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余度
双余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648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32711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甘肃科技纵横、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全国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研究会振动工程学会动态测绘专业委员会2008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第十二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等;双余度的相关文献由156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益广、沈勇环、齐蓉等。
双余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32711篇
占比:99.98%
总计:532831篇
双余度
-研究学者
- 陈益广
- 沈勇环
- 齐蓉
- 周奇勋
- 戴志勇
- 杨涛
- 刘卫国
- 马瑞卿
- 刘景林
- 牛涛
- 张博
- 付朝阳
- 刘健
- 张磊
- 孙欣欣
- 李声晋
- 熊官送
- 祝明
- 董辉立
- 裴翔
- 赵西育
- 金军
- 康天骜
- 张冬
- 张楠
- 文亮
- 李鹏飞
- 林辉
- 王帅
- 王强
- 王新华
- 王晓旭
- 郭皓
- 于德洋
- 于志远
- 仝江涛
- 任鹏杰
- 何昊
- 佟瑞庭
- 党艳艳
- 刘亭
- 刘伟
- 刘向
- 刘更
- 刘莹莹
- 刘远平
- 吕建良
- 周勇
- 姚成法
- 康晓东
-
-
王敬驰;
闫欣宇;
许海洋;
崔炳伟
-
-
摘要:
随着飞机性能的提升,各类新型传感器的不断引入,座舱显控系统所需要显示和控制的内容越来越多。为了推动机载座舱显控系统向通用化方向发展,美国ARINC公司提出了ARINC 661标准,即“座舱显控系统与用户系统接口”标准。标准的通用性接口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讯消息的复杂程度,给标准在特定条件下的适用性带来了困难。文章通过对基于ARINC 661标准的座舱显控系统研究,结合实际项目开发经验,探讨性分析不同功能需求条件下ARINC 661标准的适用性。
-
-
牛涛;
张益齐;
张国林;
朱阳贞;
魏泽宇
-
-
摘要:
近年来,机电伺服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电作动器是机电伺服系统的执行机构,相比传统的液压作动器,机电作动器具有更高效、集成度更高、更易维护的特点。然而,在机电作动器可能发生的故障中,滚珠丝杠副和电机发生的故障占其中较大部分。为了降低机电伺服系统发生故障的风险,提出一种双余度直线输出的机电伺服系统,其中,机电作动器由永磁同步电机、嵌套式滚珠丝杠副以及滚珠花键等结构组成,形成了两种相互独立的动力传动模式。通过建立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对伺服系统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伺服系统的模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了该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
-
-
仇存凯;
张晓慧;
樊弢;
吴鹏飞;
朱紫涵
-
-
摘要:
推进功能的正常实现为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1553B通信系统作为推进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进系统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的任务,其可靠性设计至关重要。为提高1553B通信系统可靠性,分别对包含数据隔离芯片在内的远程终端及其处理器进行双余度冗余设计。通过建立故障树对1553B通信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并引入平均无故障时间、可靠度等定量指标,基于马尔可夫链建立可靠性模型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1553B通信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增加1.947倍,可靠度增长3.89%,故障概率则下降超98%,由此验证了双余度冗余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1553B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
-
李兴智;
刘逸涵;
刘卫华;
林清
-
-
摘要:
介绍了一种针对有源的飞机双余度轮速传感器的轮速采集处理方法,通过对飞机双余度的轮速传感器供电电压和电流的范围判断实现轮速传感器供电检测,在轮速传感器无故障的前提下进行轮速信号采集,将轮速信号值换算为实际物理值,对轮速进行滤波和野点消除;结合飞机主轮载状态和飞机地速进行左主、左备、右主、右备轮速的状态监控和报故,最终实现轮速的选取.使用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刹车控制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
-
姚英;
田心宇
-
-
摘要:
随着航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航空电子系统朝着综合化、智能化、模块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CAN总线由于其低成本、协议开放、实现简单、速率快、挂接节点多的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这又对其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飞行器上的众多设备均作为节点挂在CAN总线上,如果总线出现故障会对飞行器的安全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作者在对CAN总线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双余度CAN总线模型,并给出了实现方法,经过实践验证,该方法切实可行,并显著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
-
牛其磊;
张卫东
-
-
摘要:
可靠性在核电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DEH)质量中至关重要;从提升系统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核电DEH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异构处理器的核电DEH系统,给出了 DEH的系统架构、硬件构成及双余度设计方案;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理论建立了双余度核电DEH的可靠度函数模型,结合可靠性框图及双余度系统状态转移图对核电DEH做了失效分类;引入失效率、维修率、共因失效因子与诊断覆盖率等参数,建立了状态转移方程,分析了系统在不同生命周期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可靠度;通过一个实例检验了双余度核电DEH的可靠性,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指导与参考.
-
-
-
雷志荣;
史龙
-
-
摘要:
针对小型无人机长航时条件下安全飞行时的可靠性需求,对双余度飞控系统进行了研究.充分利用近年来电子、总线、传感器和软件等领域的技术进步,通过选取具有高可靠双核锁步技术的TI公司的Hercules系列处理器RM57Lx,采用全交叉自检架构,通过选取成熟且可靠的外围传感器,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主备式热备份双余度飞控系统,分析了所设计的双余度系统的工作方式,计算获取了该系统的基本可靠性.与传统的多余度飞控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通过地面系统综合试验以及飞行验证,证明了其高可靠的性能.
-
-
-
-
-
马瑞卿;
刘卫国;
杨永亮
- 《第十二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文章参考自感和相间互感的关系公式,建立了双余度无刷直流电动机(DR-BLDCM)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采用正弦波削顶法等效反电势波形,并针对实际电机参数,得到了电机带载起动过程下的转速、母线电流、相电流和反电势的动态性能仿真曲线。仿真结果验证了电机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DR-BLDCM电流均衡和余度降级时的平滑切换技术进行了研究,实验证实了双余度热备份工作性能优于单通道工作。
-
-
-
-
- 《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
| 2008年
-
摘要:
CAN总线的强实时性和高可靠性使得它在航空机电管理系统通讯领域很有竞争力,国内外对单余度CAN总线的应用和测试也已经很普遍了.随着人类对航空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双余度CAN总线的研究和实现成为了我们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介绍了容错双余度CAN总线测试平台的研究和设计.测试环境由若干节点机组成.节点机由PC机和本实验时自主开发的CAN板卡组成(其中PC机和CAN板卡通过PCI插槽进行通讯,两者之间的通讯数据则存放在CAN板卡的双口RAM里).节点机之间的通讯通过CAN板卡之间的CAN通道实现(CAN通道由导线相连).基于上述测试环境开发测试工具,包括Matlab模拟工具,报文分析工具,故障注入工具等。该测试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
-
刘宇杰;
周元钧
- 《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电器工程第六届学术年会》
| 2003年
-
摘要:
伴随下一代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向全电/多电飞机发展的趋势,功率电传(PBW)技术用机电作动器(EMA)和电液作动器器(EHA)取代传统的液压作动器,目前快速发展的集合功率电子技术的数字化控制无刷直流电机为飞控系统电控化提供了一种选择.本文探讨了一种采用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新型电液式作动器(EHA),并对双余度控制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