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叶蝇
潜叶蝇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园艺、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3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农民科技培训、现代化农业、植物保护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昆虫学会第五届全国青年学术讨论会等;潜叶蝇的相关文献由390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永琳、王素敏、尤民生等。
潜叶蝇
-研究学者
- 吴永琳
- 王素敏
- 尤民生
- 牛东升
- 吴爱峰
- 韩桂仲
- 何玮毅
- 原国辉
- 尤士骏
- 金辉
- 何俊华
- 余宏章
- 刘顺通
- 尹新明
- 张杰
- 徐志宏
- 李自朝
- 李金玉
- 杨广
- 杨玉洁
- 王世喜
- 王学平
- 白建林
- 荣路琪
- 袁红银
- 陈学新
- 韩李伟
- 马云
- 万海霞
- 冯宜林
- 刘万学
- 刘翔
- 吴维凤
- 员冬梅
- 孙文松
- 张京社
- 张跃进
- 曹涤环
- 曾纬
- 李少峰
- 李玲
- 李龙昌
- 杨崇庆
- 洪秀杰
- 王昌华
- 王迪轩
- 白义川
- 盛金坤
- 瞿显友
- 翟桂玉
-
-
无
-
-
摘要:
韭菜虫害主要有韭菜迟眼蕈蚊(韭蛆)、蓟马、蚜虫、葱须鳞蛾、潜叶蝇等;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疫病、菌核病等。针对不同栽培模式的保护地或露地韭菜,防治过程中应明确主要防控对象,采取相应的防控技术。一、农业措施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抗性品种;不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均衡施肥;韭菜收割后可采取撒施草木灰、地面覆网或覆沙等阻隔措施减少韭蛆成虫产卵。
-
-
贺静;
杜素洁;
程鑫斐;
王绮静;
郭建洋;
王作慰;
王福莲;
刘万学
-
-
摘要:
【目的】明确严重危害甘肃省白银地区作物的潜叶蝇及天敌寄生蜂的多样性和种群组成。【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田间调查潜叶蝇危害的蔬菜、花卉、杂草并采样,室内对潜叶蝇及其寄生蜂进行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结果】在2016-2020年在甘肃白银地区采集的样本中发现6种常见潜叶蝇,包括本地种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和葱斑潜蝇Liriomyza chinensis,入侵种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三叶草斑潜蝇L.trifolii、番茄斑潜蝇L.bryoniae和美洲斑潜蝇L.sativae。其中,豌豆彩潜蝇为优势种,可危害多科寄主植物;葱斑潜蝇仅在大葱上发现危害;南美斑潜蝇在温室内的蔬菜上发生严重;三叶草斑潜蝇首次在白银市发现;番茄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的危害相对较轻。此外,调查的潜叶蝇寄生蜂包括3科12属24种,优势种包括豌豆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isaea、芙新姬小蜂Neochrysocharis formosa、万氏潜蝇姬小蜂D.wani和西伯利亚离颚茧蜂Dacnusa sibirica。【结论】一方面白银市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入侵性潜叶蝇的发生,另一方面白银市潜叶蝇的天敌寄生蜂种类丰富,对田间主要危害的潜叶蝇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自然防控作用,建议保护利用本地寄生蜂天敌。
-
-
刘连蓬
-
-
摘要:
1烟碱烟碱是一种具有高度挥发性的神经毒剂型杀虫剂,其作用靶标为神经突触后膜上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对昆虫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熏蒸、触杀、胃毒以及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并有一定的杀卵活性。烟碱可防治蔬菜及果树上的蚜虫、介壳虫、潜叶蝇、蓟马、蝽象、卷叶虫、菜青虫、三化螟、叶蝉、菜粉蝶幼虫等,也可用于防治稻飞虱及棉花、柑橘上的红蜘蛛等。在生产中,可将烟茎、烟筋、烟草粉末等下脚料通过适当的工艺,加工提取出游离的烟碱。
-
-
-
-
摘要:
豌豆是我国南北方旱地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业生产中理想的间套轮作作物。我国豌豆生产受冬春霜冻、春旱等逆境胁迫影响较大,此外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潜叶蝇、蚜虫等病虫害也是影响豌豆生产的主要因素。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豌豆种植方式及产品用途越来越多元化,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为指导各地豌豆种植,推进豌豆生产发展,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2022年豌豆生产技术意见。
-
-
孙洪助;
吕凯军;
邵俊飞;
刘泽洋;
姜宏浩
-
-
摘要:
设施蔬菜作为高投入高产出的经济作物,受常年连作、环境封闭、高温高湿和低温寡照等综合因素影响,病虫害发生呈逐年加重的态势,病毒病、枯萎病、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等都是非常普遍的病害,蚜虫、粉虱、蓟马、害螨、潜叶蝇和甜菜夜蛾等都是较为常见的虫害。这些病虫害给设施蔬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同时还引发农药用量的增加,给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
-
余宏章
-
-
摘要:
2020年11月份播种的中豌4号、中豌6号等豌豆品种,前期除了少数未施基肥的豌豆苗长较弱外,大部分豌豆苗生长是比较正常的,有的作新鲜绿叶蔬菜食用的豌豆幼苗已经上市了,而准备收获豆粒的豌豆仍在大田中生长发育。进入今年元月中旬后,不少地方的气温回升很快,长江中下游几个省最高已经达到20°C左右,致使大田中有些幼嫩的豌豆叶片已被潜叶蝇为害,严重的地段叶片被蚕食得一片花白,各地农户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
-
魏淑凤;
孟维良;
杨长志
-
-
摘要:
黑龙江地区在种植寒地水稻时,潜叶蝇与立枯病的发生概率有所增大,这与诸多因素有关。为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目标,应当分析这两类病虫害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防治。借此下面就寒地水稻潜叶蝇与立枯病的防治策略展开分析探讨。
-
-
陈德权
-
-
摘要:
本试验通过验证短稳杆菌对水稻潜叶蝇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发现,水稻插前带短稳杆菌防治潜叶蝇,效果不理想,但当田间发现潜叶蝇危害后使用短稳杆菌,具有起效快,防治效果好,但持效期较短的特点.
-
-
-
孙雪梅;
张芳
-
-
摘要:
通过田间药剂试验,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用于防治豌豆潜叶蝇,其保叶效果与杀虫效果理想,药后7、14 d防效均达98%以上,与667 m21.8%阿维菌素100、120 mL效果相当;药后21 d有新虫入侵,防效稍有下降,但由于豌豆荚已近饱满,新虫的入侵对鲜食豌豆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因此,在豌豆初花后667 m2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5 mL,隔7 d再用药1次,能很好地控制豌豆潜叶蝇的为害,且在该剂量下对豌豆生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