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5篇,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76篇;相关期刊730种,包括安徽文学(下半月)、作家、杂文选刊:上半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等;马克·吐温的相关文献由1239位作者贡献,包括马克·吐温、吴丹、佚名等。

马克·吐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4 占比:58.6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976 占比:41.34%

总计:2361篇

马克·吐温—发文趋势图

马克·吐温

-研究学者

  • 马克·吐温
  • 吴丹
  • 佚名
  • Mark
  • Twain
  • 李洪斌
  • 陈安
  • 马克·吐温美
  • 刘颖
  • 吕婷婷

马克·吐温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素霞
    • 摘要: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马克·吐温的史诗般的著作,在小说中密西西比大河不仅仅是小说的空间背景,还承担着重要的叙事功能,而且对小说结构的安排,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进程,大河是小说的艺术时空体。本文首先从空间叙事理论角度分析了大河的叙事功能,接着分析了大河是美利坚民族文化的象征,继而又分析了作者的家国情怀。
    • 黄亦承
    • 摘要: 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人物,马克·吐温以其幽默而富有讽刺意味的笔触描摹出许多个性鲜明的文学形象。在《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等著名作品中,时代风貌与作者的针砭时弊均得到了清晰的呈现,而生态反思也是作者思想中可以得到发掘的一个方面。不同于其他许多作品,马克·吐温在《狗的自述》中从一只狗的角度展开叙事,在丰富作品趣味的同时,也加强了情感表达的力度。通过对作品的具体分析,可以从物种间关系、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科技活动中的动物使用等几个方面探究作者的生态反思。对作品中生态意味的发现有助于对作家整体创作思想的理解,也对工业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 薛玉婕; 王钢
    • 摘要: “引路人”是美国成长小说的重要构成要件。通常情况下,“引路人”可分为三种:正面人物、自然神灵和反面人物。在马克·吐温的成长小说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引路人”形象同样明显而突出。作为“正面人物”的吉姆使哈克能够辩证看待现存价值观念,加速形成明辨是非的认知能力,使其完成从附和主流意识到拥护种族平等的思想嬗变;作为“自然神灵”的密西西比河使哈克从澄莹的河水中获取顺应本性自然的力量,涤荡哈克意识中残留的社会规约,从而使其产生对理想生存方式的渴求;作为“反面人物”的“国王”和“公爵”则展现了人性的丑恶,为哈克的成长提供了反面的参照,深化了哈克对社会准则与人性的反思。小说中的“引路人”随着哈克的“出走”与漂泊,对其心智与思想的发展成熟产生连续不断的功用,是哈克最终收获成长的关键。作家通过“引路人”的设置,意在表达对社会主流话语的反思与对儿童思想正确引导的呼吁。
    • 蔡金秋
    • 摘要: 作为美国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幽默家,马克·吐温的写作技巧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学界对马克·吐温的第一部长篇叙事之作《傻子出国记》却鲜有研究,尤其是该部作品中的幽默元素。本文从幽默元素出发,从言语幽默和情景幽默两个角度,探讨该部作品中幽默的文体特征,并阐释幽默所起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融合手段,幽默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讽刺和批判带来的刺痛感,成为以马克·吐温为代表的美国人与旧世界抗衡的有力武器。
    • 屠瑞芳
    • 摘要: 马克·吐温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和幽默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把幽默和讽刺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揭示了美国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而且无情地声讨和批判了人性的虚伪。马克·吐温的成长经历较为特殊,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也比较特别,这都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思路和大量的生活素材。“文章合为时而著”,虽然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生过改变,但讽刺一直都是他文学作品的核心所在。表现19世纪中后期美国社会的现状,并对美国政治和民众进行批判,是马克·吐温小说的主题思想。马克·吐温的小说能够对人、事和物进行思考,也能够关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国家的人性问题,对其作品中的讽刺艺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胡梦宇
    • 摘要: 马克·吐温与赵树理作为美中两国具有代表性的本土作家,其文学作品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了相似之处。马克·吐温被称为“文学中的林肯”,赵树理则作为“山药蛋”派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各自的时代有突出的成就,前者在作品中表现了美国的西部文化,后者在作品中创造了晋东南的乡土世界。本文在跨文化的视角下,从他们创作生成语境以及作品本身各个方面比较两者,寻求不同文化的共鸣。
    • 姜春苗
    • 摘要: 威尼斯绝不是一般的城市,她由海上117座岛屿组成,华丽、铺陈雕琢,像篇“赋”。欧洲人将她形容为“众神之母”:约翰·罗斯金、狄更斯和马克·吐温饱含深情地描绘她;拜伦和普鲁斯特在她的怀抱里流连……
    • 马维维
    • 摘要: 《威尼斯的小艇》出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笔下,描写的是一百多年前的水城威尼斯的独特风光,作为一篇精读课文被编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与《牧场之国》《金字塔》共同承载"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效果"这一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解读《威尼斯的小艇》呢?
    • 摘要: 马克·吐温为“理想生活”列了三个条件:真诚的朋友,美好的书籍,沉睡的良心。前两个好理解,最后一个值得讨论。为何在令人向往的幸福日子里,良心最好“沉睡”呢?如此说来,良心作为私人品德的守护者,公序良俗的看门人,不可能全知全能,永不下岗,全天候地执行任务。
    • 摘要: 事实上,没有任何习惯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反复挣扎。我们只有一个习惯是天生的一一“懒惰”。无论成人还是儿童,懒惰都是天经地义的一谁都得经历那么一个或长或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期才可能长大。然而,没有人可以总是“随心所欲”。马克·吐温曾说过“保持身体健康的唯一办法,就是吃点你不想吃的,喝点你不想喝的,以及做点你不愿做的事情。”生活亦是如此,节制即是高级,一个习惯改变终身。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