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患者
白内障患者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573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3090篇;相关期刊268种,包括齐鲁护理杂志、山东医药、现代医药卫生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眼科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大会、山东省第十九次眼科学学术会议等;白内障患者的相关文献由92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军、杨丽霞、袁文晓等。
白内障患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090篇
占比:98.36%
总计:33642篇
白内障患者
-研究学者
- 李军
- 杨丽霞
- 袁文晓
- 谢梯
- D.
- K.
- S.
- 何祎
- 兰婷
- 刘云凤
- 刘江
- 刘洋
- 刘浩锋
- 刘淑华
- 刘秀华
- 刘红梅
- 卜瑞芳
- 吴海燕
- 周志新
- 周芬
- 姚毅
- 宫颖异
- 尹学兵
- 崔彩芹
- 崔龙江
- 建宇
- 张娟
- 张小平
- 李世英
- 李华
- 李延斌
- 李莉
- 李虹
- 李衡
- 杨红
- 武深秋
- 潘虹蓉
- 王军
- 王立芳
- 王静
- 童秀
- 胡衍
- 苏志群
- 许岚
- 谢荷
- 贺琳
- 赵凤银
- 赵松藏
- 赵芳
- 郑钦象
-
-
税悦
-
-
摘要:
目的:探究白内障日间手术围手术期的标准化护理。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常规组35例。给予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施行标准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视力恢复情况给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无差异;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研究组泪液分泌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均分别低于常规组(P<0.05),角膜荧光染色情况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患者采取标准化护理模式,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促进患者视力状况的改善,让更多患者满意,临床上值得应用。
-
-
王红燕
-
-
摘要: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018.5-2019.5于我院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与实验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各40例,按照掷硬币法进行分组,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97.50%)要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疗效要优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
叶瑞珍;
许敏
-
-
摘要:
目的:探讨OCT联合B超检查在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眼底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426例白内障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及B超检查观察眼底情况,观察组术前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及B超联合OCT检查观察眼底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眼底疾病的检出率、漏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眼底病变检出率为78.87%,漏诊率为7.51%;对照组患者眼底病变检出率为66.67%,漏诊率为24.41%.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白内障患者的术前眼底的精准检查,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患者的术后预测目标值,相比于B超的检查方式来说,B超联合OCT检查不仅眼底疾病的检出率更高,漏诊的概率整体更低.
-
-
鲁博文
-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白内障合并青光眼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选择2019.10—2020.12在我院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常规组35例.常规组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研究组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及小梁切除手术.分析不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在治疗前后的眼压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之前眼压情况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眼压情况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合并青光眼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的效果并无明显差异.
-
-
陈培培
-
-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用一般护理)与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9.7-2020.7收治我院,对比两组护理后抑郁及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50%)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低于参照组(20.00%),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应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运用.
-
-
凌慧敏
-
-
摘要:
目的:分析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进行,按照患者住院的时间均分,两组各44例.其中,通过传统模式进行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为研究组,比较护理工作的效果.结果:护理后视力水平及患者评价的对比,研究组明显更高;住院时间的对比,研究组明显更低,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使其视物更加清晰,生活更加方便安全,同时能够缩短住院的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支出,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利于科室发展,有应用价值.
-
-
付学玲
-
-
摘要:
目的 对人工晶状体度数进行测量时,可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和A超测量,本文针对两种方式测量的精确性进行分析,以此为患者手术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术前对患者应用IOL Master500以及A超、自动验光仪测量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应用SRK-T公式进行人工晶体度数计算.对患者术后3m屈光状态进行观察.结果 对患者平均眼轴长度进行对比分析,其中IOLMaster组和A超组得到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对患者术后的绝对屈光误差进行对比,发现IOL Master组和A超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操作进行分析,两者之间IOL Master更好一些,对测量人工晶体度数时,两者并无明显区别,同时也不能将A超完全取代,两种方式联合使用,可以让测量的精准性得以显著提高.
-
-
何祎
-
-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白内障及屈光手术技术不断完善,这也直接使得手术本身的并发症大为减少,单眼白内障术后效果也逐渐增强。但是科技的发展不能保证所有技术的可能性,许多成年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复视,导致双眼无法同时使用,严重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和劳作。因此,白内障患者术后复视的护理急需重视。本文旨在为白内障术后复视的护理提供借鉴。
-
-
-
-
贾玉叶
- 《山东省第十九次眼科学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实施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8月间在本院眼科中心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48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在符合医学伦理学及临床护理规范的前提下,随机抽取90例作为实验组,抽取9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健康教育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统计健康知识知晓、掌握程度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
-
李琳;
胡勇花;
李红君;
刘小天
- 《《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老年患者满意度和降低白内障病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本科室进行治疗的384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品管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品管圈组采用QCC理念主导的护理措施,比较品管圈QCC活动前后,两组在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护理满意度则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团队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白内障护理质量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