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扩散加权成像
MR扩散加权成像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25407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现代医用影像学、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滨州医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三届全国乳腺学术会议暨长安医学影像论坛(2011陕西省放射学年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第三届放射青年医师学术论坛等;MR扩散加权成像的相关文献由31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薇、周堃、吴子岳等。
MR扩散加权成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5407篇
占比:99.92%
总计:125510篇
MR扩散加权成像
-研究学者
- 刘薇
- 周堃
- 吴子岳
- 罗海
- A.吉东
- G·C·麦金农
- 丁彧
- 何任杰
- 冯渭昌
- 刘琦
- 吕蓓
- 周翔
- 娄明武
- 孟建民
- 庄伟雄
- 廖仁引
- 张乐
- 张文雯
- 易建玮
- 朱高杰
- 林翠君
- 牛德旺
- 王秀荣
- 王超
- 盛翠云
- 肖楠
- 胡卫东
- 胡超胜
- 范光荣
- 董芳
- 蒋辉
- 谢井文
- 赵志红
- 郑志研
- 郑红
- 郭佑民
- 陈梅泞
- 陈欣
- 韦素冬
- 黄文飞
- 龙小武
- A. El-A ssmy
- A.B. Harris
- H.F Refaie
- J.
- J.M. Tam
- L. Jo
- M. Jain
- M.A. Maricevich
- M.E. A bou-EI-Ghar
-
-
郭慧
-
-
摘要:
目的:分析数字化乳腺X线检查与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21年9月临汾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65例乳腺病变患者,将手术引导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3例)、观察组(82例),分别予以数字化乳腺X线、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比较X线、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效能,以及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中不同弥散敏感系数(b)值下良性、恶性病变组织ADC值。结果: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准确率(97.56%)、灵敏度(98.72%)、特异度(75.00%)均高于X线(84.34%、87.34%、25.00%),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差异明显(P0.05);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导管内癌的结果与手术引导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不显著,两组数据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做出准确的鉴别及诊断,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中,ADC值越低,病灶的恶性程度越高,且检查速度快,为后期的治疗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对治疗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上的推广与应用。
-
-
胡超胜;
牛德旺
-
-
摘要: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脑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的动态变化对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脑病(DEACMP)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CO中毒迟发脑病患者80例,按检测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脑电图检查)和研究组(40例接受脑电图联合DWI、血清NSE、血清S100β蛋白指标检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检出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死亡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研究组住院时间(12.30±1.21)d显著短于对照组(25.65±1.24)d,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临床预测CO中毒迟发脑病可采用脑电图联合DWI,并测定其血清NSE、血清S100β蛋白指标的方式进行判定,此方式比单一使用脑电图方式检查的准确性更高,且对减少并发症、改善疾病预后有重要作用.
-
-
胡超胜;
牛德旺
-
-
摘要: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脑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的动态变化对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脑病(DEACMP)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CO中毒迟发脑病患者80例,按检测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脑电图检查)和研究组(40例接受脑电图联合DWI、血清NSE、血清S100β蛋白指标检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死亡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研究组住院时间(12.30±1.21) d显著短于对照组(25.65±1.24) d,差异均显著(P <0.05)。结论临床预测CO中毒迟发脑病可采用脑电图联合DWI,并测定其血清NSE、血清S100β蛋白指标的方式进行判定,此方式比单一使用脑电图方式检查的准确性更高,且对减少并发症、改善疾病预后有重要作用。
-
-
孙海林
-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采取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的效果.方法:分别从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和前列腺增生患者中抽选35例,前列腺癌患者列为实验组,前列腺增生患者列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比两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在前列腺癌诊断准确率(93.02%)、前列腺增生诊断准确率(96.08%)均与病理诊断(100.00%、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病灶ADC值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055,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采取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能够很好地诊断和辨别疾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
许健恩;
梁丽丽;
蔡锋;
张键;
潘志明;
徐振锋
-
-
摘要:
目的:分析MR扩散加权成像联合ADC值、Washin图对乳腺BI-RADS Ⅳ级病变细分级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出本院2018年1月~ 2020年1月诊治的64例乳腺BI-RADS Ⅳ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脂肪抑制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及ADC、动态增强扫描及Washin图后处理,与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乳腺BI-RADS Ⅳa~c级病变在各序列中的检出情况、信号强弱、形态特征与边缘情况.结果:64例BI-RADS Ⅳ级乳腺病变中,其中乳腺BI-RADS Ⅳa级病变37例,占比57.8%,乳腺BI-RADS Ⅳb~c级病变27例,占比42.2%;BI-RADS Ⅳb ~c级病变在T2WI脂肪抑制序列和Washin图中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BI-RADSⅣa级良性病变,P<0.05;T2WI压脂序列的信号复杂、具有多样性,以高信号、混杂信号为主;BI-RADS Ⅳa级病变的形态特征以规整为主,BI-RADS Ⅳb ~c级病变以不规则形状为主;BI-RADS Ⅳa级病变边缘较清晰,Washin图上信号浓聚较低;BI-RADS Ⅳb ~c级病变边缘主要表现为不清晰、毛刺状,Washin图上浓聚较高.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联合ADC值、Washin图对乳腺BI-RADS Ⅳ级病变的诊断和细分级的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行.
