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域均衡
频域均衡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335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军事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5687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子学报、电路与系统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通信学会2006国防通信技术委员会学术研讨会、2006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等;频域均衡的相关文献由635位作者贡献,包括郑波浪、吴南润、方立等。
频域均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687篇
占比:99.48%
总计:25821篇
频域均衡
-研究学者
- 郑波浪
- 吴南润
- 方立
- 何旭
- 徐信
- 曹蕾
- 张萌
- 杨大成
- 葛建华
- 任斌
- 吴昊
- 张欣
- 戴晓明
- 施婷婷
- 易克初
- 李少谦
- 李琼
- 葛宁
- 刘志勇
- 周世东
- 张海林
- 肖悦
- 葛万成
- 费满锋
- 任琦
- 何晨
- 刘龙伟
- 卜祥元
- 周彬
- 周维
- 安建平
- 宋哲
- 宫丰奎
- 张南
- 张小东
- 张昊星
- 张望成
- 张航
- 扈鹏
- 方金辉
- 时龙兴
- 朱亮
- 朱青云
- 李杰
- 杜明
- 梁越
- 汪凡
- 汪沛
- 熊勇
- 王丹
-
-
赵巍
-
-
摘要:
针对广义空间调制正交时频空系统中的信号检测问题,在MMSE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5G技术的判决反馈检测算法.综合正交时频空与空间调制等技术手段,建立了满足高速移动通信应用需求的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传统频域均衡算法的优缺点引入MMSE准则,提出了具有更低复杂度与更高检测性能的判决反馈检测算法.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频域均衡算法相比,基于MMSE准则的判决反馈检测算法具有更加优秀的系统性能和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
-
胡晨骏;
辜方林;
赵林;
赵莺;
魏急波
-
-
摘要:
针对无人集群协同作战通信/定位的集约化设计需求,提出了一种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与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有机结合的通信定位一体化波形。一方面,利用SCFDE中频域均衡易于克服频率选择性衰落且便于与DSSS结合的优势,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复杂场景的通信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恒包络零自相关导频序列的优良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将其作为导频序列并计算与本地导频符号的循环移位相关,检测相关峰值即可实现整数符号周期信号到达时间估计。同时,结合用于信道估计的导频序列,构建差分延时相关模型,有效解决了小数采样周期信号到达时间估计问题,实现了高精度的信号到达时间估计。
-
-
姚卓;
何敏
-
-
摘要:
研究了基于频域的几种非线性均衡器算法,对其在频域上的各种处理操作进行分析,并根据传输信道与信号格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利用频域双向迭代结构进行均衡处理。通过重新构建系统模型,并对加权系数和判决检测算法进行改进设计,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灵活性。通过仿真和分析表明,当信道条件相近时,所述算法可以达到更优的均衡效果。
-
-
吴亮;
刘兴华
-
-
摘要:
针对水声通信系统信道多径干扰带来的码间串扰问题,本文从均衡技术的原理出发,以单载波水声扩频通信系统为载体,分析通过选取恰当的均衡器抑制单载波水声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从而提升通信接收质量。运用Matlab仿真比较频域均衡中BPSK,QPSK两种方式下的调制信号,并对线性均衡的ZF均衡(迫零均衡)与MMSE均衡(最小均方误差均衡)星座图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种调制方式下,ZF与MMSE均衡都能降低系统输出信噪比,但MMSE均衡较ZF均衡的效果更好。最后,通过水池实验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得出结论:系统的通信速率与通信带宽正相关,但通信的正确率会因信道多径干扰而降低;合适的均衡技术可以产生与信道相反的特性来修正误差、消除码间串扰,最终获取正确的判决结果。
-
-
辜方林;
黄育侦;
赵莺;
赵海涛;
魏急波
-
-
摘要:
针对复杂多径信道环境下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性能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与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有机结合的自适应抗干扰扩频通信体制,其特点是通过频域均衡克服多径带来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同时支持自适应调整扩频因子实现系统传输速率与抗干扰能力的重构。进一步地,结合SCFDE频域均衡的特点,充分利用其接收端固有的快速傅里叶(FFT)变换过程实现对干扰强度、干扰类型等信息的伴随式检测与分析,在线优化选取频域承载点,提升系统对干扰,特别是阻塞式干扰的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高斯还是多径信道环境下,所提的基于SCFDE的直扩波形都具有良好的通信性能,且部分频带陷波对通信性能影响较小,验证了自适应优选信息频域承载点抗干扰的有效性。
