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特性
危险特性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6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安全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49886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绿色科技、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湿法冶金与清洁生产第二届学术会议、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等;危险特性的相关文献由292位作者贡献,包括段华波、王琪、黄启飞等。
危险特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9886篇
占比:99.68%
总计:50047篇
危险特性
-研究学者
- 段华波
- 王琪
- 黄启飞
- 张丽颖
- 刘北辰
- 叶树亮
- 杨遂军
- 林振兴
- 王晓娜
- 赵祖亮
- 陈丹超
- 马明
- 黄姣
- 万敏
- 于晓
- 刘宝
- 刘蓓蕾
- 叶飞
- 姚春毅
- 张后虎
- 檀笑
- 焦少俊
- 牛宝顺
- 王启文
- 窦彩云
- 蔡彬
- 贾海涛
- 赵吉祥
- 赵泽华
- 车礼东
- 马育松
- 黄春南
- 黄红花
- Dan-Qing Song
- Pan Liu
- Xue-Qi Wang
- Zhao-Hui Han
- 丁润发
- 丛学
- 严厚福
- 严春
- 于海鹰
- 于登博
- 代荣逵
- 任东锋
- 任会峰
- 任婷艳
- 任家梦
- 何仔颖1
- 何雨甘
-
-
梅波
-
-
摘要:
渤海油气田在钻井开发过程中采用水基钻井液,产生的水基钻井废弃物并未列入《危险废物名录》中。本文在渤海油气田6个作业区块选取6口目标井,分别从反应性、易燃性、腐蚀性、毒性、浸出毒性和急性毒性等6个方面对渤海油气田水基钻井废弃物的危险特性开展研究。经过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海域油气田水基钻井废弃物各项指标均未超过相应的限值,不具有危险特性,属于一般固体废物。水基钻井废弃物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资源化利用。
-
-
蔡彬;
邓金珠;
檀笑;
马若凡;
任婷艳
-
-
摘要:
以国内某废纸造纸企业的污泥焚烧飞灰为研究对象,采集100个样品进行元素含量和危险特性测试,并结合飞灰的产生过程分析其危险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飞灰的pH值10.5~12.2,浸出液中钡浓度最大占标率96%,其他无机元素及化合物浓度最大占标率均低于20%;二噁英毒性当量质量分数较稳定,且70%的样品测试结果为0.029~0.086μg TEQ/kg。烟气治理过程中发生氨逃逸现象和氢氧化钙过量时会造成飞灰p H值升高,飞灰浸出液中钡浓度和二噁英含量均与烟气治理过程中投入的氢氧化钙浓度有关。
-
-
李小路;
肖鑫
-
-
摘要:
以某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污泥为例,介绍了渗滤液的产生过程、处理工艺,分析了渗滤液中污染物可能的迁移路径。在此基础上,对渗滤液处理工程污泥的危险特性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污泥在腐蚀性、急性毒性、反应性、易燃性、浸出毒性及毒性物质含量方面均不具有对应的危险特性,渗滤液处理工程污泥不属于危险废物。探讨了同类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确保生产工况正常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废水处理药剂应确保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投药量维持在合理稳定的水平;加强对填埋稳定化飞灰的抽检,做好该渗滤液处理污泥的日常管理,依据固体废物管理要求妥善进行固废的暂存、转移运输及处置工作。以期为同类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污泥固废属性的判定以及日常管理提供参考。
-
-
沈伟航;
李楠;
杨梦颖;
曹俊;
叶脉;
朱能武
-
-
摘要:
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是处理非法转移、倾倒、贮存、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等环境事件的重要环节。环境事件废包装容器属性鉴别作为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的一种特殊情形,存在废物产生来源不明确、种类繁杂、定性难等问题,导致属性鉴别周期长、定性困难且环境风险大。基于危险废物鉴别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结合实际案例剖析了环境事件废包装容器属性鉴别和风险管理的方法要点和技术思路,并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出发辨析了危险特性层面和环境风险层面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和风险管理。为高效开展废包装容器属性鉴别工作、缩短属性鉴别周期、管控环境事件废包装容器的环境风险提供了参考依据。
