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院
元老院的相关文献在1953年到2021年内共计160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专利文献739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学理论、齐鲁学刊、求是学刊等;
元老院的相关文献由162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坤坊、何立波、骨头等。
元老院
-研究学者
- 黄坤坊
- 何立波
- 骨头
- 亚亚(画)
- 匡林林
- 宫秀华
- 岑嵘
- 张晓校
- 张献军
- 彭俊
- 徐国栋
- 杨俊明
- 王乃新
- 赵玫
- 郭晔旻
- 郭长刚
- Emmanuel Deslouis
- 亓佩成
- 亚亚
- 任见
- 何芳济
- 余凤高
- 佟瞳
- 保广
- 傅兆龙
- 傅利华
- 傅桦
- 兰奇光
- 冯晓升
- 冯柒
- 冷杉
- 冷枞
- 刘国华
- 刘自成
- 占志铖
- 古萍
- 叶克飞
- 叶家松
- 叶雪冬
- 吐槽司机
- 吕洲宾
- 启良
- 吴佩华
- 吴少梅
- 吴苏妹
- 吴钧燮
- 周安平
- 周小毛
- 周庆基
- 周鼎1
-
-
张用清
-
-
摘要:
日本国家近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公议"成为社会各政治主体构建政权的旗帜.明治新政权屡屡向社会倡导建立"公议"政治,并尝试成立了公议所、集议院等公议机关,其中尤以元老院存在时间最长,发挥作用最明显.元老院是政府平息民意、追求政治平衡的产物,其诞生源于明治维新以来统治集团在政治近代化上分歧的暂时弥合,因而元老院的实际权限始终受到政府掣肘.元老院成员在政体框架内积极发挥作用,试图使元老院会议成为日本立法过程的关键环节.元老院在立法权和制宪权行使的过程中与政府进行了长期的博弈,二者的互动模式深刻影响了日本立宪构建的形态.行政权主导下政府对议会的压制,可视为近代东方国家宪政转型的预演.
-
-
吕洲宾
-
-
摘要:
惊天大案:鲁隐公遇刺身亡公元前715年的一天,古罗马上空袭来倾盆大雨,雨过天晴后,执政38年的开国君王罗穆路斯却不见了,传说是被元老院刺杀。3年之后的公元前712年,类似的悲剧降临在了东方的鲁国,鲁隐公遇刺身亡。鲁隐公姬息姑执政11年,通过和平的外交政策,为鲁国的和平崛起立下了大功,但善人却没有善报。
-
-
叶克飞
-
-
摘要:
哈德良身处一个风云激荡、惊心动魄的时代。"以任何客观标准而论,哈德良都是成功的君王,可他从未获得元老院和统治阶级的认可。大家普遍相信,他生性残忍,看似和善,可真情实感从不外露。然而,也有人不以为然。持此论者为哈德良登基之初处决的某前任执政官之表亲。按理说,他实在不必嘴下留情。
-
-
Emmanuel Deslouis;
吴苏妹
-
-
摘要:
回顾过去,有许多热衷权力的征服者改写了世界历史。不过,气候也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公元前27年1月16日是世界古代史最重要的日期之这一天,屋大维成为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获封“奥古斯都”的称号。在此之前的5个世纪里,罗马一直实行共和制,执政官、元老院以及人民大会三权分立。
-
-
章正元
-
-
摘要:
公元前44年3月15日,自命替天行道的行刺者们在元老院用匕首结果了独裁者尤利乌斯·恺撒的性命。他们本想立马稳住在场的其他元老,以此来控制住大局。然而计划的第二步就失败了,元老们在惊慌中一哄而散,罗马顿时陷入了混乱。西塞罗一向反对恺撒独裁,他在事后当即对行刺公开表达了支持。两个月后,在与密友的通信中,他透露了对行刺者的真实看法:“有勇无谋。”
-
-
郭晔旻
-
-
摘要:
很多人都知道,恺撒在从山南高卢进军罗马时曾留下一句名言:“骰子已经掷下去了,就这样吧。”细品这句话,在破釜沉舟之前恺撒也曾有过犹豫。他在害怕什么呢?是徒有虚名的元老院?还是有着如簧之舌的西塞罗?都不是,被恺撒真正视为敌手的,是格涅乌斯·庞培(Gnaeus Pompeius)——掉号“伟大的人”。
-
-
郭晔旻
-
-
摘要:
公元前70年,罗马共和国的元老院还来不及为成功镇压斯巴达克斯起义而庆贺,便发现自己面临着又一个难题。绞杀奴隶起义的刽子手克拉苏与赶回意大利的另一位名人庞培不约而同地屯兵罗马城下,要求竞选执政官——尽管罗马法律规定,要充当执政官候选人就必须遣散所率领的军队……
-
-
-
杨俊明;
匡林林
-
-
摘要:
朱古达战争是罗马与其北非盟国努米底亚国王朱古达之间围绕该国王位之争而爆发的一场局部战争,战争规模不大,但对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却产生了深远影响。事实上,朱古达战争并不是罗马同努米底亚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元老院之所以迟迟不肯宣战,是因为它根本没有发动战争的愿望,萨卢斯特关于元老贵族受贿的指控则明显有夸大之嫌。朱古达战争的爆发是各种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是历史的合力催生了这场让罗马付出巨大代价的战争。
-
-
白孟宸
-
-
摘要:
由于古罗马文明在政治制度和治理思想等方面对整个欧洲进行了全面的启蒙和影响,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对罗马政治制度的研究就成为学者表达自身政治见解的重要手段。无论是马基雅维利还是孟德斯鸠都曾经专门论述过对古罗马政治制度的理解。同时西方从威尼斯开始直至近代的英美等国,所采用的议会体系从名称到构成,很大程度上是对古罗马元老院制的全面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