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食道静脉曲张

食道静脉曲张

食道静脉曲张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1年内共计36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1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0922篇;相关期刊227种,包括护士进修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传染病信息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第十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等;食道静脉曲张的相关文献由732位作者贡献,包括等、刘杰、吴剑华等。

食道静脉曲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1 占比:1.65%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0922 占比:98.31%

总计:21282篇

食道静脉曲张—发文趋势图

食道静脉曲张

-研究学者

  • 刘杰
  • 吴剑华
  • 张贵锋
  • 李力强
  • 李玉子
  • 邹锦慧
  • 钟健
  • 马晓军
  • 龙晓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鹏
    • 摘要: 目的 比较食道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剂治疗与套扎治疗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食道静脉曲张患者共计102例,盲选法抽取其中51例设为对照组,实施硬化剂治疗,另5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套扎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再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2.16%、90.2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7,P=0.683).观察组再出血率(1.96%)显著低于对照组(15.6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7,P=0.036),观察组低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P=0.046),胸部疼痛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00,P=0.065).结论 食道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的过程中联合使用套扎治疗,整体的治疗有效率得到提升,降低了再出血发生的概率,并且不良反应少,因此在临床中应用效果较好.
    • 陈才侠
    • 摘要: 目的:对比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或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之间本院治疗的食道静脉曲张患者50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参比组食道静脉曲张患者使用硬化治疗,试验组食道静脉曲张患者使用套扎治疗.对比两组食道静脉曲张患者治疗后的患者满意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在对食道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治疗后,试验组食道静脉曲张患者的患者满意程度好于参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食道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参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食道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套扎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研究推广.
    • 满桂月; 黄月初; 覃馨颉
    • 摘要: 目的探讨全麻无痛技术下经胃镜套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患者自愿选择,将110例患者分为无痛技术胃镜组(观察组)55例和常规胃镜检查组(对照组)55例,观察组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镇静后进行套扎治疗,对照组则在清醒状态下进行套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应激状况(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治疗效果满意度及对该项检查的依从性(是否愿意复查胃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各种应激、治疗中各种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满意度、复查的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痛胃镜技术能明显减轻患者检查时的痛苦,是一种安全、舒适、不良反应少的检查手段,是内镜诊疗的发展方向。
    • 张琴; 李美星
    • 摘要: 目的:观察食道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治疗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内镜下硬化治疗护理,统计分析硬化治疗护理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对硬化治疗护理前后进行对比发现,护理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护理前,组间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症状,在采取硬化治疗护理后,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梁璇坤; 徐作峰; 龚炜; 陈燕芳; 梁倩虹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瞬时弹性成像对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127例自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有无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将患者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运用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测量患者的肝硬度(LSM)和脾硬度(SSM),并进行两组间比较,评估该技术在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受试者特征曲线(ROC).结果:破裂组患者LSM和SSM值都显著高于未破裂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 =4.517,P=0.000和t=13.408,P=0.000).根据ROC曲线计算,肝硬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敏感性为83.20%,特异性为72.94%,最佳界值为24.53kPa;而脾硬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敏感性86.42%,特异性69.28%,最佳界值为53.02kPa.结论: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预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其具有无创、可重复、便捷等特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范月秀
    •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行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措施,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观察组有效止血率、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效果显著,有利于防止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再次破裂出血,不仅提升了护理满意度,而且还提升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 马玉秀
    • 摘要: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与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无痛胃镜硬化治疗组(n=69例)和无痛胃镜套扎治疗组(n=81例)的形式将150例食道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无痛胃镜套扎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06%明显高于无痛胃镜硬化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82.61%(P<0.05).结论:医护人员需要将无痛胃镜套扎治疗措施运用到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拥有着良好的效果.
    • 丁晶莉
    •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肝硬化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方法.方法: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科进行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手术的患者有57例,这些患者的选取都是由于肝硬化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案例,然后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采取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对这57例套扎手术的患者护理,经过2周后的检查,取得的成果是42例,其中有效果的是15例,总体上来说是百分之百的成功率.结论:内镜下套扎术对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状况的控制是非常有效果的,密切的对术后病情、饮食或者是健康方面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治疗手术后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对病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