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产权残缺

产权残缺

产权残缺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76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天津行政学院学报、人口与经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等;产权残缺的相关文献由14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峰、仲伟周、周明等。

产权残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0 占比:7.4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376 占比:92.54%

总计:1487篇

产权残缺—发文趋势图

产权残缺

-研究学者

  • 张峰
  • 仲伟周
  • 周明
  • 罗慧
  • 万迪昉
  • 刘海云
  • 姚顺波
  • 宁熙
  • 张志强
  • 张黎明

产权残缺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沃林; 邹宝玲
    • 摘要: 农地要素非市场化相当普遍,并影响到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阻碍。为什么农户偏好于关系型自发流转而不是将农地流转给龙头企业?论文立足于心理账户理论进行了解释:农户对农地价值评价包括了物化价值和人格价值两部分。相对于物化价值,人格化价值难以通过货币度量。这使得农户流转农地获得的收益远小于面临的损失。考虑到农村社会的人情交往逻辑,农户将农地流转给亲友邻居获得的收益包括了物化价值,还包括了人情价值,由此降低了农地流转获益与损失之间的差值。据心理账户的运算法则,当收益小于损失但差值不大,人们会整合看待;这使得损失造成的痛苦感被收益带来的愉悦感所弥补,从而激励了农地流转发生。为此,本研究以江西绿能公司为例证,并使用了"千村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估计,揭示了农地要素市场化的可能性路径。
    • 秦波; 郝美竹; 杨莹
    • 摘要: 研究目的:基于秦皇岛三个市辖区“大”“小”产权房市场交易价格数据,探究产权残缺在住房交易价格中的折价效应,并测度其中由于产权残缺引致的教育资源差异对交易价格的影响。研究方法:Hedonic特征价格模型、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结果:(1)产权残缺的折价效应在理论上包括产权不清导致交易成本升高所带来投资价值的折价,以及无法享受完整产权所保障的公共服务而导致使用价值的折价。(2)控制其他因素,秦皇岛“小产权房”相较“大产权房”折价约42.31%。(3)“小产权房”折价效应中约25.81%可归因于无法享受完整产权所保障的公共基础教育资源。研究结论:产权残缺的折价效应客观存在,深入探讨产权残缺对“小产权房”价格的影响对理解不动产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具有理论意义,并在实践中为化解产权残缺带来的负外部性提供可能的治理思路。
    • 李怀
    • 摘要: 在当前农地转用开发进程中,由于农地产权权利束界定不清,引发激烈的利益博弈.基于此,本文将农地转用开发进程纳入“产权残缺—产权重构”的分析框架中加以考察,重点关注产权重构与制度变迁的互动.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地转用开发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农地产权边界模糊,从而导致农地产权残缺,处在“公共领域”中,导致了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缺失.因此,这就在客观上要求进行产权重构,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通过赋予不同产权主体平等的土地产权保护,从而使得我国农地转用开发的演进遵循从禁止、放开到保障的核心逻辑.这一演进逻辑使得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朝着市场经济决定产权规则的方向演进,从而使得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
    • 魏明海; 蔡贵龙; 程敏英
    • 摘要: 股权特征是影响公司治理的基础性因素.现有文献通常侧重于其中某一或两个维度的特征进行研究,难以全面、深入考察股权特征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本文基于我国企业的现状,搭建了包括股东、股本、持股和控制权四个维度的企业股权特征综合分析框架.本文首先透过现象描述与分析,归纳出刻画我国企业股权特征的四个维度及其具体特征;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了产权残缺问题是我国企业股权四个维度特征形成的根源;最后探讨运用企业股权特征综合分析框架进一步开展股权结构研究需重点关注的若干变化.本研究有助于立足我国特有的产权制度,为深化股权特征形成及其影响的研究提供更完整的思路,并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供启发.
    • 郑石桥; 吕君杰; 张耀中
    • 摘要: 在诸多的“三农”问题中村居治理是基础性问题,但由于土地产权残缺和复杂的村居社会环境,村居经济内部治理可能失败,从而需要外部治理来配合.外部治理包括制衡机制和监督机制,村居财务代理制和村居会计委派制是制衡机制,外部审计是基础性的外部监督机制.村居经济外部审计主体包括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其客体包括村居组织、村居财务代理机构和村居领导干部.村居经济外部审计主题包括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行为和制度,其业务类型包括财务审计、合规审计、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综合性经济责任审计.为了健全村居经济治理体系,需要建立乡镇政府审计机关来实施村居审计,并从法律层面予以认可.
    • 张黎明
    • 摘要: 现代经济学已经认识到产权制度对经济效率和经济行为的影响作用.重点关注森林资源以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为依托的产权性质,在分析森林资源的产权属性后,提出目前中国森林资源的产权权属残缺,并进一步讨论这种产权残缺下如何实现生态公益的同时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率.森林资源产权改革带来了经济效率的提升,但由于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和个人并非森林资源的实际所有者,因此在追求森林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可以不考虑全民和集体“委托人”的利益,有着为短期利益可以放弃长期收益的激励,这可以进一步解释森林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 张黎明
    • 摘要: 现代经济学已经认识到产权制度对经济效率和经济行为的影响作用.重点关注森林资源以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为依托的产权性质,在分析森林资源的产权属性后,提出目前中国森林资源的产权权属残缺,并进一步讨论这种产权残缺下如何实现生态公益的同时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率.森林资源产权改革带来了经济效率的提升,但由于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和个人并非森林资源的实际所有者,因此在追求森林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可以不考虑全民和集体“委托人”的利益,有着为短期利益可以放弃长期收益的激励,这可以进一步解释森林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 魏巍
    • 摘要: 在新疆兵团特殊体制影响下,新疆兵团农机户经营在农机投资、经营权、作业质量、作业价格与结算方式等方面有其独有的特点.新疆兵团团场运用其权威机制,通过农机作业价格、作业区域与作业量、结算方式、交易费用、技术变迁等方面来限制农机户经营,导致农机户经营事实上的产权残缺.为此,通过区域市场化、取消农机管理费、农机作业价格自由浮动、农机户与农工直接结算等来减少新疆兵团行政力量的限制,以提高新疆兵团农机户经营的技术效率.
    • 吴秋菊
    • 摘要: 目次一、问题的提出二、农地祖业产权——从一起土地纠纷说起三、农地祖业产权解析——制度变迁的视角四、结论与延伸讨论一、问题的提出农地制度一词来源于英文land tenure一词,意指对土地的占有和使用方式。它是一个比地权更广泛的概念,包括地权本身、地权交易和生产组织等。[1]在关于农地制度的探讨中,产权模式是核心内容,不同的产权模式决定了不同的农地制度样态。
    • 徐海成; 贾锐宁; 白鹏锐
    • 摘要: 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租值耗散理论的发展轨迹及核心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租值耗散理论已有的应用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评析,分析和借鉴该理论在准公共物品、政府管制、产权残缺3个方面的应用优势.采取逆向思维的研究方法,以收费公路行业的经济特性为导向,论证租值耗散理论应用于收费公路行业相关问题研究的可行性,得出租值耗散理论在收费公路研究领域具有理想的应用前景的结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