-
-
盛翠云;
谢井文;
郑红
-
-
摘要:
目的:在本研究中主要探讨不同扩散敏感梯度因子即b值MR扩散加权成像对于肝癌介入治疗之后图像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20例患有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MRI常规扫描以及DWI检查,可选取以下扩散敏感梯度值,即b为200,400,800s/mm2利用参数组合的方式自旋回波平面回波序列开展DWI检查,在不同成像序列中,计算病灶信号噪声比S N R,病灶肝脏信号对比CNR,噪声比以及病灶ADC值,将DSA检查结果与肝脏CT进行比较,定性评价不同b值DWI对于患者肿瘤内部坏死组织以及活组织的鉴别能力。结果:病灶在T2WI,DWI200,DWI400,DWI800中的SNR值分别为69.81,59.23,54.25,39.43,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DWI400,DWI800病灶内部坏死以及活性组织可有效区分。结论:针对肝癌介入治疗进行随访选择合适扩散梯度技术,能够获得良好的信号对比度,同时也可区分活性肿瘤与坏死组织。
-
-
董毅;
郑新成;
姚吉
-
-
摘要:
目的 探究前列腺癌良恶性鉴别中采用MR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接受治疗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均行MR DWI、DWI+T2WI、T2W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ADC值;对比MR检查方式的差异对实验组患者特异性、敏感度、准确度的影响;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MR检查的确诊率及误诊率.结果 实验组前列腺组织平均AD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列腺癌患者采用DWI+T2WI进行诊断,其敏感度、准确性均显著高于单独DWI与T2WI检查(P0.05).结论 良恶性前列腺患者采用MR DWI方式进行检查可显著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及敏感度,增加T2WI方式可有效提升检测结果的合理性,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及建设性建议.
-
-
杨明;
黄鼎祥;
张海青;
陈爱民
-
-
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诊断中磁共振新技术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MR检查,并加扫DWI、DCE.比较DWI、DCE、T2 WI诊断敏感性及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结果:DWI、DCE、T2 WI诊断敏感性及联合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3.9%、87.8%、85.7%、100.0%.结论:前列腺癌诊断中联合应用DWI、DCE、T2 WI,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并且联合应用可以弥补各自的缺点,减少诊断误差.
-
-
娄莉;
吴莎莎;
杜汉旺;
史晓林
-
-
摘要:
目的:分析MR扩散加权成像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的作用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12月本院妇科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同步放化疗前后接受M 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与诊断,统计对比同步放化疗前后的各指标检测结果.对比50例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的肿瘤体积、ADC检出结果,同步放化疗后病症复发与非复发者的ADC检测值.结果:同步放化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同步放化疗前,ADC检测值显著大于同步放化疗前(P<0.05).非复发者在同步放化疗后6个月与12个月的ADC检测值显著大于复发者(P<0.05).结论:将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方式应用到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结果的预测中,可有效预测评估宫颈癌患者的同步放化疗疗效,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
黄礼明
-
-
摘要:
目的 探究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于该院2016年3月—2021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8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DWI影像资料作为研究资料.基于病理学检测结果(病理分化规则),将患者分为3组(高分化组30例;中分化组28例;低分化组25例);3组患者均予MR扫描及测量病灶ADC值.分析各组患者ADC值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同时分析ADC值的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情况.结果 患者常规MRI平扫:在T1W1上,肿块呈现较低或等信号,T2W1上肿块呈较高或等信号;液体坏死区域在T1W1上呈低信号、T2W1呈高信号;DWI上肿块呈现较高或者高信号数据.3组患者中,高分化组的ADC值显著高于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341,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ADC值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rs=0.70,P<0.05),随着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下降,ADC值也呈下降趋势.诊断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以ADC数值作为诊断指标,显示敏感度为84.03%、特异度为77.72%、准确度为80.61%.结论 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故该指标具有评估病灶恶化程度的效果,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的重要临床依据.
