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工晶状体植入

人工晶状体植入

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571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608244篇;相关期刊190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临床眼科杂志、实用防盲技术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国(河北)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2004哈尔滨白内障国际论坛、山东省第十九次眼科学学术会议等;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相关文献由1193位作者贡献,包括冯振宇、麻健勇、徐雯等。

人工晶状体植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8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08244 占比:99.91%

总计:608778篇

人工晶状体植入—发文趋势图

人工晶状体植入

-研究学者

  • 冯振宇
  • 麻健勇
  • 徐雯
  • 刘奎香
  • 张红
  • 弯家立
  • 李春伶
  • 李茜
  • 王健
  • 王晓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添川; 罗颂辉
    • 摘要: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患者进行乳化超声吸除术结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对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接收和治疗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法分为一般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一般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组则在一般组的基础上加上乳化超声吸除术结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检验结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WHV)、全血黏度中切(WMV)、血浆黏度(PV)]明显低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过氧化氢栓(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明显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乳化超声吸除术结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反应得到明显改善。
    • 杨亚利
    • 摘要: 目的探讨1.8 mm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89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对照组44例给予3.0 mm角膜标准切口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1.8 mm角膜微切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角膜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的角膜散光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 mm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状况,促进术后视力恢复,且不增加角膜损伤和并发症发生率。
    • 吴子东; 陈雪红; 庄海容; 张虹; 陈圣文; 李翔威
    • 摘要: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不同时期超声乳化手术效果。方法按照白内障核分级标准将选取的白内障患者分为早期(ES)组:均为Ⅱ~Ⅲ级核白内障患者,共76例(92眼);晚期(LP)组:均为Ⅳ~Ⅴ级核白内障,共74例(90眼)。分析ES组和LP组的视力情况、眼压改善情况、泪液分泌试验(SI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指标、手术并发症的差异性。结果ES组视力好转情况明显比LP组优(P<0.05)。ES组眼压情况明显比LP组优(P<0.05)。ES组SIt、BUT指标改善情况显著比LP组优(P<0.05)。术后,ES组和LP组患者均出现一定的继发效应,LP组继发效应发生率显著高于ES组(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应选择在白内障未熟期,即早期,核硬度以2~3级核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较佳,手术安全,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比4~5级硬核时进行手术效果更可靠。
    • 杨涛; 项振扬; 陈爱菊; 郑玥; 杨媚
    • 摘要: 目的 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用于高龄闭角型青光眼(ACG)合并白内障中,探究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64眼)患者,以手术方案分组,对照组32例(32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观察组32例(32眼)在此基础上行超声乳化吸除IOL植入术,比较两组手术结果。结果 术前两组眼压、视力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眼压较对照组低,视力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较对照组21.88%低(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IOL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用于高龄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眼压及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且对角膜内皮损伤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 王春梦
    •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用于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伴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白内障伴干眼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A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B组加用人工泪液,治疗28 d。结果术后3 d、7 d、3个月,B组视力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28,84 d,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人工泪液用于行人工晶状体植入白内障伴干眼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视力,减轻干眼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张婷; 龙潭; 朱红娜
    • 摘要: 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以视野缺损、不同程度视神经萎缩为特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而合并白内障者还可出现视力浑浊及模糊等症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临床上既往常用小梁切除术治疗本病,半年后再行白内障手术.
    • 赵宇涵; 朱瑜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22例采取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36例和无并发症组86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高度近视、青光眼、陈旧性色素膜炎、术前空腹血糖、术前眼压、术前泪液分泌试验(SIT)、超声累积能量复合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组有陈旧性色素膜炎病史、术前空腹血糖≥8 mmol/L、术前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术前SIT<5 mm及超声累积能量复合参数≥7.25的比例均高于无并发症组(均P<0.05)。有高度近视病史、有青光眼病史、术前空腹血糖≥8mmol/L、术前SIT<5mm、超声累积能量复合参数≥7.25为白内障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较多,对于有高度近视、青光眼病史、术前血糖控制不佳、术前干眼及术中超声累积能量高的患者应加以重视。
    • 王燕; 朱飞; 马万强
    • 摘要: 目的探讨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运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人工晶状体植入+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对照组加用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比较两组手术结果。结果术后研究组眼压、内皮细胞平均密度低于对照组,但最佳矫正视力、房角开放范围、中央前房深度、内皮细胞平均面积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更为显著,可快速减低眼压,促进前房角度以及深度改善,并防止严重并发症产生,安全性高。
    • 张品
    • 摘要: 目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应用于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所收治的8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使用投硬币的方式分成实验组(n=40,青光眼手术联合白内障手术)与对照组(n=40,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结果:实验组患者视力、眼压、眼角开放度、中央前房深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应用于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黄永裕; 雷帅臣; 温锦炬; 吴岸思
    •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眼底病患者应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黄斑水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白内障合并眼底病患者136例(136眼),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眼部的散光程度;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眼部并发症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眼部黄斑水肿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远视力及近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的远视力及近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的散光度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眼部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眼部黄斑水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CP-1、FGF、TGF-β2水平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白内障合并眼底病患者使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眼部视力,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黄斑水肿情况,临床疗效比较理想,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