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均相Fenton

非均相Fenton

非均相Fenton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专利文献132936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非金属矿等; 非均相Fenton的相关文献由38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炫、陈俊涛、单胜道等。

非均相Fenton—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32936 占比:99.94%

总计:133010篇

非均相Fenton—发文趋势图

非均相Fenton

-研究学者

  • 王炫
  • 陈俊涛
  • 单胜道
  • 周志明
  • 庄海峰
  • 徐晶
  • 方程冉
  • 汪华
  • 莫立焕
  • 袁小利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熊志国; 江吉周; 廖国东; 邓文明; 白赛帅; 邹菁
    • 摘要: 黄铁矿(FeS2)因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和具有可作为潜在的非均质Fenton试剂受到广泛关注.但FeS2具有比表面积小、Fe(Ⅱ)/Fe(Ⅲ)循环途径较少、循环使用次数低等缺陷,无法进一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常见的改性FeS2非均相类Fenton优化技术,主要包括引入外场、改变催化剂载体、非均相Fenton反应过程中引入其他物质等三大方向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以及FeS2非均相Fenton的机理和应用,展望了改性FeS2非均相Fenton反应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完善改性FeS2非均相类Fenton技术优化方案,开发出低成本、高性能的非均相Fenton水处理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 何孟; 吕瑞; 宋绵新; 汪要武; 王可; 姚圣根; 孙仕勇
    • 摘要: 以甘肃高铁凹凸棒土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Fe-ZSM-5沸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表征,探讨了Fe-ZSM-5非均相Fenton降解罗丹明B的催化性能。考察了罗丹明B初始质量浓度、H_(2)O_(2)初始质量浓度、催化剂用量及pH值对Fe-ZSM-5催化降解罗丹明B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催化条件为:罗丹明B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催化剂用量为400 mg/L,过氧化氢初始质量浓度为20 g/L,pH值为3.0。在该条件下,罗丹明B脱色率达到99.0%以上。本研究为甘肃地区高铁凹凸棒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 熊志国; 江吉周; 廖国东; 邓文明; 白赛帅; 邹菁
    • 摘要: 黄铁矿(FeS_(2))因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和具有可作为潜在的非均质Fenton试剂受到广泛关注。但FeS_(2)具有比表面积小、Fe(Ⅱ)/Fe(Ⅲ)循环途径较少、循环使用次数低等缺陷,无法进一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常见的改性FeS_(2)非均相类Fenton优化技术,主要包括引入外场、改变催化剂载体、非均相Fenton反应过程中引入其他物质等三大方向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以及FeS_(2)非均相Fenton的机理和应用,展望了改性FeS_(2)非均相Fenton反应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完善改性FeS_(2)非均相类Fenton技术优化方案,开发出低成本、高性能的非均相Fenton水处理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 王冰冰
    • 摘要: 通过对江苏沙钢集团厂区现有的焦化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深入的调研后,合理优化现有处理单元,采用增加前处理以及末端深度处理环节的方式,达到提高污染去除效率的目的。通过现场中试实验,获取改良工艺对焦化废水去除效果的最优工况参数。中试实验的工艺路线为“破乳→隔油→臭氧催化Fenton→气浮→EGSB→BACT→臭氧催化Fenton→气浮”,在前处理段臭氧浓度设置为100mg/L、深度处理单元臭氧浓度设置为50mg/L、BACT段分流比为1∶1、污泥回流比为1∶1时,工艺运行稳定后,在COD进水浓度为4100~5600mg/L时,系统对COD去除率可稳定达到95%以上,在氨氮进水浓度为250~310mg/L时,系统对氨氮去除率可稳定达到91%以上。
    • 罗清; 薛伟; 张安龙; 宗晓宁; 井天昊; 宋刚
    • 摘要: 以Fenton氧化处理造纸废水产生的污泥为原料,复配粉煤灰、煤泥、羧甲基纤维素钠,采用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铁泥基催化剂。以废纸造纸二沉池出水为目标污染物,并以COD_(Cr)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非均相Fenton深度处理过程中铁泥基催化剂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铁泥基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230 m^(2)/g;当反应体系初始pH值为2.5、催化剂投加量15 g/L、m(COD_(Cr))∶m(H_(2)O_(2))=1∶1.5、反应时间100 min时,COD_(Cr)去除率为66.7%,色度去除率高于80%,污泥产量比均相Fenton降低了91%~94%。
    • 权衡; 牛琳; 时迪; 汪霞; 梁为纲; 赵晓丽
