别有17例(40.5%)和25例(59.5%)。原发灶胸上、中、下段分别有1、13、2例和9、13、1例,A组1例B组2例同时有两段原发灶。原发灶长度≥6cm分别有12例(70.6%)和13例(52%);宽度≥2.7cm分别有8例(47.1%)和14例(56%)。Ⅱ、Ⅲ、Ⅳ期分别有6、9、2例和3、16、6例。结果:B组有2例分别因食管气管瘘和肺炎只完成46Gy放疗。两组泰欣生完成5次以上分别有15例(88.2%)和22例(88%)。A组2例因乏力明显和心脏不适未完成,B组3例是因过敏、肺炎和食管气管瘘。两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7(17.6%)和6/25(92%);食管炎为16/17(94.1%)和23/25(92%);肺损伤为2/17(11.8%)和3/25(12%);皮肤反应为6/17(35.3%)和17/25(68%);骨髓抑制为11/17(64.7%)和14/25(56%);发热为2/17(11.8%)和7/25(28%)。未见Ⅳ级毒副反应,Ⅲ级发生率分别为5/17(29.4%)和4/25(16%)。中位随诊10个月,目前疗效达CR、PR、SD、PD分别为2、9、0、6例和3、8、1、13例,客观有效率分别为64.7%和44%。1年生存率分别为33.5%和51.5%,P=0.477。结论:老年患者与中年患者相比,放疗联合泰欣生靶向治疗耐受性较好,无严重的毒副反应,疗效相近。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诊。
  •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在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16例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为腹腔化疗(IP)组,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7例和静脉化疗(Ⅳ)组9例,观察两组的毒性反应、CA125反应的有效率,总生存期、无疾病生存期及生存率。结果:两组毒性反应比较,IP组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低,毒性分级轻;血液学毒性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血液学毒性分级轻,但恶心、呕吐的毒性分级重;腹泻、便秘、周围神经毒性和发热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有效率和生存率的比较,IP组和Ⅳ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1.74%和55.56%,总生存期分别为21.93月和21.78月,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无疾病生存期为11.79月和16.11月,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IP组和Ⅳ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77.78%,2年生存率分别为42.84%和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作为老年上皮性卵巢癌肿瘤减灭术后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 摘要:目的:采用生活质量量表、Cox模型等方法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影响(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为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晚期NSCLC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91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其中中医组31人,化疗组、中医加化疗治疗组各30人。共观察两个化疗周期,采用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LC43、中医原发性肺癌症状分级量化表、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等作为疗效评价工具,建立Cox回归模型。结果:三组经二周期治疗后,中医组和中医加化疗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健康、气促、咳嗽、疲倦、失眠、食欲丧失及便秘领域的生活质量较化疗组(P<0.05)改善;中医组与中医加化疗组在改善肺癌相关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中医加化疗组骨髓抑制率较单纯化疗组低,与骨髓抑制程度较单纯化疗组轻;三组的PFS中医加化疗组为202天,中医组168天,化疗组126天,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晚期NSCLC患者PFS有统计意义的预后因素有:治疗因素(中医治疗和中医加化疗为有利因素)、手术史(无手术史为有利因素)及治疗前PS评分(PS评分1为有利因素)。结论:中医药治疗可改善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QOL,,延长PFS;降低化疗毒副反应程度,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中医药治疗老年晚期NSCLC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001年至2008年经我科诊治的85例老年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论:选择可充分耐受的手术方式,化疗方案等尤为重要,即能合理并充分治疗病人。并且保证病人的依从性和治疗的完整性是老年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关键。
  •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化疗对65岁以上的老年肿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开展本次临床研究。方法:采用筛查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北京版)对2009年8月到2010年12月我院≥65岁以上进行化疗的老年肿瘤患者进行测评。在化疗前和3周期化疗结束后1个月,分别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130例老年肿瘤患者入组,中位年龄71岁(65—86岁),受教育年限大于12年的占57.7%,辅助化疗和晚期姑息化疗分别占38.3%和61.7%。MoCA量表北京版对人的8个认知领域(包括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记忆、语言、视结构技能、抽象思维、计算和定向力)进行评估,满分为30分,小于26分认为存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全体患者化疗前存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占24.6%,化疗后占22.3%。化疗前患者的认知功能MoCA量表评分为25.9±3.6,化疗后为26.3±3.0,两组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无显著差异。化疗前辅助化疗组和晚期姑息化疗组患者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比例无差异(23.5%vs25.3%)。老年人影响认知功能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房颤、糖尿病、卒中、高脂血症、肥胖、代谢综合征、周围血管病和吸烟等。本组老年肿瘤患者55.4%和11.5%存在1、2个、3个或3个以上的危险因素,这些可能是认知功能的损害主要原因。结论:老年肿瘤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化疗在短期内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分割模式立体定向放疗结合全脑照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和预后,同时观察服用替莫唑胺与放疗结合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9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转移瘤患者52例,分为2组,全脑照射(WBRT)+立体定向放疗(SRT)组35例,SRT组17例。其中有10例患者放疗期间及放疗后服用替莫唑胺(TMZ)胶囊,同步化疗组化疗方案为:口服替莫唑胺75mg/m2,每日1次,直至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再服用3~6个月,剂量改为150mg/m2。全脑放疗分次剂量为1.8~3.0Gy/次,1次/天,5次/周,总剂量DT30Gy~40Gy,全脑后γ刀补量采用45%~75%等剂量曲线包绕PTV,边缘剂量12~15Gy,中心剂量20~30Gy。单纯γ刀分次立体定向放疗采用45%~75%等剂量曲线包绕PTV,边缘剂量36~40Gy,中心剂量70~80Gy。随访1~2年。结果:每次分割剂量3.0~3.5Gy/次可提高肿瘤的局控率。放射治疗后1~3个月,复查CT/MRI显示总有效率(CR+PR)为84.62%,WBRT+SRT组有效率为88.57%,SRT组有效率为76.47%;肿瘤的6个月及1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2.10%和85.20%。WBRT+SRT组的平均生存期13.2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66.30%,12个月生存率为41.20%,18个月生存率为12.50%。SRT组的平均生存期10.2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46.30%,12个月生存率为28.20%,18个月生存率为7.30%。替莫唑胺+放疗与单纯放疗的6个月、一年及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2.30%和61.50%、43.15%和28.60%、13.20%和10.00%。结论:γ刀放疗每次分割剂量3.0~3.5Gy/次可提高肿瘤的局控率。WBRT+SRT治疗脑转移瘤优于单纯SRT治疗。放疗+TMZ联合治疗与单纯放疗相比,替莫唑胺在放疗过程中服用可提高患者生存率,不良反应无显著增加。
  •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NSCLC脑转移的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在我院行伽玛刀治疗的35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确诊时间、脑转移时间、生存时间、脑转移部位、数目及治疗情况等,分析伽玛刀治疗、全脑放疗及靶向药物治疗对脑部病变无进展时间及脑转移后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应用了靶向药物 EGRFTKI脑转移进展时间有显著差异,中位进展时间分别为8个月、5个月,P=0.003;颅外病变是否控制对脑转移进展时间有显著差异,分别为8个月、3个月P=0.023,对脑转移后的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5个月,P=0.002。而脑转移后首选伽玛刀、全脑放疗还是两者均应用对脑转移进展时间及脑转移后的生存时间均无明显影响。结论:NSCLC脑转移的治疗除需要全脑放疗、伽玛刀治疗外,靶向药物对控制脑转移进展有显著影响,颅外病变的控制对脑转移进展及脑转移后的生存有显著影响。
  • 摘要:目的:对骨修饰剂预防和治疗骨转移乳腺癌患者的骨相关事件的作用指南进行更新。方法:使用文献搜索引擎MEDLINE和Cochrane合作图书馆检索2003年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主要研究终点是骨相关事件和出现骨相关事件的时间。次要研究终点是不良事件和疼痛。并对之前的共识进行了再评价和更新。结果:推荐共识中增加了一种新药,并增加了下颌骨坏死的内容。推荐:只对伴有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推荐使用骨修饰剂治疗;推荐使用地诺单抗120mg每4周皮下注射1次,或者每3-4周使用帕米膦酸二钠90mg大于2小时静脉滴注,或者每3-4周使用唑来膦酸4mg大于15分钟静脉滴注。目前并无充足的证据能够证明哪种骨修饰剂更好。对于血清肌酐清除率大于60 mg/min的患者,双磷酸盐给药的剂量、滴注时间和给药的间期不需进行调整。每次给药前需要监测血清肌酐。所有患者在接受骨修饰剂治疗前均需进行牙科检查和合适的预防性牙科处理,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如果出现骨痛,需要在骨修饰剂治疗的同时接受目前标准的镇痛治疗。目前没有推荐的监测骨修饰剂的生物标记。
