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教育
出版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4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教育、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9546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出版与印刷、编辑学刊、出版广角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四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与媒体艺术高层论坛、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等;出版教育的相关文献由17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志强、梁春芳、甄西等。
出版教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546篇
占比:99.07%
总计:19730篇
出版教育
-研究学者
- 张志强
- 梁春芳
- 甄西
- 肖东发
- 吉田公彦
- 杨贵山
- 乔晓鹏
- 于友先
- 周奇
- 周建新
- 张敏
- 张文红
- 徐钟庚
- 徐鸿钧
- 施勇勤
- 朱椰琳
- 李武
- 赵斌
- 邵益文
- 郭志菊
- 郭曌雪
- 野村保惠
- 陆本瑞
- 黎海英
- 龚应荣
- 丁媛
- 丁恺
- 万婧
- 万雪梅
- 丛挺
- 代曼伦
- 代杨
- 何杏华
- 余艳平
- 保尔·理查森
- 俞运宏
- 冯大明
- 冯锡刚
- 刘一鸥
- 刘俊敏
- 刘拥军
- 刘晓兰
- 刘爱萍
- 叶芝蕙
- 吴启迪
- 吴旭君
- 吴永贵
- 吴汉英
- 吴道弘
- 周海忠
-
-
夏青;
许海霞;
张志成
-
-
摘要:
英国出版高等教育领先世界,课程体系完备,对我国出版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选择英国四所出版知名院校进行调查研究,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建设和研究方向等四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英国出版学科学历层次覆盖全面,侧重出版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偏重人文素养和媒体技术类;师资团队行业经验丰富;有跨学科开展出版研究的趋势。
-
-
-
方卿
-
-
摘要:
出版学科共建,是凝聚“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助力出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文章从学科共建“要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三个方面论述了出版学科共建的意义、内容与进路。出版理论创新不足满足不了出版实践需求,出版教育供求不匹配满足不了出版人才需求,是学科共建要解决的问题;整合学科建设资源与应用、评价和检验学科建设成果,是学科共建能解决的问题;准确定位参与方的角色与功能、精准聚焦学科建设瓶颈和科学规划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是学科共建能解决问题的进路。
-
-
周蔚华;
陈思睿
-
-
摘要:
对出版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出版人才的培养经历了发轫期、建制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等不同阶段。总的来看,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从培养出版干部到培养出版人才;“产、学、研”三大要素实时、动态地变化着,突出了不同人才培养方案的各自特色。当前,出版学已具备了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党和国家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文章回顾历史、立足于当下,为今后出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党对出版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人才培养活动和学科建设必须面向实践;应建立差异化的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
-
-
朱椰琳;
陈逸轩
-
-
摘要:
斯特灵大学的出版专业隶属斯特灵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依托于国际出版研究中心,自开办以来国际声誉逐年提高.近年来,斯特灵大学与国内出版专业高校展开教学合作,作者在参与学术交流项目的过程中,采用观察法、体验法、访谈法,对斯特灵大学出版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调查分析,从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阐释,希望为国内出版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
-
-
王鹏飞
-
-
摘要:
出版学一级学科的立足之本是出版教育。当前出版业与出版教育的产学关系,呈现一种弱相关性。出版人才的素养要求,与技术变革之下出版功能的衍化密不可分。知识传承、文化教育、产业和娱乐功能是纸媒时代依次产生的功能,与之相对应,内容编辑、市场推广和项目策划就成为出版人才素养要求的几个方面。当下的融媒时代,媒介成为出版的"内容"之一,阅读对象和阅读方式得到重构,知识传承和存储的方式得到了拓展。这种背景之下,要求当下的出版教育沿着三个路径展开:一是功能划分角度的分类培养模式;二是核心竞争力角度的媒介意识;三是高等教育角度的普遍能力。
-
-
徐志武;
田蔚琪
-
-
摘要:
当前,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之势颠覆传统媒体产业,重塑包括出版产业在内的媒体发展格局.高等学校培养真正懂技术、能创新的高质量出版专业人才已成趋势.文章通过质性资料分析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融媒体环境下出版学界在培养高质量出版人才工作中的突出不足之处,包括人才技术类知识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罅隙,不充分的实践经历削弱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自信水平,模糊的专业定位限制出版人才培养工作转型,对出版的狭义理解限制出版人才的就业面向等.在分析成因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
李舒;
陈菁瑶
-
-
摘要:
经过十年的探索,出版硕士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也亟待在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与模式等方面升级优化.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出版硕士人才培养要紧密围绕出版业的转型升级,明确高质量的培养目标,树立协同融合的培养理念,探索创新实践的培养模式,为建设出版强国、文化强国赋能助力.
-
-
郭瑾
-
-
摘要:
出版教育已有百余年历史,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但注重实践的本质从未改变.在具体教学中,出版学科虽然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但一直缺乏实践教学的理论与指导框架.参与式行动研究(PAR)作为重视实践与反思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为突破出版教育这一困境提供了工具.根据参与式行动研究的理论、方法及教学实践原则,围绕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展会实务"课程的参与式行动教学进行个案剖析,可以发现,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参与式行动教学方法在出版教育与教学中具有应用价值及可行性,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其应用的局限及风险.
-
-
-
代杨
- 《第四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我国目前的出版教育存在脱离出版实践与脱离数字时代的问题.脱离出版实践主要表现在出版专业教师缺乏数字出版实践经历、教学实验条件差、教学形式局限于教室教学、教学与实践在结构上严重脱节等四个方面;脱离数字时代主要表现在媒介在融合可专业却在细分,学科在融合可课程设置却在细分,出版学在发展可出版学教材却还是以传统内容和案例为主.根据出版教育应用性、职业性的特征,可以从教学与制度两大方面进行改革.教学方面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方法创新两个方面.同时,为使出版教育有一个根本性变化,必须深入到教育制度层面,改革招生制度,创新办学模式.从我国实际出发,可以采取以学校主导为主、以政府推动为辅、学校与出版界联合办学的培养模式.
-
-
张志强
- 《第二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
| 2013年
-
摘要:
大学出版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出版业培养人才,并且目标很明确,希望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来都是出版界的好编辑、好社长.但事实上,理想和现实往往有比较大的距离.一些出版社社长、总编经常对大学出版专业教师或在媒体上说,你们培养的人不要.为什么呢?这是摆在出版教育者面前的一个很现实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
-
肖东发;
肖莎
- 《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与媒体艺术高层论坛》
| 2008年
-
摘要:
首先通过梳理中国大陆30年来出版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教学资源、海内外校际交流等方面总结了我国出版教育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继而探讨了出版教育和出版科研互相扶持、同步前行的关系,出版教育支持出版科研主要体现在高校成立研究机构、承担科研课题,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等方面;而出版科研反哺出版教育则主要体现在研究出版学的学科体系、测评业界人才需求、组织编写教材和工具书以及科研人员直接承担教学任务等方面.最后通过考察出版业发展现状,展望我国出版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探讨数字化和国际化大背景对业界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出版教育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即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研究生教育为主,控制本科生专业教育的规模,加强产学研三方合作,增加实践型课程和教师的数量,教学方法上从“以教为主”到“以学生思考和实践为主”,课程设置上则应根据人才需求增设相关课程,以及增加与海外的交流等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