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免疫酶

免疫酶

免疫酶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9437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海洋科学、海洋与湖沼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3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等;免疫酶的相关文献由50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蕊、马振华、于刚等。

免疫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4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9437 占比:99.87%

总计:109574篇

免疫酶—发文趋势图

免疫酶

-研究学者

  • 杨蕊
  • 马振华
  • 于刚
  • 常亚青
  • 周胜杰
  • 杨其彬
  • 温为庚
  • 赵旺
  • 王一福
  • 陈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兰芳; 张彩群; 刘家辉; 郑晓利; 童潼; 张琴; 王秀华; 杨慧赞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5%、1.0%、1.5%和2.0%的酵母水解物制成5种实验饲料,对5组初始体重为(25.80+0.45)g的吉富罗非鱼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实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择12尾鱼进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攻毒实验,每尾鱼腹腔注射0.2 mL浓度为8.3× 105 CFU/mL的菌液,连续观察14 d,统计累积死亡率.结果 显示,随着酵母水解物添加量的增加,吉富罗非鱼终末体质量(FBW)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呈先显著上升(P<0.05)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当SGR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酵母水解物添加量为1.29%.罗非鱼血清一氧化氮合酶、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随饲料中酵母水解物添加量的提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添加量为1.5%时达最大值.饲料添加酵母水解物对吉富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抵抗力有显著影响(P<0.05),除添加量为0.5%的实验组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实验组罗非鱼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中,饲料添加酵母水解物可有效提高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免疫力和抗病力,且在添加量为1.5%时,效果最显著.
    • 付运银; 范文浩; 阮国良; 何乃娟; 李生瑄; 李青松; 方刘; 王乾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菊粉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形态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尾平均体重为(6.58±0.16) g的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20%、0.40%、0.60%、0.80%和1.00%菊粉的饲料,每组4个重复,养殖密度为10尾/箱。试验期7周,试验结束后测定胃组织中的消化酶活性和肝胰腺中的免疫酶活性,并用显微镜观察后肠的组织形态。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40%~1.00%菊粉添加组胃组织中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其中,0.60%菊粉添加组胃组织中蛋白酶活性最高,0.80%菊粉添加组胃组织中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2)与对照组相比,随着饲料中菊粉添加水平的提高,后肠黏膜的皱襞数量增加,结缔组织更为紧密,肌层更加明显和完整;其中,0.40%~1.00%菊粉添加组后肠黏膜皱襞长度和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0.40%~1.00%菊粉添加组肝胰腺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且均以0.60%菊粉添加组活性最高。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菊粉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胃组织中消化酶活性,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增强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且以0.6%添加水平效果较佳。
    • 杨兵坤; 张彦坤; 谢鹏飞; 张春暖; 徐世晓; 孙平
    • 摘要: 研究表明,微塑料对生物体具有不利影响。本研究以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为实验对象,将其暴露于不同粒径(0、1μm、5μm、1μm与5μm按颗粒数1∶1混合粒径)、不同浓度(0、1×10^(6)粒/L、1×10^(7)粒/L)聚苯乙烯微塑料水环境72 h后,测定其消化酶、抗氧化酶及免疫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各暴露组肠道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和溶菌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微塑料急性暴露会干扰剑尾鱼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并影响其肠道抗氧化酶和免疫酶的活性。