  • 摘要:化疗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在单纯化疗时,含铂类方案因其常见的肾毒性等毒副作用在老年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而非铂联合方案因其较单药对PS评分要求更高,化疗相关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也更高。因而对于PS不佳、多器官功能衰退的老年患者,非铂药物联合不优于单药,故ASCO建议使用单药化疗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在化疗联合其他治疗时,可采用化疗同步放疗以进行综合治疗,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更有大量学者采取中西结合治疗,以减毒增效,降低放化疗副作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2010年1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110例6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0例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切除106例,切除率96.4%。术后并发症28例,并发症发生率25.5%;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亡率2.7%。高龄老年肺癌组(年龄≥70岁)与非高龄老年肺癌组比较,高龄老年肺癌组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明显增加(P<0.05)。结论:对老年肺癌患者认真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管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通过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高龄老年肺癌患者也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摘要: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有所升高。老年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与中青年乳腺癌有所不同。多数老年乳腺癌恶性程度较低,表现为组织学分级低,淋巴结阴性、P53阴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 HER-2 )表达低,雌激素受体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肿瘤细胞增殖率低等。但老年乳腺癌在诊断时一般病期较晚,而治疗方案相对保守。原因包括老年人较易忽略疾病,就诊晚,缺少筛查等个人及社会因素。选择治疗方案时,常因老年人合并症多,风险高,没有规范化的治疗指南多采取较温和的方案。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期望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乳腺癌的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探讨化疗对老年乳腺癌的影响,供大家参考。
  • 摘要:目的:探讨甘肃省老年肺癌患者发病特殊性,高危性及治疗对策。方法:对甘肃省100例老年肺癌患者发病年龄、诱因、临床症状、发病特点、并发症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肺癌患者80岁发病率达最高峰,主动、被动吸烟为发病的主要诱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对智力减退、消瘦、衰弱误认为老化而延误诊治。年高病情变化迅速,耐受性差,药物不良反应重,治疗应谨慎。结论:重视老年肺癌身体变化状况,积极接受早期综合性姑息治疗,心理辅导、情绪调节、止痛、合并症处理,尽量减少创伤性治疗,使生活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选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分子分型为基础的靶向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 摘要:背景:分子靶向治疗不仅可以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还能改善生活质量。吉非替尼,是一种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研究显示该药对亚洲腺癌女性和不吸烟或少吸烟患者获益更多。由于不良反应较少,耐受性好,该药在老年患者中应用广泛。吸烟作为生活方式的一种,是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效的的不良预测因子,也是患肺癌的高危因素,这启发我们调查哪些生活方式和吉非替尼的治疗疗效相关。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共调查例经组织学证实的ⅢB-Ⅳ的65岁及以上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患者临床特点,分为吉非替尼敏感组和耐药组。吉非替尼敏感是指患者用吉非替尼治疗时获得客观疗效或疾病稳定时间持续4月以上,或患者EGFR 19,21外显子突变。吉非替尼耐药患者是指鳞癌患者,EGFR是野生型,用吉非替尼治疗4月内出现疾病进展。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吸烟情况(吸烟者或二手烟者),职业接触,是否在家里做饭,居住地是城市还是农村。对于诊断时就是晚期的患者,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从诊断时计算。对术后完全切除的患者生存从发现疾病复发时计算。结果:65岁以上患者共11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72.34岁(65-86岁),男女比例为66∶48。鳞癌患者共17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对吉非替尼用药的疗效不佳预测因素是鳞癌(风险比7.33,P=0.01),在家做饭(风险比15.19,P=0.000)。而女性(风险比0.19,P=0.000),不吸烟(风险比0.11,P=0.000),有职业暴露(风险比0.19,P=0.000)是吉非替尼治疗敏感的预测指标。吉非替尼敏感型42例,占36.84%,耐药型72,占63.16%,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8.39和10.84月,有显著差异,P=0.0006。有利于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是吉非替尼治疗有效(风险比0.25,P=0.016),不利于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是合并慢性肺部疾病(风险比6.32,P=0.01)。结论: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肺癌的生活方式调查显示,对吉非替尼有效的预测因素是女性不吸烟有职业暴露。对吉非替尼治疗无效的患者的预测因素是鳞癌和在家做饭。吉非替尼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的中位生存有明显差异。有利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是吉非替尼治疗有效,不利于生存的预后因素是合并慢性肺部疾病。
  • 摘要:中枢神经系统的放射损伤是神经系统肿瘤放射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就放射性脑损伤的分类(急性放射性损伤、早期迟发性损伤和晚期放射性损伤);放射性脑损伤的机制研究(血管损伤、胶质细胞和白质损伤、辐射对纤溶酶系统的影响和免疫机制);放射性脑损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血管壁的类纤维素坏死,另外一种可以观察到的血管异常丛集性的扩张,后期的血管损伤包括玻璃化造成的血管壁增厚和由此造成的管腔狭窄,血管损伤造成白质局灶性和弥漫性存在的脱髓鞘);神经影像学证据(放射性诱发脑白质坏死,放射性诱发颅神经损伤,放射性诱发脑灰质坏死)以及放射性脑损伤和肿瘤复发的鉴别方法(常规MRI/CT,MRS,SPECT,PET,灌注成像等)及治疗(药物,高压氧,手术等治疗方案)作一简介。
  • 摘要:脑转移瘤发病率10倍于原发脑肿瘤。成人癌患者约20%-40%会出现脑转移。最常见的原发肿瘤部位是肺、乳腺、不明原发灶和黑色素瘤。脑转移瘤是癌症的血行转移,好发生在脑灰白质交界处,这个部位血管口径相对狭窄,容易捕获癌栓。本文对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多发脑转移的评价标准进行了阐述,概述了脑转移瘤治疗的循证医学结果和治疗指南。
  • 摘要:肝细胞肝癌患者死亡的原因大部分是肝内病灶未控导致肝功能衰竭死亡。随着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射频技术的普及,肝细胞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延长。许多肿瘤都会出现脑转移,但都有其共性和个性。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细胞癌脑转移的预后因素与脑转移灶的治疗方法、颅内转移灶的数目、肝脏功能存在明显关系。
  •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消积汤治疗老年晚期原发性肝癌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治疗均采用相同的西药保肝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健脾消积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量表EORTCQLQ-SF-36调查问卷评分和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情况。结果:两组生存质量量表EORTCQLQ-SF-36调查问卷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及整体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疼痛、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治疗组对照组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6.6%(23/30)、63.3%(19/30);36.7%(11/30)、23.3%(7/3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消积汤具有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稳定瘤体而达到“带瘤生存”的目的,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贲门癌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65岁以上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本组67例患者中,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前合并症发生率41/67(61.1%),根治手术切除率94%(63/67),姑息切除2例,手术探查2例,并发症发生率23.8%,围手术期死亡率2.9%。结论:术前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并结合原发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手术的时间及难易程度选择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
