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青弋江

青弋江

青弋江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水利工程、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374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安徽史学、绿色视野、清明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年中国名村名镇保护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等;青弋江的相关文献由192位作者贡献,包括时伟、许和本、阿友等。

青弋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 占比:1.5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374 占比:98.43%

总计:8508篇

青弋江—发文趋势图

青弋江

-研究学者

  • 时伟
  • 许和本
  • 阿友
  • 陈发扬
  • 丁洁
  • 严云志
  • 严庠生
  • 于翔汉
  • 冯其江
  • 刘邵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志烜; 范渊志
    • 摘要: 地理过程类试题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热点。文章结合2021年1月份福建省适应性考试试卷和2021年6月份福建省高考卷中地理过程类试题特点,以某次市级质检命制的试题为例,分析地理过程类试题命制特点,并提出备考建议。
    • 白洁
    • 摘要: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长江在安徽的这一段,绵延八百里,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沿江的安徽省每个城市都别有风情,沿江而下,在长江和青弋江的交汇处,便是芜湖。芜湖,简称“芜”,别称江城、鸠兹。春秋时,因“湖沼一片,鸠鸟繁多”而名“鸠兹”,属吴国。西汉武帝年间置县,因“蓄水不深而多生芜藻”始名“芜湖”。
    • 王元; 严磊; 赵晖
    • 摘要: 青弋江赤滩段边滩导致主流顶冲两岸,对防洪安全带来较大影响,拟采用切滩加以治理。本论文建立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探讨了切滩后导流的效果及其影响。研究表明,切滩后,流线更加平顺,流程缩短,有利于洪水快速通过,在设计水文条件下上游洪水位最大可降低0.35m,降低了防洪压力和风险;由于河道过流断面向东侧扩展,主流区东移,疏浚区东、西两侧近岸水域流速最大降低0.5m/s,河道两岸水流顶冲堤岸的不利水动力格局也得到了改善了,有利于两侧堤岸的保护。
    • 摘要: 抗战全面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关于编组新四军的协议,原活动在闽北、闽东等地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三支队。张云逸兼任支队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下辖第五、第六团,全支队共2100余人,担任策应第一、第二支队挺进苏南,保卫新四军军部领导机关及后方单位等任务。1938年6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航运线,以策应对武汉的进攻,命令驻芜湖的8伪军加强攻势。应国民党第三战区之邀,新四军三支队开赴皖南前线,接替国民党军-四四师在红杨树镇、青弋江、峨桥一带的防务。
    • 韦斯琴
    • 摘要: 朋友收藏了三尊木雕佛像,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阿弥陀三尊,又叫西方三圣。他家里的藏品太多,而这几尊佛像,虽然是坐姿,但连同底座,高度也有一米三。三尊佛像并排放置,颇占空间,所以他一直让这三尊佛,屈居在地下室里。在芜湖,长江、青弋江穿城而过,扁担河、漳河东西相望,水网分布密集,整座城市都仿佛被水含润着,尤其到了梅雨季节,住在一楼的人家,地砖和矮墙都湿漉漉的。
    • 尹子凡; 龚为国(指导)
    • 摘要: 踏着泥泞的小路,闻着花草的芳香,看着那群白绒球似的山羊,我来到堤岸上,观赏青弋江。站在高处,只见它像一条青龙,蜿蜒盘旋,奔向远方。
    • 虞邦义; 曹秀清; 沈瑞
    • 摘要: 2020年6—7月,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以下简称三江流域)遭受梅雨期10轮强降雨影响,水阳江干流连续出现3次洪峰过程,全线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青弋江干流全线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水阳江流域遭遇1999年以来最大洪水,造成宣城市直接经济损失29.57亿元.系统梳理了三江流域2020年暴雨洪水的科学应对举措,分析了三江流域上游、中游、下游存在的问题,并依据"上蓄、中疏、下排"的系统治理思路,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与建议,以进一步提升三江流域防洪排涝能力.
    • 吴转璋; 耿天召; 伍震威; 王欢
    • 摘要: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青弋江流域7个监测断面2017—2019年6项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识别了流域的主要水质指标,得出青弋江流域的综合水质状况和水质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弋江流域整体水质为优,主要水质指标为NH3-N和TP;下游因工业污染源较多,水质最差,上游主要污染源为林地腐殖质等带来的N、P污染,随着水体自净中游水质优于上游;汛期由于雨水冲刷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加重,水质劣于其他月份,随着对流域污染源排放管控的加强,流域水质随时间推移呈优化趋势.
    • 摘要: 长江安徽段被亲切称为“八百里皖江”。八百里皖江一路承纳,滋养着徽风皖韵。在这里,一曲黄梅远播大江南北;在这里,李白留下“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千古佳句;在这里,成就了徽商“无徽不成镇”的传奇。当年,古徽商沿新安江往东,溯青弋江北上,留下了一条条“徽商古道”。今天,安徽人以绿色打底,在八百里皖江上书写着壮美的生态发展篇章。
    • 赵继盾
    • 摘要: 我的家乡在高淳东边的一个小镇,名叫下坝。明朝洪武年间在镇中建筑了一座石坝,拦腰将胥子河隔断,从此下坝有两条街,石坝北边一条街,叫北街,石坝南边一条街,叫南街。相传胥子河是当年伍子胥受吴王之命为吴楚之战而开掘,系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它东接太湖,与运河水系相连;西通芜湖,从青弋江可以直出长江。南来北往,商贾云集,小镇地方虽小,倒也五脏俱全,南北货商店、酱坊、槽坊、油坊、铁匠铺、粮行样样都有,是江南一带和周围村落民众的一个重要集散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