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房角分离术

房角分离术

房角分离术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488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耳鼻咽喉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21417篇;相关期刊184种,包括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民康医学、眼科新进展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中西医结合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二届中医眼科学术年会暨山东省第十七次眼科学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第三次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等;房角分离术的相关文献由95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莹、赵伟、刘作衡等。

房角分离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5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21417 占比:99.85%

总计:321905篇

房角分离术—发文趋势图

房角分离术

-研究学者

  • 刘莹
  • 赵伟
  • 刘作衡
  • 李军
  • 李磊
  • 林菁
  • 滕玉明
  • 胡长娥
  • 陶黎明
  • 万修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洪薇薇; 马鹤; 王姝伊
    •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单纯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41例,比较两组血液动力学指标及视力状况。结果术后,观察组眼动脉(O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Vmean)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有助于改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部血液循环,促进视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张冬爱
    •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宁河区医院治疗的84例(84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BCVA、眼压及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BCVA、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用于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确切,且并发症少,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视功能,降低患者眼压,加深前房,安全可靠。
    • 张馨心; 张家红
    • 摘要: 目的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应用于白内障并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研究并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从这一期间于我院收治的白内障并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选取13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6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角房分离术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治疗后视力状况、眼压情况、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相关指标。统计分析分别得到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由本次研究结果可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方深度、前房角宽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治疗白内障并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眼压、中央前方深度、前房角宽度等,且并发症发生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洪鹏
    •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南阳市眼科医院治疗的84例(84眼)A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前房角分级、中央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眼压、BCVA、前房角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0,0.094,P>0.05;Z=0.424,P>0.05)。术后观察组眼压患者BCVA及前房角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7.149,3.890,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央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49,P0.05)。结论: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AACG合并白内障在降低患者眼压、提高患者视力及改善前房角开放程度、中央前房深度方面效果更为理想,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 曲圣家; 宫学武
    • 摘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经小梁切除术后复发且并发白内障后,经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1例老年性白内障合并PACG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比较术前、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数及PAS范围。结果术后BCVA≥0.6及0.3~0.05);PAS范围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96、-5.917,P<0.001)。结论小梁切除术后复发PACG并发白内障,经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使患者视力得到提高,眼压明显降低,粘连性关闭范围缩小且未损伤角膜内皮细胞,是一种值得应用的方法。
    • 杜波; 段刚
    •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8,患眼58只)、常规组(n=48,患眼57只)。常规组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视力水平、房角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研究组眼压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中央前房深度、视力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房角增宽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中央前房深度、视力水平,良好控制眼压,有效开放房角,且安全性高。
    • 刘静; 岳珊珊
    •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中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运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即参照组(n=44)与联合组(n=44),参照组利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联合组则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与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手术前和手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眼压以及前房的深度,还有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发生的变化,并记录对比并发症的情况。视力水平采用远近视力表进行检查;眼压则使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前房深度则运用裂隙灯进行检查;房角粘连闭合角度运用房角镜进行检查。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前房炎症、瞳孔散大。结果经过手术治疗以后,眼压结果显示参照组高于联合组,视力水平显示参照组低于联合组,两组患者与手术前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手术后,前房深度结果显示参照组低于联合组,房角粘连闭合角度显示参照组高于联合组,两组患者与手术前比较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示,联合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通过在临床中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并且可以减轻眼压,提升视力的水平,以及在前房的深度和房角粘连闭合度方面得到有效的改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非常低。
    • 许正杰; 陈红
    • 摘要: 目的:分析白内障相关的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0例白内障相关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依据电脑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手术,观察组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比较两组眼部指标、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眼表疾病指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两组中央前房深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而BCVA与眼压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两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眼表疾病指数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相关的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眼部指标、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眼表疾病指数,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顾喆瑶; 奚婷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65例(65眼)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PE)+人工晶体植入(IOL)+房角分离(VG)术组(A组,33例,33眼)和PE+IOL+小梁切除(TE)术组(B组,32例,32眼)。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前房深度(ACD)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患眼术前眼压、BCVA、AC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患眼ACD、BCVA均升高,眼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患眼ACD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1,P=0.811);而A组患者患眼BCVA明显大于B组,眼压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5,P=0.029;t=4.205,P=0.002)。术后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7,P=0.031)。结论PE+IOL+VG术及PE+IOL+TE术治疗均可达到一定的有效性,其中PE+IOL+VG术更容易获得较好BCVA,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而PE+IOL+TE术后眼压控制更佳。
    • 王赫
    • 摘要: 目的本次试验将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开展治疗,为患者的病情改善提供保障。方法本次试验选取2019年1~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均为闭角型青光眼人群,在自愿参与试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64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为保证公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则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分析联合治疗下的优势。结果从治疗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房角全部开放比例为81.25%(26/32),对照组为62.50%(20/32),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并发症情况方面比较,观察组有3例,对照组有6例,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能够有效地改善闭角型青光眼,一方面可以提升患者的视力,控制眼压,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开放房角,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眼部健康的保障,该手术方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