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联盟
企业动态联盟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18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32357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管理科学、商场现代化、科技进步与对策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中国科协青年学术会议—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网络化制造与大规模定制学术会议等;企业动态联盟的相关文献由131位作者贡献,包括贾平、严钟、张捍东等。
企业动态联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2357篇
占比:99.94%
总计:132437篇
企业动态联盟
-研究学者
- 贾平
- 严钟
- 张捍东
- 张青山
- 游明忠
- 缪匡华
- 于戈
- 吴青泉
- 徐剑
- 曹智安
- 杨丹
- 王健
- 王永军
- 申德荣
- 邱奎宁
- GAN Yi
- LIN Hai
- LIU Cui
- PENG Bin
- WANG Sheng-jia
- YANG Zun-qi
- 丁永生
- 任立红
- 傅奇蕾
- 兰天
- 刘一骝
- 刘军
- 刘波
- 刘红红
- 刘艳斌
- 吕荣杰
- 吴澄
- 吴辉球
- 周斌
- 娜仁图雅
- 娜仁图雅12
- 孔晓慧
- 孙宪丽
- 孙新卿
- 安玉红
- 尹雪英
- 崔国兰
- 庞明宝
- 廖成林
- 张健
- 张凡
- 张和明
- 张学民
- 张小涛
- 张成
-
-
韩培培;
董建华;
温明振;
熊朗羽;
李文
-
-
摘要:
本文在对联盟风险性质准确识别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2个准则层因素、16个指标层因素的企业动态联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首次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度量企业动态联盟的风险,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灰色综合评价法是度量企业动态联盟风险大小的科学工具,运用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计算联盟风险的综合评价值,分析联盟的风险等级,而且可以分别计算出准则层因素的风险值,对风险较高的因素进行重点监控和预防.
-
-
-
娜仁图雅;
曹刚;
王斯慧
-
-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贯通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区域,连接欧洲和亚太两大经济大区,倡议的实施将实质性地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跨境电商会有高速发展,也进而带动物流快递业发生质的飞跃.但由于我国物流快递业发展严重滞后,短期内制约快递业发展的爆仓问题,仍然是急需解决的发展瓶颈.电子商务快递企业动态联盟的构建研究,对于解决快递业发展中的爆仓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动态联盟的组织模式设计是动态联盟构建中十分关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物流快递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爆仓问题发生原因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物流快递企业动态联盟构建原则、构建流程以及组织模式,对于解决电子商务物流快递企业的突出问题指出路径.
-
-
傅奇蕾
-
-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转型,在高效的整合内部业务流程的同时,更多的企业开始采用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产品,实现了包括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的集成化管理。在实现ERP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时,如何高效快捷地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流通,组成精益、敏捷、准确的供应链系统,便成为了最关键的问题。针对如何实现ERP与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的优化整合,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竞争力,需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
-
-
-
-
陆小成;
罗新星
-
-
摘要:
基于对知识共享的分析,知识共享催生企业动态联盟,需要合伙企业间构建知识共享、沟通协调的知识平台,在分析各种不同类型数据信息知识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其问题,实现组织目标.企业动态联盟模型多视图是由过程、组织、资源、知识、产品等视图构建,各视图之间相互关联.企业动态联盟模型需要构建知识共享环境与过程,并基于分布式对象技术实现企业动态联盟知识共享建模.
-
-
李柏洲;
龚新;
马慧子
-
-
摘要:
根据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现有管理模式,以动态联盟为理论基础,整合供应链管理、虚拟研发、客户关系管理、各部门绩效评估等有效管理手段,构建装备制造业企业动态联盟管理模式,并对其组织结构和运行特点进行分析,使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动态联盟管理模式下实现资源有效整合,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
-
-
-
-
张捍东;
严钟;
王健
- 《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在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过程中应考虑的相关因素.讨论了应用博弈论建立的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的两种常见的博弈模型,并进行了相关分析,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接着讨论了利益分配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以现代控制理论和现代管理分析手段结合的方式,对基于Shapley值法和同时考虑风险的企业动态联盟的利益分配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分析思路.
-
-
张捍东;
严钟
- 《中国科协青年学术会议—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在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过程中应考虑的相关因素,讨论了应用博弈论建立的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的两种常见的博弈模型,并进行了相关分析,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接着讨论了利益分配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最后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
-
-
- 《第三届模具实用制造技术交流年会》
| 2003年
-
摘要:
结合某地区模具网络化制造动态联盟的组建,重点论述了区域性网络制造动态联盟平台体系的四个层次:动态联盟战略层,盟员企业层,项目管理层,任务执行层:并以此为框架来构建该地区模具网络制造系统动态企业联盟的数字化平台,为动态联盟的实际运作打好基础.探讨了组建区域性网络制造企业动态联盟的若干关键技术.包括:区域性动态联盟运作模式,企业建模,基于网络的协同设计和制造技术等.
-
-
吴青泉;
申德荣;
于戈;
杨丹
- 《网络化制造与大规模定制学术会议》
| 2003年
-
摘要:
在网络经济模式下,企业面对市场的不断变化,提出组建动态联盟以共同实现商机的举措.但怎样才能快速、灵活地合成联盟成员间的业务流程,就成为十分关键的问题.Web服务的出现,使企业可以提供"标准的"、Web可访问的业务组件,企业间通过Web服务就可实现有效的业务集成.本文讨论了一个面向企业动态联盟的服务合成系统e_Scope4WS的模型和实现.该系统支持合成服务流程的建模、执行和监控,提供了合成流程中的授权控制和事务处理,并能够根据要求实现合成服务运行中的动态服务查找;同时,还能支持合成服务的快速部署和发布.
-
-
-
-
张小涛;
李军治;
张学民
- 《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
| 2002年
-
摘要:
企业动态联盟的建立是实现全球化敏捷生产的主要方式,敏捷供需链是支持动态联盟优化运行的重要使能技术.首先介绍了敏捷供需链的概念,论述了它的特点和发展由来;介绍了企业动态联盟的概念,初步分析了我国企业开展动态联盟的要求、困难和特点;随后论述了企业动态联盟与敏捷供需链的关系以及在联盟实现过程中供需链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对进入WTO后的中国企业在这个领域应该努力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
-
赵文平;
徐国华;
王安民
- 《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
| 2003年
-
摘要:
敏捷制造是在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通讯工具和通信环境的条件下,通过在一些企业间建立动态联盟,实现联盟企业知识、信息、技术资源共享,以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投资完成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并快速把产品推向市场.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在敏捷环境中已不能完全适用.本文在分析敏捷制造下产品设计过程特点的基础上,对敏捷制造产品信息集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品信息集成可分为以下4个层次:消息通信、数据共享、互操作和数据与知识重用.并对实施产品信息集成的过程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