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结果
药敏结果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87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99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实验与检验医学、现代诊断与治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二O一一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第19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2004全国临床医学新进展学术交流会等;药敏结果的相关文献由2130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明辉、戚文荣、邓钢等。
药敏结果
-研究学者
- 吴明辉
- 戚文荣
- 邓钢
- 邱瑞宝
- 陶征宇
- 郑业焕
- 张发明
- 朱美霞
- 孙宜峰
- 朱骏娜
- 邹艳芳
- 王顺林
- 陈彩霞
- 付光宇
- 刘聪
- 吉鸿超
- 彭钧
- 胡忠义
- 余峰
- 刘奇
- 刘雅红
- 吴学炜
- 孙坚
- 庞超
- 张敏
- 徐真
- 徐英春
- 曾冰冰
- 李西明
- 段力争
- 刘君
- 刘玉庆
- 崔晓峰
- 林华青
- 钱晓东
- 高桂芳
- 刘伟
- 崔振玲
- 廖晓萍
- 苏丹
- 蒋智
- 裴豪
- 许仁爱
- 陈丽艳
- 韩朋
- 饶冠华
- 马胜林
- 伊首璞
- 何开大
- 何祖华
-
-
张微微;
王倩
-
-
摘要:
目的:探讨睑缘炎患者患眼的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 方法:将 2019 年 1 月 ~2021 年 11 月治疗的50 例前睑缘炎患者和 50 例后睑缘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50 例前睑缘炎患者作为 A 组,50 例后睑缘炎患者作为 B 组,将同期 50 例门诊体检无眼部疾病者作为 C 组,收集结膜囊和睑板腺分泌物,对比三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等研究情况。 结果:三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相较于 C 组,A 组、B 组的占比率更高(P<0.05);细菌培养情况分析,发现革兰氏阳性菌情况最为明显;药敏发现,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利福平敏感性较高。 结论:睑缘炎发病情况一直较高,需要尽早诊断与治疗,明确细菌分布并做好药敏试验,助于患者治疗工作开展。 患眼细菌分布方面,革兰氏阳性菌最为明显,且不同病原菌针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性,需结合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药物,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促进患者治疗预后。
-
-
李彦超;
张军;
黄金虎
-
-
摘要:
为确定湖南某猪场发病母猪的致病菌,为其临床科学防疫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试验无菌采集了病猪的血液、胎衣、肺脏、淋巴结等病料,采用细菌培养,对疑似菌落纯化后进行16S测序,可见猪链球菌(脾脏、肺脏、淋巴结)、绿色魏斯氏菌(肺脏、脾脏)和布氏不动杆菌(脑),分析判断最可能致病菌为猪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出的2株链球菌对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四环素等敏感,对大环内酯类、截短侧耳素类、醇酰胺类等常用抗生素显示出高度耐药性。试验结果为该猪场猪链球菌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
-
王青;
李耘;
郑波
-
-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对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2017—2018年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中收集的CRKP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检测CRKP中碳青霉烯酶基因和其他广谱、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共筛选出129株CRKP,抗菌效果较好的药物包括多粘菌素E、替加环素、磷霉素氨丁三醇、米诺环素,敏感率分别为80.62%、79.07%、51.16%、51.16%,其余药物敏感率均低于46%.PCR及测序结果显示,112株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主要为blaKPC-2基因(77.52%)和blaNDM基因(8.53%),3株(2.33%)同时携带blaKPC和blaNDM基因.blaTEM基因检出率为51.94%(67/129),均为blaTEM-1;blaSHV基因检出率为64.34%(83/129),主要为blaSHV-12基因(27.91%,36/129);blaCTX-M基因检出率为53.49%(69/129),分别为blaCTX-M-9(43.41%)和blaCTX-M-15(10.08%),其中4株(3.10%)同时含blaCTX-M-9和blaCTX-M-15基因.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菌株中,80.36%(90/112)同时携带ESBLs基因,32.14%(36/112)同时携带2种或以上ESBLs基因.结论 中国临床分离的CRKP耐药情况严重,而且同时含多种耐药基因,其中最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是blaKPC-2基因,最常见的ESBLs基因是blaSHV-12基因和blaCTX-M-9基因.
