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刘天华

刘天华

刘天华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756篇,主要集中在音乐、中国文学、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6篇、相关期刊257种,包括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北方音乐等; 刘天华的相关文献由586位作者贡献,包括潘方圣、张先永、许叶蓁等。

刘天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6 占比:100.00%

总计:756篇

刘天华—发文趋势图

刘天华

-研究学者

  • 潘方圣
  • 张先永
  • 许叶蓁
  • 刘北茂
  • 李杰
  • 胡志平
  • 黎松寿
  • 刘天华
  • 崔凤远
  • 赵寒阳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路露; 谭勇
    • 摘要: 在20世纪初,在中国大地上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孕育了中国民族音乐变革的历史节点。流播至今的"新文化美育观"与刘天华"国乐改进"思想,以"中西调和"学说及演绎路径,借鉴西方文化社会学及音乐学的"他文化"架构,以兼容并包的美学、哲学、民族学、人类社会学理论进行互相渗透,建构起刘天华的中国民族音乐学派。
    • 沈亚明
    • 摘要: 刘天华的二胡曲处女作《病中吟》曾名《胡适》《安适》,知者甚众。父亲沈仲章忆中有个《何适》,似为孤证单传,却是我的偏爱。本篇试以溯史梳“传”,品味寓意情境,并从语言分析角度,浅探“孤证”可倚之基,《何适》可取之点。
    • 吴诗璇
    • 摘要: 刘天华先生是二胡表演艺术能够进入现代音乐教育体系,改变人们对于二胡表演艺术从业者观感的重要人物。刘天华先生对二胡进行现代化、学院式的改造兼具历史的必然和个人的责任感使然的因素。二胡表演艺术能够进行现代化的改造,起因于清末时期有识之士发起的国乐改造运动。中国传统音乐通过国乐改良因此进入现代教育体系的序列之中。刘天华先生具有深厚旧学功底和新式教育经历,加之个人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责任感。多重因素影响之下,推动了二胡表演艺术的现代化构建。
    • 王唱
    • 摘要: 琵琶独奏曲《歌舞引》是由中国近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于1927年创作的一首乐曲。该乐曲在演奏技巧上使用了西方音乐曲式的再现手法,来体现整首乐曲洋为中用求心声的思想。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集中在创作背景、演奏技巧、音乐风格等方面,更好地欣赏音乐的艺术价值,开拓艺术视野并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同时,引发我们对中西方音乐特点相结合的思考,更好地传承琵琶音乐。
    • 陈旭
    • 摘要: 刘天华先生作为民族器乐的一代宗师,中国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的奠基人,他把二胡从伴奏乐器提升为独奏乐器,并引入高校专业教学体系。《光明行》作为他十首二胡曲中唯一一首进行曲,不但在演奏技法上有所创新,重点在曲式结构等创作技法上进行中西融合的创新,作为他国乐改进的代表作以及他艺术成果的结晶,对民族器乐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 柳静岩
    • 摘要: 刘天华先生的47首二胡练习曲作为二胡关键技法的练习曲目,是适合各级学者练习技巧的练习曲,是有效提高二胡技巧的重要教材,是二胡技术独立化的开端。本文拟对刘天华47首二胡练习曲做详细的分类梳理,尝试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刘天华先生的创作意图,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二胡教学提供启示与思考。
    • 刘君伟
    • 摘要: 刘天华的作品广为流传,为大多数二胡学习者所演奏,开创了二胡独奏曲的先河,使得二胡这件原本存在于民间,只作为戏曲歌唱伴奏功用的乐器变的可以登堂入室,与琵琶、古琴并驾齐驱,为后世二胡独奏曲的创作开创了典范、音乐风格更呈融汇中西音乐元素,直至今日仍不过时,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其音乐语汇比之今天的二胡作品更加深奥,品味高妙,在演奏技法上更是做了大胆的创新,把周少梅先生开创的三个把位扩大到四、五把位,创造了第四、五把位的演奏法,并吸收了西洋弦乐器的某些演奏手法,使二胡的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大大提高和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他所创作的十首乐曲至今仍是二胡的经典演奏曲目.
    • 孙绮璐
    • 摘要: 刘天华是五四时期崛起的、具有创新思想的民族器乐演奏家,受"科学"、"民主"等思想的影响,刘天华作品中显露着厚重的人文精神.文章分别从思维形态、结构形态、表现形态三个层面,探讨刘天华二胡艺术中的人文精神,以期为现代二胡事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 蒋元明
    • 摘要: 中国现代文艺史上,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被称为"刘氏三杰"。刘半农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员战将,鲁迅称赞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在文化、文学方面都有杰出贡献。刘天华精通琵琶、小提琴和二胡,尤其创作了10首二胡独奏曲、47首二胡练习曲,结束了中国二胡没有独奏曲的历史,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刘北茂则继承二哥的事业,也成为一代音乐大师。
    • 杨茜茜
    • 摘要: "国乐"一直是近代以来国内学者研究的课题,从一开始不被国人重视到现在的多元化发展,国乐走了一条艰辛的道路,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式,学者们一直在探索文化冲击下国乐发展的新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