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3年内共计28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26929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中成药、中国现代中药、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药房管理分会学术年会、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等;南五味子的相关文献由714位作者贡献,包括宋小妹、邓翀、于新等。

南五味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3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6929 占比:99.83%

总计:127149篇

南五味子—发文趋势图

南五味子

-研究学者

  • 宋小妹
  • 邓翀
  • 于新
  • 程敏
  • 谭晓虹
  • 张晓虎
  • 林雄平
  • 仰榴青
  • 崔九成
  • 彭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娟; 周娟娟; 秦亚东
    • 摘要: 目的建立南、北五味子直接进样紫外(FI-UV)指纹图谱,用于五味子类药材快速鉴别。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建立南、北五味子FI-UV指纹图谱。对总紫外吸收图谱和紫外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模式分析。结果南、北五味子药材总紫外吸收图谱和紫外吸收光谱轮廓差异明显,呈现不同指纹特性。PCA分析可将两者区分,PLS-DA分析显示紫外光谱中变量211、240和253 nm对其分类起主要作用,进一步分析提示变量240、253 nm对其分类起决定作用。PLS-DA模型R^(2)X、R^(2)Y、Q^(2)均大于0.96,说明模型稳定好,预测能力强。结论FI-UV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对南、北五味子药材进行快速鉴别及内在质量评价。
    • 吴远海; 吴振伙; 吴盛清; 吴陆斌; 吴承倩; 魏海龙; 吴东福
    • 摘要: 对移植驯化南五味子园中不同品系南五味子进行果径、单果重、单果最大质量、单株产量、果浆、果肉、可食率、甜度、口味、丰产性等指标的测定和评价表明,初选的3个品系的12株南五味子个体中,有3个品系的10株南五味子个体在1个或多个果实性状指标上表现比较突出,其中鲜食高品质的有NT2-2、NT2-5、NT2-6、NT2-7、NT2-8、NT2-10,高产量的有NT1-1、NT2-3、NT2-5、NT2-8、NT2-10,产量高品质好的有NT2-5、NT2-8、NT2-10。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对1个品系的6株南五味子个体综合评判表明,3株优良单株为NT2-10、NT2-6、NT2-7,其果实各项指标隶属函数均值均高于其他品系,其隶属函数均值范围为0.4978~0.8603。
    • 郑立颖; 许正强; 郝玉兰; 王娜
    • 摘要: 为建立南五味子快速鉴别方法,用粉末直接压片法测定南五味子、五味子对照药材、市售药材及2种自采样品粉末的红外光谱,利用软件绘制红外光谱并进行分析比较,计算400~4000 cm^(-1)范围内不同区域的红外光谱的相似性、观察吸收峰数量及峰形。结果表明,南五味子固体粉末在500~900 cm^(-1)处的红外光谱相似性和1000~1700 cm^(-1)处的峰形、峰高比、峰数量可作为其鉴别依据。
    • 陈月星; 徐愉聪; 张晓虎
    • 摘要: 以商洛南五味子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其中的五味子乙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进一步研究其复合保鲜剂对鸡蛋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南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8(g:mL)、乙醇体积分数90%、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70°C,五味子乙素提取率为1.77 mg/g。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五味子乙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五味子乙素、维生素C、柠檬酸、黄原胶为复配物质,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复合保鲜剂配方进行优化,确定最佳配方为:100 mL水溶液中,含维生素C 0.21 g、柠檬酸0.48 g、黄原胶0.21 g、五味子乙素溶液11 mL;该复合保鲜剂对鸡蛋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可延长保鲜期15 d左右。
    • 刘永红; 李教社; 蔡云波; 张军义; 王芳
    • 摘要: 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分别是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和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的干燥成熟果实。北五味子用GA3、6-BA、KT和ABA不同浓度间、不同天数间的处理后发芽数量对比不是很明显,是低温处理后的正常出苗。南五味子几乎没有发芽。北五味子总酸含量245.52 g/kg显著高于南五味子总酸含量23.98 g/kg。但南五味子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含量(3.66 mg/g、2.04 mg/g)高于北五味子(0.60 mg/g、0.20 mg/g)。表明秦岭地带南五味子品种相比东北引进的北五味子有一定优势,开展南五味子规范化栽培有一定意义。
