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痂

骨痂

骨痂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0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5篇;相关期刊158种,包括中国骨伤、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广东省医学会第九次骨质疏松学学术会议暨湛江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等;骨痂的相关文献由902位作者贡献,包括傅强、刘劲松、向盈盈等。

骨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4 占比:90.7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99%

专利文献>

论文:25 占比:8.28%

总计:302篇

骨痂—发文趋势图

骨痂

-研究学者

  • 傅强
  • 刘劲松
  • 向盈盈
  • 曹海伟
  • 李溪
  • 钟广玲
  • 龚跃昆
  • 刘国辉
  • 刘振东
  • 刘效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锦富; 吴多庆; 陈余兴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胫骨骨折患者血清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碱性磷酸酶(AL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与患者骨痂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澄迈县人民医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123例,对123例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分为延迟组30例、正常愈合患者93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X线骨痂评分、血清ALP、IGF-1、sICAM-1及β-CTX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X线骨痂评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及血清ALP、IGF-1、sICAM-1、β-CTX的关系。结果延迟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的骨痂Ⅹ线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延迟组患者的血清sICAM-1高于对照组,血清ALP、IGF-1、β-CTX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下肢胫骨骨折患者骨痂Ⅹ线评分与ALP、IGF-1、β-CTX呈正相关(P<0.05)、与术后感染、sICAM-1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患者胫骨骨折术后ALP、IGF-1、β-CTX水平及sICAM-1水平变化可能与骨痂形成有关。
    • 钱驿
    • 摘要: 经常听到一句话“伤筋动骨一百天”,意思是说人伤到筋了或者骨折了,大约需要100天左右的愈合时间。很多人想知道这个说法有科学依据吗?骨折之后,骨愈合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炎性期,表现为组织充血、细胞坏死,同时蛋白网开始形成,将骨折断端连接在一起。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2周。第二阶段为修复期,这个阶段人体组织开始逐步修复,软骨、纤维组织以及新的骨细胞开始不断产生,形成骨痂,通过X光片可以观察到钙盐沉积在骨痂中。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3周。第三个阶段为重塑期,骨痂被组织结构更加牢固的骨组织替代。这个时间可能长达数月。
    • 柏鑫; 樊佳; 侯雪峰; 高玉海; 吴思敏; 任莉; 陈克明
    • 摘要: 目的研究脉冲电磁场干预对模拟高原环境下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6~8周龄、体质量(220±10)g的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圆锯截断加克氏针髓内固定法建立大鼠股骨中段骨折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高原对照组、高原电磁场治疗组,每组12只。将高原对照组及高原电磁场治疗组放入低压氧舱,在模拟高原海拔5000 m环境中饲养,平原对照组饲养于本院SPF级动物实验中心(海拔1400 m)。高原电磁场治疗组采用50 Hz、0.6 mT、50%占空比的脉冲电磁场处理,90 min/d,其余2组在各自饲养环境下做相同处理但设备不通电。每2周对3组大鼠行X线检查并予影像学评分,开始实验8周后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测量骨痂处弹性模量及最大载荷值,开始实验4、8周后分别使用显微CT对标本扫描分析。结果实验期间平原对照组及高原电磁场治疗组骨折X线骨痂评分均高于高原对照组(P0.05)。开始实验8周后,高原对照组股骨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均低于平原对照组与高原电磁场治疗组(P0.05)。显微CT扫描结果显示,高原对照组骨折愈合较其他2组缓慢。结论脉冲电磁场干预可以提高模拟高原环境下骨折大鼠骨形成能力,促进骨痂形成,提高股骨强度,使骨折愈合情况与平原低海拔地区相近。
    • 贺国宇; 刘宏; 王宝娜; 贾英伟; 张永红; 周鑫; 石颖; 王栋; 于静; 乔虎云; 邢浩; 殷海阳; 张进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下手风琴技术促进胫骨搬移术后对合端骨愈合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16例在超声监测下利用手风琴技术促进对合端骨愈合的胫骨搬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45.3±14.3)岁(范围:6~61岁).在实施骨搬移之前,胫骨骨缺损长度为(6.0±2.6)cm(范围:2.0~12.1 cm).手风琴技术的操作步骤:加压2周、暂停调节12d、牵开2周、回缩2周,之后停止操作,巩固对合端骨质矿化.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超声监测对合端的血肿大小、血流信号的Adler分级、新生骨痂变化等.应用X线检查监测对合端的骨愈合情况.采用paley愈合标准评价患者的骨性愈合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对合端血肿大小与血流阻力指数及对合端骨愈合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手风琴操作过程中,超声检查可见回缩前对合端周围血流信号的Adler分级逐渐升高,回缩开始后逐渐降低,但骨痂矿化程度持续升高.对合端加压2周时,14例患者超声检查发现对合端出现血肿,X线检查显示对合端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0.8±4.9)周(范围:23~40周),且血肿大小与对合端骨愈合时间呈线性负相关(r=-0.819,P<0.01);2例患者未发现血肿,连续观察20周后,对合端仍无明显的骨痂连接,行骨皮质剥脱术后,超声检查显示对合端出现血肿,继续行手风琴技术治疗,对合端分别于术后第30、32周骨性愈合.16例患者加压2周时的血肿大小与牵开2周时血流阻力指数呈线性负相关(r=-0.801,P<0.01);患者术后随访(14.5±3.2)个月(范围:10.6~20.2个月).末次随访时,12例患者的Paley愈合标准评价结果为优,4例为良.结论 手风琴技术中施加的牵拉及压缩应力可促进对合端的骨愈合,超声可监测对合端骨愈合早期的愈合迹象,帮助判断骨愈合情况.
