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镍合金
铁镍合金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80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306938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材料科学与工艺、功能材料、不锈:市场与信息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固态相变、凝固及应用学术会议、第十一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第一届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科学学术会议等;铁镍合金的相关文献由80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水泉、柯昕、沈建林等。
铁镍合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6938篇
占比:99.94%
总计:307130篇
铁镍合金
-研究学者
- 周水泉
- 柯昕
- 沈建林
- 肖洪武
- B·格尔曼
- 喜多芳久
- 曹德光
- 曾建民
- 结城典夫
- 彭劼
- 李崇巍
- B·厄潘贝克
- B·德伯尔
- J·F·逖尔斯
- M·法拉尔
- 井上拓
- 何奥平
- 冈田修二
- 吴春鹤
- 姚素薇
- 张卫国
- 赵汝山
- 郭文东
- 陈晓彤
- 韩继成
- 高桥纯一
- 刘天成
- 张传福
- 徐洲
- 沈湘黔
- 湛菁
- 王博
- 王奇
- 王宏智
- 王敏雪
- 程晓龙
- 立群
- 谷爱俊
- 赵洪英
- 酒井拓
- A·克尔布泰里普斯
- B·戈尔曼
- B·格赫曼
- B·霍贝格
- F·加邦
- J-P·里亚尔
- J·保德里
- J·勃德里
- J·林德曼
- Li Jing
-
-
刘兴阳;
刘守军;
杨颂;
陈亮宇;
李晋;
齐升
-
-
摘要:
以氢气(H_(2))和甲烷(CH_(4))等为还原剂的气基冶炼,对于解决传统冶金行业所面临的“双碳”问题意义重大。以红土镍矿为研究对象,在不同还原温度、还原时间、气体浓度等条件下,探讨了CH_(4)与红土镍矿中铁镍氧化物的还原行为。并结合XRD、SEM-EDS、气相色谱等表征手段,对红土镍矿及其焙烧产物物相和形貌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当还原温度为900°C、还原时间为60 min、CH_(4)浓度为50%时,可获得镍品位为3.06%、回收率为52.09%的精矿。精矿中镍品位和回收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NiO的还原不彻底,即尾矿中仍有大量的镍存于硅酸盐中;以及部分还原后的镍铁合金晶粒过细,易流失于尾矿与滤液中。CH_(4)与红土镍矿的还原过程是在低温下缓慢进行;在高温(900°C)时部分CH_(4)裂解产生H_(2)和炭黑,而主要的还原反应是在CH_(4)和H_(2)的协同作用下进行。
-
-
冯振武;
路殿坤;
邹小平;
谢锋;
符岩
-
-
摘要:
以人造金刚石废触媒的硫酸浸出液为基础,采用L_(16)(4^(5))正交试验方案,在1200 C恒定通电量下,进行直流静态电解沉积Fe-Ni合金,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电沉积电流效率、镀层镍质量分数,以及Ni、Fe析出的分电流密度的影响规律,并以电流效率为主要指标优化得出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对电流效率影响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镀液pH>电流密度>温度>糖精钠浓度>硫脲浓度。最优工艺参数为平均电流密度500 A/m^(2)、温度45°C、pH=3.55、糖精钠浓度3 g/L、硫脲浓度0.15 g/L。最优条件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了正交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
-
张杨(编译)
-
-
摘要:
实验测定了含Ni质量分数为36%和46%的铁镍合金熔体在1773K和1873K时的铝脱氧平衡,获得了液相线温度附近的热力学参数,这是预测铸锭过程中脱氧反应的必要条件。采用SEM-EDS分析夹杂物测定其非溶解氧含量。利用Miki和Hino的公式对铝脱氧进行热力学分析,该公式基于Darken的二次形式和Redlich-Kister多项式。
-
-
李敏;
曹允洁
-
-
摘要:
本文以FeSO4·7H2O、NiCl2·6H2O和纳米碳管为原料,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铁镍改性磁性纳米碳管.利用改性的磁性纳米碳管对模拟的Cu2+废水进行处理.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温度、吸附时间、Cu2+初始浓度、pH值的增加,铁镍改性纳米碳管对Cu2+的吸附量和吸附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为35°C,吸附时间为10h,Cu2+初始浓度为50mg·L-1,废水pH值为7.
