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鄂尔多斯高原

鄂尔多斯高原

鄂尔多斯高原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54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动物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3034篇;相关期刊305种,包括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实践(思想理论版)、实践(党的教育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第六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第三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亚太地区民族植物学论坛等;鄂尔多斯高原的相关文献由730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劼、杨九艳、杨明博等。

鄂尔多斯高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42 占比:3.9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3034 占比:95.97%

总计:13581篇

鄂尔多斯高原—发文趋势图

鄂尔多斯高原

-研究学者

  • 杨劼
  • 杨九艳
  • 杨明博
  • 王文明
  • 王晓勇
  • 任永奇
  • 何芬奇
  • 季蒙
  • 尹立河
  • 慈龙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葛茹香; 马超
    • 摘要: 鄂尔多斯高原湖泊湿地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趋势研究,可为干旱区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生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基于Landsat卫星系列影像及气候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1986—2019年的16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通过变化检测、叠加分析,获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各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定量描述了不同时段土地利用数量及空间转化特征。结果显示:(1)研究期间裸地、低覆盖度草地和高覆盖度草地是流域主导土地利用类型,占整个研究区的93%~99%,水体、建设用地及林地在总体面积中所占比例很少,分别为1%,1%和2%;(2)34年间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裸地、水体面积减少,低覆盖度草地、高覆盖度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最大,增加了44.3倍;(3)研究区土地类型的转换主要发生在裸地、低覆盖度草地、高覆盖度草地之间,裸地转入转出主要为低覆盖度草地,总体转出速度高于转入速度,裸地面积大幅减少31.79%,低覆盖度草地分两个阶段持续转化为高覆盖度草地,使高覆盖度草地占比从14.63%增加到35.98%。(4)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剧烈,且人类活动影响占主导地位。
    • 高凌智; 李彬; 马金慧; 黄斌; 窦旭
    • 摘要: 以鄂尔多斯高原的鄂托克旗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实测与室内试验分析,结合统计与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索鄂托克旗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特征以及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均属于碱性土,pH值为7.20~9.90,且碱性相对较强,土壤有机质平均值为5.00 g·kg^(-1)(六级)、全氮平均值为 0.36 g·kg^(-1)(六级)、碱解氮平均值为 24.85 mg·kg^(-1)(六级)、有效磷平均值为 7.41 mg·kg^(-1)(缺乏)、速效钾平均值为129.87 mg·kg^(-1)(中等),土壤养分含量较为缺乏,土地比较贫瘠。从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来看,土壤pH值变异系数为2.864%,小于10%,属于弱变异性。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变异系数均在 10%~100%之间,均属于中等变异性,其中,有效磷和碱解氮变异性相对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91.903%和72.354%,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变异性相对较小,分别为49.800%、38.889%、37.915%。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pH值与除速效钾外的其他养分含量均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pH 值越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越高,有效磷含量与 pH 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pH值越低,有效磷含量也越低。速效钾含量与pH值无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有机质与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4种养分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 摘要: 2月15日,中国二十二冶承建的内蒙古东日新能源项目2号焦炉顺利建成点火,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向了新的里程碑。该项目坐落于素有“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之称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年产200万吨捣固焦项目、600万吨原煤洗选项目、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土建工程、钢结构制作安装工程、设备安装调试工程、耐火材料砌筑工程等。
    • 曹恭祥; 邢钰坤; 季蒙; 苏强; 刘军; 张紫越; 李金虎
