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入侵种

入侵种

入侵种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普通生物学、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2980342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环境昆虫学报、昆虫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昆虫学会第十届分类区系学术研讨会等;入侵种的相关文献由40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博、叶万辉、陈家宽等。

入侵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4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980342 占比:100.00%

总计:22980467篇

入侵种—发文趋势图

入侵种

-研究学者

  • 李博
  • 叶万辉
  • 陈家宽
  • 何春光
  • 徐汝梅
  • 曹洪麟
  • 李斌
  • 王咏
  • 马志军
  • 严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贺静; 杜素洁; 程鑫斐; 王绮静; 郭建洋; 王作慰; 王福莲; 刘万学
    • 摘要: 【目的】明确严重危害甘肃省白银地区作物的潜叶蝇及天敌寄生蜂的多样性和种群组成。【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田间调查潜叶蝇危害的蔬菜、花卉、杂草并采样,室内对潜叶蝇及其寄生蜂进行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结果】在2016-2020年在甘肃白银地区采集的样本中发现6种常见潜叶蝇,包括本地种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和葱斑潜蝇Liriomyza chinensis,入侵种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三叶草斑潜蝇L.trifolii、番茄斑潜蝇L.bryoniae和美洲斑潜蝇L.sativae。其中,豌豆彩潜蝇为优势种,可危害多科寄主植物;葱斑潜蝇仅在大葱上发现危害;南美斑潜蝇在温室内的蔬菜上发生严重;三叶草斑潜蝇首次在白银市发现;番茄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的危害相对较轻。此外,调查的潜叶蝇寄生蜂包括3科12属24种,优势种包括豌豆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isaea、芙新姬小蜂Neochrysocharis formosa、万氏潜蝇姬小蜂D.wani和西伯利亚离颚茧蜂Dacnusa sibirica。【结论】一方面白银市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入侵性潜叶蝇的发生,另一方面白银市潜叶蝇的天敌寄生蜂种类丰富,对田间主要危害的潜叶蝇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自然防控作用,建议保护利用本地寄生蜂天敌。
    • 彭霄鹏; 王堃; 吕亚奎
    • 摘要: 蟾蜍,是一种通过特化出毒腺以求自保的两栖动物。它们种类众多,全球分布很广。现今在澳大利亚,活跃着一种体型巨大而又贪吃的蟾蜍--海蟾蜍。它们是无尾目里第三大、也是蟾蜍家族中体型最大的物种,最大个体肛吻距将近40厘米。如今海蟾蜍在澳大利亚的泛滥同时不断进化,引发了当地十分严重的生态问题。
    • 李晓维; 马琳; 吕要斌
    • 摘要: 【目的】番茄潜叶蛾是新入侵我国的对番茄具有毁灭性危害的入侵害虫,目前入侵我国的番茄潜叶蛾种群对杀虫剂的抗性尚无报道。本研究旨在明确新疆和云南番茄潜叶蛾田间种群对6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其与解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6种常用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新疆和云南种群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通过对2龄幼虫的生物测定确定3种增效剂[CYP450抑制剂胡椒基丁醚(PBO)、酯酶抑制剂磷酸三苯酯(TPP)和GST抑制剂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作用。采用酶活性分析测定室内敏感种群和田间抗性种群(新疆种群)2龄幼虫体内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以确定杀虫剂抗性与解毒酶活性的关系。【结果】番茄潜叶蛾云南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甲维盐、溴虫腈、多杀菌素、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新疆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甲维盐、溴虫腈、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茚虫威和高效氯氰菊酯。与室内敏感种群相比,云南和新疆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水平最高,抗性倍数分别为212.7和169.3倍。生物测定结果表明,3种增效剂PBO,TPP和DEM均对氯虫苯甲酰胺无明显增效作用。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室内敏感种群和田间抗性种群之间2龄幼虫中CYP450,GST和CarE活性无显著差异。【结论】番茄潜叶蛾新疆和云南种群对测试的6种杀虫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最高,番茄潜叶蛾对杀虫剂的抗性与解毒酶活性无关。本研究的结果对番茄潜叶蛾的田间防治和杀虫剂抗性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 邱广龙; 潘良浩; 王欣; 苏治南; 方超; 范航清
