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面罩吸氧

面罩吸氧

面罩吸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8067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基层医学论坛、当代护士(综合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7年中华医学会航海医学分会潜水医学专业委员会暨全军航海医学专业委员会高压氧专业组学术讨论会、2005年全国首届中毒与职业病急危重症学术研讨会等;面罩吸氧的相关文献由305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建章、代友华、张德玲等。

面罩吸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0.5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067 占比:99.41%

总计:18174篇

面罩吸氧—发文趋势图

面罩吸氧

-研究学者

  • 丁建章
  • 代友华
  • 张德玲
  • 徐瑞莲
  • 曾爱军
  • 朱清娴
  • 李君
  • 李玲
  • 梁建华
  • 王惠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瑞珍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重型脑卒中后遗症期吸入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脑卒中后遗症期吸入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将患者分为面罩吸氧组和经鼻高流量氧疗组。收集两组的一般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分别于入院即刻(0h)、入院后4、8、12、24、48、72h进行血气分析。收集两组患者的28天死亡率和在不同时间需要过渡到有创辅助通气的患者比例的数据。结果: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对氧合指数改善率为75.1%。经鼻高流量氧疗组和面罩吸氧组在不同时间点测得的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6.811,P0.05)。结论:与面罩吸氧相比,经鼻高流量氧疗能改善重型脑卒中后遗症期吸入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状态,降低有创辅助通气的发生率。
    • 陶章; 张海林; 陈珊珊; 朱华; 仇爱民; 蔡连存
    • 摘要: 目的对比无创呼吸机的三种供氧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吸氧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20年9月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有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30例,同时选取健康成年人30例。分别给两组受试者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将氧气导管分别接在面罩的通气口上,面罩内单鼻塞和双鼻导管吸氧,给不同给氧流量,分别为3 L/min、5 L/min,分别检测在三种不同吸氧方式和吸氧浓度下的PcO_(2)和PcCO_(2),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使用面罩呼吸机后,PcO_(2)在由高到低分别为面罩内双鼻导管给氧时,面罩内单鼻塞给氧时,面罩通气口给氧时,与呼吸空气时比较(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有呼吸衰竭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使用面罩内双孔鼻导管吸氧较面罩内单鼻塞吸氧和面罩通气口给氧效果更佳。
    • 陈蔼环; 杜春梅; 林静仪
    • 摘要: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下不同吸氧方式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影响,探讨适宜的超声乳化手术中吸氧的方式。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9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患者291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简易面罩吸氧组(面罩组)97例、鼻导管吸氧(鼻导管组)97例、无吸氧组(对照组)97例,其中面罩组和鼻导管组的吸氧流量均为氧流量2~4 L/min。监测患者进入手术室时(T_(0))、手术开始时(T_(1))以及手术结束时(T_(2))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SpO_(2))。结果:三组患者在进入手术间时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中血压变化不显著(P>0.05)。在T2时点,氧气吸入的患者其SpO_(2)高于对照组(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在无严重基础疾病的情况下,术中适当吸氧及监测血流动力学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及临床安全,对患者使用的吸氧方式应以不影响术中操作及患者舒适度的方式。
    • 卢春祥; 何菊红; 林亚雄; 王志强
    • 摘要: 目的:对在1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间质性肺病合并1型呼吸衰竭使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面罩吸氧5升/分)和经鼻高流量氧疗研究组,对照组进行甲强龙40mg静脉滴注qd及氨溴索30mg静脉滴注qd的常规治疗,研究组除上述的常规治疗以外,还予以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进行治疗,吸入氧浓度为40%,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中氧分压的变化、病情转归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动脉血气中氧分压水平提高更为明显,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好转.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治疗效果以及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 杨明; 田雪; 李青; 于巧青; 田雨
    • 摘要: 目的 探究经皮环甲膜穿刺置管在院前救治急性上呼吸道阻塞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5月至2016年5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急性上呼吸道阻塞病人227例,其中采用经皮环甲膜穿刺置管治疗的病人121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面罩吸氧)的病人10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病人对救治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建立气道时间少于对照组[(28.26±8.30)s比(40.19±11.54)s,P<0.05];观察组呼吸稳定时间[(29.51±8.19)s比(41.28±10.8)s]、呼吸困难改善时间[(37.62±10.35)s比(50.11±11.6)s]、呼吸稳定时间[(40.96±9.75)s比(58.23±11.2)s]、心率恢复正常时间[(2.35±0.86)min比(3.37±0.79)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0 min、20 min PaO2、S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53%)低于对照组(37.74%)(P<0.05);观察组对救治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皮环甲膜穿刺置管在院前救治急性上呼吸道阻塞病人,能显著缩短建立气道时间,降低创伤性,有效促进病人呼吸、心跳及血氧状况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病人对救治工作满意度高,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救治方法.
    • 刘莉琼; 潘卫文; 徐艳; 胡亮亮; 黄晖; 万敏娜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氧疗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为A组(30例)、B组(30例)与C组(30例).A组采用文丘里面罩吸氧方法,B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方法,C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方法.比较三组氧疗后各时间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分析三组的住院时间、再插管率以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B组氧疗后2、6、12、24、48 h的心率高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个时间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时间长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再插管率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舒适度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能有效缓解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临床病症,改善其通气状态,减少再插管率,提升患者的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受到更多患者的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 姚翠翠; 邢大军; 陈芳; 王子龙; 耿鹤
    • 摘要: 目的 探索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FNC)应用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射频温控消融术后拔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射频温控消融术的OS-AHS患儿50例(ASAⅠ~Ⅱ级),根据拔出气管导管后不同吸氧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M组(对照组,n=25)采取普通面罩吸氧,初始流量5 L/min,FiO2=41%,10 min后根据患儿SpO2调节吸入氧流量直至停止,维持SpO2在96%以上.H组(观察组,n=25)采取HFNC(广州鲸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HF807C),连接适合患儿的双腔鼻导管进行氧疗.具体设定方法为:起始FiO2为60% ~80%,氧气流量2 L/(kg·min),最大氧流量12~18 L/min,湿度100%,温度37°C.10 min后根据患儿SpO2水平调整FiO2及氧流量,维持SpO2在96%以上,当FiO2降到0.3时,尝试停用HFNC.观察患儿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留观拔管后各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记录两组患儿PACU时舒适度、耐受程度及低氧血症、二次气管插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H组患儿拔管后氧疗时间长于M组,H组复苏时间及低氧血症发生率少于M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5 min,M组的HR和RR稍低于H组,拔管后10 min,M组SpO2稍高于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C应用于全麻拔管后OSAHS患儿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其全麻拔管后的一种给氧方式在临床应用.
    • 高航; 张伟业
    • 摘要: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6例重症肺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8例,未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而行鼻导管/面罩吸氧)与观察组(38例,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72 h后氧合指数以及动脉氧分压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72 h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肺炎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鼻导管/面罩吸氧治疗效果。
    • 王毅
    • 摘要: 目的 观察高流量湿化吸氧与常规面罩吸氧在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6例择期行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面罩吸氧对照组(A组)和高流量湿化吸氧治疗组(B组),对两组患者治疗2 h、6 h和24 h后的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进行比较,了解两种吸氧方式在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后治疗上的优劣.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 h、6 h和24 h的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发现,A组动脉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较B组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较B组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与常规面罩吸氧比较,高流量湿化面罩吸氧可以使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有更满意的氧合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