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产性支出
非生产性支出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0年内共计16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18058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中国乡镇企业会计、理财、绿色财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七届中国财务年会等;非生产性支出的相关文献由197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朝阳、杨丹、林高等。
非生产性支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18058篇
占比:99.98%
总计:918225篇
非生产性支出
-研究学者
- 孙朝阳
- 杨丹
- 林高
- 王新华
- 王飞虎
- 逯东
- 韦子平
- 鲁保林
- 万华林
- 丛巍
- 丛慧颖
- 严国彪
- 中平
- 乌兰图雅
- 乔靖
- 于文超
- 付新民
- 代恩全
- 何勤英
- 余汉邦
- 傅雨生
- 兵建
- 刘兰凯
- 刘军
- 刘国强
- 刘安栋
- 刘小马
- 刘建华
- 刘惠
- 刘长庚
- 包仕芬
- 单兆健
- 南世合
- 卢仲忠
- 卫芝
- 古义春
- 史克发
- 叶汉逵
- 叶颢威
- 吴六寿
- 吴孔凡
- 吴龙泉
- 周先海
- 周刚
- 周振东
- 商建初
- 喻立纯
- 夏珺
- 姜光剑
- 姜献忠
-
-
秦璇;
朱晓琦;
方军雄
-
-
摘要:
非生产性支出是否对企业创新产生挤出效应以及是否存在对其他企业创新的溢出效应,是重要的研究话题.研究发现,企业的非生产性支出显著降低了该企业的创新产出,表明非生产性支出对企业自身的创新存在直接抑制效应;行业层面、地区层面和市场层面的非生产性支出程度越高,企业创新程度越高,即非生产性支出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和机构持股比例低的企业中,非生产性支出的直接抑制效应和正向溢出效应均显著存在,在其他组别中两种效应的表现有所不同;反腐运动会削弱非生产性支出与企业创新的直接和间接关系.此外,非生产性支出显著制约了企业创新对市场估值的贡献.
-
-
-
-
范方志;
鲁保林;
商建初
-
-
摘要:
Share of profits represents the proportion of the new value created by the enterprise income in the living labor. There are three basic variables to determine the dynamic change of the profit share: labor productivity,real wages and non-productive expenditures. In the next few years,labor productivity in the short term will be difficult to quickly improve,and the upward trend in real wages is difficult to reverse,so the profit share of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 is difficult to continue the upward trend since the end of the 1990''s. In essen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basic condition for the rising of labor productivity,profit grow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refore,it''s necessary to build a production mode based o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which is helpful to maintain an appropriate profit share level.%利润份额表示企业收入在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中所占的比重.决定利润份额动态变化的基本变量有三个,分别为劳动生产率,实际工资和非生产性支出.未来几年,由于劳动生产率在短期内难以快速提高,且实际工资的上涨趋势难以逆转,我国工业部门利润份额难以延续1990年代末以来的上升态势.从本质来看,技术创新是劳动生产率上升、利润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构建一个基于自主创新和管理效率提高的生产方式有助于保持一个适当的利润份额水平.
-
-
杨巨;
刘长庚;
毛章勇
-
-
摘要:
依据鲍尔斯等学者对“剩余产品”的相关论述,本文将国企利润分配制度改革分为“利润控制主体改革”和“利润使用方式改革”,按照这两个维度,立足于《资本论》中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对国企利润分配制度改革作出了新的阶段划分,并解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工业企业的长期资本积累历程.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利润控制主体改革”和“利润使用方式改革”均影响资本积累.当前,深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面临的真正挑战是预算支出结构改革将导致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在民生支出提高的情况下需要保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相对独立性,切实提高国有资本经营生产性支出效率.
-
-
-
鲁保林
-
-
摘要:
基于1981~2009年的基础数据,本文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平均利润率和净利润进行了初步测算.实证研究表明:工业部门的利润率变动模式遵循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规律,导致平均利润率和净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均为产出资本比.为了透视利润率变化的深层原因,本文还对决定利润率波动的间接变量,包括资本技术构成、劳动生产率、实际工资、非生产性支出等在此期间的变化情况,以及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