-
-
吴萍萍;
马迁;
曾瑜;
苏良香;
杨慧娟;
于婷;
李娜
-
-
摘要:
目的 总结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开展支原体培养和药敏结果情况.方法 回顾116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资料,对其开展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实验,借助支原体试剂盒对1168例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1168例标本培养结果阳性例数880例,阳性率计算可得75.34%.阳性标本中,Uu占比53.64%、Mh占比1.82%、Uu+Mh占比44.54%.对1168例标本药敏结果进行总结,发现药物敏感度最高达到93.64%,为交沙霉素,其次为强力霉素(91.82%)、美满霉素(86.36%);耐药性最高为环丙沙星(83.64%),其次为红霉素(76.36%)、左氧氟沙星(62.73%).结论 我公司检验结果发现,本次标本中感染类型主要为Uu感染,药物敏感度最高药物为交沙霉素.在实际诊疗过程中,不同支原体感染类型不同会导致期药敏结果有所差异,临床应结合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有针对性抗菌药物治疗,进而确保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
-
景德龙;
肖园园;
李涛;
田虎
-
-
摘要:
目的:通过对多重耐药菌(MDRO)的来源、种类及耐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1月—2019年12月的住院患者,通过科室MDRO登记表数据及医院感染科、检验科的MDRO数据库,对耐药菌种类、来源及药敏试验进行总结分类.结果:共分离到MDRO菌株1239株.细菌培养来源前5位为胆汁(33.0%)、脓液(21.6%)、腹腔积液(16.9%)、血液(11.9%)和分泌物(8.5%).菌株数量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0.8%)、肺炎克雷伯菌(24.0%)、屎肠球菌(14.4%)、铜绿假单胞菌(6.1%)和鲍曼不动杆菌(4.9%).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有382株,占检出的革兰氏阴性菌的42.6%;革兰氏阳性菌中,以屎肠球菌分离率最高,有179例,占检出的革兰氏阳性菌的52.5%.对大肠杆菌最为敏感的抗生素为美罗培南(98.3%)和阿米卡星(95.0%).对屎肠球菌最为敏感的抗生素为替加环素(100%)和万古霉素(98.1%).结论:医院的肝胆外科MDRO有自己的特点.经验性用药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并参考抗生素应用指南用药,是肝胆外科抗感染治疗的主要手段.
-
-
石娇;
王光西;
丁曼琳;
周英顺
-
-
摘要:
目的 了解某院雷氏普罗威登斯菌耐药情况,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雷氏普罗威登斯菌耐药基因遗传特征,为临床预防和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分离的雷氏普罗威登斯菌的药敏结果,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3株耐碳青霉烯类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全基因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挖掘其遗传特征.结果 共分离雷氏普罗威登斯菌25株,其中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株10株,占40.00%.神经外科检出最多(7株,占28.00%),标本来源以尿为主(13株,52.00%).25株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均耐药,耐药率为100.00%.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6.00%、40.00%、28.00%.3株耐碳青霉烯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显示均携带β-内酰胺类(blaNDM-1、blaOXA-10和blaTEM-1B)、大环内酯类[mph(A)、mph(E)、msr(E)]、甲氧苄啶(dfrA1)、氨基糖苷类[aadA1、aadA5、aph(3″)-Ib、aph(4)-Ia、acc(6′)-Ib3、aadB]、磺胺类(sul1)和氯霉素类(catB8)6类耐药基因型,所携带耐药基因型blaNDM-1、blaOXA-10的遗传结构分别为:IS30-blaNDM-1-bleMBL-trpF-dsbC-orf-groES-groEL-IS91、aac(6')-Ib3-dfrA1-aadA1-blaOXA-10-catB8-aadB.结论 雷氏普罗威登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携带耐药基因种类多,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
-
-
丁玲
-
-
摘要:
目的 探析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耐药菌感染的分布及其药敏结果.方法 选择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80例,针对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术后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与鉴定及其药敏结果,对患者耐药菌感染分布的耐药性进行探析.结果 80例患者经术后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后,获取感染病原菌共150例(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的药敏结果为氨苄西林敏感率较低,大肠埃希菌完全耐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万古霉素敏感率较高;革兰阳性菌的药敏结果为呋喃妥因、利福平、万古霉素及替考拉丁敏感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完全耐药.结论 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耐药菌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药敏结果用药,保证其干预效果.
