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848篇,会议文献有44篇,学位文献有67篇等,休克的主要作者有刘大为、刘良明、张静,休克的主要机构有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南省人民医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参附汤合生脉散治疗脓毒症休克阴竭阳脱证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10例脓毒症休克阴竭阳脱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
2.[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NOD_(2))在失血性休克及缺血再灌注时对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0只NOD_(2)基因敲除SD大鼠,经失血性休克模型制...
3.[期刊]
冰冻血浆与悬浮红细胞等比例输注在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探究冰冻血浆(FFP)与悬浮红细胞(SRBC)等比例输注在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我院105例创伤后失...
4.[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术后穿孔患者采用艾司洛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8例胃肠道肿瘤术后穿孔患者,按...
5.[期刊]
AVpH联合血清sCD14-ST、LDH预测感染性休克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研究动-静脉血pH差值(AVpH)联合血清可溶性脂多糖受体亚型(sCD14-ST)及乳酸脱氢酶(LDH),在预测感染性休克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将3...
6.[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乳果糖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失血性休克模型制备前60 min,先分为乳果糖预灌胃组即实验组2(10只)。将实验组2及未进行乳果糖...
7.[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改良式B超引导在休克患者桡动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桡动...
8.[期刊]
米诺环素抑制5-脂氧合酶对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
摘要: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对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麻醉置管成功后分为4组:假手术组(空白组)10只,液体复苏组(对...
9.[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乐加)应用于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的有效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已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但仍在休克代偿期即缺血性缺氧期需急诊手术的患者...
10.[期刊]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全球暴发流行,危害严重.虽然目前临床研究和尸检结果提高了人们对COVI...
11.[期刊]
修正创伤评分结合ACE和ACE2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摘要: 目的:分析修正创伤评分结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10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
12.[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在抢救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134例,采用随...
13.[期刊]
摘要: 肠道微生态是由原核微生物(细菌)、真核微生物(包括真菌以及原生动物)和病毒构成的强大“器官”,在机体营养代谢、维持肠道黏膜上皮屏障的完整性、免疫调节中发挥至关...
14.[期刊]
摘要: 血流动力学优化是重症医学危重患者复苏的关键,处理延迟或不当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机体灌注不足、组织缺氧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结局。血流动力学管理的关键原则是...
15.[期刊]
摘要: 随着对重症病理生理机制的不断深入探索,机体反应作为衔接不同病因与重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桥梁”而备受关注。机体反应是重症病理生理学的热点与重点,血流动力学是重症...
16.[期刊]
摘要: 休克,虽然早已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但临床上常是将左心室看作心脏整体,以体循环代替整个循环系统。在休克的临床治疗中,右心与肺循环曾经是被遗忘的角落。既往...
17.[期刊]
摘要: 重症患者器官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的核心。器官灌注压是保证器官血流的直接动力,受到入器官压力(动脉端的压力)和出器官压力(静脉端压力)的影响。不同器...
18.[期刊]
摘要: 人类对重症认知的重要里程碑是从对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精细化理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血流动力学治疗理念更加完善,休克的治疗既有依托于指南的群体化治疗,又有具体到...
19.[期刊]
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对血流感染所致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
摘要: 目的:分析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对血流感染所致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血流感染所致脓毒性休克...
20.[期刊]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目标导向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严重多发伤兔的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对未控制出血的创伤性休克的作用效应。方法通过构建未控制出血的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应用充分补液(C组)及血管活性药物限制性补液(D组),...
1.[会议]
摘要: 过敏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药物不良反应,通常发病急,病情凶险,常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头孢曲松钠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类抗生素,近年来发生过敏性休克屡有报道。某科于...
2.[会议]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西医、中医对于心源性休克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进展。虽然中西医在休克诊治取得很大进展,但休克病因的多样性,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单一治疗疗效的有限性,使...
3.[会议]
摘要: 患者于2016-3-29、3-30行父供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5d白细胞植活,+19d血小板植活.移植后+50余天确诊PTLD(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先...
4.[会议]
摘要: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胸腺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
5.[会议]
摘要: 休克是一种致命性病理过程,其本质是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组织细胞缺血缺氧.由于病因的不同,休克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存在很大差异,然而,所有的休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对或...
6.[会议]
摘要: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内源性或外源性体液丢失;心源性休克如急性心肌梗死、终末期心肌病、晚期心脏瓣膜病、心肌炎、心律失常;梗阻性休克如肺栓塞、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分...
7.[会议]
摘要: 休克是危及生命的急性循环衰竭,不能将足够的氧运输到组织器官,引起细胞氧利用障碍,氧耗处于氧输送依赖阶段,伴乳酸升高。不同原因引起休克的病生理过程不同,早期临床...
8.[会议]
摘要: 休克是机体由于各种严重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以神经-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循环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这些治病因素包括大出血、创伤、中毒、烧...
9.[会议]
摘要: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运动性休克/低血压的改善作用. 方法:对一例在心肺运动试验过程中发生运动休克/低血压的患者进行3个月的规律有氧训练.训练结束后复查运...
