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波吸收

微波吸收

微波吸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521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电工技术、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1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109680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磁热效应材料和磁制冷技术学术研讨会、二〇〇八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第八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等;微波吸收的相关文献由1282位作者贡献,包括力国民、田玉明、周克省等。

微波吸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1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09680 占比:99.73%

总计:109975篇

微波吸收—发文趋势图

微波吸收

-研究学者

  • 力国民
  • 田玉明
  • 周克省
  • 梁丽萍
  • 王凯悦
  • 邓联文
  • 柴跃生
  • 周毅
  • 李晓苇
  • 张克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周金堂; 何燕茹; 陶佳麒; 郝秀清
    • 摘要: 目的制备兼具吸波与耐腐蚀性能的复合材料。方法使用KH560对羰基铁粉进行改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备羰基铁粉体积分数为0%、15%、20%、25%的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等测试技术对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微观特征和电磁性能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不同羰基铁(CIP)的体积占比与复合材料电磁波吸收性能和防腐蚀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KH560改性后的羰基铁与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形成了紧密的网络结构。羰基铁粉为片状,长度为3~10μm。当羰基铁粉的体积分数为20%时,样品的吸波性能和防腐性能较好,综合性能相对最佳。所制备的样品在较宽范围内均拥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在厚度2 mm时反射损耗小于−10 dB的有效带宽达到了4.2 GHz,在8.5 GHz左右时达到了最小反射损耗值(−42.5 dB)。样品在酸和盐的环境下进行7 d加速腐蚀实验后吸波性能未明显降低,这显示了其良好的耐腐蚀特性。结论将吸波性能优良的羰基铁粉与耐腐蚀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进行复合,通过调控片状羰基铁粉的体积占比提高了材料的磁导率和介电常数,实现了良好的阻抗匹配,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较好。
    • 梁丽萍; 高飞; 王亚珂; 朱保顺; 力国民
    • 摘要: 采用煤矸石(CG)作含碳载体、淀粉作补充C源、硝酸镍作Ni源,借助液相浸渍结合碳热还原工艺制备Ni/C/CG复合型微波吸收材料;研究碳热还原温度对材料组成、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热还原温度会影响碳与Ni的结晶状态及Ni微粒大小,进而对材料的电磁性能特别是介电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得益于良好的阻抗匹配特性与强的微波衰减能力,在600−800°C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制备得到的Ni/C/CG复合材料均显示出优良的微波吸收性能。其中,800°C热处理样品的最低反射损耗可达−20.9 dB,相应的有效带宽为3.8 GHz(测试涂层厚度为2 mm)。介电损耗是主要的微波吸收机制,主要源于材料中石墨化的碳与Ni微粒所引起的漏导损耗及各组元间界面带来的界面极化损耗。
    • 王康靓; 丁奇; 范宇驰
    • 摘要: 在复合吸波材料中,层状二维金属碳化物/氮化物(MXene)材料以其高比表面积、高电导、轻质、低厚度等特性,通常可以作为理想的吸波剂。但是,由于MXene材料较差的高温热稳定性,传统高温烧结工艺制备的陶瓷很难实现和MXene的有效复合而不破坏MXene的结构。文章采用原位生长法合成Nb_(2)CT_(X)/EMT粉体,通过冷烧结工艺在300°C制备基于Nb_(2)CT_(X)的沸石陶瓷复合材料(Nb_(2)CT_(X)/ZC)。当Nb_(2)CT_(X)的添加量为10 wt%时,在3.3 mm的厚度下最低反射损耗可达-56.43 dB,有效频宽为2.4 GHz。此外,Nb_(2)CT_(X)的引入还提升了复相陶瓷的力学性能,当Nb_(2)CT_(X)添加量为10 wt%时,复合材料的平均抗弯强度为40.5 MPa;Nb_(2)CT_(X)添加量为15 wt%时,断裂韧性相较于基体提升了约140%。
    • 曾莉; 郑玱; 漆诚; 董茜娟; 刘伟建; 罗俊峰
    • 摘要: 通过对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SiC分子表面进行有机改性处理,改善SiC与尼龙11(PA11)的相容性,采用物理熔融共混制备PA11/SiC复合材料并研究其电磁性质和微波吸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SiC含量为10%的PA11/SiC复合材料在厚度为2 mm时具有比较强的吸收,达到-26 dB,且反射衰减低于-10 dB(代表超过90%的吸收)的频带宽度超过4 GHz,由此得出,PA11/SiC复合材料是一种微波波段优异的吸收材料。
    • 孙永勤; 田娜; 游才印; 张永泽
    • 摘要: 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会产生大量电磁波,不仅影响设备运行,而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高性能的微波吸收材料对于控制电磁污染和保护人体健康不可或缺。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粒径为23~132 nm的多铁性BiFeO_(3)纳米颗粒,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晶体结构、形貌、磁性和电磁参数进行了表征,在1~18 GHz范围内研究了BiFeO_(3)纳米颗粒的微波吸收性能。研究发现,在13.9~18 GHz范围内,BiFeO_(3)纳米颗粒的反射损耗RL<-10 dB,在15.4 GHz下最小反射损耗RL_(min)值能达到-50.0 dB,在15.6~17.9 GHz间出现2.3 GHz的最大有效吸收带宽EAB_(max)。这些结果表明BiFeO_(3)是一种很好的微波吸收材料。BiFeO_(3)纳米颗粒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可归因于BiFeO_(3)中铁电有序和弱铁磁有序共存的良好电磁匹配。此外,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也有助于BiFeO_(3)纳米颗粒的强反射损耗。
