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支气管哮喘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62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8972篇;相关期刊233种,包括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等;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文献由880位作者贡献,包括孙秀丽、唐露、徐敏等。
重症支气管哮喘—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8972篇
占比:98.96%
总计:59592篇
重症支气管哮喘
-研究学者
- 孙秀丽
- 唐露
- 徐敏
- 颜亚芳
- 代志花
- 仲维华
- 刘伟
- 刘小芹
- 刘晓东
- 刘鑫
- 努热依拉·哈力
- 吕锦洪
- 吴博文
- 吴燕
- 周海霞
- 周虎
- 孙伟
- 孙炳华
- 孟立群
- 安利
- 宋亚冰
- 宋艳琴
- 屈占德
- 庞菊华
- 张丽娜
- 张力军
- 张志鹏
- 张春花
- 张桐
- 张萍
- 张虹
- 张鑫玥
- 彭娟
- 朱小雯
- 李桂兰
- 李超
- 李运正
- 杜治国
- 杨小良
- 杨文勇
- 杨明
- 杨秀红
- 杨美君
- 杨鸿彬
- 梁伟庆
- 汪琳
- 浦娅玲
- 潘素素
- 王丽
- 王伟
-
-
何志强;
盛燕妮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甲泼尼龙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再给予甲泼尼龙注射液静滴,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硫酸镁注射液静滴,观察经3 d治疗的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95.00%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治疗后在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与呼气峰值流速(PEF)等各项肺功能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而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总发生率16.67%(P <0.05)。结论:应用甲泼尼龙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满意,可显著提高患者肺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同时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
廖夏萍
-
-
摘要: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n=50)为观察对象,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n=25)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n=2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及PEF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68.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EF、SpO_(2)、PaO_(2)明显提升、PaCO_(2)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PEF、SpO_(2)、PaO_(2)明显较高、PaCO_(2)明显较低(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能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症,促使血气运行尽量恢复正常,帮助患者加快康复。
-
-
韩晋英;
崔丽平;
张文艳;
陈希胜
-
-
摘要:
目的 探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气指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50例RICU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25例)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患者(25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 h后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48 h后血气指标、炎症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48 h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pH值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而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血清IL-6、TNF-α、SAA、IL-17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 RICU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呼吸道阻塞情况,改善血气指标,抑制机体内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
-
可爱华;
史淑静;
郭军;
孙爱华;
王文婷;
颜卫峰
-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7月—2021年7月院内接治的7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相同的吸氧、雾化吸入等治疗,参考组静脉滴注氨茶碱氯化钠注射液,研究组在参考组基础上增加呼吸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血氧饱和度(SaO_(2))指标分别为(85.79±6.53)mmHg、(95.84±3.65)%,高于参考组;研究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为(45.12±7.13)mmHg,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5、5.841、8.984,P<0.05)。治疗后,研究组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指标分别为(3.57±0.79)L、(2.77±0.51)L和(78.86±5.13)%,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6、3.686、5.585,P<0.05)。研究组时间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参考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5)。结论针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及血气指标,促进预后恢复。
-
-
丁海侠
-
-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5例重症支气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估患者健康行为情况,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95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入院时HPLP-Ⅱ评分>69分37例,占比38.95%;HPLP-Ⅱ≤69分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性别、康复锻炼、婚姻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家庭氧疗及获得知识相关途径等因素与HPLP-Ⅱ评分>69分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LP-Ⅱ≤69分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高中及以下学历、希望水平低下、抑郁、社会支持度低下占比均高于HPLP-Ⅱ评分>69分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下学历、希望水平低下、抑郁、社会支持度低下均为影响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中及以下学历、希望水平低下、抑郁、社会支持度低下均为影响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
-
-
贾悦;
刘丽凤;
杨勇
-
-
摘要:
目的:评估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70例本院诊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实验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5例。分别行常规药物治疗、BiPAP呼吸机治疗,比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①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血气指标未具备明显的组间差异性(P>0.05)。实验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后血氧分压高于参照组,较之参照组,实验组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较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对比参照组患者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较高、脂质过氧化物统计指标较低,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④实验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94.29%)对比参照组患者(77.14%)总生活质量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行BiPAP呼吸机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指标,能够调节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得以提升。
-
-
叶丽炜;
何煜峰;
陈丽
-
-
摘要:
目的评价医护一体化综合气道护理对行机械通气的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4月于博洪瓦纳公主马丽娜医院行机械通气的8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2例)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施以医护一体化综合气道护理。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依从率、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症状改善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 d后和出院时,2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均比干预前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比干预前更低(P均<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同期对照组均更优(P均<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咳嗽、气促和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更早,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均更短,VAP发生率更低(P均<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综合气道护理对行机械通气的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依从性的提升、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和康复进程的加快均具有积极影响。
-
-
刘林生;
刘名峰
-
-
摘要:
目的 对经鼻高流量氧疗应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8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统一编号后,按照单双数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鼻导管供氧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治疗前后的舒适度、疲劳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PaO2、PaCO2、pH值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舒适度、疲劳程度分别为(61.6±2.7)、(2.4±0.3)分,均优于常规组的(45.6±2.6)、(3.0±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50%及病死率2.50%均低于常规组的25.00%、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
杜延安
-
-
摘要:
目的: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重症哮喘治疗基础上予以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d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重症哮喘治疗基础上予以甲基氢化泼尼松琥珀酸钠注射液120 mg/d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血气指标、肺功能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4、48 h,观察组肺功能水平和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辅助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水平,并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并未明显提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
李娟
-
-
摘要: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气指标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
沈浩
- 《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究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辅助治疗效果.rn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入院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88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病例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并观察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采用Hogg评分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rn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氧合指数、SaO2、PaO2以及Pac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各自的治疗后,研究组氧合指数、SaO2、PaO2均较对照组高,且Paco2水平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哮喘症状评分结果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rn 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哮喘的症状,并且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参考.
-
-
-
徐永慧
- 《二〇〇六年贵州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学术大会》
| 2006年
-
摘要: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发作时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加,导致支气管狭窄而发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气促、胸闷、焦虑不安,大汗淋漓、明显紫绀、心率>140次/分,甚至极度呼吸困难,有濒死感等.目前对支气管哮喘疾病尚无法根治,夜间哮喘加重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特征,哮喘发生率猝死大多发生在夜间。本文论述了夜间做好重症支气管哮喘病情观察与护理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