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郎官

郎官

郎官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9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党的生活(黑龙江)、政府法制、中国行政管理等; 郎官的相关文献由8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永波、史云贵、于海平等。

郎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 占比:100.00%

总计:97篇

郎官—发文趋势图

郎官

-研究学者

  • 王永波
  • 史云贵
  • 于海平
  • 刘世南
  • 吴浩
  • 孙贵颂
  • 赵晓优
  • 伟立(著)
  • 伯颜
  • 何广华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永波
    • 摘要: 唐代郎官是尚书省六部二十六司的郎中与员外郎的合称,是中央政府中一批非常重要的中层文官。郎官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过渡性,即唐代郎官在郎位上的时间普遍都不长,很快就要迁转到其他部门任职,这种迁转往往是职务晋升。与此相随的是,郎官在本职郎位上有时还要兼任一些其他的事务,较为常见的主要有知制诰、史馆编撰,这种现象在唐代中后期尤其突出,中唐很多著名的郎官都有这种职务兼任的情况,反映了郎官在朝廷中的重视程度。郎官迁转的主要途径是六部二十六司互迁、其他中央行政机构互迁及外放为刺史、司马等职务的。大致而言,唐代郎官在兼任和迁转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职务的晋升,是他们由中层文官向高级文官进发的一个重要渠道。没有担任过郎官职务的文官,在仕途上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郎官的兼任和迁转可以得出唐代中层文官的晋升规律和生存状态,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唐代官职。
    • 冯亚州
    • 摘要: 唐前期金部是户部下属负责财务勾检和国库出纳的部门,金部设有郎中和员外郎,此时金部郎官是金部司的实任官员。玄宗、肃宗时期,金部在财政系统的改革中,职能逐步被分解,但金部郎官依然存在,任职形式也多种多样。肃宗以后,金部郎官出任使职者增多;三司理财体系的形成后,金部郎官一部分出任三司判官;此外,检校金部官员出任他官的人数也较多;唐末金部更多成为知诰的加衔。金部郎官的任职情况,与各个时期的政局息息相关。
    • 王永波
    • 摘要: 中唐诗人刘禹锡从顺宗贞元二十一年始任电田员外郎,到文宗大和元年继任主客郎中,其间跨度达23年之久,这在唐代郎官中极其罕见,甚至对后期的郎官文化都产生了影响。刘禹锡三任郎官、四任刺史,长期的京城任职与刺史外放,对他的诗文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刘禹锡虽屡遭排挤乃至流放,但仍没有低头,而是愈挫愈勇,以饱满的激情创作诗文,展示自己的坚毅高洁与闲情逸致。
    • 摘要: 如今的“新郎官”是指刚刚结婚的男子,与“新娘”相对称,合起来称为“新人”。但在古代,“新郎官”却是指新科进士,类似于现在刚刚录取的“公务员”。“郎”在古代是指年青的男子或者是对男子的敬称。从汉朝开始,“郎”还成了一般官员的代名词。到了唐代,六品以下的官员统统称为郎。老百姓把那些身居“郎”职的人都称为“郎君”或“郎官”。
    • 刘勃
    • 摘要: 汉朝九卿的第二位是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司马迁做太史令之前,曾长期在郎中令手下担任一名郎官。据学者考证,他入仕做郎官的时间,最晚是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就在一年前,老郎中令冤屈而死,整个部门笼罩在悲伤、压抑又愤懑不平的气氛里。也许司马迁和这位老郎中令有过一点接触,因为他为老郎中令写过一篇著名的传记,倾注了浓郁的仰慕、亲近、痛惜,太像在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 田晓雷
    • 摘要: 金朝六部延续了隋唐以来的分司架构,但与中原王朝不同,金朝以主事直接负责六部分司,并在分司下设诸科作为具体办事机构。除了常规的分司之外,金朝六部还有“六部所辖分司”,向兼掌政务、事务的方向发展。金朝六部延续了唐朝的四等官和勾检制度,以六部郎官为各部判官,以主事为各部勾检官。金朝六部分司和郎官架构虽然继承唐宋制度,但并非照搬,而是依据统治实际,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设置,表现出鲜明的实用性色彩。
    • 狐眼碌碌
    • 摘要: 提起古代县令,总觉得他们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官职,管不了多少事。其实,他们官职虽小,作用可不小,东汉光武帝刘秀就视其为“大官”。刘秀女儿馆陶公主,为了让儿子当郎官,找到继承皇位的弟弟汉明帝刘庄。刘庄作为舅舅,硬是不肯赏外甥一顶乌纱帽,只给了姐姐一大笔钱。刘庄上朝时还把这件事作为选人用人的案例,告诫大臣们:“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用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也。”
    • 刘啸
    • 摘要: 西汉时期的“校书”只是一个职位,是由他官兼领的工作.东汉的“校书郎”是由“校书”职位和“郎”官位组合成的一个习惯用语,其本质是郎官,也就是以郎官去领校书.虽然东汉有校书部这样的机构,但并不管理校书郎.魏晋新设的“秘书郎”本来是取代校书郎从事校书工作的官员,但由于门阀社会的成立,秘书郎异化为高门大族的起家官,当官而不任事.对于这种情况,南朝继续采用以他官领校书的老办法,北朝则在秘书郎下新设校书郎以从事校书工作.两汉的他官领校书与北朝以至隋唐的校书郎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专家治专学,后者可能只是从事简单的文字校对工作.对“校书”从职位到官位演变过程的个案考察,或许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官僚制度形成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