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半潜平台

半潜平台

半潜平台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18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海洋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77884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石油和化工设备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2年船舶与海洋结构学术会议暨中国钢结构协会海洋钢结构分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2010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第七届学委会全体会议等;半潜平台的相关文献由670位作者贡献,包括纪志远、刘吉飞、程久欢等。

半潜平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77884 占比:99.96%

总计:278007篇

半潜平台—发文趋势图

半潜平台

-研究学者

  • 纪志远
  • 刘吉飞
  • 程久欢
  • 郝孟江
  • 李磊
  • 王磊
  • 胡晓明
  • 尤云祥
  • 李欣
  • 谢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永春; 李永川; 张宏彬; 李娜; 王佩佩
    • 摘要: LS17-2是一座四柱半潜式储油生产平台,通过锚定在海底的系泊系统固定,本文从船体整体情况介绍、通风系统设计以及现场通风施工的各个阶段来阐述深水船体通风专业总体内容,以此帮助大家对类似工程有一个整体认识,有个纵观全局的概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吴剑国; 吴嘉蒙; 李钧晖; 王醍; 傅宇; 钱呈龙
    • 摘要: 为了快速并有效地计算海洋平台等薄壁箱型梁结构的约束扭转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薄壁梁约束扭转极限承载能力简化计算方法研究。基于塑性极限状态分析理论,提出了薄壁梁约束扭转极限状态应力分布假设,将薄壁梁视作为一系列由主要支撑构件和扶强材支撑的板格,推导了薄壁梁约束扭转极限承载能力上限的计算公式。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验证了所提假设和计算公式的精度,将所提方法应用于箱型梁模型和半潜平台的约束扭转极限承载能力的计算分析,并与非线性有限元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海洋平台等薄壁梁的扭转极限承载力上限的估算。
    • 艾丛芳; 马玉祥; 丁伟业; 董国海
    • 摘要: 内孤立波对海洋平台的安全运行存在一定的威胁,基于三维数值水槽对内孤立波传播引起的半潜平台受力及其周围流场的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试验对比,分析了入射波幅和分层流体深度比对半潜平台上内孤立波荷载特性的影响规律,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是准确可靠的。研究表明,内孤立波引起的平台荷载会随着内孤立波波幅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分层流体深度比的增加而减小。基于对平台周围剖面速度场和三维涡场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在内孤立波传播过程中,平台周围会出现明显的速度减小区,平台周围会有大量的漩涡产生并发生脱落现象。
    • 刘钢东; 周喜宁; 李子凡
    • 摘要: 针对传统压铁方法在海上进行平台倾斜试验耗时久、成本高的问题,分析平台试验吃水范围,总结采用压载水作为配重进行倾斜试验的必要条件,采用单一变量法分析试验各阶段数据测量误差对试验结果的敏感性,论证采用压载水在海上进行倾斜试验的可行性,采用该方法完成实船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大大缩短半潜平台在海上进行倾斜试验的时间,降低试验成本。
    • 张凯; 张守森; 祁德路
    • 摘要: 本文对全球首艘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的压排载系统的设计过程和要点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船级社规范对柱稳式半潜平台压排载系统的设计要求,结合项目本身结构特点和应用需求,对“深海一号”压排载系统进行展开式的分析和破损稳性模拟计算,证明系统在满足船级社规范的前提下,能实现多个压载舱同时压排载或倒舱并提高排载泵的吸入性能,且双环网把4个节点的排载泵连接起来,较传统单环网设计大大提高了系统冗余度和安全性。
    • 尹东流
    • 摘要: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海上油气钻探的主要装备,作业期间需要满足定位精度,避免平台位置移动过大损坏钻井管柱或与防喷器、井口连接器等设备的连接。目前,国内外同类平台主要依靠GNSS系统提供主要位置参考,Hipap系统作为辅助定位,依托推进器实现平台动力定位及位置维持功能。文中提出了单独依托HIPAP系统进行动力定位操作,并实现作业期间钻井平台精确定位的思路。该方法已在南海某深水平台进行实际测试,验证HIPAP系统满足短期内定位需求,但受限于海洋环境及声波传输介质影响,平台长期作业的定位仍需依赖第三方位置参考系统。该结论可为卫星定位失效时提供短期替代的位置参考方案,为后续位置参考系统更换或应急操作提供储备时间。
    • 张晶晶; 刘一; 陈科; 尤云祥
    • 摘要: 在2层流体基本假设下,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不同波浪入射角下,作用在半潜式平台立柱群和沉箱群上的内孤立波载荷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任意迎流角下,作用在立柱和沉箱各部分的载荷峰值均随波幅增大而线性增大,并且波的传播方向对力的峰值有显著影响。在相同波幅、相同分层比下,当来波方向与平台中纵剖面不平行时,沉箱群水平载荷峰值在迎流角为90°时达到最大;当来波方向与平台中纵剖面平行时,水平载荷峰值最小。同时,波的传播方向对沉箱群垂向力以及立柱群水平载荷的峰值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 李荣富; 翟恩地; 方龙; 陈小海; 章丽骏; 张子檀; 李晔
    • 摘要: 在水池开展浮式风力机的风浪耦合模型试验时,需要保证其平台结构运动响应及气动性能的准确及可靠。近几年的试验大多基于概念风力机和理想海况开展,无法真实反映商用风力机所遇实际外场工况。另外,以往大多试验均在拖曳水池或海洋工程水池中进行,无法完整复现所有必需的真实海况。为研发真实海上浮式风力机,本团队基于一种商用6 MW风力机进行缩尺模型设计,综合多种海况,在荷兰MARIN实验室的两个水池中开展一系列重现真实风力机工况的模型试验。本文介绍了该试验的样机模型参数、试验场所、试验方案、试验布置等,并对固定式风力机在定常风作用下的气动性能、漂浮式风力机在规则波和定常风作用下的气动性能,以及平台运动响应的试验数据进行简要分析。试验发现:在相似工况下,漂浮式风力机叶轮所受推力比固定式风力机大;波浪及气流扰动是影响浮体平台六自由度运动的主要因素。
    • 李晶; 张涛; 田旭; 龚萍
    • 摘要: 半潜平台因其运动性能、重量控制及平台稳性等特点,对上部设施提出了适用性及轻型化要求.为提高半潜平台生活楼轻型化方案调整,本文结合常规轻型化、板架式轻型化等生活楼形式,从设计方案、成果数据以及建造吊装等方面进行对比,为半潜平台生活楼轻型化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建议.
    • 李业成; 宋扬; 李新超; 李欣; 卢文月; 邓燕飞
    • 摘要: 半潜平台的波浪爬升与气隙响应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为探究随机波浪场中畸形波对半潜平台波浪爬升及气隙响应的影响,将含畸形波的随机波浪试验与一般随机波浪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对模型试验测得的运动以及监测点处的波浪爬升及气隙进行频谱分析以及极值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纵荡和纵摇的极大值主要受畸形波的影响而显著增大,纵荡、垂荡以及纵摇响应谱几乎不受单个畸形波影响;波浪爬升与气隙的极大值受到畸形波的影响而增大,同时,畸形波对气隙响应谱造成极大影响,增强了波浪爬升与气隙响应的非线性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