-
-
曹云霄
-
-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2种细菌鉴定法对微生物检测及其药敏结果的影响,探究最佳的细菌鉴定方法。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感染科接收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行血菌培养,同时采用直接药敏试验法、常规药敏试验法进行细菌鉴定,以直接药敏试验法结果为观察组,以常规药敏试验法结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革兰阴性杆菌鉴定中,对照组检测符合率略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球菌鉴定中,对照组检测符合率略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药敏结果比较(P>1.05),观察组检测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法、常规药敏试验法对微生物检测及其药敏结果均可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但直接药敏实验法检测耗时更短,建议应用。
-
-
曹云霄
-
-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2种细菌鉴定法对微生物检测及其药敏结果的影响,探究最佳的细菌鉴定方法.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感染科接收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行血菌培养,同时采用直接药敏试验法、常规药敏试验法进行细菌鉴定,以直接药敏试验法结果为观察组,以常规药敏试验法结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革兰阴性杆菌鉴定中,对照组检测符合率略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球菌鉴定中,对照组检测符合率略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药敏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检测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法、常规药敏试验法对微生物检测及其药敏结果均可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但直接药敏实验法检测耗时更短,建议应用.
-
-
王正
-
-
摘要: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微生物分布及药敏结果.方法 甄选2020年1—12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108例,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以及相关配套设备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微生物进行检验.结果 108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足部溃疡分泌物培养,分离出111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5株,革兰阳性菌43株,真菌3株.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对肺炎克雷伯菌与奇异变性杆菌有一定干预作用;美罗培南、氨苄西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亚胺培南可用于对龈沟肠杆菌治疗;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可对大肠埃希菌进行治疗;奇头孢呲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可对铜绿假单胞菌实施干预.金黄色葡萄糖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福速普汀敏感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利奈唑胺、达福速普汀敏感性较高;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敏感性较高.结论 予以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微生物学检测与药敏试验可减低耐药菌株产生,抑制疾病恶化,为临床治疗选药提供有效依据.
-
-
-
-
-
李韶深;
刘春莉;
刘琳
- 《第五次全国医学分子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 2003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性传播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指出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这些疾病的诊断有了快捷和准确的方法,特别是对病毒性疾病的诊断,更显示了其优势;在艾滋病的诊断方面可以起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而且利用定量检测可以观察治疗效果;对于其他病毒性疾病,以及衣原体或支原体用PCR或其改进方法能对该病做出正确诊断,并且,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可以对药敏结果作进一步分析。
-
-
-
-
-
-
-
-
-
- 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7-05-24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药敏实验的TTC显色培养基,包括脑心浸液肉汤、酸水解蛋白、可溶性淀粉和2,3,5‑氯化三本四氮唑;还提供一种药敏试剂盒,包括试剂盒部分及药敏板部分,所述试剂盒部分包括所述TTC显色培养基;还提供一种药敏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药敏板部分,还包括制备所述TTC显色培养基,药敏板部分为本发明提供;还提供一种药敏实验方法,包括用培养基将菌悬液稀释并加入药敏孔,并进行培养,所述培养基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TTC显色培养基。采用本发明提供TTC显色培养基、药敏试剂盒及药敏实验方法,采用所述药敏试剂盒制备方法的都的药敏试剂盒,可直观观察药敏实验结果,容易观察,不易出现偏差,且药敏报告时间大大缩短,只需4~6小时即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