    • 王一飞; 薛锋
    • 摘要: 目的 研究黄精多糖对胫骨骨折模型大鼠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23只SD健康雄性大鼠,选取18只大鼠建立胫骨骨折模型,建模成功15只.15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高剂量黄精多糖组,各5只,正常组5只.低剂量黄精多糖组(100 mg/kg),高剂量黄精多糖组(350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治疗,统计大鼠骨痂体积和胫骨湿重,Micro-CT分析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胫骨骨折骨组织形态学观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钙素、血清生化指标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Col1a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ACP)5、组织蛋白酶(CTS)K表达.结果 低剂量黄精多糖组和高剂量黄精多糖组大鼠术后胫骨湿重和骨痂体积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黄精多糖组大鼠术后胫骨湿重和骨痂体积高于低剂量黄精多糖组(P<0.05).正常组、低、高剂量黄精多糖组大鼠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高于模型组大鼠;低、高剂量黄精多糖组大鼠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低于正常组(P<0.05);高剂量黄精多糖组大鼠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高于低剂量黄精多糖组大鼠(P<0.05).正常组、低、高剂量黄精多糖组大鼠VEGF、骨钙素、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低、高剂量黄精多糖组大鼠VEGF、骨钙素、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低于正常组大鼠;高剂量黄精多糖组大鼠VEGF、骨钙素、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低剂量黄精多糖组大鼠(P<0.05).正常组、低、高剂量黄精多糖组大鼠Col1a1、ACP5、CTSK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低、高剂量黄精多糖组大鼠Col1a1、ACP5、CTSK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高剂量黄精多糖组大鼠Col1a1、ACP5、CTSK蛋白表达低于低剂量黄精多糖组大鼠(P<0.05).结论 黄精多糖对胫骨骨折模型大鼠作用显著,通过促进VEGF、骨钙素表达抑制Col1a1、ACP5、CTSK蛋白表达,促进骨折愈合.
    • 丁丁; 王磊; 赵志坚; 陈坤峰
    • 摘要: 目的 探讨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对体外循环(CPB)大鼠心肌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骨折组和观察组.骨折组和观察组建立标准大鼠胫骨骨折模型,观察组大鼠灌胃给予淫羊藿总黄酮250 mg/kg,骨折组和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24d后,采用X线片观察3组大鼠胫骨骨折愈合情况;采用Perkins法计算骨痂体积;采用分析天平称量全长胫骨湿重;采用骨密度仪测定3组大鼠骨密度值;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3组大鼠骨痂组织中骨形成蛋白2(BMP-2)和血管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3组大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碱性磷酸酶(ALP)蛋白表达水平.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观察组大鼠影像学评分[(6.22±0.76)分]明显高于骨折组[(4.16±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5,P<0.05).观察组大鼠骨痂体积[(18.94±3.81) mm3]明显高于骨折组大鼠骨痂体积[(5.99±1.21)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2,P< 0.05).观察组大鼠胫骨湿重[(0.66±0.05)g]明显高于骨折组[(0.43±0.0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612,P<0.05).观察组大鼠胫骨骨密度[(0.18±0.03) mg/cm2]明显高于骨折组[(0.11 ±0.02) m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5,P<0.05).观察组大鼠胫骨BMP-2和VEGFmRNA表达水平(0.76±0.10、0.61±0.09)明显高于骨折组(0.38±0.07、0.26±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1、2.374,P<0.05).观察组大鼠胫骨RUNX2和ALP蛋白水平(1.31±0.12、1.20±0.11)明显高于骨折组(0.79±0.08、0.7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93、2.895,P<0.05).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通过促进骨形成相关的因子的表达,促进胫骨骨折大鼠的愈合,提高骨折部位的骨密度.
    • 衡德忠; 李静; 翟江波; 贾海丽; 周羿辰
    • 摘要: 目的:研究个体化可控性应力外固定架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时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收治60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23~58岁;病程1.2~10.0 h.根据术后对骨折端应力刺激的大小将其分为4组,其中包括无应力组(15例)及不同应力刺激的3组(各组15例).所有胫骨开放骨折患者行可控性应力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术后4周,应力组以患者体重为参考,调节弹性外固定架向骨折端施加自身体重1/6、2/6、3/6的轴向应力.观察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随访术后4、6、8、10、12周时骨折断端平扫CT图片,计算每10个扫描平面骨痂面积的平均值,比较各组间的差异.观察终末随访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其中有7例Ⅱ期行游离植皮及转移肌皮瓣手术.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终末随访结果显示应力组和无应力组的骨折愈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骨折端轴向应力刺激后,4、6、8、10、12周对所有患者骨折断端行CT检查,计算10个平扫平面骨痂面积的平均值分别为:无应力组(0.275±0.092)、(0.383±0.051)、(0.412±0.048)、(0.472±0.019)、(0.548±0.036)mm2,应力组的骨痂长入面积值明显高于无应力组,通过比较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可控性应力外固定技术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时,4周后根据患者自身体重调节弹性外固定架,予骨折端施加一定的轴向应力,有利于患者骨折的愈合,可以降低开放性骨折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杨骏杰; 王拥军; 舒冰; 赵世天; 赵永见; 孙悦礼; 程韶; 陶渝仁; 赵东峰; 卢盛; 施杞