    • 摘要: 为了解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文冠果生理特征的影响,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法,测定不同种源文冠果幼苗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增加,不同种源文冠果的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重度干旱胁迫时,不同种源文冠果的叶片含水量达到显著差异,种源保水力大小依次为:敖汉旗(NCA)>准格尔旗(NEZ)>靖边县(SYJ)>安丘市(SWA)。靖边县(SYJ)和安丘市(SWA)种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较高,生产力较强。重度干旱胁迫时,敖汉旗(NCA)和准格尔旗(NEZ)种源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降低幅度相对较小,说明敖汉旗(NCA)、准格尔旗(NEZ)种源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靖边县(SYJ)和安丘市(SWA)种源的生产力较高,生长较快,但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低于敖汉旗(NCA)和准格尔旗(NEZ)种源,研究结果可为鄂尔多斯高原文冠果栽培以及优良种源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 贾浩南; 李彬; 降亚楠; 王凯航; 高凌智
    • 摘要: 为了保证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形成,使玉米在生长发育阶段处于适宜的土壤温度中,探求合理的播种时间,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鄂尔多斯高原玉米土壤温度变化规律。采用在玉米地里设置的HOBO U30小型气象站监测的田间气候数据,研究玉米在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成熟期、全生育期之内的土壤温度变化规律以及土壤冻融规律。土壤温度在晴天时呈正弦曲线变化,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存在滞后现象,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明显,而在阴雨天时不呈正弦曲线变化,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不明显。土层越深,土壤稳定性越高,受外界因素影响越小。在冻融期,不同深度地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且冻融期地表温度变化幅度最大。土壤温度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但越深越稳定,并根据冻融原理确定了该地区的玉米播种日期为4月中下旬。
    • 王志波; 季蒙; 曹恭祥
    • 摘要: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Bunge),别名木瓜、文冠树、文冠花、文光果、文登阁等,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人工栽培树高可达10米,常见为2~5米。文冠果在我国广泛分布,被用于医药、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拥有非常高的食用、药用、观赏和生态价值。大规模种植文冠果,对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 曹恭祥; 刘新前; 季蒙; 王志波; 吕美萍; 赵福洲; 邢钰坤; 李银祥
    • 摘要: 为筛选适合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文冠果优良种源,在达拉特旗对20个种源文冠果种子及发芽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种源间和种源内文冠果种子百粒重均存在明显差异,种源内变异系数为3.47% ~29.18%,种源间变异系数为15.52%;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发芽率均达到80%以上;发芽势变化范围为18.41% ~74.80%,种源间变异系数为35.63%;发芽指数变化范围为16.72~32.49,种源间变异系数18.24%;发芽速度变化范围为3.47~7.01 d,种源间变异系数为20.74%.不同种源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平均发芽速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说明文冠果不同种源间种子发芽特性已明显分化.通过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特性进行聚类分析,将20个种源文冠果种子至少划分为3类,初步筛选种源地编号为NTB,NTK,NCH,NCK,SYJ的5个种子质量最优种源.研究结果可为文冠果良种选育和优良种源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 曹恭祥; 吕美萍; 邢钰坤; 季蒙; 闫茂林; 崔全友; 王志波; 李银祥; 杨跃文; 赵福洲
    • 摘要: 为筛选适合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文冠果优良种源,本研究在达拉特旗对13个种源文冠果株高、地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13个种源文冠果的株高、地径存在显著差异(P<0.05).依据株高生长优势筛选出6个较优种源,依据地径生长优势筛选出7个较优种源.利用最短距离法和最长距离法,通过株高、地径对不同种源文冠果进行聚类分析,进而可将13个种源文冠果划分为生长较优、良好和较差3类.结合文冠果株高、地径生长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初步筛选出内蒙古敖汉旗(NCA)、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NCK)、内蒙古红山区(NCH)、内蒙古准格尔旗(NEZ)、陕西靖边县(SYJ)、内蒙古巴林左旗(NCB)6个较优种源.研究结果可为鄂尔多斯高原地区文冠果良种选育和种源筛选提供基础.
    • 甄自明; 赵晓峰; 王琼
    • 摘要: 本文指出了传统丝绸之路与草原丝绸之路的含义与联系,重点分析了鄂尔多斯高原历代草原丝绸之路的概况和路线,包括青铜之路、汉代草原丝绸之路、唐代草原丝绸之路、元代草原丝绸之路、万里茶道和走西口的形成、分布与走向、路线,从而凸显了鄂尔多斯高原在欧亚大陆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 焦懿晟
    • 摘要: 鄂尔多斯高原在战国时期处于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冲突地带.秦国为了防御游牧民族,开始在此修筑长城.到了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形成了完善的长城防御体系.鄂尔多斯高原的战国秦汉长城,在中原王朝向鄂尔多斯高原扩张的过程当中,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此地的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人口的迁徙和分布上:因长城防御体系的修筑与维护的需求、边塞郡县等定居点的设立,中原王朝向鄂尔多斯高原迁徙大量人口;因长城防御体系的存在,游牧力量长期被隔绝在北边,其中的归降者则被中原王朝安置于长城沿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