    • 摘要: 系统报道了广西涠洲岛的潮下带海草、红树林以及互花米草的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2019—2020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涠洲岛海草分布于南湾西侧,紧邻珊瑚礁区,面积4246 m 2,为潮下带的生长形式,海草种类仅见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真红树植物有6种[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卤蕨(Acrostichum aureurm)以及外来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ela)],占广西真红树种类的50%,分布于涠洲岛西北部的西角沟、北部的牛角坑沟和东南部的五彩滩,总面积约450 m^2;半红树植物6种,占广西半红树种类的75%;外来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仅见于西北部的西角沟,面积处于快速扩展阶段(现存面积70 m^2,比9个月前的面积增加了2倍)。尽管涠洲岛的红树林和海草床面积均较小,但却是我国为数不多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红树林、海草床和珊瑚礁)共存的区域,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科学价值。涠洲岛滨海湿地的管理,应加大对乡土红树植物的保护力度,并密切跟踪监控外来种无瓣海桑和互花米草,必要时进行人工清除。此外,应积极防范有害藻华的发生,以免对涠洲岛海草床乃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 王赛; 王团团; 黄丽波
    • 摘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eDNA(environmental DNA)技术已成为一种新的监测手段,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eDNA是指生物体通过唾液、粪便、分泌物和皮肤脱落等释放到环境中的无细胞DNA,因此,eDNA的采集和检测具有环境友好、易于取样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以提供实时的物种分布和群落多样性信息.本文从eDNA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及其在水生态学中的应用(如监测入侵种和濒危物种,追踪物种生活史过程,推算种群的丰度和生物量,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变化)等方面进行介绍,阐明eDNA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适用性和重要性,指出当前eDNA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并展望了eDNA在生态学和环境学领域的科研前景.
    • 邱广龙; 潘良浩; 王欣; 苏治南; 方超; 范航清
    • 摘要: 系统报道了广西涠洲岛的潮下带海草、红树林以及互花米草的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2019—2020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涠洲岛海草分布于南湾西侧,紧邻珊瑚礁区,面积4246 m2,为潮下带的生长形式,海草种类仅见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真红树植物有6种[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卤蕨(Acrostichum aureurm)以及外来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ela)],占广西真红树种类的50%,分布于涠洲岛西北部的西角沟、北部的牛角坑沟和东南部的五彩滩,总面积约450 m2;半红树植物6种,占广西半红树种类的75%;外来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仅见于西北部的西角沟,面积处于快速扩展阶段(现存面积70 m2,比9个月前的面积增加了2倍).尽管涠洲岛的红树林和海草床面积均较小,但却是我国为数不多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红树林、海草床和珊瑚礁)共存的区域,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科学价值.涠洲岛滨海湿地的管理,应加大对乡土红树植物的保护力度,并密切跟踪监控外来种无瓣海桑和互花米草,必要时进行人工清除.此外,应积极防范有害藻华的发生,以免对涠洲岛海草床乃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 燕迪; 卢志兴; 王庆; 于潇雨; 张念念; 李巧; 陈又清
    • 摘要: [目的]发现-支配权衡(discovery-dominance trade off)在物种间的竞争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不同强度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入侵对本地蚂蚁群落物种的发现-支配权衡的影响,从而探讨红火蚁与本地蚂蚁的竞争机制.[方法]于2017年10-11月,在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的一滇橄榄种植基地利用诱饵法和陷阱法结合的方式引诱和收集蚂蚁,观察并记录常见蚂蚁种类的发现能力、招募能力、支配能力、最早发现诱饵的时间段及个体数.[结果]红火蚁的入侵显著影响了本地蚂蚁群落物种的发现-支配权衡.强入侵区(5.6个活动蚁巢/1O0 m2)蚂蚁群落中物种的相对发现能力和相对支配能力不存在相关性;弱入侵区(0.14个活动蚁巢/100 m2)蚂蚁群落中两者存在较弱的负相关性,但不显著;对照区(无蚁巢)中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强入侵区:r--0.01,P=0.97;弱入侵区:r=-0.60,P=0.21;对照区:r=-0.81,P=0.04).强入侵区的红火蚁种群普遍在5 min之内就能发现诱饵,而弱入侵区的种群需要10 ~ 60 min才能发现诱饵(x2(5)=33.37,P<0.001);强入侵区的红火蚁种群在发现诱饵频率和支配行为频率上均显著高于弱入侵区(发现诱饵频率:x2(1)=17.27,P<0.001;支配行为频率:x2(1)=6.25,P=0.03),而招募频率在两种入侵区间无显著差异(x2(1)=1.75,P=0.55).[结论]红火蚁入侵打破了本地蚂蚁群落物种的发现-支配权衡,而且随着红火蚁种群规模的增大,从能够影响到完全打破这种发现-支配权衡.研究结果可为了解红火蚁入侵机制提供证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