-
-
罗娅红;
于韬;
邱岩;
赵英杰;
何翠菊;
曲宁;
刘凡;
满江红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三届全国乳腺学术会议暨长安医学影像论坛(2011陕西省放射学年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结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评价乳腺病变性质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外收治的乳腺病患者117例,均为女性,年龄18-73岁,中位年龄48岁。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均经病理证实。本组病例,乳腺癌77例,共81处病灶,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6例,共70处病灶:浸润性小叶癌6例,共6处病灶:粘液癌5例,共5处病灶。本组病例,乳腺良性病变40例,共53处病灶,其中,乳腺纤维腺瘤27例,共36处病灶;乳头状瘤5例,共5处病灶:囊肿4例,共8处病灶:增生性乳腺病4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MRI检查采用GESigna HD 1.5T磁共振机。检查时病人取俯卧位,将双侧乳腺自然悬垂于8通道专用相控阵表面线圈孔洞内,横断面时双乳同时被扫描。先行双侧乳腺矢状位脂肪抑制T2W平扫,扫描参数如下:TR/TE=4650/85 ms,层厚4mm,层间距1.0mm,矩阵320X224,NEX=4; FOV=20cmX20cm。再行横断面DWI扫描,扫描参数如下: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取0s/mm2、800s/mm2,TE选取63. 2ms,TR选取5000ms,层厚4mm,层间距选取1 mm,全部DWI序列均加脂肪抑制。最后行横轴位VIBRANT多时相增强MRI(DCE)扫描:即采用高压注射器经手背静脉注射DTPA(剂量0.1mmol/kg,流速2.Oml/s)后,行连续无间隔扫描8次,扫描参数采用TR 6.Ims,TE 2.9ms,TI13ms,FOV=36cmX36cm,扫描块厚度52层,矩阵350X350,NEXO.8。采集图像传送GE ADW 4.3工作站,在避开出血、液化、坏死和囊变的前提下,使用Functool软件对乳腺病变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 ADC值进行3次测量,每次测量的ROI面积均>2mm2,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该ROI的ADC值。参考文献,将乳腺病变的ADC值以1.20X10-3mm2/s为界值分为两组。同样,在避开出血、液化、坏死和囊变的前提下,采用Functool软件对乳腺病灶相同的ROI进行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进行观察,并在对侧正常乳腺组织内选取相同部位ROI进行对照。参照Kuhl分型将TIC曲线分为三型:Ⅰ型为单相型,为持续性强化无峰值出现;Ⅱ型为平台型,信号强度达到高峰后持续2个时间点以上保持不变定为平台型,表现为快速上升后信号强度呈平台状;Ⅲ型为流出型,早期快速强化,2-3分钟内出现峰值后快速下降。总结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恶性癌的DWI影像表现。分别总结依据ADC值和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统计学意义,并统计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统计综合考虑ADC值和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类型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度。使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设P1.20X10-3mm2/s且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表现为Ⅱ、Ⅲ型曲线来判定乳腺癌,而以ADC值>1.20X10-3mm2/s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表现为I型曲线来判定乳腺良性病变,敏感度约82.2%,特异度约50.9%,准确度约70.1%。结论:应用DWI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乳腺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
-
罗娅红;
于韬;
邱岩;
赵英杰;
何翠菊;
曲宁;
刘凡;
满江红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三届全国乳腺学术会议暨长安医学影像论坛(2011陕西省放射学年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结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评价乳腺病变性质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外收治的乳腺病患者117例,均为女性,年龄18-73岁,中位年龄48岁。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均经病理证实。本组病例,乳腺癌77例,共81处病灶,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6例,共70处病灶:浸润性小叶癌6例,共6处病灶:粘液癌5例,共5处病灶。本组病例,乳腺良性病变40例,共53处病灶,其中,乳腺纤维腺瘤27例,共36处病灶;乳头状瘤5例,共5处病灶:囊肿4例,共8处病灶:增生性乳腺病4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MRI检查采用GESigna HD 1.5T磁共振机。检查时病人取俯卧位,将双侧乳腺自然悬垂于8通道专用相控阵表面线圈孔洞内,横断面时双乳同时被扫描。先行双侧乳腺矢状位脂肪抑制T2W平扫,扫描参数如下:TR/TE=4650/85 ms,层厚4mm,层间距1.0mm,矩阵320X224,NEX=4; FOV=20cmX20cm。再行横断面DWI扫描,扫描参数如下: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取0s/mm2、800s/mm2,TE选取63. 2ms,TR选取5000ms,层厚4mm,层间距选取1 mm,全部DWI序列均加脂肪抑制。