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径流
降水径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4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地球物理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7711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玉溪师范学院学报、地下水、水科学与工程技术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七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2008年北京市水文科学技术研讨会、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人水和谐暨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论坛等;降水径流的相关文献由222位作者贡献,包括于琛、何庆慈、刘敏等。
降水径流
-研究学者
- 于琛
- 何庆慈
- 刘敏
- 刘曼晴
- 奕永庆
- 孔玲莉
- 尹澄清
- 张亚妮
- 张秀华
- 张红亚
- 朱曙光
- 李立青
- 杜鹏
- 段欣
- 狄宇飞
- 王莎莎
- 胡德勇
- 蒋海燕
- 韩学军
- 顾琦
- 丁跃元
- 丘蔚天
- 于会彬
- 于坤霞
- 于飞龙
- 任宗萍
- 任明磊
- 何兴仁
- 何洋
- 何连生
- 何长宽
- 余红兵
- 侯立军
- 冯耀奇
- 刘俊成
- 刘家宏
- 刘建勇1
- 刘弢
- 刘志辉
- 刘纯天
- 刘阳容
- 刘鸿亮
- 华晨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卢宗江
- 卢寿德
- 向晨瑶
- 吕乐婷
- 吕国芳
- 吕旭波
-
-
阳扬;
翟禄新;
贾艳红;
薛开元
-
-
摘要:
为揭示变化环境下土地利用类型对流域降水-径流特征的影响,选用集总式水文模型MODHYDROLOG模拟漓江流域2008-2016年的日径流量,在不同时段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情景下,分析土地利用类型与模型时变参数的相关性,揭示流域降水-径流特征的变化情况,探索流域特征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动态定量感知。结果表明,MODHYDROLOG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漓江流域的日径流过程,NSE和R2均超过0.7,Dv在0.2%以内。大部分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地下水相关参数dlev、k1、k3等密切相关,个别与植被相关参数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渗透和洼地相关参数并未体现出显著性。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产汇流的影响,表现为耕地和林地会抑制地下水基准面抬升,增加地下水深层渗漏量,同时促进基流交换作用从而有利于含水层对河道的补给,水域和城乡的作用机制则相反。草地减小了壤中流的比例,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本研究结果可为变化环境下流域的水文模拟及预报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
-
王飞宇;
张彦;
王偲;
应其霖;
陈婷;
于飞龙
-
-
摘要:
【目的】汉江作为长江最大的支流,探究其流域内降水径流丰枯遭遇风险对汉江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汉江流域4个水文站径流及其控制流域的降水数据,利用二维和三维Copula函数构建降水径流丰枯遭遇联合分布模型,分析了流域降水径流丰枯遭遇风险概率。【结果】汉江上游石泉站和白河站径流量及控制流域降水量间的丰枯同步概率较大,分别为73.06%和73.45%,中游黄家港站丰枯异步概率最大,达45.21%;汉江上中游石泉站、白河站和黄家港站丰枯同步概率呈现出同枯>同丰>同平,而下游仙桃站为同平>同枯>同丰。汉江上中游石泉站、白河站和黄家港站组合下控制流域降水量间的丰枯同步概率较大,为72.88%;流域内不同站点组合下控制流域降水量的丰枯同步概率呈同平>同枯>同丰,径流量的丰枯同步概率均呈同枯>同丰>同平。【结论】汉江流域上游径流量及控制流域降水量的丰枯一致性较好,下游的丰枯一致性相对较好,而中游的丰枯一致性较差;不同站点组合下控制流域降水量的丰枯具有相对较好的一致性,而径流量的丰枯同步、丰枯异步概率差异性不显著。
-
-
陈晓
-
-
摘要:
以河北省衡水市衡水水文站为例,利用其控制范围内观测的降水、流量等水文资料为基础,合理分析产汇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建立可靠程度较高的降水产流关系模型,得到不同降水强度下的产流过程,为城市雨洪方面的预测预报分析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
-
孙永寿;
刘弢;
李燕
-
-
摘要:
受全球暖湿化影响,青海省水资源呈现出明显由枯转丰的变化,降水量持续偏丰使全省水资源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流域产流机理也相应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在黄河源区呈现出降水增加、径流减小的态势.依据黄河源区1956—2016年水文气象资料,通过趋势、突变、距平等分析方法,初步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黄河源区各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及规律,源区降水与径流变化趋势不一致的原因.结果表明:近年来黄河源区气温升高,蒸发量总体呈增加趋势;门堂以上、玛曲以下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门堂至玛曲区间降水量呈减小趋势;受气温和蒸发量增加的影响,源区产流系数明显减小,使径流变幅较降水变幅更大,由于降水增加区产生的径流增加量小于降水减小区产生的径流减小量,因此整个黄河源区总体上呈现出降水增加而径流减小的趋势;气温升高蒸散发能力增强、流域耗损量增加、产流系数降低是降水和径流变化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
-
韩梅;
张海龙;
杜雪梅
-
-
摘要:
近年来,由于枣庄城市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应用枣庄市辖区内十字河流域1961—2008年降水、径流同期资料,用距平分析法、Mann-Kendall趋势分析检验法对枣庄市降雨及主要河流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影响降水径流关系变化的因素.
