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产量相关性状

产量相关性状

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25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2190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种子、大豆科技、亚热带农业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等;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文献由490位作者贡献,包括C·勒佐、V·弗兰卡德、A·I·桑兹莫林纳罗等。

产量相关性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2190 占比:99.93%

总计:112271篇

产量相关性状—发文趋势图

产量相关性状

-研究学者

  • C·勒佐
  • V·弗兰卡德
  • A·I·桑兹莫林纳罗
  • Y·海茨费尔德
  • S·范德纳比利
  • Y·D·崔
  • 梁康迳
  • M·劳尔斯
  • 景蕊莲
  • 许旭明

产量相关性状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郝静; 李秀坤; 崔顺立; 邓洪涛; 侯名语; 刘盈茹; 杨鑫雷; 穆国俊; 刘立峰
    • 摘要: 【目的】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高产一直是花生育种的主要目标,决定产量的因素是单位面积的种子数和仁重。单位面积种子数是种植密度、每株荚数和每荚种子数的乘积。因此,对花生每荚果种子数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有助于发掘该性状相关基因/位点,为花生产量相关性状分子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四粒红×冀农黑3号构建的RIL群体为研究材料,于2018年(E1)和2020年(E2)在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农业大学清苑试验站(115°30′E,38°40′N)种植鉴定,收获时调查统计单仁果数、双仁果数以及多仁果数表型值,利用河北农业大学花生创新团队实验室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采用QTL Icimapping V4.2中的完备区间作图法对2个环境下的每荚种子数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与分析。【结果】单仁果率与双仁果率均呈正态分布,多仁果率呈偏正态分布。3个性状的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1个QTL,可解释4.66%—22.34%的表型变异,加性效应为-9.35—9.42。其中,定位到5个多仁果率QTL,可解释3.19%—22.34%的表型变异,有1个QTL的加性效应为负值(-4.77),来自冀农黑3号,其余4个QTL的加性效应为正值(3.59—9.42),均来自母本四粒红;定位到2个单仁果率QTL,可解释4.97%—6.43%的表型变异,加性效应均为负值(-4.45和-4.54),均来自冀农黑3号;定位到4个双仁果率QTL,可解释3.46%—20.87%的表型变异,加性效应均为负值(-9.35—-3.84),均来自冀农黑3号。这些QTL中,6个为主效QTL,其中,qRMSPA05被重复检测到,且可遗传表型变异为16.58%—17.34%,加性效应为7.69—8.12。【结论】定位6个主效QTL和1个主效稳定的多仁果率QTL,有助于改良花生产量性状,可以作为遗传改良的重要候选区段,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精细定位研究。
    • 蔡德宝; 丁冬会; 刘晴; 陈雪苗; 王兰芬; 陈吉宝
    • 摘要: 【目的】探究影响绿豆产量的关键性状,筛选高产绿豆种质。【方法】以国内外294份种质为材料,通过连续3年田间试验,运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17个绿豆产量相关性状对绿豆产量影响,运用聚类分析法筛选优异种质。【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百粒重(0.67)、荚长(0.56)、粒直径(0.63)和单株荚数(0.36)的相关性最强,与株高、单株分枝数、成熟期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产量(SY)与株高(PH)、单株分枝(BPP)、单株荚数(PPP)、荚长(PL)、荚宽(PW)、单荚粒数(SPP)和(百粒重HSW)的最优回归方程:SY=-2628.124+136.778HSW+13.436PPP+4.780MD+34.901SPP+22.469PL+42.851PW+1.545PH+249.033SD+19.176BPP+3.242RGD,方程决定系数R^(2)=0.96,P=0.0001;通径分析表明单株荚数(0.63)、百粒重(0.53)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荚长(1.11)、成熟期(1.00)的间接作用最明显;聚类分析表明294份材料共分为6组群,其中第Ⅰ(2份)、Ⅱ类群(25份)的产量、荚宽、粒直径、百粒重性状显著高于其他类群,可作为高产绿豆引种优良品种或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结论】共鉴定出10个影响绿豆产量的关键性状,筛选27份高产种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高产育种奠定基础。
    • 罗兰; 韩龙植; 雷丽霞; 刘进; 张瑞华; 金桂秀; 崔迪; 黎毛毛; 马小定; 赵正武
    • 摘要: 以东乡普通野生稻和日本晴为亲本构建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为研究材料,2019年分别在北京、山东临沂和江西南昌对分蘖数、穗粒数和粒形等11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多环境鉴定,结合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基因型数据定位水稻产量相关性状QTL.3个环境共检测到68个QTL,包括株高4个、穗长5个、分蘖数2个、一次枝梗数7个、一次枝梗粒数8个、二次枝梗数8个、二次枝梗粒数10个、每穗粒数6个、千粒重7个、粒长8个和粒宽3个;LOD值介于2.50~12.66之间,贡献率变幅为4.67%~27.79%,15个QTL的贡献率大于15%;24个QTL与已报道位点/基因位置重叠,44个QTL为新发现位点;6个QTL在2个环境能被检测到,1个QTL qTGW2能在3个环境检测到,且是还未报道的新位点.最后,利用BSA法验证了qPH7、qPBPP8-2和qGW10三个QTL的可靠性.本研究将为后续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克隆以及进一步解析其遗传基础和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 刘美茹; 张仙美; 张权; 郑磊; 吴鹤敏; 戴晋; 李天奇; 刘立峰
    • 摘要: 为探讨芝麻主要农艺性状对其单株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优质芝麻品种,本试验以20个不同来源的芝麻品种为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单株产量与株高、始蒴高度、空梢长度、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等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并对供试品种进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个芝麻品种的单株蒴果数、千粒重、每蒴粒数、果轴长、株高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依次是单株蒴果数>果轴长>千粒重>每蒴粒数>株高>始蒴高度>空梢长度.20个品种中,皖芝5号、郑杂芝3号、漯芝16号和项芝秸叶黄综合评价较好,其等权关联系数和加权关联系数排序均居前4名,更适宜河南地区大规模种植.单株蒴果数、果轴长、千粒重和每蒴粒数对芝麻产量的影响较大,实际育种中应该重点关注.
