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黑斑病菌

黑斑病菌

黑斑病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066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花生学报、北方园艺、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等;黑斑病菌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乔奇、张德胜、张振臣等。

黑斑病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2.0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4066 占比:97.93%

总计:4152篇

黑斑病菌—发文趋势图

黑斑病菌

-研究学者

  • 乔奇
  • 张德胜
  • 张振臣
  • 王永江
  • 王爽
  • 田雨婷
  • 刘刚
  • 兰成忠
  • 周宁宁
  • 唐开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庆伟
    • 摘要: 南京农业大学果树生物技术实验室/园艺学院联合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黑斑病抗性较弱的草莓主栽品种“红颊”为试验材料,先从病株中分离和鉴定草莓黑斑病的致病菌,然后进行外源喷施褪黑素和接种黑斑病菌处理,通过统计病菌致病性、褪黑素的抑菌效果和促进草莓的抗菌性能力,并测定各处理草莓发病过程中叶片相关酶活性和抗性基因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了外源褪黑素提高草莓对黑斑病抗病性的作用机理。
    • 王世明(摘录)
    • 摘要: 据《果树资源学报》2021年第3期《3种植物提取物对梨叶黑斑病菌抑制作用研究》(作者高小宽等)报道,以梨黑斑病原菌为供试菌株,采用离体叶盘法、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和病原孢子萌发率方法,研究了三七、五味子和银杏3种提取物不同浓度对梨叶黑斑病病原菌的抗菌活性。
    • 刘刚
    • 摘要: 为了对柑橘黑斑病和柚黑斑病提出更科学的化学防治方法,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研究了柑橘黑斑病菌和柚黑斑病菌对杀菌剂多菌灵的抗性频率、抗性水平及其抗性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在江西114个柑橘黑斑病菌株中发现了2个多菌灵抗性菌株,抗性频率为1.75%,抗性系数分别为5333.6和379.2;在四川32个柑橘黑斑病菌株中发现了1个多菌灵抗性菌株,抗性频率为3.13%,抗性系数为303.3;在浙江23个菌株和重庆3个菌株中没有出现抗性菌株。
    • 刘东让; 侯喜林; 肖栋
    • 摘要: SGT1(suppressor of the G2 allele of skp1)基因作为植物抗病信号途径中的重要元件,广泛参与植物细胞周期、逆境反应和信号转导等过程.为研究不结球白菜(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抗病相关基因BcSGT1的结构和表达特征,本研究通过RACE (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以抗病品种‘苏州青’叶片为材料克隆到BcSGT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采用qRT-PCR分析该基因在霜霉病菌(Peronospora parasitica)及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诱导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ph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技术分析该基因的原核表达特征.序列分析结果表明,BcSGT1基因的cDNA全长为1 41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074 bp,共编码358个氨基酸(GenBank No.AB495003).氨基酸同源性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不结球白菜BcSGT1基因与同科植物的进化关系相近,其中与大白菜(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第3号染色体的基因(Bra000741)同源性最高(97%).qRT-PCR分析表明,霜霉病菌侵染处理下,BcSGT1基因在抗病品种‘苏州青’和感病品种‘矮脚黄’中的表达量分别于24、48 h达到峰值,且在‘苏州青’中的表达量峰值约为‘矮脚黄’中的2.1倍(P<0.01);黑斑病菌侵染处理下,BcSGT1基因在抗病品种‘苏州青’和感病品种‘矮脚黄’中的表达量分别于12、24 h达到峰值,且在‘苏州青’中的表达量峰值约为‘矮脚黄’中的2.0倍(P<0.01);霜霉病菌侵染处理24和48 h后,黑斑病菌侵染处理12、24和48 h后,BcSGT1基因在抗病品种‘苏州青’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矮脚黄’中的表达量(P<0.01).原核表达载体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1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9kD的融合蛋白.BcSGT1基因是不结球白菜霜霉病菌及黑斑病菌抗病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本研究成功将BcSGT1融合表达进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本研究为高产、优质及抗病不结球白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王鹏程; 郝海婷; 王兰; 凌新慧
    • 摘要: 【目的】以枣黑斑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为研究对象,明确其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种类和活性,探讨细胞壁降解酶在病菌致病中的作用,为细胞壁降解酶参与病原菌侵染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和考马斯亮蓝(Bradford)法,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混合物吸光度,根据酶反应所释放的还原糖计算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结果】枣黑斑病菌在寄主体外不同碳源诱导下均能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羧甲基纤维素酶(Carboxymethyl cellulase, Cx)、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木聚糖酶(Xylanase)、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olymethylgalacturonase, PMG)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ectin methyltranseliminase, PMTE)等6 种细胞壁降解酶(Cell wall degrading enzyme,CWDE),但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存在一定差异,以骏枣果肉为外源诱导物,枣黑斑病菌产生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5 种酶,说明β-葡萄糖苷酶在枣黑斑病菌致病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以滤纸为诱导物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于其他诱导物,其活性高达10.104 U·mg-1。枣黑斑病菌侵染枣果后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种类及活性与体外不同碳源诱导的结果一致,可产生6 种细胞壁降解酶,其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于其他5 种酶,且病健交界处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受侵染后的发病部位和未被侵染的部位。【结论】枣黑斑病菌在致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壁降解酶为β-葡萄糖苷酶,且在侵染过程中病健交界处的活性最高,而在寄主体外诱导β-葡萄糖苷酶最佳碳源为滤纸诱导物。
    • 宋利沙; 蒋妮
    • 摘要: 目的:为明确拮抗真菌zjts7分类地位和对肿节风黑斑病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的抑菌率以及对病原菌的菌丝形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平板稀释法和平板对峙法,从健康肿节风的根系土壤里分离筛选到一株对肿节风黑斑病菌具有抑菌作用的真菌zjts7.结果:结果表明,真菌zjts7对肿节风黑斑病菌的抑菌率达到81.82% ~100%.经显微镜观察,真菌zjts7可造成肿节风黑斑病菌的菌丝断裂、膨大和畸形.结论:结合形态特征和ITS rDNA序列分析,将该拮抗真菌zjts7鉴定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 摘要: 为了探讨花生几丁质酶在抵御真菌性病害中的作用,克隆了花生几丁质酶基因并通过遗传转化验证了该基因的功能.以花生品种花育23号基因组DNA和RNA为模板,通过PCR及RT-PCR扩增分别获得长度为1779 bp的花生几丁质酶基因DNA序列及795 bp的全长cDNA序列.DNA及cDNA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内含子剪切符合"GT……AG"规则,其cDNA序列被命名为Ah-Chi,编码265个氨基酸,GenBank注册号为HQ439775.利用NCBI在线Blast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蛋白产物与水稻、玉米、紫花苜蓿、大豆、拟南芥的相关蛋白的同源性分别达到83%,83%,72%,58%,49%.用Ah-Chi替换掉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上的Gus基因,成功构建了植物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1-Ah-Chi.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CAMBIA1301-Ah-Chi转化花生胚小叶外植体,获得再生小苗,经嫁接移栽获得再生植株.利用PCR扩增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RT-PCR扩增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中Ah-Chi基因表达量增加.用黑斑病菌接种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对照植株离体叶片7 d后,发现非转基因植株叶片褐化及坏死程度较为严重,而转基因植株叶片褐化及坏死程度相对较轻,初步说明转基因植株抗病性增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