  • 摘要:目的:探索快速康复外科在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近三年的食管癌住院病人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在试验组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利用本院的现有条件,通过多学科共同协作,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治疗与康复手段以及心理疏导:对照组除手术方式外,采用传统的术前准备及术后理。结果:包括首次排气排便及总并发症在内的多项观察指标表明:引入快速康复外科,明显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并减少了住院费用;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食管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 摘要:背景与目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尚缺乏国际推荐的标准治疗。目前缺乏大样本的针对老年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可供参考。本研究分析我院单纯中医药治疗方案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疗效,旨在为老年患者提供可参考的肿瘤中医药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03年1月-2009年8月间收治的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67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TNM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情况等;主要观察指标有:患者中位生存期、生存率。随访采用电话,随访截止至2010年7月21日。应用PASW Statistics 18.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单因素(Kaplan-Meier)和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法,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方案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1年生存率25.00%,中位生存时间10-20个月。口服汤药联合中药静脉制剂组:1年生存率23.00%,3年生存率6.00%,中位生存时间11.81个月。中药汤药辨证组:1年生存率11.00%,3年生存率5.00%。中位生存时间8.7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结论:单纯中医辨治治疗方案能够很好的延长老年晚期非小细胞患者的远期生存,与化疗及靶向治疗相比较,具有较好疗效,可以作为晚期老年NSCLC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案。
  • 摘要:目的:论述“医本家”整体治疗策略(MHTS)之核心内容,以使读者进一步领会肿瘤整体治疗的理念和临床决策思路。方法:根据系统医学理论,确定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治疗是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最终目标,以肝癌整体治疗临床决策思路为例,对“医本家”整体治疗策略进行逐层解析。重点分析对恶性肿瘤的整体治疗决策具有共同指导性原则的核心内容,并做相应的讨论。结果:“医本家”整体治疗策略之核心内容是“六六法则”,即指导肿瘤治疗设计的法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肿瘤整体治疗的目标包括局部治疗、区域治疗、全身治疗、受累器官基础病的治疗、机体内环境调理以及康复等六项基本目标;二是设计肿瘤整体治疗方案则需遵循系统化、全方位、经济型、规范化、个体化和动态式等六项设计原则。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需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整体治疗。结论:“医本家”整体治疗策略之“六六法则”,是对现有肿瘤多学科治疗原则、规范和指南等内容的综合、归纳、演化和发展,对肿瘤临床治疗的决策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法对原发性肝癌术后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量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34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补肾健脾方)和对照组(维生素C)。治疗前两组间一般情况无差异,治疗组予以补肾健脾方每日一剂,水煎剂。对照组予以维生素C,0.1g,2次/日,30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和6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主症变化。6个疗程后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数量以及肝功能。结果:6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VEGF水平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水平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NK细胞数两组比较P<0.05。ALT、AST、ALP、TB、DB及AF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GGT治疗前后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症方面:纳呆、神疲乏力、腰酸膝软积分3个疗程及6个疗程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消瘦及情绪方面积分3个疗程、6个疗程积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胁痛在6个疗程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补肾健脾方能有效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提高NK细胞数量;能改善肝癌术后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评价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治疗老年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集9例接受4个疗程R-CHOP方案化疗的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每次回输细胞数为5×109~1×1010个。28天为1个周期。 观察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肿瘤相关生物学指标、影像学特征、疾病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变化。结果:9例患者接受CIK细胞输注前2例达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每例均接受8个周期的CIK细胞输注。回输后所有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CIK细胞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p2微球蛋白、LDH水平显著下降(P<0.05)。所有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1)。9例均达完全缓解。结论:自体CIK细胞输注治疗老年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安全有效。
  •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治疗中并发食管气管瘘的治疗要点和护理对策,减少因护理不当增加患者痛苦,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此类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对2009年2月-2011年1月,我科6例肺癌治疗中并发食管气管瘘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性分析,在护理方面着重加强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防止感染护理、饮食指导及心理护理。结果:6例肺癌治疗中并发食管气管瘘患者3例好转出院,1例仍住院治疗,2例死亡。结论:肺癌治疗中对患者密切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 摘要:食管癌为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以鳞状上皮癌最多。食管癌以食管壁内扩散或直接浸润邻近器官以及淋巴道转移为主,血道转移多发生于晚期,以肺、肝、肾、骨、肾上腺及皮肤为多。本文详细介绍了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食管癌骨髓转移的一例病例,就发病表现进行了详细分析,本例结合其治疗选择,采用中药静脉注射序贯口服治疗增加依从性,实施人性化及个体化治疗,达到了扶正抗癌、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良好效果,提示中药联合免疫治疗可以作为老年肿瘤患者进行有效抗癌治疗选择之一,值得临床进一步开展研究。
  • 摘要:目的:为了预防食管贲门外科中的三大并发症;吻合口瘘、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提高食管癌和其它食管疾病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食管外科手术中通过将食管环形肌推移成形;用3厘米长的食管粘膜与1厘米的胃粘膜向胃腔内翻转成形吻合术来重建贲门扩约功能和抗反流功能。通过研制理线器,改进暴露后在食管床内顺利进行贲门再造术。结果:208例食管贲门癌;4例贲门失弛缓症和3例重度反流性食管炎,1例食管下段癌术后严重返流合并吻合口溃疡患者接受贲门再造术;208例食管床内贲门再造术全组病人术后和随访5年未发生吻合口瘘、吞咽困难和在任何体位下的反流性现象。经X线立位和头低脚高位下气钡造影动态观察有类似正常人贲门的扩约功能;胃镜下形态观察呈现出“玫瑰花结”样粘膜瓣环;无胃液反流;有良好的弹性开合现象。食管测压实验均显示出贲门生理电位和压力变化。结论:贲门重建术在食管贲门外科中是较为理想的功能重建术。
  • 摘要:目的:探讨解决细胞学检查假阴性的问题,解决提高检出率,降低检查成本以及推广新技术的途径。方法: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发明了医用细胞收集器并对比了同一份体液标本经过传统方法与医用细胞收集器处理后的图像分析,对156例病人的胸水等标本进行了两种方法肿瘤细胞检出率的比较;进行了专利申请,观察利用专利转让形式进行新技术的推广。结果:证实了经细胞收集器处理过的体液标本涂片后极大的浓集了细胞成分;体液传统方法处理后癌细胞阳性13例,新方法处理后癌细胞阳性67例;两种方法涂片后观察,前者28例为(+++),而后者达104例(+++);P<0.01。获得专利,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能够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结论:该医用细胞收集器具有检测结果可靠,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优点,适应于包括农村,山区以及西部地区在内的基层医院范围内推广应用;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后,经过产权转让促进了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了产品的标准化及商品的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中医药干预的生存状况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间于龙华医院肿瘤三科接受中医药干预持续3个月及以上的老年(年龄>65岁)晚期(ⅢB或Ⅳ期)NSCLC患者。收集患者一般情况、诊断、合并症、TNM分期、治疗情况、生存时间。随访方式采用电话随访。随访截止至2010年12月31日。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进行Log-rank检验,预后相关因素(年龄、性别、病理、临床分期、合并症、治疗方法、中医药干预持续时间)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老年晚期NSCLC住院患者118例,失访15例,随访率为87.29%;其中男性71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73.5岁,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65岁;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为16.1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16%、3%;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晚期NSCLC患者预后与性别、临床分期、合并症、治疗方法、中医药干预持续时间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症、治疗方法、中医药干预持续时间是影响老年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合并症是增加老年晚期NSCLC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预后因素;中医药干预持续时间、中西医治疗是老年晚期NSCLC预后保护性因素;中医药干预可能是延长老年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的有效干预措施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肺癌患者安全中的应用。方法:加强心理护理;保证环境安全;充分细致的评估;制定详细的护理安全计划及措施;做好警识标志,加强巡视,细致交接班;加强基础护理;加强家属健康教育。结果:220例患者中,病情稳定出院205例,死亡15例。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无l例发生跌倒、坠床、走失、自杀自伤、压疮及其它不安全事件。2例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抗凝、溶栓治疗后恢复出院。结论:对老年肺癌患者采取预见性安全护理,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 摘要: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发病群体是老年人。中医药治疗作为我国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一部分,具有作用缓和、毒副作用低的特点,可成为提高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本文总结近五年文献,从中医辨证论治、口服中药、中药灌肠、针灸、食疗、情志疗法几个方面介绍老年结直肠癌中医药治疗的进展。
