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螺钉
钢板螺钉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8989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临床骨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武警部队骨科新技术学术研讨会、2006'中国·北京·贵阳骨科学术论坛、全国第二届中医骨伤科中青年学术论坛等;钢板螺钉的相关文献由41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海宁、冷萍、李岩等。
钢板螺钉—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8989篇
占比:99.85%
总计:69095篇
钢板螺钉
-研究学者
- 张海宁
- 冷萍
- 李岩
- 李海峰
- 丁昌荣
- 不公告发明人
- 仙登沁
- 何国云
- 刘敏
- 向阳
- 吕钦靖
- 吴献民
- 周建伟
- 唐康来
- 夏胜利
- 宋艺萱
- 尹华
- 尹志峰
- 张勤河
- 张友忠
- 张志玉
- 张明德
- 张洁
- 张洪鑫
- 张美超
- 张鑫
- 彭勇
- 徐玮陵
- 曹中华
- 朱晓全
- 李广峰
- 李诚
- 李郁松
- 杨国庆
- 杨志金
- 杨明宇
- 杨智广
- 杨笑宇
- 毕建平
- 洪定钢
- 王思成
- 王海明
- 石磊
- 蒋凯
- 蒋秀英
- 蔡晨需
- 蔡渊源
- 袁成松
- 袁芦荻
- 谢美明
-
-
席志斌
-
-
摘要:
目的 分析对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盐湖区分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诊治的74例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7例.采取交锁髓内针固定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为研究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手术时间及康复时间更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可取得良好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
续路良
-
-
摘要:
目的 探究对四肢长管状骨创伤患者采取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接受诊疗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5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为原则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50,采用带锁髓内针进行内固定)、对照组(n=250,采用钢板螺钉进行内固定),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计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少(P<0.05),经随访发现,观察组骨骼愈合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4.00%、82.00%,差异明显(P<0.05);治疗期间,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骨不连、延迟愈合以及畸形愈合.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0%、14.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长骨骨折患者应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相较于钢板螺纹钉内固定的治疗优良率更高,且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
黄飞
-
-
摘要:
目的:观察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制定两种治疗方案,即方案A(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中药)和方案B(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中药),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3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并予以治疗方案B;另选2019年6月—2020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3例锁骨骨折患者纳入观察组,并予以方案A进行治疗;126例患者均为新鲜、单侧锁骨骨折;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9.36±5.58)m i 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4.25±6.37)m i n(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并发症总发生率(7.94%),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治疗方案B,方案A在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缩短锁骨骨折患者的康复进程,助其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
-
-
-
-
何东;
王林;
徐伟
-
-
摘要: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钢板螺钉治疗腓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钢板螺钉治疗,观察组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能够有效缩短腓骨骨折患者的手术用时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可大力推广应用.
-
-
杨学军;
曹文军;
李国林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髓内固定术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下肢骨折并采用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固定方式分为髓内钉组(n=124)和钢板螺钉组(n=76),术中采用闭合、有限切开和切开复位.观察下肢骨折髓内固定术治疗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术中输血:髓内钉组4例,钢板螺钉组20例;术后感染:髓内钉组2例,钢板螺钉组4例;固定失效及骨不连:髓内钉组2例,钢板螺钉组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髓内钉组1例,钢板螺钉组6例.结论 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较钢板螺钉固定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感染率低,固定牢固,早期可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且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
方如务;
吴迪;
林久灶;
曾炜;
黄兆曦
-
-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内侧切口联合外侧切口入路治疗累及后内侧的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例累及后内侧的三踝关节骨折,采用后内侧切口联合外侧切口入路治疗累及后内侧的三踝骨折.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踝关节活动度,采用Olerud-Molander评分系统评定疗效.结果 20例患者均得到16~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2~24周.踝关节活动范围:背屈20°~30°,平均25.6°;跖屈25°~50°,平均42°.末次随访时Olerud-Molander评分:优15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5%.除1例长时间行走有轻微疼痛外,其余患者均无疼痛.结论 踝关节内侧切口联合外侧切口治疗Mason2B型骨折,可有效复位和固定,术后恢复良好,疗效满意,是三踝骨折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
-
-
刘新峰
-
-
摘要:
目的:对比弹性髓内钉和钢板螺钉治疗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内接收的腓骨骨折64例患者展开,遵循治疗措施差异原则分组,设对照组行钢板螺钉治疗,设观察组行弹性髓内钉治疗.观察临床指标用时以及踝与后足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AOFAS评分较高,切口感染率0.0%,对照组为12.5%,P<0.05.结论:对腓骨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建议采纳弹性髓内钉术式,可大幅降低手术耗时、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并减少出血量,确保踝与后足恢复效果.
-
-
-
-
黄枫;
周琦石;
何才勇;
郑晓辉;
劳永生;
沈泽培;
黄学员;
曾展鹏
- 《全国第二届中医骨伤科中青年学术论坛》
| 2005年
-
摘要:
微创固定系统:LISS(LessInvasiveStabilizationSystem),是一种新型的钢板螺钉系统,具有锁定螺钉、成角稳定和手术创伤小等特点.LISS钢板包括股骨远(LISS-DF)和胫骨近端(LISS-PT)两类接骨板,1999年由国际内固定研究会(AO/ASIF)推荐使用.经全球范围内4年的临床应用,对膝关节周围骨折(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目前由于LISS固定系统的推出与不断的改进,使内固定系统的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科自2003年11月以来,应用LISS治疗1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初步结果满意,但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介绍.
-
-
-
-
-
-
-
-
-
-
-
-
- 陈河田
- 公开公告日期:2000-07-26
-
摘要:
一种可集装螺钉及构成止漏垫圈的钢板螺钉带。为提供一种成本低、可集装螺钉、锁合时可构成止漏垫圈的防护用辅件,提出本发明,它包括基带、垫圈胚及连接体;基带上设有通孔;垫圈胚设有中心通孔,其中心通孔内周均设复数个与螺钉螺合的突乳;垫圈胚位于基带通孔中,其上中心通孔与基带上通孔同心,其外周与基带通孔内周之间构成环槽;连接体由基带通孔内周向中心延设至垫圈胚外周,以将垫圈胚定位在基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