    • 张冬梅; 颜浩骁; 罗茂林; 杨懿; 胡一帆; 龚晨昕; 李志琼; 杨淞; 赵柳兰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肠道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和肠炎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0.5%枯草芽孢杆菌组,饲喂基础饲料+0.5%枯草芽孢杆菌制剂;1.0%枯草芽孢杆菌组,饲喂基础饲料+1.0%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对初始体重为(16.0±0.5)g的大口黑鲈幼鱼开展6周的投喂试验。结果表明:1)饲喂6周后,枯草芽孢杆菌组大口黑鲈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体重均高于对照组,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2)在注射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肠炎后,各组大口黑鲈均发生死亡情况,但添加枯草芽孢杆菌降低了累积死亡率。3)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后大口黑鲈幼鱼中肠绒毛纤长紧密、排列整齐,肠绒毛高度和数量以及肌层厚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TNBS诱导的肠炎损害了以绒毛融合、黏膜下层增宽和肌层为特征的肠道结构,但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明显减轻了TNBS对后肠的损害。4)大口黑鲈幼鱼肠道抗氧化酶活性均随饲料中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提高而上升,其中1.0%枯草芽孢杆菌组肠道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5%枯草芽孢杆菌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炎可提高大口黑鲈幼鱼肠道中抗氧化酶活性,且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后大口黑鲈幼鱼肠道的抗氧化能力更强。5)大口黑鲈幼鱼肠道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活性随着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1.0%枯草芽孢杆菌组肠道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与0.5%枯草芽孢杆菌组(P<0.05)。经注射TNBS诱导肠炎后,3组大口黑鲈幼鱼肠道免疫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且1.0%枯草芽孢杆菌组大口黑鲈肠道ACP、AKP、LZM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5%或1.0%枯草芽孢杆菌均能显著降低肠道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5(IL-1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大口黑鲈幼鱼的肠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并缓解由TNBS引起的肠道促炎因子的表达,以1.0%的添加量效果较好。
    • 童潼; 许明珠; 董兰芳; 韦媛媛; 梁钰; 张琴
    • 摘要: 在适宜的投饲率范围内,随着投饲率的增加,鱼类的生长性能得到增强。为探明不同投饲率对鲻幼鱼生长、体成分、肝脏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以平均体质量(37.96±0.89) g的鲻幼鱼为试验对象,设置饥饿、次饱食、饱食和过饱食4个不同投饲率(2.5%、5%、10%和15%),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养殖56 d后测量各指标。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投饲率对鲻幼鱼的质量日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饲料利用率、肥满度、肝体指数、全鱼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肝脏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溶菌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投饲率的升高,鲻幼鱼质量日增加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肝体指数、粗脂肪含量、肝脏蛋白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溶菌酶活性呈先增高后趋于平稳的趋势;饲料利用率、全鱼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随投饲率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肝脏脂肪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投饲率的增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投饲率为10%时达到最大值。综合生长速率、饲料利用率、营养成分含量及消化酶活性、免疫酶指标来分析,确定鲻幼鱼的最适投饲率为10%。
    • 谭春明; 赵旺; 马振华; 于刚
    • 摘要: 为揭示热带海参环境适应调节机制,为其人工增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探究了红腹海参(Holothuria edulis)摄食和生理状况随时间的变化,对不同季节海参的消化道指标、组织学和酶活性变化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春、夏季红腹海参的摄食比较旺盛,冬季出现了与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夏眠相似的特性——体质量下降,消化道组织萎缩、细胞凋亡而出现大量空腔,横行皱襞厚度降低、肠壁结构中的柱状上皮密集程度下降。消化道的消化酶和免疫酶分别在3和6月活性最高,而在12月各项酶(除调节代谢的碱性磷酸酶外)活性则均处于低值,因此判断红腹海参具有冬眠现象。
    • 丁瑞霞; 黄星美; 赵旺; 邓正华; 陈恒大; 温为庚; 马振华; 王江勇; 郑忠明