  • 摘要:背景及目的:氟维司群是一种雌激素受体(ER)拮抗剂,该药对既往经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乳腺癌(MBC)仍有较好疗效。本研究观察氟维司群对他莫昔芬(TAM)治疗后进展的绝经后MB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氟维司群250mg,肌肉注射。主要研究终点为至疾病进展时间(TTP),次要终点为客观有效率(ORR),缓解期(DoR)及临床获益率(CBR)。结果:本组2l例患者中位TTP为4个月,客观有效率(ORR)为19.0%,临床获益率(CBR)为33.3%,其中PR 4例,SD>24周3例,有效的患者中位DoR为8个月,1年生存率为42.8%,2年生存率为23.8%,中位OS为11个月。氟维司群临床获益率与患者ER状态、术后DFS及是否为初始治疗等因素相关,可能与肺转移与否相关。全组副反应较轻微,主要表现为乏力、潮热、关节疼痛、皮疹、食欲减退等。在接受氟维司群长时间(8-16个月)治疗的患者中有4例(28.5%)出现上肢麻木等外周神经症状,且进行性加重。结论:氟维司群250mg是治疗TAM失败后的绝经后MBC患者的有效内分泌治疗药物,且耐受性较好。
  • 摘要:目的:观察替吉奥(S-1)胶囊作为一线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4例具有可测量指标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替吉奥胶囊80mg/m2 qd,分早晚2次口服,d1-14,停药7天后重复,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对照组21例采用优福定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总量400-600片为1个疗程,1个疗程6~8周。替吉奥胶囊连用4周期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23例中CR3例、PR6例、SD10例,PD4例。有效率39.13%,疾病控制率82.60%。对照组21例中CR 0例、PR4例,SD7例,PD10例。有效率19.05%,疾病控制率52.38%。两组间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毒副反应均以消化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为主。两组比较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胶囊作为一线药物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有较好疗效,给药方便,毒副反应轻。
  • 摘要:MDS是一种老年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临床表现症状缺乏特异性,常常被患者自己忽视。MDS临床表现为血细胞减少所致相应症状,主要症状由贫血引起,但老年人由于衰老、活动能力较年轻人、中年人减退,因而相应贫血引起活动能力减退症状较轻,常被患者及家人误认为衰老所致而不引起注意,而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在早中期又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因而不能引起患者和家人警觉。本文对临床鉴别诊断方法进行了以及诊断分型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供大家参考。
  • 摘要:背景:并非所有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都能在治疗过程中用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和伊利替康这三种药,并尽享其带来的生存益处。尤其是较为脆弱的老龄患者群。目的:探讨部分老龄晚期结直肠患者在病程中未能全部使用氟尿嘧啶,伊利替康和奥沙利铂三药的原因。材料和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2007-2009年间收治的年龄65岁以上、确诊Ⅳ期之前半年内未经过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回溯性病例分析。除2例奥沙利铂用药禁忌而一线采用5-FU/LV,余者均使用FOLFOX4或XELOX为一线方案,持续化疗至病情进展或毒性无法耐受,或满6个月为止。待出现影像证实的病情进展且无禁忌的情况下以伊利替康士氟尿嘧啶为二线方案,持续用药至病情再次进展或毒性无法耐受。收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能评分、合并症(Charlson Comorbidity Score,CMI)、转移部位、一线和二线(若进行的话)化疗剂量(减量情况)+疗效+副反应、终止治疗的原因。计算治疗过程中使用过全部三药的患者例数,并总结造成部分患者未能全部使用三药的相关因素。将患者按照能够和未能在病程中用全三药分为A和B组,比较A和B组患者的一线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并探讨两组的年龄、性别构成、基线体能评分、CMI、转移情况、一线化疗疗效等因素是否与预后相关。结果:共103例患者入选,男62例,女41例,年龄范围65.91岁(>75岁者39例),除了自愿提前终止一线化疗(疗程≤3,未接受病情评估)的7例患者之外,剩余的96例患者包括A组54例,B组42例。B组患者没有能够用全三药的原因如下:因病情进展导致死亡、体能差、脏器功能障碍而无法进入二线化疗;一线治疗中因无法明确与化疗是否相关的原因死亡;合并症致奥沙利铂禁忌;一线化疗副反应迁延;一线化疗后到随访截至日期病情尚未进展者;进展后自愿放弃二线化疗者。A/B两组中位一线PFS分别为5.3和6.0月(没有显著差异),中位OS分别为18.5和11.0个月(P<0.01)。肿瘤分化程度低、体能评分差、CMI≥3、多部位转移、肝脏外转移这五个混杂因素影响预后。体能评分差、CMI≥3、肝脏外转移这三个因素影响患者能否在病程中用全三药。结论:对于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能够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全部三种药物的患者群比未能用全三药的患者群总生存时间长。对体能不佳、合并症多、转移广泛及肝脏外转移的患者,应在现有基础上探讨更加合理的方案组合以改善生存。
  • 摘要:本文详细叙述了强调运用“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来对病人进行胃腺癌治疗照顾,通过抗癌和整体的医疗照顾,使抗癌药物的副作用降至最低,机体免疫功能不减退,甚至机体的免疫监杀能力得到提高,药物与机体免疫协同抗癌,使患者癌症被治愈,而几乎没有副作用,生活质量良好,能保持着适宜的劳动和运动。治疗费用便宜,效价比高。供大家参考。
  • 摘要:目的:验证协作组内晚期结直肠癌诊疗方案,为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回顾分析全国24家医院住院连续病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80例临床资料,观察中、西医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中位生存期10月;平均生存期10±0.468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2.24%、15.34%、7.41%。其中确诊Ⅳ期后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426例,占73.45%;单纯中医治疗104例,占17.93%;单纯西医治疗50例,占8.62%。确诊时为Ⅳ期的占43.45%。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接受治疗类别的P<0.05,对生存有影响。各个阶段接受治疗类别的TTP比较,P<0.05,说明个阶段治疗类别间有差异。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为主,中医治疗方面以中医辨证汤剂、静点中成药和口服中成药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西医以化疗和支持治疗为西医综合治疗方案,中医在晚期阶段治疗以补益脾气、活血化瘀散结为主,化疗期间以调和脾胃、降逆止呕和胃为主,静点中成药扶正类以参麦、参芪扶正、生脉注射液为主,祛邪以复方苦参、华蟾素注射液为主,祛邪扶正以艾迪、康艾注射液为主,口服中成药中以复方斑蝥胶囊、华蟾素片为主。西医化疗以FOLFOX方案为主,支持治疗以静脉营养、抗生素、止痛和对症治疗为主。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治疗模式,中医综合治疗己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目的:观察华蟾素片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能手术的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经病理/细胞学证实的晚期肝细胞癌或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对象,经综合判断入选者预期生存可能≥3个月,共观察25例。入选患者均先口服索拉非尼800mg/日×4周,然后开始加服华蟾素片6-9片/日,从服用索拉非尼起共观察16周,评定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5例患者存活期最短1例为4个月(在观察期结束后1周时因肺栓塞合并肺部感染死亡),其余24例中20例超过6个月,存活期最长者达14个月,截止至2011年3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观察16周后按照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时SD者14例,PD者11例。结论和讨论:华蟾素片联合索拉非尼对不能手术的晚期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生存时间。最常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皮疹、腹泻、高血压。其中索拉非尼引起的腹泻和手足皮肤反应有剂量相关性,并且可能导致停药;华蟾素片引起的腹泻跟索拉非尼有叠加作用,在用较大剂量9片/日时可降低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与索拉非尼合用时可能更适宜用偏小剂量6片/日,也可使用<6片/日的剂量。使用测量病灶大小的客观评估标准,华蟾素片联合索拉非尼未见到CR和PR,但25例中SD占到56%,其中有1例肝内病灶多数呈现液化坏死,AFP由>1000降至40~50ng/ml,提示对索拉非尼这一类靶向药物的疗效评估标准也许有必要重新审视。
