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立法
单独立法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73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6273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电子知识产权、江淮法治、现代法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07年年会暨“产业政策:反思与评价”研讨会等;单独立法的相关文献由77位作者贡献,包括荣朝和、吴金明、刘东等。
单独立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273篇
占比:99.72%
总计:26346篇
单独立法
-研究学者
- 荣朝和
- 吴金明
- 刘东
- 杨丽娟
- 蒋宏伟
- 谢文哲
- 丁国峰
- 严若菡
- 何海波
- 刘利峰
- 刘子倩
- 史雷
- 吴道霞
- 周永坤
- 姚磊磊
- 姜婷
- 孙晓红
- 孙智
- 孙江伟
- 孟庆芬
- 宋鹏
- 宛庆丰
- 康纪田
- 张宇
- 张晋芳
- 张玲
- 张甲乾
- 张继红
- 徐旻
- 曹艳春
- 曾瀚桔
- 曾琳
- 本刊编辑部
- 朱宁宁
- 朱广玉
- 朱福林
- 李大伟
- 李昕
- 李津京
- 李运浩
- 李雨峰
- 杨志琼
- 杨欣
- 桂世权
- 梁燕君
- 湛中乐
- 焦琪源
- 王博
- 王小萍
- 王常清
-
-
胡立新;
魏再金
-
-
摘要:
我国现行的公益诉讼法律体系中,还存在法定受案范围较窄、缺乏明确证明标准、缺乏调查核实程序、有力诉讼手段较少、内部监督制约不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增加检察公益诉讼立法供给。同时出于尊重公益诉讼的特殊性、确保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实现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保持规范发展的灵活性等方面的考量,有必要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单独立法。当下公益诉讼检察已经具备了案件规模、立法探索、理论研讨、立法呼声等方面的立法基础优势,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单独立法具有可行性。检察公益诉讼单独立法应坚持体现原则性、突出特殊性、保持开放性、注重体系性的综合性立法进路。
-
-
曹艳春;
马钱丽
-
-
摘要:
船员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础力量,完备的法律制度是船员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前提。由于我国船员劳动权益保障法律层级低、体系分散,船员劳动权益保障尚显不足。为此,建议我国针对船员劳动权益保障单独立法。单独制定《船员法》应当在顶层设计中突出船员“关键工人”的地位;体系上依照船员雇佣的客观情况,平衡自由船员的灵活性与安全性;内容上从船员职业特殊性角度出发,系统完善船员特殊劳动权益保障法律体系。
-
-
张宇;
曾瀚桔;
桂世权
-
-
摘要: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2020年的全国“两会”中,多位代表提出进一步加强校园欺凌的防范,提交了《关于校园霸凌的立法建议》,建议对校园霸凌进行单独立法。
-
-
湛中乐
-
-
摘要:
从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探索公益诉讼制度的构想,到2012年民事诉讼法实现立法突破,再到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试点,直至2017年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修改,检察公益诉讼全面施行,我国公益诉讼的建构经历了一个分类别、分类型、渐进发展的过程。
-
-
丁国峰;
姜婷
-
-
摘要:
我国一直实行科技强国战略,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对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十分重要.针对科学普及我国已制定了《科学技术普及法》,但其主要调整对象是自然科学及应用技术,社科普及是否包含其中,学界存有疑问.为了厘清此问题,本文对社科普及和科技普及的概念进行区分,分析了二者在内容、内在动力和传播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指出我国现存社科普及立法实践有纳入型和单独立法两种模式,且呈现出由纳入型立法模式向单独立法模式转变的趋势,同时还提出从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采取不同立法模式探索完善我国社科普及立法工作.
-
-
朱福林
-
-
摘要:
关键提示《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是我国第一部以国家名义制定的自由贸易港法,体现了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依法治国精神,也彰显出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制度型开放、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坚定决心。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建设不仅涉及现有法律法规的调整,还涉及相关新的制度的产生,很难通过原有法律体系的调整来解决。因此,必须通过单独立法为制度型开放保驾护航,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
-
宛庆丰
-
-
摘要:
随着新阶段地方立法工作的加强,各级人大认识到跨区域问题单独立法作用有限,都在积极探索跨区域协同立法的做法和经验。未来协同立法会越来越多,为不断提高协同立法的工作水平,笔者谈点粗浅的看法。
-
-
孙江伟;
史雷
-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在治国理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这要求我们必须认清新时代加强社科普及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遵循社科普及规律和科普人才成长规律,着力创新建设思路和方法,切实推动新时代社科普及人才队伍建设,继而保障新时代社科普及事业的稳步推进和高质量发展。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千百年来,长江水滚滚东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长江作为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长江经济带时指出,“‘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长江保护法》,并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长江保护法》的制定开启了对重要流域进行单独立法的先河,长江保护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
-
-
-
吴金明;
荣朝和
-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07年年会暨“产业政策:反思与评价”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尽管民营化是基础设施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的终极之路,但基于单独立法、产业可分性和企业外在效率的特殊法人-公企业制度将是基础设施领域国有企业改革不可回避的制度安排;特别地,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某些模块将长期存在着这种制度安排。因此,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不宜采用“两分法、一步走”的改革路径,而应该选择“谱系法、分步走”的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