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喉罩
双管喉罩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338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临床医学、吉林医学、中国当代医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6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华西医院麻醉与危重医学年会、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2018年年会、第二十次全军麻醉与复苏学学术年会、2018年云南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年会等;双管喉罩的相关文献由379位作者贡献,包括危伏庆、左明章、张博等。
双管喉罩
-研究学者
- 危伏庆
- 左明章
- 张博
- 张同军
- 韦天全
- 严映霞
- 仇威富
- 何惠娇
- 倪晓虎
- 冯旭
- 冯洁华
- 刘增祥
- 刘大川
- 卢先卿
- 孙振和
- 张延钧
- 张建华
- 张斌
- 彭电落
- 敖杰
- 曹天彪
- 曹瑞兰
- 曾秋谷
- 朋立超
- 朱雪莲
- 李朝阳
- 李楠
- 李瑜
- 李茜西
- 李超
- 杨奕尤
- 杨春柏
- 栾岚
- 梁亚贵
- 梁健群
- 欧连春
- 欧阳文博
- 王坤光
- 王敏
- 王花
- 王金树
- 田嘉欣
- 罗晓敏
- 翁迪贵
- 蒋润年
- 贺军
- 贾喜梅
- 赵彦君
- 邢洪博
- 邹德伟
-
-
王素芳;
徐鹏;
李华平
-
-
摘要:
目的:探究双管喉罩在新生儿急救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某院剖宫产的窒息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面罩通气进行急救复苏,研究组采用双管喉罩进行急救复苏,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1min、5min的Apgar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成功插入时间、复苏起效时间和平均通气时间均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一次性成功放置、复苏成功率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1min Apgar评分、5min Apgar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急救复苏中应用双管喉罩通气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缺氧等各项临床指标,进一步提高一次放置的成功率和复苏成功率,同时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儿的安全性,持续提高患儿的Apgar评分,促进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趋向理想化,值得推广。
-
-
麦财就;
巢自莲;
刘学红
-
-
摘要:
目的 观察在全麻诱导下运用双管喉罩行留置胃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8月在我院需要留置胃管的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全麻诱导下经双管喉罩的引流通道口留置胃管,对照组给予全麻诱导下气管插管经鼻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耗时、置管成功率和胃管耗损数量,置管前和置管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包括心率(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置管耗时明显更短,胃管耗损率更低,置管成功率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后各项指标与置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观察组P、SBP、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双管喉罩行留置胃管成功率较高、用时短,患者生命体征较稳定,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
张博;
王金忠;
王旭璐
-
-
摘要:
目的 探讨双管喉罩(PLMA)复合无肌松技术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分成气管插管肌松全身麻醉组(对照组)和PLMA复合无肌松全身麻醉组(观察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置入气管导管(喉罩)后1min(T1)、切皮时(T2)、拔除气管导管(喉罩)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氧饱和度(SpO2),记录从手术完成到拔除气管导管(喉罩)的时间,观察并记录苏醒至拔管期间两组患者呛咳、躁动情况以及术后咽喉疼痛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T0和T2时间点HR和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T1和T3时间点HR和MAP显著高于观察组(均P<0.05),两组各时间点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手术完成到拔除气管导管(喉罩)时间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苏醒拔管期发生呛咳、躁动及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 PLMA复合无肌松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可减少由于插管操作导致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且麻醉用药少,术毕苏醒快,拔管后呛咳、躁动及咽喉痛等短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
陆丽;
赵磊;
张德桂;
陈立旻
-
-
摘要:
目的 探讨双管喉罩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急诊科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道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经口腔盲插双管喉罩加强呼吸道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治疗期间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道误吸、窒息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氧饱和度[(98.39±0.58)%]较对照组[(93.66±1.22)%]明显升高,观察组呼吸道误吸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7.27%),窒息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15.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管喉罩可以提高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道误吸、窒息发生率.
-
-
-
李颖;
刘亚庆
-
-
摘要: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麻醉中应用双管喉罩的效果.方法 180例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经数字标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观察组采取双管喉罩,对照组采取标准型喉罩.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情况;肺通气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喉罩拔除时间及咽痛、喉罩染血迹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时间(115.1±8.5)min、口咽部漏气压(30.4±2.1)cm H2O(1 cm H2O=0.098 kPa)、反流液量(22.4±3.1)ml均优于对照组的(120.2±8.9)min、(25.1±2.8)cm H2O、(24.7±3.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通气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90,P=0.036<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麻醉中应用双管喉罩,能获取良好效果,且安全性高,优于标准型喉罩,值得临床推广.
-
-
-
-
-
-
韩博;
李林
-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2018年年会、第二十次全军麻醉与复苏学学术年会、2018年云南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腹腔镜胆囊手术中气腹压会影响肺通气和增加胃反流,传统观念认为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是最安全的方法,但气管插管或拔管时均可引起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双管喉罩属于无创通气道,其通气罩为双罩囊设计,腹面近端呈楔形罩囊,充气后提高了呼吸道的密闭性,并且置入引流管可将胃内气体或液体引出,减少胃胀气及反流误吸的发生.它具有放置简便、无须喉镜暴露声门、刺激小等优点.本研究观察双管喉罩在容量控制通气下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