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亲本
骨干亲本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学(农艺学)、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197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中国稻米、中国水稻科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 、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2007年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等;骨干亲本的相关文献由604位作者贡献,包括任丽、何中虎、刘伟华等。
骨干亲本
-研究学者
- 任丽
- 何中虎
- 刘伟华
- 吉万全
- 夏先春
- 崔法
- 徐鑫
- 李俊
- 李秀全
- 李阳
- 殷君华
- 苗建利
- 谷建中
- 邓丽
- 郭敏杰
- 陈新民
- 于经川
- 刘化龙
- 刘宇强
- 刘新伦
- 刘晴
- 叶乃兴
- 张勇
- 李小军
- 李立会
- 杨欣明
- 王德森
- 王洪刚
- 盖红梅
- 肖永贵
- 赵春华
- 高世伟
- 万洪深
- 何光华
- 刘保华
- 刘冰
- 刘刚
- 刘华招
- 刘建军
- 刘立超
- 卢钰霞
- 司清林
- 周雷
- 周黎
- 姚潜
- 姜鸿明
- 孙妮娜
- 庄巧生
- 张丽丽
- 张战
-
-
-
-
摘要:
河南省培育的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矮抗58、郑麦366、百农207等品种先后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新品种,年推广面积133.33万hm^(2)以上,引领了我国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河南省选育的小麦品种“丰德存麦20号”平均667m^(2)产量855.2 kg,刷新了“黄淮冬麦区千亩方” 667 m^(2)产量最高纪录。河南省选育的“矮秆大穗、抗病抗逆小麦骨干亲本新种质周8425B”成为国家小麦骨干亲本,被全国12个省市172家育种单位应用培育出小麦新品种415个,其中325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累计推广面积4 407万hm^(2)。
-
-
明庭会;
刘丽;
刘彤;
陈诚;
王国庆;
张利军;
常云龙
-
-
摘要:
晋麦62号是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育成并审定的适合山西北部水地种植的一个小麦新品种,近年以晋麦62号为骨干亲本在山西南部和中部育成并审定数个新品种。通过对小麦骨干亲本晋麦62号及其衍生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的分析,总结得出晋麦62号作为骨干亲本的遗传特点:矮秆、多穗、生育期偏晚、遗传力强等特性,与早熟等性状互补优质资源组配,在北方麦区育成高产、稳产、矮秆、多穗型小麦品种的概率增大。通过对晋麦62号遗传特点的分析,使今后小麦育种工作中对晋麦62号的遗传特点更好地加以利用。
-
-
冯烨宏;
卫杰;
华则科;
郑建鹏;
于经川;
盖玉辉;
姜鸿明;
邱少芬;
孙晓辉
-
-
摘要:
鲁麦14是20世纪80年代由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的集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于一体的优良品种。截止2020年以该品种作为亲本共育成213个品种,育成的品种通过了国家及山东、山西等13省、直辖市的审定。本文作者分析了这213个品种,计算了育成品种与鲁麦14的亲缘系数,亲缘系数之和为60.3125,表明鲁麦14为小麦育种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
-
徐杰飞;
郭泰;
王志新;
郑伟;
李灿东;
赵海红;
赵星棋;
郭美玲;
王世通
-
-
摘要:
大豆品种合丰55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选育而成,作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主栽品种,推广应用面积较大,自2008年在黑龙江省审定推广至2018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300万hm^(2);同时作为黑龙江省骨干亲本,育成合农85、佳豆33等多个优异大豆品种,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优异亲本基因,在育种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合丰55进行评价、分析、总结,以期该品种更好地为大豆生产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
-
李楠楠;
邹少奎;
王丽娜;
杜晓宇;
于海飞;
李顺成;
张倩;
吕永军;
韩玉林;
杨光宇
-
-
摘要:
小麦品种系谱包含亲本来源、育种方式、亲缘关系等信息,可揭示品种演变特征,为亲本组配提供参考依据,指导育种实践。本研究对2000—2020年河南育种单位育成的182个国审小麦品种进行系谱追溯。结果表明:杂交育种是河南小麦品种的主要选育方式,所有品种来源于195个细胞核祖先亲本和56个细胞质祖先亲本。国内祖亲来源于河南省最多,为90个,国外祖亲来源于意大利最多,为7个。所有品种的直接亲本有175个,其中7个直接亲本(周麦16、百农AK58、周麦22、周麦18、周麦13、豫麦18和豫麦49)的衍生品种均达10个或以上,它们作为骨干亲本种质为河南省小麦育种做出重大贡献。
-
-
-
-
摘要:
李振声,1931年2月出生,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世纪50年代,在陕西杨凌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带领课题组通过小麦与长穗佩麦草杂交培育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育成的“小假6号”是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出50多个品种,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超150亿斤。