最后行横轴位VIBRANT多时相增强MRI(DCE)扫描:即采用高压注射器经手背静脉注射DTPA(剂量0.1mmol/kg,流速2.Oml/s)后,行连续无间隔扫描8次,扫描参数采用TR 6.Ims,TE 2.9ms,TI13ms,FOV=36cmX36cm,扫描块厚度52层,矩阵350X350,NEXO.8。采集图像传送GE ADW 4.3工作站,在避开出血、液化、坏死和囊变的前提下,使用Functool软件对乳腺病变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 ADC值进行3次测量,每次测量的ROI面积均>2mm2,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该ROI的ADC值。参考文献,将乳腺病变的ADC值以1.20X10-3mm2/s为界值分为两组。同样,在避开出血、液化、坏死和囊变的前提下,采用Functool软件对乳腺病灶相同的ROI进行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进行观察,并在对侧正常乳腺组织内选取相同部位ROI进行对照。参照Kuhl分型将TIC曲线分为三型:Ⅰ型为单相型,为持续性强化无峰值出现;Ⅱ型为平台型,信号强度达到高峰后持续2个时间点以上保持不变定为平台型,表现为快速上升后信号强度呈平台状;Ⅲ型为流出型,早期快速强化,2-3分钟内出现峰值后快速下降。总结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恶性癌的DWI影像表现。分别总结依据ADC值和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统计学意义,并统计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统计综合考虑ADC值和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类型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度。使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设P1.20X10-3mm2/s且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表现为Ⅱ、Ⅲ型曲线来判定乳腺癌,而以ADC值>1.20X10-3mm2/s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表现为I型曲线来判定乳腺良性病变,敏感度约82.2%,特异度约50.9%,准确度约70.1%。结论:应用DWI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乳腺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
-
罗娅红;
于韬;
邱岩;
赵英杰;
何翠菊;
曲宁;
刘凡;
满江红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三届全国乳腺学术会议暨长安医学影像论坛(2011陕西省放射学年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结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评价乳腺病变性质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外收治的乳腺病患者117例,均为女性,年龄18-73岁,中位年龄48岁。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均经病理证实。本组病例,乳腺癌77例,共81处病灶,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6例,共70处病灶:浸润性小叶癌6例,共6处病灶:粘液癌5例,共5处病灶。本组病例,乳腺良性病变40例,共53处病灶,其中,乳腺纤维腺瘤27例,共36处病灶;乳头状瘤5例,共5处病灶:囊肿4例,共8处病灶:增生性乳腺病4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MRI检查采用GESigna HD 1.5T磁共振机。检查时病人取俯卧位,将双侧乳腺自然悬垂于8通道专用相控阵表面线圈孔洞内,横断面时双乳同时被扫描。先行双侧乳腺矢状位脂肪抑制T2W平扫,扫描参数如下:TR/TE=4650/85 ms,层厚4mm,层间距1.0mm,矩阵320X224,NEX=4; FOV=20cmX20cm。再行横断面DWI扫描,扫描参数如下: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取0s/mm2、800s/mm2,TE选取63. 2ms,TR选取5000ms,层厚4mm,层间距选取1 mm,全部DWI序列均加脂肪抑制。最后行横轴位VIBRANT多时相增强MRI(DCE)扫描:即采用高压注射器经手背静脉注射DTPA(剂量0.1mmol/kg,流速2.Oml/s)后,行连续无间隔扫描8次,扫描参数采用TR 6.Ims,TE 2.9ms,TI13ms,FOV=36cmX36cm,扫描块厚度52层,矩阵350X350,NEXO.8。采集图像传送GE ADW 4.3工作站,在避开出血、液化、坏死和囊变的前提下,使用Functool软件对乳腺病变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 ADC值进行3次测量,每次测量的ROI面积均>2mm2,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该ROI的ADC值。参考文献,将乳腺病变的ADC值以1.20X10-3mm2/s为界值分为两组。同样,在避开出血、液化、坏死和囊变的前提下,采用Functool软件对乳腺病灶相同的ROI进行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进行观察,并在对侧正常乳腺组织内选取相同部位ROI进行对照。参照Kuhl分型将TIC曲线分为三型:Ⅰ型为单相型,为持续性强化无峰值出现;Ⅱ型为平台型,信号强度达到高峰后持续2个时间点以上保持不变定为平台型,表现为快速上升后信号强度呈平台状;Ⅲ型为流出型,早期快速强化,2-3分钟内出现峰值后快速下降。总结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恶性癌的DWI影像表现。分别总结依据ADC值和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统计学意义,并统计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统计综合考虑ADC值和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类型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度。使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设P1.20X10-3mm2/s且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表现为Ⅱ、Ⅲ型曲线来判定乳腺癌,而以ADC值>1.20X10-3mm2/s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表现为I型曲线来判定乳腺良性病变,敏感度约82.2%,特异度约50.9%,准确度约70.1%。结论:应用DWI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乳腺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