  • 摘要:背景与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在过去10年中,70岁以上人群中肺癌发生率及死亡率较前增加。本文以70岁作为老年肺癌的分界线,分析并找出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408例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资料,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及COX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合并症、症状、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积液、手术、放疗、化疗等因素对生存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中,症状、分期、积液、治疗、手术、化疗及化疗周期等因素对预后有明显影响,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治疗、手术、化疗次数等因素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老年肺癌在早期,应积极手术治疗,并术后进行辅助化疗至少4周期,在晚期,应进行化疗至少4周期。对于老年肺癌单药化疗方案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浆膜腔积液,特别是心包积液会明显影响预后,应积极处理控制积液。
  • 摘要:为了评价自体CIK细胞治疗老年人血液系统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08年8月以来解放军总医院南楼血液科对20例老年血液肿瘤患者采用自体CIK细胞联合IL-2进行治疗,观察CIK细胞输注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并结合肿瘤相关生物学指标、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进行了疗效评估,经过研究笔者认为采用自体CIK细胞联合IL-2治疗老年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有可能为老年血液肿瘤化疗以外的生物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中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的老年化特征及治疗特点,为老年肿瘤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病历采集、调查问卷(FACT-L4.0量表中文版和临床症状评分)、医生咨询等三种方式对12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信息采集,从年龄、病种、分期、主要症状、证侯、合并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与生存期、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采用统计软件SPSS18.0对患者一般情况、既往中药治疗时间与生存期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120例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6.47±12.31岁,老年肿瘤患者(≥65岁)占60.8%及中位年龄74.63±5.72,中晚期患者占84.2%,主要的病种是肺癌和消化道肿瘤,占70.8%,生活质量卡式评分:78.5±10.01分,症状积分:12.33±6.67分,在研究中发现困扰患者最多的症状数目小于3个,80%的患者最困扰的症状只有1个,其中以乏力症状多见,占21.7%,其次是疼痛16.7%。证候要素中气虚占80%,痰湿证64.2%。FACT-L4.0量表统计中,社会/家庭情况的分最高,对中医治疗满意度评价中,很满意占比例最高,达47.8%。59例中医药参与的治疗平均时间:20.49±4.89月,平均生存时间:28.78±5.37月。既往经中药干预3个月以上的患者疗效评价及一年生存率的分析:稳定(SD)比例最高,1年生存率为66.1%。中药时间(≥3月)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r=0.95,P=0.00),35例≥65岁肺癌病人使用中药时间情况与生存时间,未见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样本量小或者为标准差偏大有关,但从均值及相关性来讲,具有延长生存期的作用趋势。本次入院均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占26.7%,中医治疗占72.5%,其中采用中药汤剂治疗者96.7%,中药针剂治疗者93.3%。结论:中医药在老年肿瘤的个体化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药在改善患者症候积分、提高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另外,老年肿瘤患者提早使用中药干预有利于生存期的延长。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238例接受手术治疗确诊的老年胃癌患者(≥60岁),对性别、年龄、民族、并存症、肿瘤部位、Borman分型、细胞的分化程度、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肿瘤的浸润深度、TNM分期、远处转移、CEA水平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以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率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评价影响老年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全组1年累计生存率为72.6%、3年累计生存率为25.4%、5年累计生存率为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民族、肿瘤浸润深度、远处转移、TNM分期、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CEA的水平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期、术后辅助治疗是老年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民族、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期、术后辅助治疗是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摘要: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全球最高的,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肺癌的发病率亦在增加。本文对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情况及试着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的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一科2006年1月到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107例初治的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评价其1、2年生存率,对影响生存和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肺癌患者总的1、2年生存率为51.402%、4.672%,接受治疗的患者1年、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经治疗者(P<0.05,分别为58.33%:2.86%;0)单因素分析中治疗前的年龄、PS评分、体重下降、TNM分期、重要脏器转移、合并症、治疗、病理类型与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吸烟指数、均未发现与患者生存率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的合并症、TNM分期、重要脏器转移是影响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接受治疗能够提高其长期生存率。治疗前的TNM分期晚、有重要脏器转移的及有合并症是影响老年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TNM分期、合并症、重要脏器转移、是否接受治疗可以作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指标。并且可以通过预后指标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 摘要:目的:验证“老年肿瘤综合评估”问卷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分析年龄、合并症数目、合并症程度对老年肿瘤患者躯体功能及精神情况的影响。方法:开展多中心调查,参加医院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解放军301医院、解放军307医院、医科院协和医院、新疆省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等9家。对象是65岁以上的老年肿瘤患者。使用的问卷为美国杜克大学癌症中心Harvey Jay Cohen教授提供的“老年肿瘤综合评估问卷(翻译版)”。“老年肿瘤综合评估”问卷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及经济情况,躯体精神状况,合并症及复合用药,营养状况五大部分。附卷为“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中文版”、“肿瘤常见症状调查MDASI-TCM中文版”以进行相关问题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学描述及分析。利用多组连续数据的秩和检验方法(Kruskal wallis Tes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812例患者填写问卷结果的统计学分析,证明问卷设计合理,能够反映病人躯体功能等综合问题。问题便于理解,依从性好。从年龄、合并症个数、合并症严重程度等方面对患者躯体功能及精神情况的影响进行分层分析,可以看出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摔倒、精神与情绪均随着年龄的增加、合并症个数的增多、合并症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变差,但是其中年龄对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摔倒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肿瘤综合评估”调查问卷经过多中心、812例大样本的调查研究,证实问卷简便合理,患者依从性好。可作为我国老年肿瘤患者的综合评估工具。
  • 摘要:由于肿瘤发病和死亡在老年人群的高比例及老年肿瘤患者的生理特点,本文对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的NCCN老年指南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关注并客观评估老年患者的预期寿命,使治疗更加符合老年的期望目标;关注合并症和复合用药情况,使治疗尽可能避免减少寿命和功能损伤;关注老年症状的控制和管理,使患者保持较好的生存质量和耐受性。
  • 摘要:中医药治疗肺癌有独特的优势,具有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徐振晔教授从事肺癌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年,对老年肺癌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老年肺癌患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正气亏虚,导致邪毒内聚于肺而发癌瘤,总体上属本虚标实之证。从其病位而言,其标在肺,其本在肾,而精气亏虚则是老年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因此在临证治疗中主张以益气养精,兼顾解毒散结的治疗原则。在具体运用时,需依据患者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等具体情况,来调整扶正与祛邪的轻重。同时也不应一概排斥西医治疗方法,在充分认识西医治疗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综合判断,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加。面对老年性乳腺癌多表现为肿瘤细胞增殖率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低、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多为阳性,以及老年患者多体质虚弱,或伴其他内科疾患,常不能耐受化疗或有化疗禁忌症的临床现状,有效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的内分泌治疗更适合老年乳腺癌患者。然老年肿瘤患者常同时伴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内科疾患(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等),也可能同时存在老年综合症(老年痴呆、抑郁症、失禁、谵妄、骨质疏松等),故在内分泌治疗药物的选择上,应认真评价药物的毒副作用及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伴随疾病状况,尽可能在避免因药物选择不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取得最佳的疗效。
