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体测量

人体测量

人体测量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813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体育、人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9篇、会议论文43篇、专利文献367977篇;相关期刊312种,包括人类工效学、体育科技文献通报、体育科学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第八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21世纪中国人类学发展高峰论坛、全国第九次法医学术交流会等;人体测量的相关文献由1534位作者贡献,包括尚笑梅、郑连斌、张文斌等。

人体测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9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4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67977 占比:99.80%

总计:368709篇

人体测量—发文趋势图

人体测量

-研究学者

  • 尚笑梅
  • 郑连斌
  • 张文斌
  • 胡兴宇
  • 陆舜华
  • 张欣
  • 史铀
  • 张渭源
  • 刘宝善
  • 李咏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英; 李青; 高新萍; 何海鹏; 王琰; 石若冰; 梁义娟
    • 摘要: 目的测量河北保定地区汉族已婚正常女性的外阴,为河北保定女性外阴部测量数据提供初步资料。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34例河北保定户籍的已婚汉族女性进行外阴测量,患者年龄18~50岁,每例测量16个指标,对各项测量指标进行统计描述,与近期国内相关文献比较,并与年龄、身高、体重指数进行Pearson′s相关性分析。结果河北保定地区汉族正常女性外阴测量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的波动,各测量数据分别为阴蒂包皮长(25.8±2.7)mm,阴蒂头长(4.9±1.3)mm,阴蒂头宽(4.1±1.1)mm,尿蒂距(24.0±3.5)mm,尿阴距(10.3±5.4)mm,阴会距(15.2±5.3)mm,会阴体长度(24.6±4.2)mm,小阴唇底边长(45.3±6.4)mm,左前唇距(22.2±5.3)mm,右前唇距(22.4±5.4)mm,左后唇距(32.0±6.7)mm,右后唇距(31.7±6.6)mm,左大阴唇宽(17.5±5.1)mm,右大阴唇宽(17.3±4.8)mm,大阴唇长(78.3±11.3)mm,大阴唇宽(26.9±6.0)mm,外阴测量数据与近期国内报道的数据有差异,小阴唇底边长、大阴唇长及大阴唇宽与身高呈负相关,其他指标与身高无相关性;尿阴距、阴会距、会阴体长度、小阴唇底边长、前唇距、后唇距、小阴唇宽、大阴唇长、大阴唇宽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尿蒂距与体重指数呈负相关,阴蒂包皮长、阴蒂头长、阴蒂头宽与体重指数无相关性,各测量指标与年龄无相关性。结论通过与国内相关文献比较发现,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外阴形态存在差异,河北保定汉族女性外阴测量数据,与王鲁文等报道的数据大部分没有显著差异,但阴蒂相关指标尤其是阴蒂头宽及大阴唇宽偏大。与新疆女性相比,无论是汉族还是维族,小阴唇相关指标偏大;除阴蒂头宽偏大外,其他相关数据差异不大;大阴唇长度偏小,但宽度无明显差异;其他数据大多数偏大。而与南粤地区汉族女性相比,小阴唇相关数据差异不明显;阴蒂相关指标同样是阴蒂头宽偏大;大阴唇指标长度偏大,但宽度偏小,其他数据基本偏大,但会阴体长度偏小。河北保定地区汉族正常女性外阴形态解剖特点需要进一步研究。
    • 杨琪; 刘晓秋
    • 摘要: 面部扫描仪是一种非接触式、非侵入式、能对面部软组织进行数据测量与三维重构的仪器,在人体测量、刑事侦查、疾病诊断、人类学研究、口腔医学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本文将对面部扫描仪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 徐凯忆; 钟泽君; 蔡晓裕; 顾冰菲
    • 摘要: 为实现个性化裤装样板自动生成,探讨了青年女性下肢体型的分类方法及腰部、腹部、臀部、大腿根部和膝部5个人体特征部位的围度预测模型建立。主要通过美国[TC]^(2)三维人体扫描仪获取202名在校女大学生的人体点云数据,测量各特征部位的围度、宽度和厚度等相关形态参数。然后进行体型分类,提出VD_(wh)值(表征腰臀相对凸出量)、D_(bw)值(表征后腰的凹陷程度)、HD_(ht)值(表征站姿)、A_(tk)值(表征腿型)4个形态指标,将青年女性下肢形态分为圆长型、圆润型、扁长型三类。基于体型分类结果,选择圆润体,对该体型下5个特征部位的宽度、厚度以及围度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特征部位围度的回归方程,并以手工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除大腿根部最大误差值为1.98 cm外,分类后预测的其他特征部位围度值与手工数据的误差绝对值均在1.5 cm范围内,说明本围度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基于照片的青年女体个性化裤装样板自动生成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 张舒; 包云; 陈芳; 单清
    • 摘要: 目的探讨人体成分分析及人体测量对绝经后女性血脂异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择同期在我院参加体检的绝经后中老年女性201例,指定专业临床营养医师进行人体测量,使用生物电阻抗法分析人体成分;采集病史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数据转换获得腰臀比、腰高比、骨骼肌质量指数(SMI)、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TC/HDL-C)比值,综合分析上述指标对绝经后女性血脂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绝经后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为68.7%,其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的比率分别为48.8%,34.8%,22.4%,19.4%。体质指数、体脂肪、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腰围、臀围、腰高比、腰臀比与TG和TC/HDL-C比值呈正相关;SMI与TG呈负相关;体脂百分比、腰高比和腰臀比与LDL-C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绝经后女性体脂百分比是导致TG和LDL-C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腰高比对TC/HDL-C比值的影响更显著(P<0.01);腰臀比为绝经后女性发生血脂异常的预测因素(OR=1.124,95%CI:1.062~1.190)。结论绝经后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人体成分分析所测体脂百分比及人体测量所获腰臀比、腰高比均与之关系密切,其中腰臀比为绝经后女性血脂异常的有效预测因素,对血脂异常预警和血脂水平监测具有参考价值。