    • 摘要: 目的 观察化瘀补肾方对卵巢切除小鼠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3月龄雌性C57BL/6小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各16只.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小鼠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2周,各组小鼠建立左侧胫骨中段骨折模型.术后给予化瘀补肾方组小鼠化瘀补肾方灌胃,给予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小鼠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至骨折术后4周取材.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采用Micro-CT检测小鼠第4腰椎及左侧胫骨的骨密度,检测左侧胫骨最大应力,对左侧胫骨石蜡切片进行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OVX后4周开始,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升高,并持续高于假手术组(P<0.01).骨折术后4周,模型组小鼠血清雌二醇和第四腰椎骨密度(BM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和第四腰椎BMD高于模型组(P<0.01).Micro-CT三维重建显示,模型组左侧胫骨仍有明显的骨折线,骨痂生长不明显,化瘀补肾方组骨折线模糊,骨痂形成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BV/TV(P<0.01)、Tb.Th(P<0.05)和Tb.N(P<0.01)均明显降低,Tb.Sp明显升高,化瘀补肾方组小鼠的BV/TV(P<0.05)、Tb.Th(P<0.05)相较于模型组则显著升高,但Tb.N、Tb.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在骨折术后28 d时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和化瘀补肾方组骨痂组织处于塑形期,可见明显骨小梁结构,而模型组骨痂组织内见大量脂肪组织,骨小梁稀疏.结论 化瘀补肾方能有效促进去卵巢小鼠的骨折愈合,改善愈合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
    • 马进连; 漆成军; 薛鹏翔
    • 摘要: 目的:探讨杜仲续断汤对带锁髓内钉术后患者股骨干骨折骨痂生长、骨密度及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影响。方法:将股骨干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46例,常规组患者行闭合或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杜仲续断汤,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痂生长情况及血清碱性磷酸酶、骨密度等骨质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4.01±0.24)月,短于常规组的(5.13±1.15)月(P<0.05),且研究组优良率为91.30%,高于常规组的80.43%(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及3个月骨痂X线评分分别为(0.52±0.11)分、(1.92±0.37)分及(2.87±0.52)分,分别高于常规组的(0.31±0.12)分、(10.87±0.25)分、(1.57±0.49)分(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为(92.42±10.35)IU/L,低于常规组的(152.42±12.61)IU/L(P<0.05),骨密度、血钙及血磷水平分别为(0.86±0.21)g/cm^(2)、(2.81±0.43)mmol/L及(1.89±0.32)mmol/L,分别高于常规组的(0.65±0.28)g/cm^(2)、(2.33±0.35)mmol/L、(1.50±0.27)mmol/L(P<0.05)。结论:闭合或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术联合杜仲续断汤能够有效促进股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提高患者骨密度及血钙、血磷水平。
    • 马进连; 漆成军; 薛鹏翔
    • 摘要: 目的:探讨杜仲续断汤对带锁髓内钉术后患者股骨干骨折骨痂生长、骨密度及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影响。方法:将股骨干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46例,常规组患者行闭合或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杜仲续断汤,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痂生长情况及血清碱性磷酸酶、骨密度等骨质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4.01±0.24)月,短于常规组的(5.13±1.15)月(P<0.05),且研究组优良率为91.30%,高于常规组的80.43%(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及3个月骨痂X线评分分别为(0.52±0.11)分、(1.92±0.37)分及(2.87±0.52)分,分别高于常规组的(0.31±0.12)分、(10.87±0.25)分、(1.57±0.49)分(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为(92.42±10.35)IU/L,低于常规组的(152.42±12.61)IU/L(P<0.05),骨密度、血钙及血磷水平分别为(0.86±0.21)g/cm^(2)、(2.81±0.43)mmol/L及(1.89±0.32)mmol/L,分别高于常规组的(0.65±0.28)g/cm^(2)、(2.33±0.35)mmol/L、(1.50±0.27)mmol/L(P<0.05)。结论:闭合或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术联合杜仲续断汤能够有效促进股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提高患者骨密度及血钙、血磷水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