  • 摘要:全球每年评价新增近120万肺癌患者,且在许多国家肺癌已经成为癌症患者死亡首要原因。而肺癌中约50%~87%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中50%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时超过65岁,70岁患者占其中的30%-40%,故肺癌已经成为老年人常见病。本文总结了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点,提出了相应治疗手段,并就目前相关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 摘要:2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出现脑转移,原发灶常为肺癌、乳腺癌、肾癌、恶性黑色素瘤等,预后差。20世纪70年代后,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otherapy,WBRT)成为治疗脑转移癌的标准治疗,使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到4-6个月。随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或γ-刀的技术进步,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新的化疗药物的问世,脑转移瘤的治疗开始向着综合治疗的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影响脑转移瘤的预后因素,并就脑转移癌治疗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方益气除痰方联合口服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针灸、敷贴治疗等传统中医治疗方法治疗ⅢA-Ⅳ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确诊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接受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单药吉西他滨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RR)为3.70%,对照组RR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DCR)59.26%,对照组DCR为3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治疗组为91.611天(3.10个月),对照组为95.78天(3.6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期(OS)为262.71天(8.20个月);对照组OS为248.79天(8.1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组中重度肝损害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反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在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具有临床疗效相似,毒副反应少、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的优势。
  • 摘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在临床Ⅲ期试验中已证实可使部分肿瘤患者获得生存延长。贝伐单抗(VEGF特异抑制抗体)以及抗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许多晚期肿瘤中证实有效,如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mNSCLC)、转移性乳腺癌、肝细胞癌(HCC)和胃肠间质瘤(GISTS)。依据Ⅱ期试验结果,贝伐单抗已批准用于治疗复发的胶质瘤。但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或受体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增加动脉和静脉血栓栓塞事件风险密切相关。在使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动脉血栓栓塞发生率较单独化疗明显增加。因此,对发生动脉血栓栓塞高危患者在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时需谨慎,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测血压,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同时应用阿司匹林患者密切观察出血表现。当治疗中出现3级以上或任何2级新的不良事件或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加重时应停止抗血管生成药物使用。
  • 摘要: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发生率为80-85%,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以往对老年NSCLC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较少,至今尚无治疗老年NSCLC的标准方案。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NSLCL患者逐增加,有关老年NSCLC的治疗逐渐得到重视,其治疗方式的选择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特点,对于单药化疗、含铂联合化疗、非含铂类联合化疗以及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
  • 摘要:目的:评价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集6例老年M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刺激因子培养,诱导成CIK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28天为1个疗程。观察CIK细胞回输后患者体内效应细胞的比例变化、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对感染发生、血红蛋白水平和输血依赖程度的影响。结果:CIK细胞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CIK细胞治疗可以有效减少MDS患者的感染发生,缩短发生高热的时间。在疾病稳定期,CIK细胞输注可以减少红细胞的输注量,稳定血红蛋白水平,但不能改变MDS向高危亚型转化的自然病程。结论:自体CIK细胞治疗老年人MDS安全有效。
  •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发生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近年对MM的生物学研究和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多数患者仍无法治愈。目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治疗实体瘤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已有相继报道,其安全性和疗效已得到初步验证。本文报道一例老年MM患者在经手术切除瘤灶、化疗和雷利度胺治疗后,疾病进展仍未得到控制,随后对该患者进行了18个疗程的CIK细胞治疗,病情得到控制,骨质破坏消失,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降至正常,且未发生明显副反应。本研究提示CIK细胞治疗MM安全、有效。
  • 摘要:目的:提高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r lysis syndrome,ATLS)的促发因素、临床和实验室特点的认识,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本院收治的两名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ATLS前肿瘤的进展情况以及确诊ATLS时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和治疗反应等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探讨ATLS的诊断和治疗。结果:两例高危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患者发生ATLS前肿瘤负荷大、对治疗敏感,存在多项促发ATLS的危险因素。ATLS患者实验室检查表现为高尿酸、高磷、低钙血症,1例表现为低钾血症,1例表现为高钾血症。两例均采用别嘌呤醇、水化、碱化尿液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经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后很少发生ATLS,但若存在多项促发因素,或合并放疗也可发生,一般在治疗后1-4天内发生。两例患者最终因肿瘤持续进展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ATLS是高危恶性淋巴瘤患者死亡原因之一,其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对ATLS高危患者的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有可能为其接受足疗程治疗而获得缓解提供机会。
  •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富含糖原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特点。方法:观察7例乳腺富含糖原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发病年龄42岁-75岁,中位年龄60岁。临床表现均为乳腺实性肿物。手术均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经随访12月-27月,2例出现肺脏转移。乳腺GRCC形态学特点:癌细胞为多角形,细胞边界清楚,可排列成巢团状、条索状或乳头状,超过90%的癌细胞胞质透明或细颗粒状,其内富含淀粉酶不稳定糖原,PAS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K(+),CEA、NSE、S-100蛋白、actin、vimentin均(-),约57%ER.阳性,约42.9%PR阳性,约28.6%ER&PR阳性。结论:乳腺富含糖原透明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识,生物学特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乳腺GRCC治疗与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治疗原则相同。
  • 摘要:老年人是恶性肿瘤的高发人群,因老年人的各种生理功能已减弱,基础疾病多,耐受性差,尤其是疾病晚期,常常因各种并发症死亡,因此,对于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当疾病进入终末期,治疗的目的不再是治愈疾病而是延长生命,治疗的重点应转移到支持治疗,最大限度的缓解症状和减轻痛苦,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老年晚期肿瘤病人,支持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老年肿瘤晚期病人的特点,支持治疗是提高生存质量,尽可能延长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在病程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脏器的功能情况,合理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功能,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及早发现,积极控制潜在感染源;及时正确地处理并发症,积极防治基础疾病。