    • 梁丽萍; 高旭洲; 高飞; 毛璐涛; 朱保顺; 力国民
    • 摘要: 利用煤加氢气化半焦作载体、其中的炭作还原剂与介电组分,采用硝酸镍溶液浸渍结合碳热还原工艺制备Ni/碳基复合微波吸收材料;研究磁性组分Ni负载量对复合物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作用及相关机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复合物的碳含量、碳的石墨化程度以及引入界面与缺陷,调整Ni的负载量可以方便地调控复合物的电磁参数,从而实现良好的阻抗匹配。在碳热还原温度为700°C时,Ni负载量为20%的复合物显示了最优的微波吸收性能。在涂层厚度为2.5 mm条件下,其最低反射损耗可达−42.6 dB,相应的有效带宽为4.1 GHz;而在2 mm涂层厚度条件下,其有效带宽可达5.6 GHz。复合物中起主导作用的微波吸收机制是介电损耗,主要源于石墨化炭引起的漏导损耗及界面与缺陷引起的极化驰豫损耗。
    • 朱柳; 胡阳; 胡旺; 张军伟; 李红利; 毕开琦; 陈越; 张宏; 彭勇
    • 摘要: 低维磁性异质结复合材料因其界面处存在电荷、自旋、轨道和晶格等相互耦合作用而具有独特新颖的功能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各个领域。它新颖的综合物性与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息息相关,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异质界面结构。因此,在纳米甚至原子尺度上深入探索低维异质结磁性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与宏观物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阐明低维异质结磁性复合材料的磁相互作用机制和磁性调控机理,能够为该类材料的设计开发、定向优化和实际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低维磁性异质结复合材料的制备、电镜表征及化学物理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铁磁/非磁性金属、非磁性金属/磁性氧化物、铁磁性/反铁磁性氧化物、铁磁性金属/碳材料、铁磁性氧化物/碳材料等。最后,对低维异质结磁性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在基础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 解帅; 贾治勇; 曹延鑫; 冀志江; 司甜甜; 王静
    • 摘要: 以纳米炭黑和膨胀珍珠岩为吸波剂和轻骨料,设计制备了层状结构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采用弓形反射法研究其对X波段的微波吸收性能,并对其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阻抗渐变多层结构相比,所制备的层状结构水泥基材料具有更好的微波吸收性能,对X波段的电磁波反射率小于-15 dB;所制备的层状结构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保温隔热功效。
    • 肖维新; 袁静; 严开祺; 张敬杰
    • 摘要: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生物聚合物因成本低廉、绿色可再生、易于功能化等优点而受到极大关注。由生物聚合物构筑的气凝胶还具有气凝胶材料的低密度、低热导率、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等优点,近10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国际前沿热点研究方向。生物聚合物需要先形成均匀的料液体系才能进一步凝胶、干燥得到气凝胶,而构筑的气凝胶材料也需要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和多功能化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应用。因此,前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备过程的优化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两方面。除了少数可以通过调节pH或温度来进行溶解/分散外,大多数生物聚合物需要采用极性溶剂或离子液体来破坏氢键网络实现溶解/分散;随后的凝胶化可以通过氢键交联、化学共价键交联、离子交联和低温诱导等实现;湿凝胶的干燥则有超临界干燥、冷冻干燥和常压干燥;进一步,可以通过疏水改性、化学改性、复合化、衍生碳化等方法实现生物聚合物气凝胶多功能化,进而拓展其应用领域。目前,生物聚合物气凝胶材料在生物医药材料、重金属离子吸附、油水分离、隔热保温、电磁微波吸收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生物聚合物气凝胶的制备体系入手,综述了生物聚合物的溶解体系、凝胶化过程、干燥方法和功能化改性等,同时对生物聚合物气凝胶的应用和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进一步对其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开发生物聚合物气凝胶的研究者们提供参考。
    • 张雪婷; 周毅; 肖威; 田兆霞; 刘丰华
    • 摘要: 分别以片状羰基铁粉(flake carbonyl iron, FCI)和球状羰基铁粉(spherical carbonyl iron, SCI)作吸波剂,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oxlane,PDMS)混合制备成打印墨水,采用墨水直写3D打印工艺制备羰基铁粉/聚二甲基硅氧烷(CIP/PDMS)柔性复合吸波材料。研究羰基铁粉(carbonyl iron powder, CIP)的形貌和含量对墨水流变行为和3D直写打印工艺的影响,并通过CST Studio Suite电磁仿真软件研究CIP/PDMS复合吸波材料的电磁反射损耗。结果表明:CIP含量越高,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越好,w(FCI)为30%时FCI/PDMS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吸波性能,厚度为1.8 mm时对频率为10.9 GHz的电磁波具有最强吸收峰,吸收峰值为-34.8 dB,有效吸收带宽(effective absorption bandwidth, EAB,反射损耗<-10 dB)为4.8 GHz;w(SCI)为80%时SCI/PDMS复合材料具有最佳吸波性能,厚度为t=2.4 mm时对频率为7.3 GHz的电磁波具有最强吸收峰,吸收峰值为-41.5 dB,EAB为3.6 GHz。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