    • 摘要: 为揭示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在低pH和高pH胁迫时的急性毒性和生理变化,以pH=8.0为对照组,pH=5.0、6.0、7.0和9.0为试验组,测定方斑东风螺体内4种免疫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时间pH胁迫对免疫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方斑东风螺经过pH急性胁迫后,在低pH和高pH的水体养殖6 h后都出现了活力下降、爬壁缓慢,而在48 h后开始出现死亡;各试验组GSH-PX活性均呈现“抑制-诱导”的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各pH处理组CAT活力均呈现“诱导-抑制-诱导”的变化趋势;POD活性总体表现出了“诱导-抑制”的趋势;低pH处理组(pH=5.0、6.0)ACP活性表现出“诱导-抑制”的趋势。该研究对于方斑东风螺的养殖具有参考意义,同时丰富贝类免疫系统方面的基础资料。
    • 王旭达; 高杉; 周遵春; 关晓燕; 王鉴; 董颖; 蒋经伟; 姜北; 李石磊; 赵泽龙; 陈仲
    • 摘要: 为探讨益生菌制剂对仿刺参生长、消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分离自仿刺参肠道的地衣芽孢杆菌作为潜在的益生菌株进行仿刺参投喂试验.选择初始体质量为(7.17±0.86)g的仿刺参为试验对象,设计空白对照组及益生菌处理组进行投喂.益生菌在饲料中的添加密度分别为105、107、109、1011 cfu/g,每10 d测定相关指标.40 d投喂试验结束后,通过注射灿烂弧菌的方式对各组仿刺参进行攻毒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05、1011 cfu/g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差异不显著.而投喂含有107 cfu/g和109 cfu/g地衣芽孢杆菌饲料时,仿刺参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消化酶活性(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及免疫酶活性(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期间,淀粉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他指标呈上升趋势.攻毒试验表明,投喂107 cfu/g和109 cfu/g地衣芽孢杆菌的仿刺参累积死亡率较低,相对免疫保护率较高,仿刺参抵抗灿烂弧菌的能力得到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地衣芽孢杆菌密度为107 cfu/g和109 cfu/g时,仿刺参生长指标、消化酶活性和免疫酶活性均显著提高.
    • 李伟业; 徐志进; 殷小龙; 陈爽; 马雪彬; 章霞; 邱豪军; 张晓林; 蒋霞敏
    • 摘要: 采用温度渐变的方法,研究了 18、22、26、30°C共4个温度梯度对美洲黑石斑幼鱼[(73.74±3.76)g]生长及免疫因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美洲黑石斑幼鱼的生长和存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美洲黑石斑幼鱼最终体重、特定增长率(SGR)、日增重(DWG)、增重率(GBW)和增长率(GBL)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部分温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上述各项指标中,温度22°C组均最高,与温度26°C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温度18°C、30°C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幼鱼的饲料系数(FCR)随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且部分温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成活率方面,除温度30°C组的成活率为82.2%,显著低于其他温度组外(P<0.0 5),其他各温度组成活率均达到9 0%以上.温度对美洲黑石斑幼免疫相关酶活力和基因表达也存在一定影响.在实验第1d时,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SZ)活力随温度的升高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在实验第60 d时,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SZ)活力随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22°C和26°C组显著高于18°C和30°C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在实验第1 d时随温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实验第60 d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随温度的升高逐渐上升.温度也影响HSP70和HSP90基因的表达,尽管实验期间各实验组HSP70和HSP90基因的表达变化未呈现明显的规律性,但30°C组HSP70和HSP9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从以上结果可见,温度对美洲黑石斑幼鱼的生长和免疫因子活力有一定影响,综合实验鱼的生长和免疫因子实验数据,美洲黑石斑幼鱼最适的生长温度应为22-26°C.
    • 赵旺; 温为庚; 谭春明; 黄星美; 杨蕊; 陈明强; 杨其彬; 陈旭
    • 摘要: 研究了饥饿胁迫对猛虾蛄Harpiosquilla harpax肠道、血液、肝胰脏和肌肉的六种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虾蛄禁食1、6、11和21 d后,分别采集样品并测定酶活力.结果表明:饥饿胁迫时间对猛虾蛄免疫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轻度饥饿时猛虾蛄免疫酶活性被诱导,重度时则被抑制.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1)肠道中各免疫酶(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力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2)血液中除了CAT呈现"先降后增"外,其他为"先增后降";3)肝胰腺中CAT活力逐渐下降,而GSH-PX却"先降后增",其他"先增后降";4)肌肉组织中AKP略微下降,其他为"先增后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