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
白内障超声乳化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703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38968篇;相关期刊285种,包括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2013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等;白内障超声乳化的相关文献由1519位作者贡献,包括唐丽萍、杨军、赵梅生等。
白内障超声乳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8968篇
占比:99.53%
总计:139630篇
白内障超声乳化
-研究学者
- 唐丽萍
- 杨军
- 赵梅生
- 严伊一
- 严若华
- 刘丽
- 吴振球
- 宋学东
- 宋宗艳
- 宫贤惠
- 张辉
- 徐国彤
- 徐国旭
- 戴敏
- 李俊
- 李跃杰
- 梁品琪
- 潘绍新
- 王延群
- 王静
- 王首雁
- 石菊芳
- 纪运红
- 赵宏
- 阙鹏志
- 陈丽娟
- 陈佳峰
- 陈凤华
- 黄振平
- A·萨利艾
- D·J·威尔逊
- D·特奥多雷斯库
- J.
- M.
- P·钱德拉坎特
- R·戈登
- S.
- 于维芹
- 云睿
- 任百超
- 何伟
- 冯联兵
- 刘云凤
- 刘奕志
- 刘平
- 刘欣华
- 刘群生
- 刘诗亮
- 刘谊
- 刘静
-
-
马晓蕾;
赵春会
-
-
摘要:
目的:探究前房穿刺(Anterior chamber puncture,ACP)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emulsification,Phaco)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IOL)联合房角分离术(Goniosynechialysis,GSL)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102例(102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各51例。两组均行ACP术,术后B组接受小梁切除术治疗,A组接受Phaco、IOL联合GSL治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视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比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对比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3个月视力较B组低(P<0.05);术后1个月A组血清TNF-α、IL-6水平较B组低(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92%(2/51)较B组19.61%(10/51)低(P<0.05)。结论:ACP术后行Phaco联合IOL联合GSL治疗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缓解炎性反应,且安全性更高。
-
-
李妍;
刘海;
戴敏;
胡竹林
-
-
摘要:
目的通过收集云南省不同民族人群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术后的干眼数据,分析各民族及云南省各地区干眼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不同少数民族聚集地面对面调查9740人(18908眼),将既往有Phaco+IOL手术史并符合干眼诊断标准的227眼设为Phaco组,分别随机抽取既往无手术史符合干眼诊断的227眼为干眼组、健康眼227眼为正常组。对3组受试者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BUT)、睑板腺开口堵塞、上睑板腺缺失面积及临床症状评分(OSDI评分)依次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Phaco+IOL术后干眼的特点以及危险因素。结果调查对象未手术眼(18020眼)中干眼发生率21.98%,其中哈尼族最高,为14.65%;苗族最低,为2.80%。Phaco组患者术后干眼发生率为25.56%,其中拉祜族最高,为20.26%;景颇族最低,为0.88%。与干眼组和正常组受试者相比,Phaco组患者年龄大、睑板腺开口阻塞率高、上睑板腺缺失面积>1/2者占比高、泪河高度低、BUT短及OSDI评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1/2均是干眼发生的危险因素。
-
-
杜波;
段刚
-
-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8,患眼58只)、常规组(n=48,患眼57只)。常规组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视力水平、房角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研究组眼压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中央前房深度、视力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房角增宽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中央前房深度、视力水平,良好控制眼压,有效开放房角,且安全性高。
-
-
许正杰;
陈红
-
-
摘要:
目的:分析白内障相关的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0例白内障相关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依据电脑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手术,观察组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比较两组眼部指标、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眼表疾病指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两组中央前房深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而BCVA与眼压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两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眼表疾病指数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相关的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眼部指标、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眼表疾病指数,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
王洁;
杜尔罡
-
-
摘要:
目的探讨眼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恶性青光眼(MG)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诊断为MG的患者16例27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眼前后节联合手术,术式以周边虹膜切除-晶状体悬韧带部分切除-房角分离术-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前段玻璃体切除术为主,其中合并白内障的19眼同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并比较手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前房深度,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眼术前BCVA为0.5(0.4,1.1)logMAR,末次随访时BCVA提升为0.2(0.1,0.9)logMAR,术后视力均无进一步损害;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其中伴行白内障手术组患者前房深度由术前(1.87±0.28)mm提升到术后末次随访的(3.06±0.22)mm;未伴行白内障手术组患者前房深度由术前(2.18±0.51)mm提升到术后末次随访的(3.01±0.22)mm,两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眼眼压由(29.31±6.41)mmHg(1 mmHg=0.133 kPa)下降至术后末次随访的(14.36±3.77)mmHg;其中有25眼在不需要任何降眼压药物的干预使眼压得到较好控制;总体治愈率达92.59%。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眼前后节联合手术可有效加深前房深度,降低MG患者眼压,保存现有视力,手术操作安全可靠,且治愈率较高。