  • 摘要: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中药紫金龙治疗70岁以上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37例中晚期NSCLC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两组均接受3D-CRT2GY/F每日1次,每周5次至DT 60-64GY。治疗组加服中药紫龙金4片t.i.d至放疗结束后2周,对照组单接受放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63.2%和50.0%(P=0.19);1、2年病灶局部控制率(DCR)分别为73.6%,47.3%(P<0.05=和44.2%,22.2%(P=0.08),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以及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QOL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3D-CRT联合中药紫龙金治疗70岁以上晚期NSCLC能明显提高患者一年疾病局部控制率,改善KPS,增加体重,不良反应较轻,老年患者易于接受。
  • 摘要: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是癌症患者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由于恶性肿瘤疾病本身的特殊性,以手术、化疗、放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给老年患者带来的躯体变化以及治疗过程的不良影响必然导致老年患者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本文在复习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测工具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加以综述,并分析影响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以晚期结直肠癌为例,建立并验证晚期结直肠癌中医综合疗效标准模型,与RECIST实体瘤疗效标准在中医综合治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住院连续病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9例临床资料,将影响中医综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14个因素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筛出晚期结直肠癌中医综合疗效评价指标和建立并验证晚期结直肠癌生存预测模型及中医综合疗效标准模型,用Kaplan-Meier法判断不同疗效标准分组生存时间的差异,比较两个疗效标准的应用价值。结果:根据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的晚期结直肠癌中医综合疗效评价标准为:瘤体大小变化+体重变化+主症变化+KPS变化。经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a=0.05水平下,X2=15.084,v=1,P<0.001,说明两种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RECIST实体瘤疗效标准评价为疾病控制(CR、PR、SD)的65例患者与中医综合疗效标准评价为有效的28例患者进行比较,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0±3.45月(95%可信区间9.24,22.76)和25.0±7.04月(95%可信区间11.20,38.80),在a=0.05水平下,X2=5.508,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RECIST实体瘤疗效标准评价为疾病进展(PD)的24例患者与中医综合疗效标准评价为恶化的61例患者进行比较,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0±0.95月(95%可信区间3.13,6.87)和6.0±0.75月(95%可信区间4.52,7.48),在a=0.05水平下,X2=4.581,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效标准用于评价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预后作用优于RECIST实体瘤疗效标准,中医综合疗效标准更能反映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人肺癌外科治疗分析,探讨外科治疗老年肺癌的特殊性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1974-2009年收治60—82岁肺癌患者517例的临床资料。本组肺切除498例,其中全肺切除61例、肺叶切除428例、肺叶部分切除9例、探查19例。结合老年人肺癌的临床特点,重点就术式的选择及围手术期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本组肺癌切除率为95.1%,手术死亡率1.2%。术后1年、3年、5年生存分别为398例、167例、108例,有18例患者已生存10年以上仍健在。单纯剖胸探查19例,1年生存5例,其余均于术后2年内死亡。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单纯年龄因素并非手术绝对禁忌症,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注重防治术后低氧血症等措施,是可以取得成功的,根治性肺叶切除术是高龄患者的首选方式。
  • 摘要:老年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老年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对肿瘤疾病的不断认识,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是一种类似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慢性病,特别是老年肿瘤患者。老年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不仅涉及缓解癌症疼痛,而且涉及从癌症诊断、治疗、康复、回归社会或到生命结束、丧亡的全过程。因而,从患者肿瘤确诊即应开始给予药物、心理、护理、营养、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我们定期,针对不同病种,进行小团体干预,进行相应心理咨询、治疗。对患者及家庭给予精神和社会心理支持。无论患者的癌症治愈可能性如何,合理的姑息治疗,都可以提高癌症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与中青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特点、化疗疗效、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协和医院肿瘤内科2002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组(≥70岁)101例,中青年组(≤60岁)127例。主要研究指标是疾病控制率、客观有效率、无疾病进展时间,次要研究指标是内科合并症、化疗毒副反应。结果: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在临床特征上相当。老年组合并症多于中青年组总合并症(87.1%vs77.1%,P=0.0017)。一线化疗中青年组较老年组疾病控制率、客观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TTP相近。3-4度血液学毒性老年与中青年患者相当(31.6%vs28.0%,P>0.05),老年患者化疗中心脑血管及肝肾并发症、系统性感染多于中青年患者(47.5%vs13.4%)。老年患者接受单纯支持治疗的比例高于中青年人(21.8%vs6.3%)。结论:年龄因素并不影响化疗疗效及增加血液学毒副反应,但老年患者需要更加关注心脑血管及肝肾并发症、预防感染,老年患者可以耐受化疗,根据老年患者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 摘要:目的:观察≥80岁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80岁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肾功能状况,统计客观有效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1例患者接受1-13周期化疗,中位周期数4,有合并症患者占74.2%。患者肌酐清除率范围为17.4-73.8ml/min,化疗后平均变化值为3.75+8.54ml/min。相对剂量强度范围为0.44-0.92,中位值0.75。化疗客观有效率45%,疾病控制率8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0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其中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19%(6例),3-4度贫血发生率10%(3例),3-4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10%(3例),3-4度恶心/呕吐、腹泻、ALT升高发生率均为3%(1例),1例发生心肌梗死。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选择适当的高龄患者接受化疗,同样可以有生存获益,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摘要:目的:比较老年、非老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特点,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辩证论证汤剂+一种中成药大于1年的治疗)对Ⅱ、Ⅲ期老年、非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由西苑医院和北京军区总院收集手术时间为2000年2月至2006年3月,共222例Ⅱ、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每3~6个月随访一次,其中治疗组有5例脱落,对照组有8例脱落病例,总失访率为5.86%(13/222)。全组病人均行西医常规治疗(R0根治术、或化疗和/或放疗,按照NCCN临床指引),西苑医院组加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至少一年,北京军区总医院组只接受西医常规治疗,长期随访,同时按年龄分层为两组,≥65岁为老年组、<65岁为非老年组。其中老年组76例(34.23%),其中接受中医综合治疗的为41例,西医治疗的为35例;非老年组为146例(65.77%),其中接受中医综合治疗的为73例,西医治疗的为73例,比较两组1、2、3、4、5年复发转移率。结果:非老年组多见直肠癌;老年组以结肠癌多见。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在1~5年复发转移率和复发转移时间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子是中医药干预(P=0.000<0.05)、病理分期(P=0.000<0.05)及年龄(P=0.041<0.05).在老年组中,中医综合治疗亚组1、2、3、4、5年的复发转移率分别是0(0/35)、2.85%(1/35)、14.28%(5/35)、17.14%(6/35)、18.189/0(6/33)西医治疗亚组为:7.14%(1/42)、33.33%(14/42)、39.02%(16/41)、47.50%(19/40)、48.72%(19/39),两组间2~5年的复发转移率均有统计学差异(2、3、4、5年的P>值分别为0.001、0.016、0.005、0.007)。在非老年组中,中医综合治疗亚组1、2、3、4、5年的复发转移率分别是0(0/73)、1.38%(1/72)、9.72%(7/72)、10.00%(7/70)、10.29%(7/68)西医治疗亚组为:8.33%(6/72)、21.43%(15/70)、30.11%/(21/70)、35.71%(25/70)、38.57%(27/70)。1~5年转移复发率低于西医非老年组,两组间1~5年的复发转移率均有统计学差异(1、2、3、4、5年的P>值分别为0.036、0.000、0.002、0.000、0.000)。结论:结直肠癌发病年龄趋向老年化,发病部位呈现近端化。应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方法,对降低老年、非老年Ⅱ、Ⅲ期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有一定疗效,并可延缓复发转移的时间,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摘要:约半数癌症患者发生于>65岁的老年人群。