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风险社会理论

风险社会理论

风险社会理论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8835篇;相关期刊126种,包括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公安研究、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安徽省第三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跨学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等;风险社会理论的相关文献由164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小勇、崔德华、伍宸等。

风险社会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 占比:0.4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8835 占比:99.50%

总计:28980篇

风险社会理论—发文趋势图

风险社会理论

-研究学者

  • 何小勇
  • 崔德华
  • 伍宸
  • 倪斐
  • 冯雪
  • 刘娟
  • 刘岩
  • 刘锦涛
  • 张文文
  • 张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泽宇; 陈德敏
    • 摘要: 作为新近研究发现的污染物,微塑料表现出不同于传统污染物的诸多特征.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来看,微塑料的治理具有必要性.当下微塑料的法律认知欠缺、现行法律框架对微塑料污染的规制力不足及存在法律适用矛盾等方面,深刻反映了现行环境法律框架在规制客体、规制体例与理念上与微塑料治理理想范式的出入.基于此建议未来应逐步确立风险沟通、长效治理与分配风险利益的微塑料治理理念,从厘清微塑料的基础概念要素与推进法律表达的层面构建标准化规则;从强化塑料制品源头减量、管控公众行为风险与确立塑料制品税费制度等方面建立微塑料监管规则;从微塑料污染风险事前评估、污染跨界转移预防与污染发生后进行公平救济等方面建立微塑料的综合治理规则.在规范体系的建构上,制定微塑料治理专门条例,推进微塑料治理与环境法律体系内容的衔接与完善,修改与微塑料相关的环境技术标准与产品标准,以此在法学方法论层面为我国微塑料污染的实务治理提供规范指引.
    • 侯浩翔; 倪娟
    • 摘要: 创新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的应尽职责,也是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必由路径。以“卡脖子”“缺芯”等事件为标志,“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风险。基于风险社会理论,从专家系统“人为性风险”增加、传统教学方式潜藏原发型教育风险、制度性风险演化为组织管理危机、工具理性异化诱发评价风险等角度出发,揭示“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知识建构、高阶思维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培育和创新精神品质激发四方面的风险预警。基于风险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提出四点策略:围绕自反性主体建构改进课程设置,聚焦学生创新知识建构;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的因果链条,借助数字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建构人本主义制度关照下的纯粹关系,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破解功利化评价导向,建立发展性和过程化的创新品质评价机制。
    • 林慧圆
    • 摘要: 教育惩戒一直以来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难题,也是学者们热议的话题。教育惩戒的使用边界在理论上一直难以界定,导致教师仍然处于对惩戒概念一知半解、对惩戒形式轻重难辨、对学生过失束手无策的状态。文章分析教师“误用惩、不敢惩、懒于惩”等运用教育惩戒的表现,从风险社会理论的制度、文化、系统与环境三个维度来对造成教育惩戒缺失的原因和重拾进路进行探讨。
    • 马万华; 张颀
    • 摘要: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给国际学生流动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这一不确定性是多方面的.本研究运用风险社会理论分析疫情对国际学生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鉴于全球社会疫情风险的复杂性,疫情对国际学生流动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流动规模将进入下行阶段;以贸易为导向的西方高校将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流动市场将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地国际化与在线国际化将加速发展;国际学生流动格局变化将进一步加剧.后疫情时代,我国应认清国际学生流动的发展趋势,把握好风险蕴含的格局变动契机,从危机管理转向战略制定,积极引导出国留学目的国与留学方式多样化转变,优化来华留学统筹工作,加快跨境教育布局,进而在未来国际学生流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 伍宸; 宋永华
    • 摘要: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及逆全球化的双重冲击,我国与世界高等教育的正常交流与合作秩序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基于风险社会理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将面临如下挑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工具理性主义导致应对危机缺乏价值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化基础理论创新滞后于新的实践发展,尚未形成高等教育全球治理体系以应对危机而造成既有合作格局失序.为应对挑战和寻求机遇,需从三个方面积极作为:坚持高等教育国际化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动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化基础理论,构建统领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的亚政治全球性制度及治理体系.
    • 胡昳昀; 范丽珺
    • 摘要: 新冠疫情给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也在加速各国教育的变革.本文基于贝克等学者的风险社会理论,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各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共同面临着人员流动锐减、科研合作受阻、教育服务停摆的外显性风险,以及由于政治、经济以及制度而产生的内生性风险.根据风险的文化性、二重性以及普遍性特征,中国作为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在后疫情时代应该积极建立文化自觉,提高高等教育体系韧性;抓住风险"机会期",提高高等教育体系治理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
    • 邹纯龙; 马海群; 王今
    • 摘要: [目的/意义]21世纪以来,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交织重叠,如何完善情报管理制度以有效的配置情报资源,成为统筹安全与发展的重要解决之道.[方法/过程]以美国情报管理制度为研究对象,结合事件系统理论、风险社会理论和相关研究,从事件属性、利益要素和风险要素三个维度,构建影响因素分析框架.通过引入22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情报管理制度变革案例,并借助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影响变革的动因进行深入探究.从风险与利益视角揭示了美国情报管理制度变革的三种组合因素及演进特征.[结果/结论]在情报管理制度的构建和改革中,我国应重视发挥制度优势,探索并设计符合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的情报管理制度,从而更好地管理情报工作、优化情报资源配置过程,实现所期望的利益需求与风险控制双重目标.
    • 肖梅
    • 摘要: 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教育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然要求.在风险社会理论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教育还存在法治教育缺乏制度合力和专业指导、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学生法律意识淡薄、院校普法形式单一等问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教育要通过强化法治教育领导、加强法治教育研究、完善法治教育体系、引领法治文化建设、健全法治实践参与、增强法治教育实效等途径来实现.
    • 冯雪; 胡艳香
    • 摘要: 新冠病毒的威胁及其加剧变化,是人类社会迈入风险社会时代的一次集体大考.新冠病毒的突发性、复杂性、持续性、严重性,对妥当建构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了挑战.基于我国转型时期的客观情况,有必要按照两步走的方法,首先规范、培养管理者的规范意识,再完善、发展与风险社会时代相适应的应急管理理念、方法以及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提升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水平.
    • 霍东娇
    • 摘要: 师德,是教师行业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近年来,各种师德问题屡见不鲜,师德的话题持续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师德体系建设正面临风险,师德观念的解放与祛魅、师德建设方式的局限以及师德评价标准内在的困惑等,通过破解这些风险产生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创新着手,打造"一体两翼"的师德评价标准确定机制、"精准化"的师德治理机制、师德问题化解机制以及网络监督平台机制,最终推动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整体水平的提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