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性标本
阳性标本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2703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中国社区医师、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江西省医学检验第十六次学术交流会议暨王棠海教授百岁华诞学术研讨会、海南省第三届生命科学学术交流大会、东北地区采供血机构输血技术组2009年会等;阳性标本的相关文献由18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凤莲、赵宁江、黄春梅等。
阳性标本—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703篇
占比:99.44%
总计:12775篇
阳性标本
-研究学者
- 王凤莲
- 赵宁江
- 黄春梅
- Curt A.Gleaves
- 严康峰
- 付敏
- 余建申
- 余志运
- 俞春江
- 傅辉
- 刁英
- 刘伟
- 刘君
- 刘学亮
- 刘振波
- 刘敏雪
- 刘树林
- 刘秀荣
- 刘翼
- 刘萍
- 刘阳
- 劳丽嫦
- 卞志伟
- 叶山兰
- 叶屹
- 叶贵丹
- 吴兴华
- 周华
- 周吉
- 唐佳淼
- 唐振柱
- 喻林冲
- 喻清贞
- 孔祥森
- 孔立新
- 孙丽霞
- 孙岗
- 孙敬红
- 孙晓松
- 孙朝庆
- 孙筱放
- 孙黎
- 宋伟菲
- 尹作梅
- 岑贞娇
- 岳素敏
- 左敏善
- 巫文勋
- 康琰
- 廖和壮
-
-
唐佳淼;
孙岗
-
-
摘要:
目的:分析尿液阳性标本的细菌分布以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挑选适宜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30例患者送检的尿液标本,对所有的尿液进行分离和培养,并且分析尿液阳性标本的细菌分布以及药物敏感性。结果:分出病原菌28株,阳性率为93.33%;其中17株革兰阴性菌,占比60.71%,6株为革兰阳性菌,占比21.42%,5株真菌,占比17.86%。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其次为阿米卡星、青霉素类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最强的为复方新诺明。革兰阳性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烷。结论:大肠埃希菌为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头孢唑林、氨芐西林、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低,在实际的过程中禁用以上的药物进行治疗。
-
-
赵世铭
-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培养直接药敏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接受的血培养阳性标本中,抽取156份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革兰阳性球菌96株,革兰阴性杆菌60株,对血培养阳性标本先进行直接药敏试验,1~2 d后再对分离平板上的纯菌落进行上机鉴定和MIC试验,观察两种药敏试验的符合率.结果 四环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以及利奈唑胺在革兰阳性球菌药敏试验中符合率最高;美罗培南、庆大霉素在革兰阴性杆菌药敏试验中符合率最高.结论 采用血培养直接药敏试验能够快速准确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初步的药敏结果,有助于临床治疗有效性的提高.
-
-
李淑英
-
-
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30例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核、确证结果.方法 :此次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期间本市多家艾滋病检测网络实验室筛查获得的30份HIV抗体血浆和血清阳性标本涉及的资料,均开展酶联免疫法检查和胶体硒法检查,了解样本复核、确证结果 .结果:初次筛选HIV抗体血浆和血清阳性标本30份,阳性复核率是93.33%.确证阳性占据比例89.28%,不确定占据比例10.71%.多家疾控机构初筛复核阳性占据比例是95.45%,三级医疗机构初筛复核阳性占据比例100%,二级医疗机构初筛阳复核阳性占据比例20.00%,网报审核之后显示,阳性患者占据比例是80.00%,既往感染患者占据比例是20.00%.结论 :强化各市二级医疗机构艾滋病检测的监督和质量管理水平,将检测信息使用效率显著提升,注重分析不确定结果,开展有效随访工作,以便于将HIV感染者更多的发现.
-
-
孙朝庆
-
-
摘要:
目的 探究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 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血培养标本180份予以回顾性地分析,对真菌与细菌药物的敏感性分别借助Rosco纸片方法与纸片扩散方法,对真菌和细菌鉴定借助API系统,观察与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结果 通过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可知:革兰阳性细菌对于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无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对于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非发酵型菌对多类抗菌药的耐药性较高,肠杆菌类细菌对于碳青霉烯抗菌药具有高度敏感性.结论 临床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检出种类繁多、复杂,对于多类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且各抗菌药物耐药性间存在较大差异,需引起医院和医师高度重视,对临床血培养加强监测,并依据药敏结果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选择,减少耐药菌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
-
-
-
-
李燕
-
-
摘要:
目的: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发热合并全身感染患者86例,在专用接种水中混掺患者的血培养标本,并在鉴定板上接种,通过直接法鉴定,同时把阳性标本转种平板进行分离培养,根据常规法对分纯后的菌落实施上机鉴定及药敏实验,然后进行对比。结果在86例样品当中,直接法和常规法符合率:细菌鉴定总符合率为96.4%,其中革兰阴性菌95.8%,革兰阳性球菌97.1%;两种方法的细菌结果均有着较高的准确率,细菌鉴定准确率在95.7%以上。结论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能够准确的早期诊断菌血症患者,值得推广。%Objective Directly on positive blood culture specimens were analyzed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Methods Fever combined study of systemic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86 patients vaccinated in special water blending blood culture specimens of patients, an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oculation plate, identified by the direct method, while the transfer of positive sample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species tablet, according to conventional Act on the colonie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pure machine ide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testing, and then compared. Results In 86 samples,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us-ceptibility directly with the rate of 96.4%, the test results of P<0.05,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he results of bacteria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direct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up to 97.1%, the test results of P<0.05,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 Blood culture positive specimens direct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testing can accurately diagnose bacteremia in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it is worth promoting.
-
-
-
-
巫文勋;
程利;
王长奇;
梁可;
刘萍
- 《江西省医学检验第十六次学术交流会议暨王棠海教授百岁华诞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对患者输血前或手术前的血液传染性疾病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rn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对本院3542份血清标本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抗-HIV、TP-Ab进行了检测.rn 结果:在3542份血清标本中,有103例HBsAg测定结果的化学发光法测值和ELISA测值不符,占2.8%;较有关文献报道的阳性率高;乙肝阳性检出率为19.8%,3032例标本中丙肝阳性52例,检出率为1.72%,3049例标本中有3例抗-HIV阳性,检出率为0.09%.TPAb阳性为200例,检出率率为6.34%.rn 结论:化学发光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可有效地避免阳性标本漏检,应用化学发光法在输血或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血液传染病性标志物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