-
-
李施蒙;
杨广环;
尼玛次仁;
王晋雄
-
-
摘要:
【目的】提高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品质性状优势组合的选配效率,为西藏油菜现有资源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13份甘蓝型油菜自交系作亲本,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40份杂交组合,以油菜3个品质性状和单株产量为研究对象,分析各亲本的配合力和各性状的遗传力。【结果】在一般配合力上,5个父本按优劣顺序依次为希望759>湘油420=京华165>育苗10>大地95,8个母本按优劣顺序依次为04306-2>127025-3=158106-2=158112-3>08014-2>68-3=年河18>06034-3。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最好的组合是京华165×年河18(达28.8798),组合京华165×年河18、湘油420×158112-3具有高产、优质的潜力;育苗10×68-3、育苗10×127025-3、湘油420×06034-3特殊配合力分别为28.8316、25.3975、22.4819,具有产量优势。广义遗传力以油酸含量最高、达96.93%,单株产量最低、仅56.09%。【结论】两个油菜骨干亲本希望759、04306-2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排名最优,在油菜杂交组合的选配上可重点利用,其中含油量、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3个品质性状可进行早期选择,而单株产量性状不宜早期选择。
-
-
-
-
摘要:
邹学校:1963年7月生,男,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现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辣椒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研究,创制了5901、6421和8214三个辣椒骨干亲本,被全国育种单位育成辣椒新品种165个,累计推广面积达0.08亿hm^(2)。
-
-
王晓玲;
吴婷;
唐书升;
李霞;
王智权;
肖宇龙;
余传源
-
-
摘要:
北粳南移在江西省已推行11年,为进一步明确适合江西晚粳常规稻的稻瘟病抗性情况及粳渗籼骨干亲本的选择,本研究利用Pi37/Pi35/Pish、Pi5、Pi2、Pi9、Pia、Pi23、Pigm、Pi33/Pi42、Pi56、Pik/kg(t)/ks/kp/km/kh/43、Pikh共11个抗瘟基因的标记结合井冈山抗性谱的鉴定,对28份骨干粳稻和54份骨干籼稻进行分子标记与抗性分析.结果表明,粳稻中有1份携带其中的7个抗性基因,有5份携带6个抗性基因,有7份携带5个抗性基因,有12份携带4个抗性基因,有3份携带3个抗性基因,抗性频率最高的Pia为0.786,其次为Pikh和Pi9,频率均为0.643,Pigm和Pi37/Pish在这批粳稻材料中的抗性频率为0;籼稻中有8份携带其中的7个抗性基因,有10份携带6个抗性基因,有13份携带5个抗性基因,有17份携带4个抗性基因,有4份携带3个抗性基因,有2份携带2个抗性基因,抗性频率最高的Pi9为0.981,其次Pik/Pikh/Piks频率为0.833,Pigm、Pi37/Pish、Pikh、Pia、Pi5、Pi2、Pi23和Pi33/Pi42的频率分别为0.556、0.537、0.519、0.389、0.352、0.315、0.167和0.111,Pi56在这批籼稻材料中的抗性频率为0.明确这些材料抗瘟基因的分布,将为广谱持久抗性籼粳材料创制骨干亲本的选择与配组指明了方向.
-
-
-
-
摘要:
近日,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最新统计显示,“中麦895”夏收面积荣登全国冬麦品种前三名。据悉,“中麦895”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合作育成,现已成为黄淮地区耐热高产育种的骨干亲本。目前,用“中麦895”作为亲本育成并审定的品种共4个,其中,“中麦30”和“众麦166”分别通过黄淮冬麦区南片国家审定,“红地176”和“大唐66”分别通过山东省和陕西省审定。
-
-
刘星;
LIU Xing;
HAN Feng-qing;
韩风庆;
KONG Cong-cong;
孔枞枞;
FANG Zhi-yuan;
方智远;
YANG Li-mei;
杨丽梅;
ZHANG Yang-yong;
张扬勇;
ZHUANG Mu;
庄木;
LIU Yu-mei;
刘玉梅;
李占省;
LI Zhan-sheng;
LV Hong-hao;
吕红豪
- 《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结球甘蓝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蔬菜作物.甘蓝枯萎病(CFW)是一种严重影响甘蓝产量和品质的毁灭性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应对甘蓝枯萎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01-20是具有优良性状和高配合力的甘蓝骨干亲本,但高感枯萎病.为将枯萎病抗性转育到01-20中,通过01-20(高感,HS)与96-100(高抗,HR)杂交,结合小孢子培养技术得到230个DH系,其中一个DH系D134的表型偏向01-20且具有枯萎病抗性,作为抗源材料用于抗性转育;基于01-20和96-100全基因组重测序信息设计并筛选获得24对背景选择标记,用于回交群体的背景筛选;利用枯萎病候选基因FOC1的序列位置信息开发出与其紧密连锁且通用性强的SSR标记Frg13,用于标记辅助抗性筛选.对BC1与BC2群体利用标记每代筛选200-300棵单株,最终在BC2筛选出与01-20背景几乎相同、表型极为相似且具有枯萎病抗性标记的8棵单株;并从8棵BC2的自交群体中获得抗性纯和抗性株系.本研究为单倍体育种和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提供了参考,并为甘蓝抗枯萎病育种提供了优良的种质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