-
-
-
-
摘要:
日前,由黄委水文局编制的2020年《黄河水资源公报》正式发布。公报内容主要包括黄河2020年降水径流、蓄水动态、水资源利用、水资源量分析、输沙量等,记录黄委组织实施的乌梁素海应急生态补水和引黄入冀补淀,开展黄河流域水资源超载地区暂停新增取水许可.
-
-
王玉梅
-
-
摘要:
洺河流域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坡陡流急,是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山地灾害的高发区,上游建有车谷、四里岩等5座中型水库.研究了"7·21"暴雨洪水期间暴雨与区间产流时间规律,分析上游水库入、出库过程及泄洪对临洺关水文站洪水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临洺关水文站洪水过程受上游水库影响显著,车谷、青塔等4座水库均起到了明显的调峰、错峰作用,有效减轻了下游河道行洪压力.
-
-
吕乐婷;
韩月驰;
高晓琴
-
-
摘要:
基于汤河1970-2014年的降水、径流量数据,利用滑动平均、相关分析、累积距平及M-K突变检验法,对近45 a间的降水量、径流量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年际尺度上,1970-2014年降水与径流均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减少速率为11.48 mm/(10 a),年径流量减少速率为45.27亿m3/(10 a);降水径流突变年份均发生于1976年;在年内尺度上,流域夏季降水量占全年63.48%,年均降水不均匀系数为0.43,多年来有不显著升高趋势,年均径流不均匀系数为0.36,多年来有不显著降低趋势.(2)多年来,年降水量、年径流量显著相关;在年内,夏季降水与径流相关性最大,且径流与降水的相关存在延迟性.(3)空间上,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春、秋和冬季由北到南减少,夏季由北到南增多.径流与降水变化紧密相连,同时人类活动对径流调控起到了一定作用.
-
-
-
夏卫兵;
华晨;
胡尊乐;
张鼎城;
胡斯玮
-
-
摘要:
根据北河水系历史实测流量资料,利用降水径流原理计算和还原北河1978—2019年逐月径流量过程,进而开展北河的可供水量分析,为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所提供的思路与方法也为分析和计算类似区域的可供水资源量提供参考.
-
-
梁灵君;
吴海山;
白国营
- 《2008年北京市水文科学技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通过分析北京城区不同年代的下垫面变化情况,以乐家花园水文站为代表,研究下垫面对城市降水径流关系的影响,分析城市水文特征变化规律,以便能为城市水资源管理和防汛调度服务,使得城市雨水资源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有效地削减暴雨径流和减少水涝,从而有效缓解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城市防洪的压力.
-
-
沈浒英
- 《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
| 2003年
-
摘要:
应用1951~2001年长江流域年、季降水量资料、1885~2001年梅雨量资料以及一百多年以来长江重要控制站宜昌、汉口、大通年径流量资料,对长江流域降水径流的年代际变化、气候转折以及降水径流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反映出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将有更加集中的趋势,即降水时间更集中、强度趋向于更大,对防洪不利.据趋势预测,宜昌、汉口径流量有减少的趋势,大通径流量有增加的趋势.
-
-
王超兴;
刘阳容
-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水文资料的一致性是水文工程设计的前提,需采用定性与定量多种方式分析资料的一致性.本文以云南省丽江市漾弓江流域上游控制站木家桥水文站1979年-2010年实测径流系列为依据,通过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降水径流关系法、降水与径流不同时期均值变化对比等方法对资料一致性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秩和检验、F检验、T检验.结果表明,1996年拉市海调水工程建成运行后,木家桥站径流资料一致性发生改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