    • 袁诗婷; 王朝晖
    • 摘要: 为了解胖体女性体型特征,提高“大码”服装合体性,以BMI≥24 kg/m^(2)或腰围≥80 cm为样本筛选条件,有效测量了151名18~55岁长三角地区成年胖体女性人体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在42项测量项目中提取了7个影响成年胖体女性体型的公因子,并结合相关分析从中选取8个特征变量,整合为4项体型聚类指标。运用系统聚类法确定最佳聚类数,使用k-means聚类法将长三角地区成年胖体女性体型分为A、O、H、V型4类。胖体女性体型特征分析及分类研究,有助于构建胖体人台,为“大码”女装设计提供参考。
    • 张亚琦; 李小辉
    • 摘要: 针对皮肤形变量测量方法存在的工作量大、操作复杂等普遍问题,通过人体体型与关节部位运动时皮肤形变量的关系,并结合数学原理构建人体主要关节的几何模型,分别得到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皮肤形变量的计算公式,然后与现有的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皮肤形变量主要取决于关节的围度、活动角度以及身体质量指数;各个关节皮肤形变量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的平均误差为0.51 cm,在0.05显著水平上无明显差异,从而说明该方法可以用于皮肤形变量的预测,能够为服装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 杨柳
    • 摘要: 随机选择18~25周岁的宁夏青年男性进行体型数据采集,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照国标将其均值与全国成年男性对应部位的均值进行比较,得出宁夏18~25周岁青年男性体型特征及分布特点,为宁夏青年男性的体型研究补充基础数据。
    • 杨姗姗; 朱乔; 甯超学; 刘淼; 何耀; 王盛书; 贾王平; 韩珂; 台朋岗; 寇福银; 李靖; 曹文哲; 赵亚力
    • 摘要: 目的 分析百岁老人中腰围、BMI、腰臀比、腰高比、小腿围和腰围小腿围比值(WCR)与其抑郁症状风险间的关联.方法 纳入全样本调查的海南百岁老人共1 002人.使用GDS-15进行抑郁症状相关风险的调查,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各人体测量指标与抑郁症状风险间的关联强度.结果 校正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居住类型)以及生活方式(吸烟和饮酒)相关变量后,总人群中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小腿围和WCR与GDS-15关联的标准β值分别为-0.069、-0.032、0.009、-0.009、-0.099和0.060,其中关于上述β值的检验P值中BM1和小腿围<0.05.随小腿围增加,百岁老人的抑郁症状风险随之降低,OR=0.94(95%CI:0.90-0.98).而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随着小腿围的减少和WCR的增加,抑郁症状的风险逐步增加,趋势P值分别为0.038和0.042.结论 百岁老人中,中心肥胖(腰围、WCR)与外周肥胖(小腿围)对于抑郁症状具有不同关联,百岁女性中小腿围增加是其抑郁症状风险的保护因素,应关注小腿围较低的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
    • 吴佳姿; 殷杏; 李紫君; 孙畅; 谭婧泽
    • 摘要: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体部测量表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人群间的差异.方法:对南、北、中部3个地区汉族人群的42项体部测量表型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汉族人群体部的高度表型之间、高度与长度表型之间、长度表型之间、围度表型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而宽度表型之间、宽度与高度表型之间、宽度与长度表型之间、宽度与围度表型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性,围度与高度、长度表型之间则具有较弱的正相关性.结论:体部测量表型间的相关性反映了人体部分特征发育的关联性与规律性,同时相关性在人群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后期复合表型的遗传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有助于深入探讨复杂性状的遗传学机制.
    • 李佳潞; 黄银兰; 乔嘉; 毛茁; 李涛; 杜维艳
    • 摘要: 目的:通过与体重指数(BMI)无关及有关部位古今未变骨度折成1寸的长度均值,来分别验证已变部位骨度折成1寸的尺寸大小,以期为规范骨度分寸定位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骨度分寸古代文献”数据库,分别总结古今未变及已变的骨度尺寸,并结合人体测量对BMI在不同范围的200名志愿者15项骨度进行实测.结果:①古今尺寸大小未变及已变的骨度均有6条;②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平髌尖)、腘横纹(平髌尖)至外踝尖的测量值与BMI存在相关关系;两乳头之间和两乳晕内侧缘之间的测量值与BMI存在显著相关关系;③已变部位骨度尺寸建议按照两乳头之间9.5寸、两乳晕内侧缘之间8寸、天突至岐骨9寸、岐骨至脐心9寸、脐心至横骨6.5寸、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胫骨内侧髁下方阴陵泉至内踝尖16寸折量定穴.结论:①将BMI作为影响因素,符合骨度适于“众人之度”的特点;②由“已知”(古今未变骨度)骨度推“未知”(已变部位骨度)骨度,依据“局部”(各部位骨度折成1寸的长度)与整体(BMI)的固定关系,可验证骨度起止点,探求正确尺寸.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