-
罗娅红;
于韬;
邱岩;
赵英杰;
何翠菊;
曲宁;
刘凡;
满江红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三届全国乳腺学术会议暨长安医学影像论坛(2011陕西省放射学年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结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评价乳腺病变性质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外收治的乳腺病患者117例,均为女性,年龄18-73岁,中位年龄48岁。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均经病理证实。本组病例,乳腺癌77例,共81处病灶,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6例,共70处病灶:浸润性小叶癌6例,共6处病灶:粘液癌5例,共5处病灶。本组病例,乳腺良性病变40例,共53处病灶,其中,乳腺纤维腺瘤27例,共36处病灶;乳头状瘤5例,共5处病灶:囊肿4例,共8处病灶:增生性乳腺病4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MRI检查采用GESigna HD 1.5T磁共振机。检查时病人取俯卧位,将双侧乳腺自然悬垂于8通道专用相控阵表面线圈孔洞内,横断面时双乳同时被扫描。先行双侧乳腺矢状位脂肪抑制T2W平扫,扫描参数如下:TR/TE=4650/85 ms,层厚4mm,层间距1.0mm,矩阵320X224,NEX=4; FOV=20cmX20cm。再行横断面DWI扫描,扫描参数如下: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取0s/mm2、800s/mm2,TE选取63. 2ms,TR选取5000ms,层厚4mm,层间距选取1 mm,全部DWI序列均加脂肪抑制。最后行横轴位VIBRANT多时相增强MRI(DCE)扫描:即采用高压注射器经手背静脉注射DTPA(剂量0.1mmol/kg,流速2.Oml/s)后,行连续无间隔扫描8次,扫描参数采用TR 6.Ims,TE 2.9ms,TI13ms,FOV=36cmX36cm,扫描块厚度52层,矩阵350X350,NEXO.8。采集图像传送GE ADW 4.3工作站,在避开出血、液化、坏死和囊变的前提下,使用Functool软件对乳腺病变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 ADC值进行3次测量,每次测量的ROI面积均>2mm2,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该ROI的ADC值。参考文献,将乳腺病变的ADC值以1.20X10-3mm2/s为界值分为两组。同样,在避开出血、液化、坏死和囊变的前提下,采用Functool软件对乳腺病灶相同的ROI进行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进行观察,并在对侧正常乳腺组织内选取相同部位ROI进行对照。参照Kuhl分型将TIC曲线分为三型:Ⅰ型为单相型,为持续性强化无峰值出现;Ⅱ型为平台型,信号强度达到高峰后持续2个时间点以上保持不变定为平台型,表现为快速上升后信号强度呈平台状;Ⅲ型为流出型,早期快速强化,2-3分钟内出现峰值后快速下降。总结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恶性癌的DWI影像表现。分别总结依据ADC值和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统计学意义,并统计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统计综合考虑ADC值和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类型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度。使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设P1.20X10-3mm2/s且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表现为Ⅱ、Ⅲ型曲线来判定乳腺癌,而以ADC值>1.20X10-3mm2/s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表现为I型曲线来判定乳腺良性病变,敏感度约82.2%,特异度约50.9%,准确度约70.1%。结论:应用DWI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乳腺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
-
陈欣;
晋瑞;
戚威;
郭佑民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三届全国乳腺学术会议暨长安医学影像论坛(2011陕西省放射学年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探讨DWI及DWI联合多种非增强序列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临床怀疑乳腺癌的女性患者,术前行MR平扫、脂肪抑制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DWI)(b=800s/mn2)。由两名医师在不知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分析病变在T:WI、T:WI及两种脂肪抑制序列的检出情况、信号强度、形态学表现,参考DWI原始图像的ADC虹彩图上的特征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形态学表现、ADC值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癌42个病灶,良性肿块26个病灶。T1WI.T2WI、FS-T1WI . FS-T2WI,STIR和DWI序列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64.3%、 80.1%、71.4%、85.7%、89.3%和97.6%.良、恶性病变的信号强度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将DWI序列对于病灶特征的显示以及ADC值的测量,和MR平扫对于病灶形态和边缘的显示联合起来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可以显著提高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