    • 穆开朗; 程昆木; 王锦
    • 摘要: 为了测定与比较我国南北地区五味子藤茎中的五味子素的含量和差异,探究五味子藤茎的可开发利用度。以五味子酯甲与五味子乙素含量作为考察五味子素类化合物的指标,采用超声-乙醇法提取五味子素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测定条件:Kromasil-C18(4.6 mm×200 mm,5 mm)色谱柱,柱温30°C,检测波长220 nm,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75∶25),进样量5μL,流速0.8 mL/min。结果显示五味子乙素含量在0.0264~0.13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南五味子藤茎中约0.028%,在北五味子藤茎中约0.147%,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为1.33%。五味子酯甲含量在0.0324~0.162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南五味子藤茎中约0.237%,在北五味子藤茎中约0.100%,平均回收率为103.64%,RSD为2.60%。表明了南五味子藤茎和北五味子藤茎中均含有丰富的五味子素类化合物,本研究中的两种五味子素类化合物在南北地区五味子藤茎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五味子藤茎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 徐愉聪; 张艳娜; 张晓虎; 陈月星; 吴旭
    • 摘要: 草莓在采收和贮运中易受损伤和病原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影响其商品价值。为研究南五味子木脂素复合涂膜液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南五味子为材料,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其木脂素。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南五味子木脂素对3种供试菌的抑菌效果从强到弱为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考察南五味子木脂素、叶绿素铜钠、魔芋葡甘聚糖、氯化钙4个组分对草莓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到南五味子木脂素复合涂膜液的最优配方为0.32%木脂素+0.0021%叶绿素铜钠+0.27%魔芋葡甘聚糖+1.0%氯化钙,将制备的复合涂膜液应用于草莓贮藏实验,使用复合涂膜液的草莓的失重率下降73.8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67.55%,Vc含量提高21.80%,与对照组相比保鲜效果显著提高,可以作为草莓保鲜的技术参考。
    • 程华春; 王文斌; 莫静; 聂晶; 汪波
    • 摘要: 目的探究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结合熔解曲线在五味子和南五味子鉴别中的应用。方法以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为研究对象,基于其ITS2序列设计探针进行MLPA反应,通过分析荧光熔解曲线的Tm值对二者进行鉴别,并将此方法应用到市场随机收集的31份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商品中,通过对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测序验证此方法的准确性。结果两对探针都表现出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只出现对应的单一熔解曲线峰,五味子产生82.3°C的熔解曲线峰,南五味子产生80.7°C的熔解曲线峰。31份五味子商品中,16份商品的熔解曲线Tm值与五味子吻合,15份商品的熔解曲线Tm值与南五味子吻合,实验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快速鉴别五味子及其掺混品。
    • 张和; 李教社; 刘永红; 李蛮林
    • 摘要: 五味子是木兰科五味子属落叶木质藤本植物,以果实入药,是我国传统名贵地道中药材之一.近年来,五味子的各种用途被不断开发,受到国内外广大用户的青睐,市场行情不断看好,五味子有南北之分,秦岭山区遍布野生五味子资源,属于南五味子,南五味子目前多属于野生状态,广大药农在采摘的同时,对于部分品质较好的野生五味子也进行了移栽,播种育苗等相关试验,由于技术限制,成效不够显著,成活率不高,没有形成规模,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对我省秦岭西安周至和宝鸡陇县的南五味子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
    • 吴远海; 吴振伙; 吴心卫; 徐选美; 吴东福; 魏海龙
    • 摘要: 在对当地气候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野生南五味子进行平茬移植驯化,观察其在庆元县生长的物候期.结果表明,每年3月上旬返青萌发新梢,4月为花蕾期,5月下旬为初花期,6月至9月上旬为果实膨大期,6月至8月为果实膨大期和盛花期重叠交叉,9月至12月分批次转红成熟采收,花果共赏期长达188 d.庆元县是南五味子的适生区,引种驯化次年即可进入初产期,单株果数53个,单果重达143.91 g.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