-
-
郭慧敏;
樊冬生
-
-
摘要:
目的观察低角膜内皮细胞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方法共收集17例18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500/mm^(2)白内障患者,由同一医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3个月观察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5.4%-14.3%,平均10.2%±1.6%。无角膜内皮失代偿发生。结论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在术前做好评估,术中注意操作,行超声乳化术是安全有效的。
-
-
李环宇;
吴振凯;
唐蕾;
张之佩
-
-
摘要: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51只眼)和观察组48例(53只眼)。对照组采用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开放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房深度、房角开放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前房深度和房角开放度,以及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
-
-
李建珍
-
-
摘要:
目的探讨五行徵调音乐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患者术中焦虑和疼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100例局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中播放五行徵调音乐。对照组术中不播放,对照组采用常规眼科治疗。两组均采用状态焦虑问卷(stateanxiety inventory,S-A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5min两组患者S-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min评估焦虑和疼痛水平,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患者术中给予五行徵调音乐干预,有明显减轻患者术中焦虑水平,减轻术中疼痛的作用,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
-
-
陈蔼环;
杜春梅;
林静仪
-
-
摘要: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下不同吸氧方式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影响,探讨适宜的超声乳化手术中吸氧的方式。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9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患者291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简易面罩吸氧组(面罩组)97例、鼻导管吸氧(鼻导管组)97例、无吸氧组(对照组)97例,其中面罩组和鼻导管组的吸氧流量均为氧流量2~4 L/min。监测患者进入手术室时(T_(0))、手术开始时(T_(1))以及手术结束时(T_(2))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SpO_(2))。结果:三组患者在进入手术间时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中血压变化不显著(P>0.05)。在T2时点,氧气吸入的患者其SpO_(2)高于对照组(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在无严重基础疾病的情况下,术中适当吸氧及监测血流动力学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及临床安全,对患者使用的吸氧方式应以不影响术中操作及患者舒适度的方式。
-
-
刘淼;
金昱;
李柳
-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入选80例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患者分为两组,地夸磷索钠联合玻璃酸钠组(联合组)40例,玻璃酸钠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标准干眼症状评估(SPEED)、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结果联合组治疗后1、2、3、4 w SPEED评分显著低于玻璃酸钠组,BUT数值显著高于玻璃酸钠组,SIT数值显著高于玻璃酸钠组,CFS数值显著低于玻璃酸钠组(均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应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均具有一定效果,且地夸磷索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的效果优于玻璃酸钠治疗。
-
-
马宏杰;
郑燕林;
李月灵;
王家良
- 《《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口服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泪膜变化的影响.rn 方法:选取2016.05~2016.08间在郑州博爱眼耳鼻喉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600例患者,选择其中术后出现干眼不适症状、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120只眼)作为研讨对象,随机均分为杞菊地黄丸组和单纯人工泪液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而杞菊地黄丸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仲景牌杞菊地黄丸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d、1w、2w、4w术眼泪膜变化情况.rn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在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1w、2w、4w在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杞菊地黄丸组在干眼症状评分、FL评分方面明显较单纯人工泪液组低;在BUT方面,杞菊地黄丸组明显长于单纯人工泪液组;在SIT方面,术后1d、1w、2w、4w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杞菊地黄丸组明显多于单纯人工泪液组.rn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口服杞菊地黄丸有助于增加泪膜稳定性,缓解症状,提高术后舒适度.
-
-
勾健媛;
李勇亮
- 《2013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凝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泪膜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术后泪膜不稳定患者68例(6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34眼).治疗组采用人工泪液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凝胶滴眼,对照组单用人工泪液.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采用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的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相应治疗和检查.治疗组和对照组BUT、SIT、FL 3项检查的初始评分均无明显差别,在治疗组接受人工泪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凝胶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2和4周后三项检查的评分均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泪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凝胶滴眼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泪膜修复疗效优于单用人工泪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