-
-
彭晓静;
闫纪宪
-
-
摘要:
主要研究了某漂染布项目产生的深度处理污泥危险特性。通过对项目原辅材料、生产工艺等引入危害物质溯源,检测分析样品无机元素及有机物质,结合理论,经比对国家危险废物鉴别通则、技术规范、标准等,研究发现污泥不具有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等危险特性,且污泥中毒性物质含量低于标准限值,因此该污泥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
-
-
-
摘要:
《纯碱工业》2022年第4期《采用电动技术清除碱渣中氯盐的试验研究》,文中“根据‘国家危废名录(2021版)’及‘固废法(2020年修订)’碱渣为腐蚀性危险废弃物。”此处的“碱渣”非指氨碱法工艺产生的废渣,此次引用标准有误,特此说明。此句更正为“根据国家标准中腐蚀性、浸出毒性、毒性物质含量等危险特性的鉴定标准,氨碱废渣不属于危险废物,为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
-
罗宏
-
-
摘要:
目前,发展新能源经济开始成为未来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向,对目前的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可谓是势在必行。液化天然气是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相比于其他的化石能源,具有产物不污染环境的特征,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液化天然气加气站是提供LNG能源的重要场所,文章就从实际情况出发,对LNG加气站危险特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
-
-
曹爱国
-
-
摘要:
危险货物符合安全运输要求是船舶载运危险货物进出港口许可条件,根据危险货物的种类和危险特性,以有机锡化合物为例,围绕包装危险货物安全运输条件,对危险货物的分类、包装条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等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提出了相关管理措施。
-
-
杨昆忠
-
-
摘要:
危险废物非法处置不仅会严重污染环境,还将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直接危害社会群体及个人财产生命安全。高磷废液具有腐蚀性、浸出毒性、毒性物质含量超限值等多重危险特性,如未得到妥善处置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本研究以某生态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收集的高磷废液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理化性质定性判断与样品实验室化学定量分析等方法对废液进行危险特性鉴别,并总结高磷应急废液危险特性鉴别要点,旨在为从事生态环境监测、固体废物鉴别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的从业者提供参考性建议。
-
-
王龙;
韩立星
-
-
摘要: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LNG(液化天然气)市场因其在车用燃料方面清洁、高效的优势得到迅速扩大。近年来,内蒙古石油大力推进能源改革和转型,打造内蒙古“加气”走廊,LNG加气站数量和销售规模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LNG零售量同比大幅增长。同时,LNG的危险特性和其承载装置设备、工艺流程的复杂性,给企业安全平稳运行带来巨大挑战。
-
-
毕煜龙;
明爱玲
- 《2018年全国钛白粉行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钛白石膏是硫酸法钛白粉厂在酸性废水中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是一种有毒有害废物.对某钛白粉厂排放的该固废进行腐蚀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以及毒性物质含量鉴别,结果表明,该固废不属于危险废物.根据现阶段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技术水平和该钛白粉厂排放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土地开发利用状况,提出用于已围滩涂填方的处置对策方案,既使钛白石膏得到无害化处置,又能满足围垦造地对塘渣的需求,一举两得.