10.[会议]
摘要: 脓毒性休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等特点,是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病死原因之一.Angus等的研究表明美国每年约有75000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病死率较高.尽管...
11.[会议]
摘要: 临床病例:1EICU-5床男, 80岁,因"进行性气急10天"于5月16日入院入院诊断"SCAP",按照常规给予对症治疗治疗。过程:5/19日5 am 出现上...
12.[会议]
摘要: 自2007年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SICM)首次发布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诊疗指南以来,新的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陆续发表,为休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证据.基于上...
13.[会议]
摘要: 分析了休克的病理生理以及血流动力学,指出休克治疗的目标主要是恢复生理指标以及组织灌注和供氧。应积极进行体液复苏治疗,若采用晶体短期无效即用胶体;输液量初量为3...
14.[会议]
摘要: 目的:临床药师通过参与脓毒性休克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方案的制订及提供药学监护过程,为临床有效治疗危重患者提供帮助.方法: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合作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过...
15.[会议]
摘要: 就一例感染并心源性休克病例进行药物治疗分析,依据休克治疗要点,结合感染性休克与心源性休克的不同点,在保证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下,尽量控制液体量,并结合患者的肝肾功...
16.[会议]
摘要: 感染性休克一直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休克引起全身缺氧及代谢紊乱,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通过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及基础研究,逐渐认识到尽...
17.[会议]
摘要: 本文以生脉注射液治疗心源性及感染性休克20例,取得较好疗效。并得出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及心源性休克有良好的疗效。从本组病例情况看,生脉注射液对感染性...
18.[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是救治重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重症休克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手术、抗凝、抗感染以及抗休克等常规综合治疗。结果:...
19.[会议]
摘要: 以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下发司法(1990)070号关于《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本《标准》的诞生,无论在当时或至今,全国上下仍旧在延用。但...
20.[会议]
摘要: 休克是急诊科(emergency department)常见危重病,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和病死率高,其病死率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持续时间有关.近年来,随着超声...
1.[学位]
感染性休克时心脏和微循环的功能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摘要:
目的:
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直至发展至脓毒症心肌抑制阶段各个阶段患者能否从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中获益,以及β-受体阻滞剂对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动脉系统、...
2.[学位]
摘要:
目的:
在严重低血量休克患者如何精确的评估血管内容量状态,是指导临床治疗中困难且重要的关键。无创评估容量反应性通过更快速更少的液体输入是临床研究重要...
3.[学位]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DNA水平对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休克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4.[学位]
Nicaraven对LPS诱导小鼠脓毒性休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 研究目的:脓毒症( Sepsis)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
5.[学位]
摘要:
目的:评估床边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直径变化对于高呼气末正压(PEEP)休克病人容量反应性(FR)的预测价值。
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
6.[学位]
摘要:
目的:探讨初始乳酸在感染性休克和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7...
7.[学位]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影响。
方法:将60只12周龄 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C组(空白对照组)仅对大鼠进行...
8.[学位]
摘要: 休克是指一些原因(如大出血、创伤等)引起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伤的复杂全身性严重病理过程,是临床各科严重...
9.[学位]
不同胶体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变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CNP抗炎机制研究
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
失血性休克是创伤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液体复苏是失血性休克救治的重要措施,用以恢复并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减轻机体损伤。然而,在失血性休...
10.[学位]
摘要: 血小板常规储存于22℃震荡条件下,鉴于储存损伤和细菌污染的风险,其有效期被严格限定于5天以内。苛刻的储存条件和较短的储存期限共同导致血小板的长期供应不足,同时...
11.[学位]
摘要: 休克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注量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综合征。大量失血所引起的休克即为失血性休克,是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一种...
12.[学位]
肾上腺素β2受体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和骨骼肌PGC-1表达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肾上腺素β2受体调控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和骨骼肌PGC-1表达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102只大鼠建...
13.[学位]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级别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休克患者循环复苏策略的影响,试图为合理选择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分析的方法,根据患者接...
14.[学位]
摘要:
目的:
在非控制性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过程中,比较万汶与聚明胶肽两种胶体的临床效果,并探讨监测胃粘膜pH值、血乳酸水平与预后评估的关系...
15.[学位]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在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相关分析
摘要: 目的: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作为指导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辅助参数,在液体复苏的过程中,能够动态地评估微循环状态。本研究旨在探...
16.[学位]
摘要: 背景: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危重症;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泵功能降低是休克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休克肠淋巴液(PHSML)是失血性休克后心肌损伤与功能障碍的关...
17.[学位]
摘要:
目的:
失血性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循环血量与心输出量快速大量减少,主要病理生理过程是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缺血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功能障碍。如果得不...
18.[学位]
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外周血血小板线粒体的变化及虎杖苷的干预作用
摘要: 重症难治性休克(Severe irreversible shock)是指休克的晚期,经过输血补液和各种改善微循环为主的抗休克治疗以后,病情仍然恶化,发生死亡。...
19.[学位]
摘要: 失血性休克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以全身微循环流量急剧锐减、细胞普遍缺氧和重要器官遭受损害为特征的一种病理过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它是创伤早期最常见的死亡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