    • 摘要: 近年来,基于纳米零价铁(nano zero-valent iron,nZVI)的非均相Fenton氧化技术成为了抗生素废水研究领域的热点,但是nZVI易迁移和易团聚的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选择含氮有机物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三聚氰胺(MA)作为配体,含有机碳的醋酸亚铁作为铁源,采用机械球磨法-高温裂解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负载nZVI的铁碳材料,并以磺胺噻唑(sulfathiazole,STZ)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了Fe@EDTA(醋酸亚铁@乙二胺四乙酸)和Fe@MA(醋酸亚铁@三聚氰胺)2种铁碳复合材料激发过氧化氢(H_(2)O_(2))的非均相Fenton催化体系(Fe@C-H_(2)O_(2)体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Fe@EDTA材料中纳米铁粒子的直径约为4 nm,在碳层中均匀分布,这种结构使得其具有较强的催化能力,而Fe@MA材料中的nZVI则聚集成直径约为400 nm的大颗粒,被100 nm碳层包覆.②Fe@EDTA材料的最佳铁碳比(醋酸亚铁与有机配体的质量比)为2∶1,Fe@MA材料的最佳铁碳比为3∶1,2种铁碳复合材料的最佳试验条件均为初始pH=3、H_(2)O_(2)投加量25 mmol/L、铁碳复合材料投加量0.2 g/L、STZ初始浓度20 mg/L.在最优条件下,2种铁碳复合材料的Fe@C-H_(2)O_(2)体系均可在30 min内完全降解STZ.③STZ的降解以及羟基自由基(∙OH)的产生均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④连续运行300 min后,Fe@EDTA-H_(2)O_(2)体系对STZ的降解率仍高达82%,而Fe@MA-H_(2)O_(2)体系对STZ的降解率约为48%.⑤基于∙OH猝灭试验,推测铁碳复合材料与H_(2)O_(2)的非均相Fenton催化体系的机理是nZVI诱导的非均相Fenton氧化,其中∙OH和超氧自由基(∙O2−)在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研究显示,nZVI颗粒粒径更小的Fe@EDTA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催化性能以及更好的重复利用性和稳定性,能够高效降解水中的STZ.
    • 王震; 王长智; 许青兰; 沈忱; 梅荣武; 谭映宇; 张宇; 任旭锋; 王睿
    • 摘要: 针对印染废水膜浓缩液含盐量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以铁碳陶粒为催化填料,耦合微电解和非均相Fenton工艺进行处理.中试运行结果表明,CODCr、苯胺、总磷、氨氮、总氮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87.8%、95.3%、90.6%、76.9%、72.8%,色度可降至15倍以下,出水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表2直接排放标准要求.该工艺运行效果稳定,直接运行费用约为4.99元/t.
    • 尚晓涵; 朱小彪
    •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Fe/Cu/沸石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并利用XPS和SEM等技术进行了表征;优化了中性pH下催化降解水中苯并三唑的反应条件,并考察了材料的重复使用性能;讨论了催化氧化降解BTA的机理.结果 表明,催化剂中Fe、Cu纳米粒子呈颗粒状均匀分布于沸石颗粒表面,主要成分为Fe2O3、F3O4和CuO.在中性pH条件下,苯并三唑降解的最佳条件为:H2O2浓度0.08 mol/L,催化剂用量0.41 g/L,反应时间43.6 min,且该催化剂稳定性最佳.催化降解过程中,Fe和Cu协同参与Fenton反应产生·OH,实现了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 孟丽平; 李纳纳
    • 摘要: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CuO纳米颗粒,并将其作为非均相Fenton催化剂深度处理染料废水。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仪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分析。以二次沉淀染料废水出水作为目标污染物,以COD去除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非均相Fenton反应时间、Fe_(3)O_(4)/CuO催化剂投加量、pH和H_(2)O_(2)投加量对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_(3)O_(4)/CuO催化剂为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89.69 m^(2)/g;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120 min,Fe_(3)O_(4)/CuO催化剂投加量0.8 g/L,pH为8,H_(2)O_(2)投加量为40 mL/L,处理后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87.2%。
    • 王斌; 杨月红; 阳耀熙
    • 摘要: 为了合理设计有效的非均相芬顿催化剂,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钒掺杂双金属催化剂,并比较了它们的非均相芬顿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能.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两种催化剂对酸性到碱性(pH=3~10)的亚甲基蓝溶液均有较好的降解效果,Cu-V复合材料在pH=10时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5.60%;Fe-V复合材料在pH=3时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6.60%.Cu-V、Fe-V复合材料均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在pH=7的条件下连续运行六次后,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仍分别保持在79.16%和68.22%.对催化反应体系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羟基自由基是主要的活性物种,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略有不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