-
-
陈欣;
晋瑞;
戚威;
郭佑民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三届全国乳腺学术会议暨长安医学影像论坛(2011陕西省放射学年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探讨DWI及DWI联合多种非增强序列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临床怀疑乳腺癌的女性患者,术前行MR平扫、脂肪抑制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DWI)(b=800s/mn2)。由两名医师在不知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分析病变在T:WI、T:WI及两种脂肪抑制序列的检出情况、信号强度、形态学表现,参考DWI原始图像的ADC虹彩图上的特征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形态学表现、ADC值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癌42个病灶,良性肿块26个病灶。T1WI.T2WI、FS-T1WI . FS-T2WI,STIR和DWI序列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64.3%、 80.1%、71.4%、85.7%、89.3%和97.6%.良、恶性病变的信号强度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将DWI序列对于病灶特征的显示以及ADC值的测量,和MR平扫对于病灶形态和边缘的显示联合起来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可以显著提高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
-
-
陈欣;
晋瑞;
戚威;
郭佑民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三届全国乳腺学术会议暨长安医学影像论坛(2011陕西省放射学年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探讨DWI及DWI联合多种非增强序列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临床怀疑乳腺癌的女性患者,术前行MR平扫、脂肪抑制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DWI)(b=800s/mn2)。由两名医师在不知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分析病变在T:WI、T:WI及两种脂肪抑制序列的检出情况、信号强度、形态学表现,参考DWI原始图像的ADC虹彩图上的特征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形态学表现、ADC值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癌42个病灶,良性肿块26个病灶。T1WI.T2WI、FS-T1WI . FS-T2WI,STIR和DWI序列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64.3%、 80.1%、71.4%、85.7%、89.3%和97.6%.良、恶性病变的信号强度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将DWI序列对于病灶特征的显示以及ADC值的测量,和MR平扫对于病灶形态和边缘的显示联合起来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可以显著提高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
-
-
陈欣;
晋瑞;
戚威;
郭佑民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三届全国乳腺学术会议暨长安医学影像论坛(2011陕西省放射学年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探讨DWI及DWI联合多种非增强序列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临床怀疑乳腺癌的女性患者,术前行MR平扫、脂肪抑制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DWI)(b=800s/mn2)。由两名医师在不知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分析病变在T:WI、T:WI及两种脂肪抑制序列的检出情况、信号强度、形态学表现,参考DWI原始图像的ADC虹彩图上的特征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形态学表现、ADC值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癌42个病灶,良性肿块26个病灶。T1WI.T2WI、FS-T1WI . FS-T2WI,STIR和DWI序列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64.3%、 80.1%、71.4%、85.7%、89.3%和97.6%.良、恶性病变的信号强度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将DWI序列对于病灶特征的显示以及ADC值的测量,和MR平扫对于病灶形态和边缘的显示联合起来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可以显著提高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