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3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6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310966篇;相关期刊619种,包括法人、合作经济与科技、经济论坛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市场化、法治化背景下的金融服务法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2013年长三角研究生金融法论坛——自贸区金融制度创新、第九届环境与发展论坛等;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文献由149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云龙、崔志娟、张强等。

信息披露制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6 占比:0.42%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10966 占比:99.57%

总计:312309篇

信息披露制度—发文趋势图

信息披露制度

-研究学者

  • 刘云龙
  • 崔志娟
  • 张强
  • 孙旭
  • 康永博
  • 李伟
  • 李伯侨
  • 李萍
  • 杨郊红
  • 王苏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臧亚楠
    • 摘要: 针对当今我国证券资本市场的形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并于2020年 3月 1日实施。新证券法第九条规定“: 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注册”,此条文的出台意味着在中国证券资本市场长期运行的审批制和核准制将退出证券平台,随之而来的是上市申请注册制。注册制的实行意味着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的加强,本文将通过对核准制和注册制两种制度进行比较,反思注册制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重构,为注册制的实行提供坚实支撑。
    • 董文璐
    • 摘要: 存托凭证作为跨境投融资工具,最早由美国J.P.摩根公司发行,现已发展成为常用的金融工具。随着中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存托凭证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有利于促进资本在国际市场的自由双向流动,引导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中国存托凭证的推行面临诸多风险与障碍。本文在分析中国存托凭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市场发行存托凭证的经验,为完善中国存托凭证制度提供可行路径。
    • 叶睿
    • 摘要: 新闻媒体的要务逃不开对政府政策的传达、市场动向的说明以及社会生产活动的描绘。不同于政治新闻,财经媒体的政策传达对当前经济生活的指导性更加直观;不同于社会新闻,财经媒体的“画像”描绘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更加迅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为投资者提供了知晓市场信息的制度保障,新媒体催生下的平台为此类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不同属性的财经新媒体对信息披露的发布有不同的侧重,并在整个消息链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
    • 郑雯馨
    •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居民对于投资理财的需求迅速增长。同时商业银行在传统存贷款业务中难以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纷纷转向金融产品市场,扩大发售的理财产品规模。本文以2020年Y产品穿仓事件为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发现该制度存在关键信息披露落实不到位,存在难以保障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等问题。并针对这些缺陷,提出细化信息披露制度相关内容,提升相关法律规定立法层级等具体建议。
    • 孟令彤
    •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非营利组织弥补了政府和市场在弱势群体关爱方面的不足,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快速发展,不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对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使志愿失灵现象频频发生。本文在厘清个人发起型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基本概念基础上,对个人发起型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现状以及信息披露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张从法律法规、政府服务职能、多元主体构建、组织内部管理制度方面入手,优化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有效保证个人发起型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效率,提高组织公开透明度,加强社会公信力,最终推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 黄垲淋; 刘敏
    • 摘要: 北交所的开市对于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注册制的全面试点也反映出北交所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而信息披露制度作为注册制的核心制度,对于发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内在价值、提高融资效率、保护投资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交所的信息披露制度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明确完善北交所信息披露制度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完善路径,旨在为北交所的长期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 李思慧; 郑素兰
    • 摘要: 以A股上市公司的ESG评级及相关财务指标构成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引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就ESG的实施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整体上看,中国现有ESG的实施并不有利于企业成长,且当区分强制型和自愿型后,发现被强制实施ESG的企业在成长能力上所受的负面影响大于自愿实施的企业;在划分企业生命周期后,ESG对成长期企业的成长能力负向影响最大,而对于成熟期和稳定期企业的负向影响则显著下降;ESG主要通过增加企业成本,降低利润的方式削弱其成长能力,即指明了现阶段ESG的“成本效应”较为明显。在丰富了ESG研究文献的同时,为中国现有ESG的实施效果给出了初步检验,为政府引导企业在ESG方面的贯彻和实施提供了更为细化的经验证据。
    • 郭万隆
    • 摘要: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能够有效地解决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随着我国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上市公司信息制度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但是,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中存在的失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重要作用的发挥.本文围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提出相应解决制度失灵问题的路径.
    • 张海云; 陆本立
    • 摘要: 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规模稳定增长,资产支持证券及其底层资产的透明度引起投资者和监管层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透明度对于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以欧盟STS标准和美国信息披露制度为借鉴,提出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透明度建设方面的建议。
    • 马育红; 肖振宇
    • 摘要: 股东出资认缴制改革在赋予股东出资时限利益的同时也导致了公司流动资金减少,当公司不能按约清偿债务时,债权人能否主张股东出资加速到期成为了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之一.资本缴纳制度并非是保障债权人债权的合理手段,加速到期也并非是对资本原则的遵守.该制度下股东承担的补充责任不仅与我国立法中的其他补充责任相冲突,而且对主体间关系不适当的内外划分也使得加速到期对股东的期限利益保护不力,存在过度保护债权人的倾向.公司信用基础是平衡公司、公司债权人及公司股东利益的理想视角,以稳定信用基础为核心,兼采价格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实现三大主体的利益平衡,对保障公司独立法人地位、公司股东期限利益和公司债权人债权均具有实用性和合理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