-
-
曹文龙;
黄友奇;
臧曙光;
祖成奎;
欧迎春;
刘超英;
许少坤;
杨幼然
-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下铁镍合金薄膜的形貌结构以及镀膜玻璃的性能,本文采用真空电子束加热蒸发镀膜技术在玻璃基片上镀铁镍合金薄膜,通过多晶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结构,测试镀膜玻璃的光学性能、电磁性能以及电磁屏蔽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结晶性能变好,逐渐析出体心立方晶相,在(110)方向具有择优取向,当热处理温度过高时薄膜中出现孔隙;热处理温度对镀膜玻璃雾度的影响小于1%,但镀膜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表面方块电阻和相对磁导率会随热处理温度变化呈现一定规律变化;铁镍合金镀膜玻璃在30 MHz以下的低频电磁波频段内的屏蔽效能大于30 dB,在14 kHz时最高达到55 dB,是一种低频电磁屏蔽的优选材料。
-
-
-
-
-
-
刘博;
许成;
张莹莹;
周岩;
时卓
-
-
摘要:
采用超声波分级筛分三种不同尺寸和粒度分布铁镍合金粉体,通过网络分析仪测试分析了其在不同掺杂浓度下的电磁参数,采用传输线法拟合对比了两组不同掺杂浓度在2 mm下的三种粉体吸波损耗.研究发现铁镍合金粉体尺寸和粒度分布会对粉体的电磁参数及其吸波特性产生影响,粉体尺寸和粒度分布的降低会导致电参数的增大,吸收峰曲线向低频移动,这对于实际应用选择不同尺寸和粒度分布的吸波粉体具有指导性意义.
-
-
-
-
-
-
-
-
-
朱加宁;
杨志刚;
张弛;
陈浩
- 《第十二届全国固态相变、凝固及应用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Fe-X(X=Mn,Ni,Co…)二元合金中奥氏体-铁素体及铁素体-奥氏体相变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Fe-Mn和Fe-Ni合金为研究对象,运用膨胀仪测量其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铁素体-奥氏体和奥氏体-铁素体相变动力学,并运用界面处自由能守恒(GEB)模型对相变动力学进行模拟.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阐明了二元合金中α→γ和γ→α相变的物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导出了α/γ界面的界面迁移率。
-
-
朱加宁;
杨志刚;
张弛;
陈浩
- 《第十二届全国固态相变、凝固及应用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Fe-X(X=Mn,Ni,Co…)二元合金中奥氏体-铁素体及铁素体-奥氏体相变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Fe-Mn和Fe-Ni合金为研究对象,运用膨胀仪测量其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铁素体-奥氏体和奥氏体-铁素体相变动力学,并运用界面处自由能守恒(GEB)模型对相变动力学进行模拟.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阐明了二元合金中α→γ和γ→α相变的物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导出了α/γ界面的界面迁移率。
-
-
朱加宁;
杨志刚;
张弛;
陈浩
- 《第十二届全国固态相变、凝固及应用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Fe-X(X=Mn,Ni,Co…)二元合金中奥氏体-铁素体及铁素体-奥氏体相变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Fe-Mn和Fe-Ni合金为研究对象,运用膨胀仪测量其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铁素体-奥氏体和奥氏体-铁素体相变动力学,并运用界面处自由能守恒(GEB)模型对相变动力学进行模拟.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阐明了二元合金中α→γ和γ→α相变的物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导出了α/γ界面的界面迁移率。
-
-
-
-
-
- 阿姆科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1998-08-12
-
摘要:
在装有顶部和底部吹气装置的反应器中生产镍合金铁、镍合金钢或镍合金不锈钢期间,从镍红土矿石和含硫的镍提浓物中获得镍个体的多步法,包括:向反应器内提供包含溶解的准金属和碳的铁/矿渣浴混合物,将镍红土矿石送入浴混合物中,将含氧气体注入浴混合物中以氧化准金属和碳,并搅拌浴混合物直至镍红土矿石熔化为止,藉以形成一镍合金铁浴,从铁浴中排出矿渣,必要时,注入含氧气体直至将铁浴脱碳至最终的碳规格。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