恶性肿瘤治疗的目标是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来说改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姑息治疗,包括癌症疼痛的治疗对改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老年癌痛得不到充分治疗的原因,提出治疗老年癌痛患者也要从评估疼痛、阶梯用药、预防不良反应、关注精神心理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对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老年癌痛的临床研究得出,强阿片类药物对老年癌痛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摘要:方法:以手术时间在2007年4月1日~2009年2月28日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大医院、北京朝阳医院、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等8家医院,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所有患者均按NCCN指南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和随访,研究开始前通过伦理论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以是否服用中药为暴露因素。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均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完成。结果:国内8家中心共入组病例312例,其中男性175例,女性137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27岁,平均57.247岁;按发病部位分:结肠167例,直肠145例;按暴露因素高低分:高暴露138例,低暴露70例,非暴露104例。截止:2010年12月31日,术后随访最长44个月,最短20个月,截止到2011年2月28日,312例已全部完成2年随访,总失访12例,失访率为3.8%。312例患者共有70例出现复发转移,总复发转移率22.4%,其中Ⅱ期患者16.08%(23/143)出现复发转移,Ⅲ期患者27.8%(47/169)出现复发转移,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按照是否使用中医药为暴露因素进行队列划分,则非暴露队列的复发转移率为27.9%(29/104),暴露队列的复发转移率为19.7%(41/208)。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相比暂无统计学意义(P=0.149),但无病生存曲线已显示有一定趋势,故按暴露因素强度进行分层分析。根据暴露强度将暴露队列进一步分为高暴露和低暴露队列后,低暴露队列的复发转移率为25.7%(18/70),高暴露队列的复发转移率为16.7%(23/138)。以TNM分层做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对复发转移无影响。以TNM分层做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在无病生存期上与非暴露队列相比,高暴露队列有显著性差异(P=0.012),低暴露队列则无显著性差异(P=0.195)。中药汤剂联合华蟾素与未使用中药汤剂联合华蟾素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9)。我们将观察1年以上的患者272例再进行进一步的TNM分层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在无病生存期上与非暴露队列相比,高暴露队列有显著性差异(P=0.002),低暴露队列则无显著性差异(P=0.218),且高暴露因素较1年内有进一步改善预后的作用。结论:通过本次对312例Ⅱ、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前瞻性队列研究,总体看来,以是否接受中医药治疗为暴露因素进行队列区分,非暴露与高暴露的2年预后无明显差异,进一步对暴露程度进行划分,则高暴露长疗程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具有改善预后的作用,对降低患者的复发转移率,延长出现复发转移的时间有一定意义。同时可以看出,TNM分期和年龄均是预后因素。对于Ⅱ、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辨证论治汤剂并坚持1年,可减少复发转移,加用华蟾素有可能进一步改善预后。坚持中医治疗更长时间是否会使患者更加获益,有待于继续随访观察和分层分析。
  • 摘要: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下简称肺癌)具有发病率高,顽固,并发症多等特点,在急症中可见咳喘、胸痛、咯血、发热等表现,中医辩证常与阴虚内热有关。肺癌的发生一般认为正气虚损是根本,本虚标实是重要表现。其中肺阴虚证颇受关注,又常和肿瘤急症相关。百合固金汤养阴润肺是治疗肺肾阴虚的代表方剂。本文结合临床实例,分析了百合固金汤用于肺癌的软坚散结、发热、剧咳、止血等方面的作用,供大家参考。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52例老年DLBCL的临床特征,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本组52例DLBCL,中首次就诊有B症状者17例(32.7%),临床分期Ⅲ-Ⅳ期者30例(57.7%),年龄调整IPI中危~高危者29例(55.8%)。以CHOP为主要治疗方案,完全缓解(CR)32例(61.5%)。患者ECG异常患者CR率低(P<0.05)。本组老年患者一般均能耐受CHOP方案化疗。52例随访资料均可供评价,长期存活3年或3年以上且现仍存活者13例均为化疗后取得CR患者。结论:化疗后是否达CR是老年DLBCL患者长期存活的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患者生存,应采取以CHOP方案为主的化疗。
  • 摘要:目的:观测面神经损伤后应用不同修复方法的疗效差异,寻找一种理想的神经修复方法,为临床面神经损伤患者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将50只家兔的左右颊部共100侧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A组:切除5mm面神经颊支,用等长的耳大神经移植。B组:在A组的基础上,于术中、术后第1、2、3、4天分别在局部注入2000u的神经生长因子(大连司威特制药有限公司制)。C组:切断面神经颊支,原位行端端吻合。N组:对照组。术后饲养12周,对面神经颊支进行神经电生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证明,再生神经纤维都可以通过神经的吻合端,B、C两组在神经传导速度(用江苏产CZ-1000型诱发电位测定仪测定)及组织学上无显著差异(P>0.01),但与A、N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神经移植后加用神经生长因子的效果与神经损伤后直接行端端吻合的效果相似。二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神经移植组。
  • 摘要:直肠癌是人类的一种主要痛症,约占全部癌症的12%,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占消化道癌的第二位。由于直肠癌的部位特殊,检查方便,理应得到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但很多直肠癌患者在确诊前有不同程度的延误诊断,其中主要是忽视了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和直肠指检,相当比例的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已到晚期,影响了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提高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是提高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降低直肠癌误诊率的主要方法。本文总结了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提高大众对直肠癌的认识,提高对直肠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以期对直肠癌早治疗、早诊断。
  •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住院患者科学有效的健康宣教方法。方法:在住院患者床头卡背面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住院时段及个体化疾病特点所需书写患者疾病、检查、治疗、护理等宣教知识,责任护士、护士长适时巩固患者相关健康知识。结果:患者对疾病知识、特殊检查、疾病治疗、护理等健康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且掌握好,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利用床头卡制作患者健康宣教手册实施健康宣教的方法简单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 摘要: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近年来日益增多,腹腔镜微创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学者所应用。腹腔镜手术相对传统开腹手术有其自身独特优势,且近远期生存较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这一观点已被多个大型研究所证实。由于老年人的自身特点,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更有其显著优势,不仅有较好的安全性,且在围手术期各项指标上较开腹手术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目前的研究可以体现腹腔镜微创手术在短期随访时间内的优势,长期随访结果仍需大型研究的证实。结合自身经验,我们选取三例典型病例详述腹腔镜微创治疗在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不仅可以达到同开腹手术相同的手术效果,更可以完成一些开腹手术无法完成的操作,从而使这一类患者受益最大化。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时,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前进行详细的全身检查及身体评估,与患者及家属详细谈话及相关协作科室广泛交流,术中加强医护配合,围手术期应加强管理及护理,注重医护配合及团队协作。在不久的将来,腹腔镜微创手术必将成为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的首选手术治疗方式。
  • 摘要:目的:观察地西他滨治疗80岁以上老年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减低剂量的地西他滨方案治疗5例80岁以上老年急性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观察毒副反应及疗效。结果:5例患者共接受14个疗程化疗,2例原发性急性白血病患者未缓解,1例继发于MDS的急性白血病虽未缓解但可出现短期的原始细胞比例下降。1例MDS-RAEB及1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患者获得血液学改善。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未出现严重感染和出血。1例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结论:减低剂量的地西他滨方案治疗80岁以上老年急性白血病无效,但MDS患者可获得一定疗效,相对安全。
  • 摘要:消化道/系统支架置入部位,包括食道、贲门、幽门、12指肠、小肠、结肠、直肠、胆道等。应用特点是,置入技术相对成熟;绝对禁忌症少;置入后问题多;并发症多。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这类患者多为老年。本文通过对213例老年消化道/系统支架置入临床过程回顾分析,总结了临床处理的得失。
  • 摘要:三七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有人参皂苷和三七皂苷R1,R2,实验研究证实:三七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逆转肿瘤耐药等多种功效。在临床上三七多以复方使用,可用于治疗乳腺癌、食道癌、胃癌、宫颈癌等,具有抗肿瘤、止痛等功效。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