-
-
涂星滨;
肖芳贵;
许肖梅
-
-
摘要:
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是水声通信中实现高数据率传输的重要技术之一,但传输序列中周期性插入的循环前缀或保护间隔等前后缀降低了频带利用率和通信速率.该文在时间反转(TR)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无前后缀的水声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即发射机传输无前后缀的单载波信号,接收机对各个数据块的后缀进行重构并利用频域均衡技术消除符号间干扰.重构数据块后缀作为接收机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3个步骤:TR处理、干扰消除和后缀重构.首先,TR处理将来自接收阵元的多通道信号融合为单通道信号,并且其等效信道冲激响应(即q函数)的稳定主峰避免了后缀重构中的噪声放大.然后,通过干扰消除,去除来自前一数据块的块间干扰(IBI)和来自当前数据块的反因果干扰(ACI).最后,根据q函数主峰及其右侧的因果部分计算信号的各个路径分量,实现数据块的后缀重构.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一技术的有效性,并且性能优于现有无前后缀的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
-
-
王再鹏;
李长红;
鞠诚;
张学锋;
孙大伟
-
-
摘要:
为了降低频域均衡与数字信号处理复杂度和功耗,提出一种基于恒模算法频域更新抽头系数的降采样频域均衡结构.通过对时域更新抽头系数的恒模算法改进为频域更新抽头系数,降低了抽头系数更新计算复杂度.通过正交相移键控传输仿真实验,采用降采样输入序列进行频域均衡,在1.75倍降采样条件下引入0.16 dB信噪比代价的通信传输系统中降低12.5%频域均衡数据处理量,实现低复杂度信号均衡处理.
-
-
陈安全;
杨培消
-
-
摘要:
为了对抗短波信道深衰落和线性频域均衡存在的剩余码间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影响,研究基于块迭代的判决反馈均衡(Block Iterative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ation,IB-DFE)算法,对不同参数情况下的判决反馈均衡算法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实验表明,在深度衰落信道条件下,IB-DFE算法相比线性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频域均衡算法性能更优,具有较好的误比特性能.
-
-
-
-
杨炜伟;
蔡跃明;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专业委员会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
| 2005年
-
摘要:
在高速OFDM系统中,双选择性信道的时变性将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产生载间干扰(inter-carrierinterference,ICI).本文通过对双选择性信道特性的分析,将CDMA中基于概率数据关联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应用到高速OFDM系统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选择性信道的高性能软判决频域均衡算法.仿真表明该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线性(zero-forcing,ZP)均衡,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mean-squarederror,MMSE)均衡算法,能很好的消除时变引起的ICI。
-
-
李玉建;
王金龙;
吴启晖
- 《中国通信学会2006国防通信技术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军用移动通信由于复杂的地形地物的影响存在严重的多径干扰现象,同时存在着有意或无意的单音、多音与窄带干扰,此时单纯的干扰抑制或单纯的均衡的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针对窄带干扰与多径同时存在的情况,本文通过将频域MMSE均衡系数修正的方法通过少量的运算达到了同时抗干扰与多径的效果.
-
-
-
徐信;
蔡跃明;
徐友云
- 《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分组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频域均衡单载波(MIMO-SC/FDE)分组传输系统的空间分集接收方案,通过在文献[1]提出的分集结构中引入使用空时分组编码的发射分集,弥补了因减少DFT块数目而造成的性能损失,同时在接收端进一步减少了IDFT块的数目;通过适当设计空时分组编码,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本文对使用空时分组编码后的处理过程进行了推导,并对使用空时编码前后的MIMO-SC/FDE系统和相应的MIMO-OFDM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