    • 王安贵; 赵强; 涂亮; 郭向阳; 刘鹏飞; 祝云芳; 吴迅; 陈泽辉
    • 摘要: 以Suwan代表性自交系T 32(母本)和PB群核心自交系齐319(父本)为亲本,获得128份F2:3家系,并对该群体的8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正态性检验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群体产量相关性状变异较大,各性状呈现近似正态分布.百粒重与粒长、粒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穗行数与粒宽呈极显著负相关;穗长与穗行数、行粒数相关性显著;穗粗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秃尖长呈显著负相关.该群体拥有较丰富的遗传差异.
    • 李腾宇; 许超; 李耀明; 苟成飞; 洪铸; 丁明全; 孙晨栋
    • 摘要: [目的]深入研究棉花陆海杂交种纤维品质和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遗传规律,为培育高产优质陆海杂交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使用12份陆地棉材料和5份海岛棉材料配制陆海杂交种,对海南三亚和浙江临安种植的亲本及F1进行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测定.[结果]陆海杂交种纤维长度、纤维强度普遍具有显著的中亲优势,部分杂交组合具有较强的超亲优势,纤维长度性状在两地间变异系数较小,可以稳定遗传;在产量方面,部分陆海杂交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衣分等性状具有中亲优势,但仍显著低于陆地棉亲本.[结论]获得2个5A级优质长绒棉杂交组合T035和T044,筛选到1个海岛棉骨干亲本塔10-280,可为探讨陆海杂交种棉纤维品质杂种优势遗传规律提供有价值数据.
    • 陈卫国; 杨进文; 史雨刚; 王曙光; 李宏; 孙黛珍
    • 摘要: 为研究花后各光合器官对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及籽粒形态性状的影响,在旱地和水地条件下于开花期对鲁麦14、晋麦33、长4738进行了剪叶遮光处理.结果 表明,旱地条件下叶片与茎秆的光合作用对千粒质量、单穗产量的贡献要大于穗器官,而水地条件下,穗器官光合作用的贡献大于叶片和茎秆;在2种水分条件下,剪叶遮光处理对小穗结实性没有显著影响,对穗粒数的影响依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大多数品种在光合器官严重受损时,会导致穗粒数减少;剪叶遮光处理对旱地条件下的小麦籽粒形态性状影响不大,在水地条件下当光合器官严重受损时,各小麦品种的籽粒形态性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剪叶遮光处理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及籽粒形态性状的表现,会因品种类型、水分条件而有所差异.
    • 童治军; 方敦煌; 陈学军; 曾建敏; 焦芳婵; 肖炳光
    • 摘要: [目的]探索和分析烟草重要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为深入研究其遗传机制及烟草新品种选育过程中重要产量相关性状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烤烟Y3(P1)和K326(P2)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在2年2点4个环境条件下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该组合各单世代(P1、P2、F7和F8)的株高、叶数、节距、茎围、腰叶长和腰叶宽进行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1)在4个环境条件下,株高分别与叶数、节距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腰叶长与腰叶宽两者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节距与叶数间则呈现极显著负相关,且上述性状间的平均相关系数范围为-0.687~0.832.(2)最优遗传模型对于株高、叶数和节距3个性状均符合2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MX2-AI-AI),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4.304%、95.632%和91.532%,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965%、0和5.489%;腰叶长和腰叶宽2性状均是受2对抑制作用主基因+加性多基因(MX2-IE-A)控制,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8.383%和90.166%,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348%和8.807%;茎围则由3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3MG-AI)控制,其主基因遗传率为72.051%.[结论]上述性状在多个环境条件下主要受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控制(除茎围外),主基因遗传率远大于多基因遗传率,受环境影响较小,且以主基因遗传为主.故此,在烟草育种过程中针对产量相关性状的定向选择宜在早期世代进行.
    • 张东; 张政; 史雨刚; 王曙光; 曹亚萍; 范绍强; 杨斌; 孙黛珍
    • 摘要: 为挖掘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优异等位变异,利用筛选的106对多态性SSR标记扫描236份小麦种质资源组成的自然群体,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106对引物共检测到874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平均为8.24个,变化范围为2~23个;主要等位变异频率的变化范围为0.177~0.987,平均为0.545;多态性信息指数(PIC)的变化范围0.026~0.895,平均0.550。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对4个环境的株高、穗长、主穗粒数、单株穗数和千粒重进行关联分析后,共关联到20对SSR标记,有26个显著关联位点(P<0.01),其表型解释率范围为6.25%~18.97%。其中,标记Xgwm164(1A)在4个环境下均与株高显著关联;Xgwm55(6D)同时与株高和穗长两个性状显著关联;Xwmc415(5B)在2个环境下与单株穗数显著关联。通过对等位变异表型效应的解析筛选出各关联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包括可以降低株高4.24 cm的优异等位变异Xgwm164-1A118、可以增加穗长0.75 cm的优异等位变异Xgwm429-2B207、可以增加单株穗数1.07个的优异等位变异Xwmc415-5B154、可以增加主穗粒数1.93粒的优异等位变异Xgwm232-1D138及可以增加千粒重0.92 g的优异等位变异Xgwm610-4A170。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