-
-
王伟菁;
齐涛;
薛天艳;
王丽娜;
陈德胜;
焦婷婷
- 《中国湿法冶金与清洁生产第二届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中国硫酸法钛白粉企业每年产生以CaSO4·2H2O为主要成分的钛石膏1000多万吨.钛石膏因产量大且含有多种重金属杂质(如,Cr、Ni、As、Pb等),其堆置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存在巨大水体及土壤污染等环境风险,管理难度大.本文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和实地调研三种方法,从钛白粉生产工艺-钛石膏特征-风险评估全过程切入,源解析钛石膏,明确其化学组成、处置现状,并进行危险特性分析和环境风险评估,初步认定钛石膏为一般固体废弃物,进而指导全行业钛石膏的处理处置,也为国家制定相关管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
-
-
宋元宁;
郝银贵;
张新法
-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在通常条件下常见液化气体的种类,然后又分别介绍了它们各自的产品来源、化学组分、主要用途和储存方式等.同时还列出了各种低温液体物质的危险特性表,主要有分子式、沸点、闪点、液体的相对密度、爆炸极限等内容和数据.从它们的各自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出发,辨识和分析它们具有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主要为:火灾爆炸(其中包括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冷冻伤害、中毒和窒息危害等.全面地辨识各种液化气体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对我们采用低温液体物质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制定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
-
傅智敏
- 《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油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类型与油品储罐的结构类型、储存规模以及不同油品特有的火灾爆炸危险特性密切相关,根据常压地上立式储罐典型火灾爆炸事故类型,提出了油品储罐区溢油火灾、油罐孔口火灾、浮顶罐密封圈火灾、油罐有遮蔽全面积池火、油罐全面积池火和溢油蒸气空间爆燃、固定顶罐物理性爆炸、内浮顶罐物理性爆炸等火灾爆炸危险类型的分析判断方法,并针对油罐火灾的冷却、满罐溢油火灾灭火时机的把握以及大型全面积池火的扑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
-
-
宋一兵
- 《2017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统计表明,在火灾中丧生的人大部分不是被烧致死,85%以上的死亡者都是由于烟气的作用,有毒和高温烟气的吸入是导致火灾中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本人在勘验此类亡人的火灾现场实际工作过程中,也颇有很多感触和些许惋惜,大多数人由于缺乏逃生的知识,反而将自己陷入了危险之中,乃至无辜地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因此,了解楼道火灾的危害,掌握火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自救的方法,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大量的火灾案例,讲述了楼道火灾烟气的形成原理,烟气的毒害性、致死率以及最基本、最有效的自我逃生的和保护方法.
-
-
宋一兵
- 《2017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统计表明,在火灾中丧生的人大部分不是被烧致死,85%以上的死亡者都是由于烟气的作用,有毒和高温烟气的吸入是导致火灾中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本人在勘验此类亡人的火灾现场实际工作过程中,也颇有很多感触和些许惋惜,大多数人由于缺乏逃生的知识,反而将自己陷入了危险之中,乃至无辜地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因此,了解楼道火灾的危害,掌握火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自救的方法,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大量的火灾案例,讲述了楼道火灾烟气的形成原理,烟气的毒害性、致死率以及最基本、最有效的自我逃生的和保护方法.
-
-
宋一兵
- 《2017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统计表明,在火灾中丧生的人大部分不是被烧致死,85%以上的死亡者都是由于烟气的作用,有毒和高温烟气的吸入是导致火灾中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本人在勘验此类亡人的火灾现场实际工作过程中,也颇有很多感触和些许惋惜,大多数人由于缺乏逃生的知识,反而将自己陷入了危险之中,乃至无辜地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因此,了解楼道火灾的危害,掌握火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自救的方法,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大量的火灾案例,讲述了楼道火灾烟气的形成原理,烟气的毒害性、致死率以及最基本、最有效的自我逃生的和保护方法.
-
-
-
-
- 张众益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4-12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强剪切力改善有机危险废物燃烧特性的方法,属于有机危险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基于高速旋转的叶片产生的强剪切力,使膏状或粘稠液态有机危险废物与多孔固态燃料(半焦、焦炭、煤、生物质等)充分混合,在多孔材料破碎的过程中,有机危险废物也碎裂成小分子簇,通过扩散、吸附、解聚、键合等微观过程,均匀分布在多孔固态燃料颗粒的孔表面上,大幅度降低了有机危险废物中毒性气体的挥发,最终得到的固态产物稳定性好、粒径可控、易储运、发热量高、燃点低、燃烧速度快、燃尽率高。经过该方法处理后的有机危险废物易于焚烧处理,其破坏去除率达99.99%以上。与现有有机危废焚烧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短流程、低成本、无污染、低能耗地实现膏状或粘稠液态有机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无需专用燃烧设备,不易结焦和爆炸、适应性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